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楊旭:我們的CPU是“大米”,別人的XPU是菜

幾乎很難在一個場合看到英特爾所有TEAM集聚一堂,但是英特爾中國媒體紛享會做到了。

在這場重量級會議上,英特爾自然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講故事”的契機,從震驚世界的摩爾定律,到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數據洪流下的數據紅利,每一段故事背後實則都在詮釋計算如何改變世界。

談到計算,英特爾有著火力全開的“武器”,不僅有一顆強大計算的“芯”,還能為超強計算提供橫跨不同架構和工作負載的產品,在CPU、IP、集成、產品、軟件、規模六個方面有著全面優勢。


英特爾楊旭:我們的CPU是“大米”,別人的XPU是菜


英特爾中國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毫不避諱地表示,“CPU是所有XPU平臺的中央神經系統。”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楊旭打比方,他將英特爾的CPU比作是中國人吃飯的主食大米,別人的XPU就是菜。“我們吃菜可以有各種口味,但是都必須和大米搭配。同理,無論是人工智能芯片或是各種加速器等,都要和CPU配合,因為CPU才是中央神經系統。”

言下之意,CPU固然重要,但英特爾也意識到“別人的XPU”的威脅,畢竟,對於節食減肥的人來說,主食好像也沒那麼大吸引力。所以,今天再單純以“芯片”廠商來看英特爾,已經是老黃曆,不合時宜。

那麼時宜是什麼?人工智能公司,似乎也有些片面。於是,英特爾再三斟酌下,重新制定公司未來戰略重心——數據,即無論英特爾下一步將押注哪個領域,“數據”都將貫穿在其核心戰略中。

為何瞄準數據?從維度上看,從晶體管為中心到數據為中心,的確是一次不小的跨越,但不可否認,數據已經成為社會和企業的重要資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廠、智慧零售,每一個都是由數據驅動的。

2025年,全球數量更是達到175ZB(10的21次方)。如何釋放這些龐大數據量的價值,實際還是需要超強計算力與之匹配,從芯片層面不僅要考慮更多新型處理架構,提供更高性能。同時,還需要新的技術,包括量子計算、神經擬態計算、人工智能、存儲技術的創新、異構計算等等加入。

英特爾已經預見,未來將是一個計算多元時代。數據產生的速度和規模,遠遠超過了我們的處理和計算能力。

於是,英特爾提出了“超異構計算”。

“任何單一的因素,都不足以滿足多元化的計算需求。”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指出,“面向未來,英特爾全方位推動計算創新,引領‘超異構計算’時代。”


英特爾楊旭:我們的CPU是“大米”,別人的XPU是菜


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的創新模式,包括製程和封裝、架構、內存和存儲、互連、安全、軟件。

這六個技術支柱是相互關聯、緊密耦合的關係,通過超異構計算,英特爾可以集成不同架構、不同製程、3D封裝、互連和OneAPI等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全方位推動計算創新發展。

其實異構計算並非新概念,通過不同架構的處理單元去完成同一個任務的產品,都可以成為異構計算,那英特爾強調的“超”具體表現在哪?宋繼強對此解答,可以把很多現有的、不同節點上已經驗證得挺好的晶片集成在一個封裝裡。

以“Foveros”的3D封裝技術為例,“超異構計算”正是以這項技術為基礎,能將多個小芯片(Chiplet)裝配到一個封裝之中。相比系統級封裝(SIP)只能實現邏輯芯片與內存集成,“Foveros”可以實現邏輯芯片與邏輯芯片間的集成,同時芯片間的傳輸速度更快。

除了製程與封裝上的改進之外,“超異構計算”在架構的靈活性組合部署上也有創新,可以實現CPU、FPGA、GPU等處理器的組合,以及不同工藝的組合。另外,內存上也有改進,英特爾通過將封裝內存芯和傲騰技術相結合,填補內存層級中的空白,在更靠近硅芯片的地方提供帶寬。


英特爾楊旭:我們的CPU是“大米”,別人的XPU是菜


儘管英特爾近年來一直修煉內功,不斷調整轉型方向,但是可以清晰看到“生產世界上最好的半導體”,仍然是英特爾50年來的堅守,靠一顆“芯”撐起了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