空腹血糖12.6,不打胰岛素和吃药,通过后期控制,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吗?

想赢不怕输


段医生答疑在线🚀控制血糖的方法🚀

空腹血糖12.6,短时间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情况,当然可以先通过非药物控制。但是根据你目前的血糖情况来判断,仅仅非药物治疗很难将血糖完全控制到正常。



假如,血糖一直维持在12.6左右,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急症,也不会立即就出现长期并发症。

血糖急剧升高的急症,主要是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都与血糖剧烈升高,血糖至少也得在20以上,而且常发生在近期有感染或者手术、创伤等情况下。

糖尿病长期并发症,比如眼底视网膜、肾脏、心脏、脑血管等,发生在长期的血糖升高,大概10年左右,当然血糖越高,时间可能越短。

因此,目前当然可以先通过非药物来控制血糖。

①严格控制含糖量(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②低盐低脂饮食;③戒酒;④戒烟;⑤增加运动量;⑥多吃蔬菜,不包括土豆、山药、莲藕等含淀粉量高的食物;⑦适量蛋白质,比如每天2两瘦肉、1杯牛奶、1个鸡蛋等。



根据你目前的血糖情况,估计很难通过非药物治疗控制到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12.6,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在11%以上。一般建议,首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9%以上,考虑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

如果非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建议不超过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仍>7%,考虑开始药物治疗。


段医生特别提醒:

(1)不管用不用药,都要自始至终坚持非药物治疗。

(2)如果坚持3个月血糖还没有控制到正常,那就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了。

(3)糖尿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血糖达标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高血糖其实和高血压类似,我们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运动)联合降糖药物把血糖降到正常,主要还是由于药物的作用。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而且会一直进展,运动和用药可以延缓进展,但几乎不可能说通过吃药就把这种慢性病给治好了。



运动和降糖药物控制住血糖后能停药吗?

即使通过运动和降糖药物控制住了血糖,我也不建议自行停药,容易造成血糖反跳。如果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可以尝试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药物减量,在减量过程中要勤测血糖,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运动、饮食和降糖药物对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都很重要,越到后期药物的作用越凸显出来。只有控制住了血糖,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才能晚出现甚至不出现。我们如果能做到疾病不进展或者慢进展就已经很不错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我刚接管的糖友,来的时候空腹10.0,还吃了药和保健品。今天第6天,血糖昨天5.1,今天6.3,只吃二甲双胍两粒,接下来就继续减药物,最后只用营养餐控制。

只要你想,搭配专业的指导没有什么不可以,在营养学里,不打胰岛素,不吃药的情况下,空腹血糖11.1以下都可以用饮食控制,你这个情况可以加药,早晚各一粒,比如二甲双胍就是很好的选择。等血糖到8左右,可以参考以下饮食方案:

比如: 1、主食:白馒头、白米饭少吃,尽量选择杂粮或者混合食物,可以降低升糖指数。

2、含淀粉蔬菜:土豆、藕、芋头、山药都少吃。多选择绿叶蔬菜和高膳食纤维蔬菜(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吸收)

3、酒水:各种含糖饮料、酒尽量不喝

4、坚果:瓜子、花生、核桃等每天10克左右,也就是一小把

5、水果:每天100克,在两餐直接吃,少量多次,吃100克的水果就响应减少25克的主食

6、一定要吃肉:瘦肉、鱼虾等,补充优质蛋白,不然只吃素,容易饥饿,就会摄入更多的蔬菜(因为蔬菜碳水化合物比肉还高)和主食,糖友一定要控制主食摄入

7、尽量不吃蔗糖类食物,即使是木糖醇也要少吃,木糖醇也是有升糖指数的,只是比蔗糖低一些

8、无糖食品也不可以多食,无糖只是相对的不加蔗糖,但大部分都是淀粉,在体内一样转化为葡萄糖

9、清淡饮食,避免高油脂、高热量食物、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买东西的时候注意看里面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

10、少食多餐,每餐吃一点,不饿就行,可早上10点,下午3点,晚上9加餐。吃饭的时候一口米饭一口蔬菜、一口肉,混合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11、餐后及时散散步,或者做点轻松的家务。 这样不至于让人变瘦,但是会让餐后血糖峰有所下降。做点增肌运动。 有空的时候用哑铃练练肌肉,如果能做点器械就更好。运动之后赶紧吃个鸡蛋喝杯奶,帮助肌肉成长。肌肉充实之后,自然血糖控制能力就会提升,对您预防糖尿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直从事糖尿病的营养管理,喜欢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就关注我吧❤


