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國手彭述聖22——飲春茶樓初挫北國棋王

第一局由彭述聖執先,彭雖年長,卻走子飛快,趙鬆寬年輕,卻是一位慢棋手,頻頻長考。每當他慎重落子後,彭述聖幾乎不假思索,立馬走棋,無形中給趙一種壓力,全局棋勢毫無波瀾,平平淡淡中,被彭淨多三兵,不戰而勝。

第二局由趙執先,趙鬆寬號稱北平猛將,他要改變上局的平穩局面,故架中炮後,迭出奇招險招,他要以猛狠手段迫對面小老兒就範。彭述聖面對趙鬆寬的奇猛招法,嘴角掠過一絲笑意,依然以快打慢,不著痕跡地化解了對方一次次攻勢,直到趙的攻勢呈強弩之末時,才伏兵四起,一舉獲趙鬆寬生平頭一次遭此慘敗,卻毫無怨言,不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弈林豪傑。他知道遇上了強中強,正應了“天外有天”那句老話話不說,恭恭敬敬將“懸獎”捧至彭述聖面前,請他笑納。

彭述聖本意只為會友,哪在乎獎金,但經不住趙鬆寬態度懇切,只收了一半。彭述聖攻擂取勝,成為爆炸性新聞,消息似長了翅膀,很快從啟新茶社傳向四城,北平棋界已經得知有位外地強龍進入了北平地界,並輕而易舉地擊敗了猛將趙鬆寬。來者不善,下一個該輪到誰呢?

且不管北平棋界如何議論,單說彭述聖自戰勝趙鬆寬後,下一個目標便瞄上了人稱“北國棋王”的那健庭,提起那健庭,凡北平棋迷無人不曉,那可是北平棋壇上的頂尖人物。據說他世居北平,乃滿族鑲黃旗人,由於家道中落,其父那常永僅在部院衙門儆一些譽錄工作,屬滿人中的下層文職吏員,屬於不愁溫飽也不富裕的人,那健庭七歲學棋,九歲左右即名動四城,十四歲已達一流水平,且與“北平第一手”孟文軒十戰九和,僅輸一局。此後與孟文軒相交十年,相互切磋,棋藝愈加成熟。

民國第一國手彭述聖22——飲春茶樓初挫北國棋王

1925年,孟文軒英年早逝,那健庭遂與張德魁、趙鬆寬三雄鼎立,三人年歲相若(那年長兩歲,張、趙同庚),互有勝負、互不服氣,除有限的幾次比賽外,平素很難碰面,那健庭不但棋之著法靈活善變,其為人也脫俗機警,能言善辯。他對付下手棋幾乎隨心所欲,即使用一些欺著、騙著,也常常奏效,故大夥兒戲稱他為“大這“大鬼頭”是個爽快人,好交朋友,更愛杯中之物,高興時要喝,煩心時也要喝,為人隨和。當時,那健庭已經有自己開設的德興居茶社,可他卻愛到別的茶社客串坐鎮如水月亭茶社、飲春園茶社等,由於趙鬆寬在啟新茶社懸獎設擂,自然也勾起了他的雄心。他想:你趙鬆寬能設描,我那健庭就能掛牌。於是乎,他就選在飲春園茶樓坐銷,一幅“北國棋王那健庭候教”的巨大牌子從三樓垂掛下來。

飲春園茶樓位於前門勸業場三樓,本就是熱鬧之地,如今這牌子一掛,更成為一大新聞,愛好者趨之若鶩,可上臺者寥寥無幾,有幾個敢捋虎鬚?趙鬆寬擂臺受挫,敏感的棋迷們隱隱感到了飲舂園也難保平靜,近日內可能有奇事發生,難怪飲春園茶樓的茶客與日俱增,他們心裡都期望著,那位神秘的小老頭突兀現身。

彭述聖擊敗趙鬆寬後,在會館歇息了一天,此刻,早有好事者將那健庭掛牌的消息飛報於彭。彭聞知大喜,心想:我正愁找不到那健庭,誰知瞌睡遇上枕頭想啥來啥,這天未到午時,彭述聖直奔前門,前門是個大標誌,非常好找,未等近前,懸掛的“北國棋王那健庭候教”的招牌早入眼。呵!好大的口氣,掛個“北平棋王”倒也罷了,竟敢妄稱“北國棋王”!須知黃河以北一十三省通稱“北國”,怎能輕言稱王?再一看“那健庭候教”幾個字微微點頭,還算懂得禮數。於是整衣上樓,直奔飲春園茶樓。實際上,這“北國棋王”是飲春園主人為吸引茶客而特意宣傳的,對於不服者,也是一種激將法,並非那健庭本人自詡。但那健庭既然默許掛牌,也難說沒有那層意思。

