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主中原為什麼必經山海關?還有其他的通道嗎?

第六天711


事實上,自從察哈爾蒙古被皇太極攻克後,曾經那個堅不可破的關錦防線便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因為雖說山海關這條線是從遼河平原入關最快的路徑,但卻並不是唯一的路徑了。在後金1628年初第一次擊敗察哈爾蒙古後,大明的薊州鎮便暴露在了金軍的鐵蹄之下。次年10月27日,皇太極率領約十萬八旗兵入侵喜峰口,進犯遵化、良鄉、固安、香河、永平、順義、遷安、灤州等地,這被稱為“己巳之變”。

天聰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極率大軍西進,多爾袞從徵,目的在於和嚴重威脅自己的林丹汗決戰。皇太極此次征伐彙集了科爾沁蒙古大部,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大敗林丹汗。大勢已去的林丹汗從歸化城驅人畜十萬西渡黃河逃走,兩年後在青海打草灘病死。至此,後金統一了整個漠南蒙古,並將自己和明朝的邊界線擴張到宣府、大同一帶。

1634年七月至閏八月,皇太極進犯宣府、大同的數個州縣。1635年,多爾袞、薩哈璘、豪格率軍進犯林丹汗的河套地區,在太原府所屬的忻州、定襄、五臺等州大肆劫掠。至此,明朝九邊已經有五鎮暴露在了清軍的兵峰之下,而除了遼東一鎮,其餘四鎮的防禦都非常薄弱,對清軍而言,幾乎可以認為沒有佈防。

1636年大清立國之後,皇太極又三次進犯大明北方,其中最狠的一次是1638年清軍以多爾袞、嶽託為主將,繞道蒙古,從密雲東面的牆子嶺、喜峰口東面的青山口,突破長城要塞,沿著運河往南直到濟南,俘獲了人畜46萬。明廷急調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入援。盧象升拼死奮戰,彈盡糧絕,最後陣亡。史稱“戊寅虜變”。


火器工坊


除了居庸關,清軍入關不走山海關還有三個常用的通道。但是平坦程度遠遠不如山海關。

清軍入主中原必須經過山海關實際上是根據山海關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如圖,總體來看整個東北地區是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燕山山脈包圍而成的不算封閉的封閉區域。明清之際,從東北地區進入河北平原地帶最快捷有效、最為平坦通途的大路就是遼西走廊,橫亙在遼西走廊兩端的是錦州與山海關。因為山海關建關之初名為榆關,又被稱為榆關走廊。遼西走廊的大致走向是西南——東北,這條走廊長約370裡,寬約16到30裡不等。

對於山海關的名字其實不用過多解釋,它的三個字就囊括了全部含義。山海關的山就是關城北部的角山,南面就是渤海灣。完整的走完這條連接角山和渤海灣的長城,可以從起點的老龍頭經澄海樓、靖邊樓、威遠堂,再順著角山長城登上盡頭長城太平頂。這條完整的防線牢牢地鎖住了遼西走廊的大門,如此狹窄的通道再配合關塞,讓善於野戰的八旗軍戰力優勢難以發揮,也讓清軍在長達二十餘年的時間裡望關興嘆!

但是,對於阻隔東北與河北平原的燕山山脈總是有缺口可以通行的。實際上,對於後金的疆域多數人的實際印象是下圖。

但是實際上清朝經過征服蒙古等一系列戰爭,它的版圖卻如下。

公元1636年,後金第二代君主皇太極已經將勢力範圍發展到瞭如今甘肅一帶,並且收編了蒙古諸部隨同清軍主力征戰。如此,後金已經掌握了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從燕山南下中原的四大通道——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這樣清軍可以繞過山海關而另闢蹊徑,以求入關取利!

