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01

作家林語堂曾為蘇軾寫過一本《蘇東坡傳》,他在書中是這樣評價蘇軾的:

“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

身為北宋中期文壇界的領袖,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起伏:他曾一舉名動京城、春風得意,也曾因政治爭鬥,鋃鐺入獄;他曾在官場黯然失意,也曾在遭貶流放之際,與清風、明月、美食為伴,享受生命的意趣……

他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是蘇軾,一個個性灑脫、放任不羈的逆旅行人。

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02

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在眉山的一個小康之家中,蘇軾呱呱墜地。

他的父親蘇洵,《三字經》中記有他的事蹟:“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據說蘇洵二十七歲時才發奮讀書,而最終也能名聲大噪,名氣不為才華橫溢的兒子所掩蓋,也實屬不尋常。

蘇軾的母親程氏,在他幼年時就教他讀《範滂傳》。範滂是何許人呢?他的來頭也不小,他是東漢時期的名士,因清正廉潔、不畏奸佞、英勇就義而為後世所稱道。範滂的事蹟,在還是個孩子的蘇軾的心裡,播下了一顆善良、正直的種子。

大約得益於父親的榜樣、母親的教誨,加上天資聰穎、文風昌盛,蘇軾在十歲時,就已經能寫出出奇的詩了,遠近的人都知道,“二十七、始讀書”的蘇老泉家裡出了一個小神童。

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03

除了是才華橫溢的大才子外,蘇軾還是一名“老饕”,他對美食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謫貶黃州。不同於現在的是,當時的動物蛋白主要是羊肉,豬肉價賤,有錢人看不上不屑去吃它,窮人又不得烹飪之法,煮出來的菜餚往往難以下嚥。

蘇軾這名資深“吃貨”當然不信邪了,於是他親自下廚烹飪豬肉,精心研製了烹煮豬肉的菜譜,吃得美滋滋。興之所至,他還即興賦了一首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得益於蘇大文豪的名氣,這首《食豬肉詩》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爭相學習豬肉的做法,並將這道菜命名為“東坡肉”。

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04

當代作家、美食家汪曾祺與蘇軾是同好,都既長於寫文又愛好美食,尤愛吃肉。他在《肉食者不鄙》中,就專門寫過東坡肉:“蘇東坡愛吃豬肉,見於詩文。東坡肉其實就是紅燒肉,功夫全在火候。先用猛火攻,大滾幾開,即加作料,用微火慢燉,湯汁略起小泡即可。東坡論煮肉法,雲鬚忌水,不得已時可以濃茶烈酒代之。”

其實東坡肉、東坡肉都是蘇軾取自極便宜的食材,在極匱乏、艱苦的環境中做出的美味佳餚。

正如汪曾祺點評蘇東坡身上最大的才華,不是作詩、為官、做菜,而是在命運的車輪毫不留情地碾壓之下,用那些具體而微小的快樂,融化掉那些巨大的悲傷,從而認真地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時光、人生的每一個剎那。

即使過程中不被世人所理解,也“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所以蘇軾過得快樂,無所畏懼。

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05

三毛說:一般性的快樂往往可以言傳。 真正深刻的快樂,沒有可能使得他人意會。快樂和悲傷都是寂寞。

對蘇軾來說,人生的每一剎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

正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真正深刻的快樂,從來都是寂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