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雨果的《悲慘世界》總有溫暖和救贖,不會讓這個世界那麼的絕望

你是否曾經徘徊在深淵彷徨無助?你是否正在經歷苦難而心生怨艾?你是否看到的未來只是一片漆黑?你是不是正躲在角落咬住被子連哭聲也在壓抑?你是不是正心涼於人情冷暖慨嘆於人走茶涼?你是不是正焦慮於明天的考試或加班?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配得到愛與溫暖?

讀雨果的《悲慘世界》總有溫暖和救贖,不會讓這個世界那麼的絕望

我想說的是,不要怕,固然世界這般殘酷,但你我終將擁抱溫暖,得到救贖。雖然我們每個人生來都帶有原罪,但在人世間的磨練,會讓我們洗脫罪孽,獲得幸福。人人生而享有愛與被愛的權利,而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溫暖,得到救贖。有這樣一本書,名中有“悲慘”二字,但書中的每個小人物都得到了屬於自己最好的結局,都得到了溫暖與救贖。這本書,就是維克多.雨果,法蘭西一代文豪的驚世之作——《悲慘世界》。


​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這本書,但毫無質疑它是我讀過最好的書,沒有之一。該怎麼形容這本書呢?它像史詩一般浩瀚壯闊,起於滑鐵盧戰役,終於一八三二年巴黎起義,以輝煌壯觀的法國大革命為歷史背景,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完美融合,安置了一個悲慘的下層人民階層的淒涼世界,以小人物冉阿讓的一生為主線,將個人的悲劇與時代的命運相結合。

作為一代文豪雨果的巔峰之作,其內容之豐富,思想之深廣,藝術價值之高,大概只能用深海來形容了。但今天我不想去談那些歷史問題,政治問題,我就想單單談一談溫暖與救贖,為了不讓姐姐的孩子餓死,為了給孩子們溫暖,冉阿讓偷了一片面包,由此開始了時長十九年的牢獄生活,這是這個故事的開端,也是一個悲劇的開始。

讀雨果的《悲慘世界》總有溫暖和救贖,不會讓這個世界那麼的絕望

十九年的牢獄生活結束後,冉阿讓受到的不公與歧視才是這個悲慘世界的真正悲慘之處,誠如書中所說,社會在極大程度上剝奪了他。同工不同酬,還有歧視和冷漠,這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被資產階級鼓吹為“文明”,“現代”的理想社會,卻容不下一個想要重新生活的苦役犯。冉阿讓再次走上了犯罪道路。

但命運永遠是這樣神秘而令人無法琢磨,在這次犯罪未遂的過程中,他遇到足以改變他一生的主教先生,收穫了足以溫暖一生的救贖。“孩子,你要記得,一百個身穿白袍的正義君子,也比不過一個痛哭流涕,悔過自新的苦役犯。”主教米里哀先生用溫暖救贖了一個即將墜落地獄的靈魂,這個靈魂最終救贖了無數人,而且升上了天堂。

這是我讀到的第一個關於溫暖與救贖的故事——主教先生救贖了苦役犯,苦役犯將救贖於他人。這是所有情節展開的始端,為著這份溫暖,愛得到傳遞。

我沒有看到兩次革命的波瀾壯闊,沒有看到可怕的法庭、悲慘的貧民窟以及恐怖的墳場,也沒有看到政權的變更交迭。我沒有看到,或者沒有注重。那些被認為是這本書所謂研究價值的一切,我都沒有在乎。我在乎的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在黑暗與掙扎中的擁抱,撫慰,將溫暖與愛傳遞。我將救贖於世人,世人也將救贖於我。

讀雨果的《悲慘世界》總有溫暖和救贖,不會讓這個世界那麼的絕望

警察沙威一生為正義而戰,冉阿讓是被正義審判有罪的人,所以,他要抓他入牢,彷彿順理成章,天經地義。可是,在一次又一次被冉阿讓----這個所謂有罪的苦役犯而感動,而震撼,直至這個苦役犯救了他的命。

他徹底迷茫了。如果一個人堅持一生的正義不是真正的正義,如果一個被審判有罪的人其實是聖人,他該如何自處?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故事,堅持錯誤正義,為著罪惡而賣命,最終在上帝的審判下一定會入地獄,但他仍舊得到了溫暖與救贖,來自他一直追捕的犯人——他教會他什麼是善,什麼是義。沙威最終還是自殺了,但也真正得到了救贖,他將在天堂安息。

文中的珂賽特是我想講述的第三個關於溫暖與救贖的故事,珂賽特擁有一個愛她的母親——芳汀,卻沒有躲過一個悲慘的童年,被寄養家庭的虐待,讓本應該如花的年齡被畏縮和恐懼所包圍環繞。本應該就此枯萎的女孩卻在命運的安排下遇到她此生的溫暖與救贖,冉阿讓,這個苦役犯,被痛苦與不幸包圍的人,卻收養了她,將一生最好的愛與溫暖給了她,他救贖了她,他也因她而入天堂。

在生命的最後,他在祝福,祝他的小天使和所愛之人快樂,祝他們能夠永遠彼此相愛。在生命的最後,他仍然在給予,將一生的財富留給養女,將櫥櫃裡最後的五百法郎留給窮人。他讓他的寶貝不要哭,他會化作天上的星辰,永遠守護著他。他終將去往天堂,因為他早已被救贖。


每每讀到此,我總是百感交集,落淚嘆息,冉阿讓用一生的愛救贖了一個本應墮入地獄的女孩,他也因他的天使而入天堂。他說他不知道哪一位在天上的主教是否對他感到滿意,但他已經竭盡所能。我想,他真正做到了將愛傳遞,救贖於世人

我們總是在被抱怨,覺得自己沒有被愛過,可是親愛的,你可知道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你以為的冰冷殘酷或許只是一個個挑戰,上天如此厚愛,讓我們因挑戰而強大,我們卻不懂命運的溫柔,因為歲月的安排與獎賞在一個個我們視而不見中,佛曰:無處不在,卻視而不見。

讀雨果的《悲慘世界》總有溫暖和救贖,不會讓這個世界那麼的絕望

這說的又何嘗不是我們,捫心叩問,我們真的沒有享受過父母親人無私又溫暖的愛嗎?我們真的沒有感受過陌生人無償的善意嗎?更不要說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又有多少人默默關心,靜靜守護。

也許如今的你正深陷泥沼,痛苦而無法自拔,但請你請你,一定要相信,眼前的痛苦只是一個考驗,而考驗,實際是命運最大的溫柔,不要因為一個考驗而無視人間所有的溫柔,愛你的人,你愛的人還在等你,挑戰成功,擁抱暖陽。

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痛苦讓溫柔更加美好,失敗讓成功更加可貴,苦難讓幸福更具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