居庸關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上谷郡(今懷來延慶);古北口五胡十六國時代被稱為

蠮螉(yēwēng)塞,它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漁陽郡(今密雲);喜峰口古代稱為盧龍塞,三國時代曹操征討烏桓曾經走過此路,它對應的是秦漢時代的右北平郡(今遵化);餘下就是被秦漢時代稱為的遼西郡以及它所對應的冷口要塞。

<strong>

公元1631年到公元1641年,清軍在十年間五次迂迴入塞,搶掠了大批的人員以及物資。雖然屢次攻城略地,但是清軍卻沒有取得明朝關內的一寸土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山海關在中間阻隔。如果想要取得山海關,那麼必須打掉明朝關外重兵把守的錦州、寧遠、松山、杏山四城。所以皇太極在第五次入塞歸來之後,立即發動了松錦之戰。公元1642年,皇太極全殲明將洪承疇十三萬主力。至此,明朝關外主力盡喪,山海關以北的遼西走廊地帶門戶洞開,也為後來多爾袞長驅直入,入主中原提供了先決條件!


大福讀史


雖然清軍可以從其他薄弱些的關口突破大明的長城防線。但是,只要山海關仍舊在明軍手上,清軍就根本無法在中原立足。所以,山海關是清軍入主中原的唯一障礙!

我們都知道,即便是明朝尚在的時候,清軍也好,再早些的蒙古騎兵也好,他們都能繞開山海關,從長城防線的薄弱關口殺進關內,直接到京畿附近搶掠,甚至還幾番打到北京城下。而且,他們也能從遼東渡海,直接劫掠山東地區。所以,不少人會覺得,滿清大概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關,才能入主中原。

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劫掠歸劫掠,這和入主中原,建立一箇中原王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滿清八旗的強項是野戰,是運動戰,他們在野戰中所展現出來的攻擊力是十分可怕的,一般的明軍在野外碰上八旗,基本上就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即便是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只能在野戰中勉強與其打個平手而已。

因此,一旦他們繞過山海關等重兵防守的要塞關口,進入到關內後,幾乎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到處攻殺,到處劫掠,而明軍往往只能龜縮在大城池內被動防守。

但這終究只是搶掠而已,清軍是無法做到長期逗留在關內的,更不能在中原站穩腳跟,建立根據地。

而這原因,正是在山海關身上!

這座明軍始終牢牢把握的要塞,不僅屯駐了明朝最精銳的邊防軍——關寧鐵騎,還集中了明朝最完備、最先進的防禦工事系統。山海關防線是由裡裡外外數重防禦線聯動構成的,進可攻,退可守!

善野戰而不善攻城的滿清八旗,在這座可怕的巨獸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它如同一把尖刀,始終架在清軍的咽喉。這對於大後方都在關外的清軍而言,山海關始終能有效的威脅他們的補給和退路。他們雖然能屢屢侵入關內搶掠錢財和人口,卻難以在關內維持糧食和軍需。

如果長時間逗留,糧道和補給一旦被山海關為首的明朝邊軍給截斷,再來個關門打狗,那麼就分分鐘有全軍覆沒的可能。這對滿清來說,實在太危險了。

所以,清軍往往只要搶夠了,就會北返,從來不敢在關內久留。也正是因為這樣,清與明雖然耗了幾十年,也曾多次吊打明軍,多次殺入關內,但自始至終都無法在關內建立穩固的立足之地。


這些歷史要讀


清軍入關的路線有很多,並不侷限於山海關一條。實際上,皇太極時期,清軍就五次從居庸關、古北口一帶突破長城南下,尤其是第五次,一路打到濟南放馬過冬。這基本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山海關易手與否,並不是決定清軍入關的必要條件。

即便是1644年,清軍最初的行軍路線,仍然是取道蒙古從居庸關、喜峰口、古北口一帶破關。只不過吳三桂投降給清軍提供了一條最短的行軍路線,使得清軍不必走遠路。而且,從軍事的角度來說,即便是吳三桂沒有投降,清軍也完全可以從側後攻擊山海關。即便是清軍不發動攻擊,而是選擇圍困,等到守軍糧食耗盡逼其投降;即便是守軍選擇死守到底,清軍也完全可以等到守軍都餓扁的時候兵不血刃的將其拿下。

而清軍當時最大的優勢,就是強悍的肉搏戰外加強大的火力,清軍擁有紅衣炮這種在東亞地區非常強力的火力加持,往往可以在野戰當中鎖定勝局。即便是攻堅,也往往借用強大的炮兵火力轟開城牆打開突破口。所以,即便是清軍走了之前的進軍路線,清軍也可以奪取北京城,進而逐步削平各地的反抗勢力而坐擁天下。