民國第一國手彭述聖22——飲春茶樓初挫北國棋王

彭述聖一進茶樓,未曾開口,早被一位眼尖的棋迷認了出來。他趕忙跑去對樓主人耳語了幾句,茶樓主人先是一驚,繼而又滿臉堆笑,迎上前道:“老丈不是來尋北國棋王下棋來的?”彭述聖一愣,他怎知我的來意,也未多想,只輕輕點了點頭。其實彭述聖一進門,就成為眾矢之的,他是生客不說,那一身與眾不同的裝束、長相,頗令人主目。大夥兒心想,莫不真是那打敗北平猛將的神秘老頭尋上門了?!看來今日有好戲上演。

再說那健庭坐鎮數日,並不見硬手上門,也曾耳聞趙鬆寬擂臺被一外地老兒攻破,雖然吃驚,卻不以為然,以為多系趙鬆寬輕敵大意所致。那老兒不來便罷,如果真來,倒要叫他嚐嚐我那健庭“金炮鐵馬”的厲害。據華北圈內人士評價,那健庭行棋有兩大特點攻—一精於使炮。特別是先手當頭炮、巡河炮迅猛無比,無堅不摧守一—善於用馬。不得先,其馬決不躁進,如受迫,則馬佔相尖,八面玲瓏。故那健庭出道以來,其先手炮與後手馬不知征服了多少弈林豪傑,成名後金炮鐵馬的功夫更加嫻熟、更具威力。正因如此,才被人譽為“北國棋王”,你想,這種名號豈是隨便叫得的?

那健庭藝高膽大,有恃無恐,方發出掛牌以會天下弈林英雄的萬丈豪情。今兒見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先生登門叫陣,想必是那神秘的老兒到了。心中想著,身子早已離座,開口言道:“在下正是那健庭,敢問老丈何方人氏?如何稱呼?”彭述聖見問,隨即從衣兜摸出一張頗具特色的自制“名片”,遞給那健庭,那健庭縱橫棋壇十幾年,還從未見過下棋人使用“名片”。名片上寫著“棋知家一一蘭州彭述聖”九個字,這是行前王和生專為老師設計的獨特名片,彭述聖來京後也是首次使用。

那健庭對蘭州十分陌生,也不細問,但記住了這位小老頭名叫彭述聖,更感興趣的還是“象棋知家”四個字。即稱知家,肯定是一位會家子,但知多知少知深知淺就難界定了。那健庭用有點詫異的目光打量彭述聖,想從彭述聖臉上看出虛實,然而彭鎮定自若使那健庭隱隱感到對方難於捉摸,於是拱手相請:“老丈既是象棋知家就請入座。”

彭述聖也不客氣,撩衣就坐後,問道:“我們怎麼下?”那健庭答曰:“如下一局,當然由客人執先,如下兩局,就分先如何?彭述聖不假思索,脫口就說:“那就下兩局。如此最好。”那健庭也隨聲附和,觀眾見狀,早已圍攏上來。

民國第一國手彭述聖22——飲春茶樓初挫北國棋王

第一局由彭執先,幾十年來,彭述聖很少下先手棋,此番輪他先走,弈來得心應手。不知是彭述聖攻勢凌厲,抑或是那健庭疏於防守,弈至中局,已左支右絀,困不可忍,只好推枰認負。第二局換先,那健庭先走,那即擺出最自信的當頭炮開局,頻頻發起攻勢,久攻不下,索性棄子搶攻。可惜在彭的綿密應對中,無懈可擊,那健庭“無堅不摧”的重拳似乎落在棉花堆裡,毫無著力之感。撐至中局,已顯強弩之末,彭述聖趁機反攻,輕鬆再下一城。

那健庭從未遭此慘敗,只見他一臉尷尬,眼露驚愕,半晌說不出話來,全場為之譁然!此時,一位士紳模樣的中年人分開眾人,近前說道:“這位老丈果然不凡令人佩服,只是那公昨晚與我暢飲過量,睡眠不足,故今日精力不濟,有失水準。老丈如有雅興,明日再戰如何?彭述聖應聲答曰:“悉聽尊便,明天見。”說完便起身回館,暫且不提,再說出面發話之人乃北平一位名流,名叫許闊亭,平日喜愛象棋,與那健庭私交甚篤。自那健庭掛牌之日起,便天天前來助興,今日見那健庭頻頻失手,場面尷尬,故出來圓場解圍。

次日吃過午飯,彭述聖如期而至。所謂一回生兩回熟,那健庭等人一見彭至紛紛迎上前來,那健庭笑道:“彭老先生真信人也。”敢情說話口氣與稱呼都改了。那健庭用手一指許闊亭,對彭介紹:“許公乃北平名流,特為我倆今日之比賽懸獎助興,四局為限。又一推身旁之人:“這位陳先生,也是個熱心腸,他在石頭衚衕開一茶館環境清靜,他誠邀我們去他那兒,您看如何?”彭述聖淡然一笑:“恭敬不如從命。”那健庭等人拍手稱快:“好,好!果然爽快,那就走吧!諸位看官,你道那健庭今日為何如此精神?又為何要移到石頭衚衕再戰?欲知詳情,我們下回再暄。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