营养师吕丽梅


空腹血糖12.6已经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正常血糖,空腹血糖在6.1以下。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为糖尿病前期。超过7.0就已经诊断为糖尿病。在这种情况之下,单纯的饮食加运动控制并不是十分推荐。建议首先服用降糖药物,把餐前血糖控制在8.0以下,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使血糖达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人的饮食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定时定量进食。3+1或3+2。

第二控制总能量,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所谓正常范围是指体重指数在18.5到24之间。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的单位是公斤,身高的单位是米。



第三,增加主食中低gi食物的比例。如杂粮米饭,杂粮粥,全麦馒头,全麦面包,玉米面,玉米碴燕麦片小米,红豆,绿豆,芸豆等。减少精白米面,糯米粘米的摄入。



第四,每餐摄入大量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苋菜,萝卜樱。也可以多摄入一些菌藻类和鲜豆类,如香菇,木耳,四季豆,荷兰豆等。

第五,餐餐有蛋白质食物,有益餐后血糖。蛋白质食物首选瘦肉鱼虾和蛋类。也可以选择低脂牛奶,低乳糖牛奶或豆干,豆腐。

第六,调整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蛋白质食物,主食的顺序来进餐。

第七,选择低gi的水果作为加餐,每天不超过200克。如苹果,梨,桃,樱桃,葡萄,柚子等。

第八,推荐橄榄油,油茶籽油等富含油酸的油类,少食用含有猪油黄油,氢化油的食品。注意食用油多样化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亚麻油都可以选择。

第九,戒甜饮料和甜食,少盐少酒。

第十,科学运动有助降低血糖。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分布在美洲的至少三天,不可连续超过两天不运动。

回答者孙继红,执业药师,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衡膳学院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学员,九维健康管理学院二级讲师。


营养百事通


答案是,不能!我不知道提问者是从哪儿看到的,糖尿病可以不通过打针吃药,仅靠控制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去医院化验血糖时,高血糖根据血糖范围分类,分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两类。对于空腹血糖而言,正常值为6.1mmol/L以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高于7.0mmol/L。对于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高于11.0mmol/L。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0mmol/L,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了。你这边空腹血糖已经达到12.6 mmol/L,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糖尿病了,更要及时打胰岛素和吃药控制,不能任性。

除了靠打针吃药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不沾烟酒。尤其注意饮食控制总热量,特别要控制淀粉类、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糖分较高的食品。饮食方面注意少油少盐,可以多食用亚麻籽油,亚麻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Ω-3,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并使胰岛素在血液中维持稳定,促进血糖分解,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健康达摩院


血糖控制在什么水平?众说纷纭,一些患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来看血糖综合征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在3.9~7.2mmol/l之间,非空腹血糖需控制在小于等于10mmmol/l;

除了血糖外,其他指标也比如糖化血红蛋白需控制在小于7.0以下。

体重指数需控制在24以下。

由此可知空腹血糖在12.6mmol/l那是肯定不合格的,这仅仅只是空腹血糖,那餐后血糖呢?肯定更高了。这样的状态不吃药肯定不行的。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百多种,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重要的器官,另外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终末肾脏病的常见原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所有原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失明、截肢等风险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见的有两种,分别为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见于以下几大类。

1.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是一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10年,其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2.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均较高,主动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动脉等,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及肢体动脉硬化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一部分,病情复杂。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可伴随着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缺血性脑卒中;脑老化加速及老年痴呆等。

周围神经病变,这里包括着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局灶性但神经病变,费对称性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一般认为有症状的自主神经病变预后不良,多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可出现胃轻瘫、腹泻、便秘,休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寂静性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猝死,尿潴留,阳痿,瞳孔改变,排汗异常。

4.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最严重且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重要原因。

5.其他,如视网膜黄斑病,青光眼,白内障,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糖尿病患者的某些癌症如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患病率升高,此外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损害也较为常见。


e医路有你


你好!养生君遗憾的告诉你,恢复正常是不可能了,但通过正确的控糖方式,也可以做到平稳血糖,远离药物。


1、空腹血糖

我们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是3.9-6.1mmol/L,超过7.0mmol/L就是糖尿病水平了。现在你的空腹血糖已经到了12.6mmol/L,如果不是其它因素所致的高血糖,如激素、药物等因素。那么你的空腹血糖可以说已经很高了。如果这个时候,不用胰岛素、不吃药,血糖肯定是难以降不下来。