再者,當時崇禎已死,明朝已經上滅亡,所以清軍不是與明朝爭奪天下而是與農民軍以及各地的軍閥爭奪天下。吳三桂在明末就相當於一個軍閥,所以他必須要找一個能保障他吳家利益的勢力投靠,也就是所謂的有奶便是娘。而可以代表知識分子和地主階級利益的清朝,才是一個更值得合作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入關後大部分原明朝文武官員能投靠清朝的原因,這其中不乏死忠於清朝的。而且,對於吳三桂來說,在清軍入關前投降清朝,會使得他吳家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說是吳三桂頂住了李自成的攻擊、並在清朝擊敗李自成之後投降清朝,那麼他能不能當平西王、甚至他能不能繼續當軍閥都是未知數。

所以,不管是清朝是否走山海關,對清朝來說都是無足輕重的。而山海關在現代網絡上已經成了一塊民族主義蛋白質掩蓋內心自卑的遮羞布,簡直可笑。


北洋海軍炮手


清軍當然不是非走山海關不可,但是山海關在路線與安全性方面是最佳選擇。而對吳三桂的支援,也是清軍最後選擇山海關的重要原因。

山海關的位置,正好就卡在直隸-京畿到遼西走廊之間的關鍵位置上。清軍的大本營則在遼東地區,無論是舊都赫圖阿拉還是新的盛京瀋陽,都距離山海關是最近的。大規模部隊從這裡進入關內,可以縮短行軍路線和補給線長度。這對於儲備物資有限,而考慮準備長期戰爭的清軍來說,還是非常要緊的。

其次,歷史上吳三桂的求援和李自成的盲目東征,讓清軍必須趕到山海關附近。由於大量的步兵和輜重都進軍緩慢,最後趕到山海關的其實也就是清軍自己的滿洲八旗和部分蒙古八旗的騎兵。結合前一點來看,路線距離問題就表現非常明顯了。


清軍的突然趕到,才讓自己有了坐收漁人之利的機會。因為李自成為了東征,將手頭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帶到山海關附近。清軍的獲勝,讓他損失了大規模戰略抵抗的能力。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李自成丟掉的不僅是北京與黃河以北的直隸。連河南的大部分地方也已經控制不好了。

清軍倒是非常輕鬆的搞定了北方最有實力的反抗力量。同時也收編了吳三桂的邊防軍和另一個前面將領唐通的部隊。他們都是崇禎在晚期還能指望的少數有戰鬥力的部隊。在佔據北京之後,也是靠著這兩個的軍隊做先鋒,清軍一下子就讓大同到沿岸一帶的很多邊防部隊,選擇投誠。這些部隊反過來又成為清軍消滅李自成等人的重要助力。

當然,清軍不是非走山海關不可的。在皇太極時期,他們就多次從蒙古東部地區南下,通過防禦更薄弱的古北口等地,殺到北京城下。只是綜合上面所說的這些原因,清軍都覺得繞遠道並不安全。因為吳三桂如果被闖軍最後殲滅,那麼清軍南下圍困北京時,又會被李自成的部隊反包圍。失去吳三桂的幫助,又在圍城戰中分兵去對付李自成,讓清朝人自己想來都心裡沒底。


所以,眾多因素在一起發揮作用,讓清軍最後從山海關進入內地。當地也就因為這個事件,被永遠的記錄在歷史書上。


米南德王問道


當然有其他通道,並沒有那種鐵桶般的自然環境來拱衛邊境。但就清軍入主中原而言,必經山海關。

比如:

古北口→密雲→北京

喜峰口→遵化→薊縣→北京

  • 清兵的優勢是驍勇、機動,機動性的保障來源於優秀的戰馬資源,而一旦到了山區,優勢不再,騎著馬跨大山、渡大河那只有抗日神劇和神話片才會出現,很多時候,士兵需要牽著馬跋涉,這樣的速度就不需要提什麼機動性了,恐怕連普通步軍的速度都不如。

  • 危險性較大,山路不易通行,但崇山峻嶺中山路崎嶇、羊腸鳥道上易被伏擊,一旦大軍通過,一旦敵方有所準備,那麼他們僅需就地取材,準備好石頭就夠了,連準頭都不需要。

  • 會不會餓死。輜重糧草比正規部隊更慢,爬山的後勤部隊難以保障前方將士的補給。還是讓戰鬥部隊停下來等糧食......

