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真正的摄影爱好者,大多会想要尝试去拍鸟类题材。因为鸟类题材如果拍得比较好的话,虽然不一定就是什么大作,但画面的美感真的让人非常愉悦。各种大小、羽毛、体态差异很大的鸟,活动时的各种姿态配上树枝、花草等就像一幅很美的画作。但是拍鸟有一道坎是比较难以逾越的,那就是器材,包括相机和镜头。拍鸟对器材的要求相对于常规题材要高得多。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对相机的要求主要是高感性能,因为拍鸟尤其是拍摄飞行中的鸟会用到很高的快门速度,即使光线条件不错也得用用到较高的ISO,如果相机高感性能好相对就有优势得多。当然较好的对焦性能和较快的连拍速度对拍鸟也是非常有利的。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对镜头的要求首先是超长焦距。依作者的实拍体验,野外拍鸟使用600mm焦距镜头,但大多数时候感觉不够用,但是无奈更长焦距的镜头只是遥不可及的梦而已,因为更长焦距的镜头虽然有,但要光学性能勉强可以接受其价格完全无法接受,就是600mm f4定焦镜头的价格也是无法接受的,因为毕竟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那么,对于超长焦距镜头的解决方案大致有这么四种:一是600mm f4这样的7、8万的高价镜头;二是300mm f2.8这样3万多的次高价格镜头+增距镜;三是150-600mm这样价格相对低廉(5千左右到1万多一点)、光学性能一般的镜头;四是长焦卡片机。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方案一投入太大一般人根本无法接受;方案二虽然投入降低,但依然很高,而且加增距镜后光圈变小、画质下降。方案四是再也不想用了,因为作者曾经用过一台长焦端达到1080mm的大变焦卡片机,那画质真的难以让人接受。尽管作者当时用的是一台价格比较低廉的长焦卡片机,现在有价格比较高的长焦卡片机,各方面的性能肯定比作者用的要好,真实情况怎样,作者没有用过不好下结论。不过理论上来分析,卡片机的感光器尺寸小,大变焦镜头的光学性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很好等,作者是不会再去用这种相机。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所以剩下来就是方案三的150-600mm之类变焦镜头了,于是在二手市场入手一支这样的镜头,价格仅3000多,经过近一年的实拍体验,有不少体会。是不是像有的人说的这种镜头是鸡肋呢?说这种镜头是鸡肋的人的理由是,这种镜头除了拍鸟什么都不能拍,二是其性能不上不下,等你真正爱上拍鸟之后就会嫌弃其性能。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诚然,这支镜头拍鸟性能缺点是不少的,例如f5-6.3嫌小,光学性能也只一般。但是如果光线好的情况下拍片还是不错的。其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资金宽裕用600mm定焦镜头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例如超长焦定焦镜头有时很难找到目标和目标丢失,因为作者用150-600mm镜头的600mm端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但变焦的好处是可以将焦距变小就很容易找到目标,然后循目标变大焦距就是。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作者想说的是300mm f2.8加增距镜这样的方案对于打鸟才真的尴尬,投入不低,光圈不太(加增距镜后变小)、画质不好(增距镜降低画质)。所以作者觉得使用150-600mm这样的镜头拍鸟虽然在光圈和光学性能上有所退让,但至少价格比较容易接受。而且画质也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这样说:这类镜头从性能、投入综合考虑的话应该是最佳方案了。

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超长焦镜头真的是鸡肋吗?

总之,作者觉得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如果想尝试拍鸟,那么,腾龙、适马150-600mm之类的镜头虽然并不理想(适马150-600mm S版镜头好评度较高),但并不能说是鸡肋,就像喝不起茅台就不喝酒、买不起劳斯莱斯就不开车一样。爱好摄影最重要的享受过程,几人能出大作、成为摄影大师?!如果要靠鸟图卖钱才有必要大投入,当然经济状况宽裕也是应该一步到位购买好的器材。

(本文配图均由腾龙150-600mm镜头拍摄,拍摄水平有限,并不代表这类镜头加高端相机能达到的最高品质,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