2、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

你说指的正常状态,应该是指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吧。不过养生君很遗憾的告诉你,糖尿病一旦确诊以后,就无法治愈了。不过好消息是,如果能把血糖控制的好,糖尿病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就目前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通过运动、饮食来控糖,一样可以远离胰岛素和药物。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3、正确的操作方式

其实与你类似的情况,养生君先前分享过一例,与你类似的情况。

小张,25岁,查出糖尿病的时候,空腹血糖到了14.0mmol/L,比你的空腹血糖还高,除此之外,还有尿糖、尿酮强阳性等。

后来医生建议他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带了一个多月的胰岛素泵,然后血糖才慢慢的有所好转。接着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运用药物、饮食、运动联合控糖。



坚持半年以后,小张找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饮食方案。现在小张在医生的建议下,已经彻底停用了胰岛素和药物,只需按照他的运动、饮食方案,就可以平稳控糖。

因此,养生君以为,如果你到糖尿病发现的早,胰岛残存功能较多。那么早期的时候进行强化治疗,这很有必要。然后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慢慢通过运动、饮食来控糖。虽然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但一样可以远离药物!


最后,养生君祝你控糖成功!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资讯,请关注养生细谈!


锐光医线


空腹12.6mmol/L是什么概念呢,正常人空腹血糖范围在3.9mmol/L-6.1mmol/L之间,12.6已经是正常高值的二倍了,这也只是空腹血糖,不知道您的餐后血糖是多少,一般中国居民2型糖尿病通常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也就是说您的餐后血糖可能更是高的离谱!

高血糖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您的身体只要有血管的地方,每个器官、组织、细胞都在惨遭糖毒性的毒害,大部分人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其实已经患上糖尿病好多年了,甚至已经有并发症了,如果您不例外的话,您的机体已经惨遭糖毒性蹂躏好多年!

而您还想不打胰岛素和吃药,通过后期控制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只能呵呵哒!您这种想法意味着什么呢?就类似于一辆汽车车胎要抛锚,发动机要爆炸,驾驶员还想着等我再跑个两万五千里长征以后再看看车子情况吧!并且后期控制是个什么东东呢?后期怎么控制?后期是什么时候?这是糖友最常见的漠不关心的托词罢了!

糖尿病在诊断初期,及时使用药物或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及早解触高血糖“糖毒性”对胰岛功能的损害,最大程度保留胰岛功能。即便进行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注射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作为糖尿病防治原则的两大基石,也是要同时进行的,并将持续伴随糖尿病患者终生。即便经过正规积极的治疗,也只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与正常人一般无二,不过糖尿病的帽子是终身摘不掉的!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如果空腹血糖达到12.6,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建议这个情况,单单的靠饮食和运动这种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难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最好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而非依靠饮食和运动。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指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但是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药物治疗。而非偏方或者中药调理。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糖尿病初期,将血糖控制到达标范围之内(空腹不过七,餐后八九不离十。),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这样一来,糖尿病患者一样能够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李实

国家二级营养师

糖尿病教育专员

高级育婴师

护师


实姐营养降糖


我晕倒,空腹血糖都到12.6了,还在排斥胰岛素?明确地告诉你,这个状态必需上药物了。

先来普及一下糖尿病的几个阶段,首先是普通人,空腹血糖浓度维持在3.9-6.1之间,这是正常范围;第二个是糖尿病前,有两种情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指的是空腹血糖高于6.1,但是低于7,或者餐后血糖高于7.8但低于11.1,这叫糖耐量减低;第三个就是糖尿病了,也就是空腹血糖在7以上,或者餐后血糖在11.1以上。

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糖尿病前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数据表明,通过饮食调节和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可以达到终生不用药也不会发展到糖尿病的效果。

但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说一旦被判定为糖尿病了,那不用药只是通过饮食之类的来控制,那就不会很可靠了,作为医生来说,这个阶段不会给出这样的建议。至于说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正常人血糖,肯定的说,这是不可能的。糖尿病是终生疾病,需要终生服药。

所以,切莫轻信偏方或者自欺欺人,糖尿病人要尽早用药,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效果,不然胰岛素抵抗会越来越严重,并发症也不是闹着玩的。

姜丹,注册营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