  • 繞正面進攻,操側路,是比較危險的事情,缺乏資源“以戰養戰”的清兵在沒來及搶劫的情況下一旦被包了餃子,他們能堅持幾天呢?不只是簡單一天或者幾天的路程的問題。

  • 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是通往關內、北京的重要通道。也是最短的路線。山海關也是控制海路的關卡,控制了山海關,也就相當控制了北大門。進,可一路無憂直通北京;退,可以守護東北的絕大部分資源。是重要的戰略要地,也是最佳路線。其他路線比較繞遠,畢竟明長城是很完整的,無論怎麼走都要攻打關口,而山海關是大型關隘。


古今通史


呵呵~~~~先看看長城,一共有大大小小二百多座關口,滿清降服了蒙古後可以任意挑選關口入關,不是必須一定要走山海關的,只是山海關這條線路更近而已!


手機用戶76884995676


當然有。

明朝設有九邊重鎮,這這九邊都可以進入中原腹地,可是,唯有進山海關一道距離明朝心臟北京最近。若要推翻明朝,只有佔領北京才行,即便將西北諸省統統佔領,只要北京還在,正統還在,明朝就有翻盤的機會。

滿清之所以選擇過山海關,一是因為可輕取北京,二是因為兵力不足以與明朝長期拉鋸作戰。唯有速戰速決佔領北京,才能迅速達到滅亡明朝目的。

事實上滿清入山海關,一開始並不認為佔領北京後明朝可以立即滅亡,在滿清看來,或者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明朝大可以棄守北京還都南京,可是明朝沒有這麼做,原因有兩點:第一,李自成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並攻破了北京城,第二,明朝政權礙於遺訓未敢輕舍北京遷都南京。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如果明朝在土木之後還都南京,或許未必不能滅了李自成,或許未必不會與滿清隔江對抗。就是因為明朝把所有軍事力量都壓在了山海關壓在了北京周邊,導致李自成能夠迅速坐大。明朝後期的軍事部署,怎麼看都是孤注一擲的樣子。

近代歌頌于謙,說于謙守北京有功,殊不知,如果當時朝廷南遷,一樣也可以守住北京城,畢竟也先也就五萬精銳,即便棄守北京,也先也沒有長期拒守北京的能力。

朱棣遷都北京,源於北京是他的根據地,源於他不當而來的最高權力,源於他的恐懼心,從長遠來看,定都南京更有利於明朝軍事部署,藉助長江天險,攘外綽綽有餘,安內自不必說。古代通信困難,北京到西北諸省千里迢迢,如果都南京,則非常有利於對西北西南諸省管理,如果能定都西安,更加有利於開疆擴土。朱元璋當時選擇定都南京是經過充分論證了的,沒有選擇定都西安,是因為陝西糧食產量不足,後勤無保障,而這恰恰也是北京的缺點,明中期之後,為了保證北京城的吃飯問題,連年通過運河向北京大量輸送糧食和基本生活用品,勞民傷財,而定都南京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一是有長江運力在,再就是江南物產豐厚,能保證供給。


讀史梨樹下


有這條路就是從遼西阜新,進河北平泉,承德,再分兵遵化,到天津蘚縣,另一路走古比口到密雲,但是這條路雖近,一條俠窄小道,兩邊都是高山,易守難功,如有明軍伏擊,道道設卡,必將全軍覆滅,加之京北明帝陵,兵營所在,屯有重兵,走山海關,一旦入關,一馬平川,明軍再無險可守。


單目1


清軍入關不管從那他都沒有能力滅掉明朝 明朝由於末期天災導致的人禍已經奄奄一息了 但即便如此,當時處於崛起強盛時期的滿清除了在關外佔了明朝虛弱的便宜外,明朝直到被李自成滅亡滿清都沒有能力滅明,麻痺的滿遺吹噓的幾萬人打敗幾億人,這個寄生蟲又能力嗎?滿清這個寄生蟲朝代的確被歷史眷顧了,趁火打劫竊取天下 最後在世界藐視下無恥滅亡,這可能是歷史對中國的懲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