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白鹿原》,為什麼白嘉軒這個地主和原來小時候書裡描寫的地主不一樣?

品鑑123


白嘉軒取了五房婆姨,每一房都沒有活到開枝散葉,作為白鹿原族長繼承人,他感到無地自容,為了繼承香火,白秉德老漢不遺餘力直到油盡燈枯,白家的田地和牲畜及糧食都快見了底,這份家業是白秉德靠著販運藥材攢下來的與鹿家祖上做廚子如出一轍,土地是命的時代與我們炒房沒有什麼區別,百年孤獨白鹿原從一個命硬的白嘉軒開始了,無論歲月和時局多麼艱難,仁義白鹿原始終不渝堅守在那裡,西安城隆隆炮聲變換著大王旗,白鹿書院的朱先生守護著白鹿來過的原上。



鹿子霖比不過白嘉軒精明,以至於讓白嘉軒用兩畝天字號田地換了一畝水地,那水地被白嘉軒謊說是媳婦仙草躺過的地方,只有朱先生看破了其中奧秘。後來白嘉軒從城裡藥鋪裡引進了罌粟,罌粟為白家帶來豐厚的財富,白鹿原人人效仿蔚然成風,陝西軍閥們為了獲得軍餉和賦稅積極支持農民們種植,痛心疾首的朱先生效仿林則徐開始硝煙,響噹噹亮晃晃的大洋沒有讓白嘉軒喪失心志,白鹿原禁菸了,無論民眾理解不理解,這片土地的主人開始迴歸仁義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禍國殃民的事情不能做。



白鹿原有皇帝的時候只設了族長,民國後設立鄉約,原來交給皇帝的皇糧現在交給大總統,大總統下面有多少鄉約,白嘉軒搞不清楚,他清楚的是種地納糧天經地義。後來孫大炮跟袁大頭打了起來,蘇俄摻和進來搞了新的規則,鹿家老大回到原上宣傳革命成立了農民協會,不得入祠堂的黑娃夫妻獲得了精神解放,一切權力歸農民協會,田福賢的總鄉約和白嘉軒的族長都靠邊站了,白鹿原颳起了“風攪雪”,有地的主兒都成了敵人,祖宗祠堂成了封建禮教的反面教材,造反的黑娃期待著徹底翻身,田小娥被光明正大領進了祠堂,白嘉軒和鹿子霖的地契和債券被一把火燒掉了,土地界樁被連根拔起,白鹿原民眾沒有批判白嘉軒,他們仍然充滿敬畏和感恩。



沒有劉文彩的霸道也沒有黃世仁奸詐,白鹿原的地主只是本份的農民憑藉勤勞和精明獲得原始資本積累向皇家或者國家繳納糧食,他們沒有參與暴動也沒有造反只是冷冷看著天翻地覆的自上而下的革命或者自下而上的改革,當年留髮不留頭,現在留頭不留髮,白嘉軒的族規大於天地王法,白鹿原無地的民眾從心認同。沒有臉譜的《白鹿原》沒有階級的《平凡世界》,一切生靈都有自己生存權力,如朱先生看破世道所言,田是債,留下銀錢催命鬼,世道變了。


唐俊龍55398571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白嘉軒是小說《白鹿原》的主人公,是作者陳忠實特意塑造出來的人物,他是中國儒家思想“賢”的代表,在整部小說中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小說開頭的一句話“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奠定了白嘉軒這個人物的非同尋常,這為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是他區別於別人,以及區別於別的地主埋下了伏筆。

白嘉軒是白鹿原上白鹿兩家的族長,在他執掌家族的漫長時間裡,他以身作則,忠於職守,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了家訓,同時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將祖輩的優秀品德延續到了後代。

和其他的地主不同,白嘉軒對待別人一視同仁。在這一點上,從長工鹿三身上就體現的相當明顯。

鹿三在白家跟了三代主人,白嘉軒和他爹一樣,對待鹿三像是家人一樣,幹活的時候,他和鹿三同工同力,吃飯的時候和鹿三一個鍋灶,絲毫沒有體現出主人和長工的區別。在小說中有一個情節,那年自然災害,地裡顆粒無收,鹿三無事可做,他不忍心不幹活白拿錢,想辭工回家,白嘉軒執意讓鹿三留下,跟他說只要有他一口飯吃就不會虧待鹿三。

白嘉軒對待鹿三如此,對待族裡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有人有困難求到他,只要他能幫得上忙,他一定會傾囊相助。

再者,白嘉軒作為族長執法嚴明,一視同仁,並不會因為自己的親人犯了錯誤就網開一面。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因而和田小娥私通,被他當眾家法伺候,同時與他劃分了界限,這種事情發在舊社會是難能可貴的,也是他區別於其他地主的明顯特徵。

在小說中,與白嘉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鹿子霖,鹿子霖身上表現出了傳統地主的所有特徵:自私、貪婪、陰險、愛財如命,有了他的襯托,白嘉軒的光輝更勝一籌。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同時希望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結交更多的朋友,謝謝。


三腳貓學功夫


電視劇白鹿原已經對原著有很大的修改,主要是在結尾部分,原著的深意完全沒有了。

一,白家軒並沒有什麼正義感,他摧殘黑娃和黑娃的女人之毒無以復加。死了還要修一座塔壓上,連親生兒子都不認。

二,他偷取鹿家的風水最後兒子當了縣長,他很滿意。

三,黑娃的爸就是他養的狗,他的一切柔情就是主子對奴才的感情。

四,真正付出代價參加革命的鹿家大兒子下落不明,白靈被活埋,原著並沒有歌頌革命。

五,真正的高大上是那個“舉人”先生。


興海亭


《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的代表作,具有史詩性的鉅著,其中主要講得就是白家和鹿家的一些糾葛,鉛華也不班門弄斧,去講故事了。而對於其中一些地主的描寫和別類書籍中的不一樣,鉛華有幾種看法:

人有千分,地主也就有千種。

不是說只要是地主,就都是“黃世仁”,剝削壓迫長工,也有好地主的呀,其實地主中是惡霸的,只是少數,他還要靠地下這些長工維護自己地主的財富與地位呢。就比如現在富豪,有致力於慈善的,也有花天酒地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自然,白嘉軒就屬於那種相對較善的地主,他對鹿三的好,甚至把鹿三當兄弟,把黑娃當乾兒子。再看看鹿子霖,小聰明,狡黠,但心裡還是善的。

地主的身份來源,導致其做事迥異。

有的地主,就是世代為地主,或為沒落官僚,或為沒落富豪;而另一些地主,也是由底層人民走出去的,出於某種機緣,成了地主。這就導致其地位不同於其他,也就導致其行事風格不同。而白嘉軒家的地主,是由於白鹿兩家世代作為族長而流傳下來的,他也不天天和鹿三一起吃飯,一起幹活,一起喂頭牯嘛,他就是個有錢的給自己打工的長工罷了。


人性使然。

身為族長,也就是他要掌管白鹿村的大大小小各種事情,大到給清政府上糧、維護一村安寧,小到誰家吵嘴都要找他。白嘉軒,連土匪都稱他仁義,他通過相約,宗族觀念,維護延續中國千百年來的道統。而其他作品中的地主,沒有這份地位。這個族長,就相當一家之主,他要掌理一個家的所有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白鹿村被稱為“仁義白鹿村”的原因。所以,白嘉軒是地主,也不是地主,他更多的是捨棄不下與土地的那份感情,他也會和長工一樣,吃完飯後舔碗。

最後,和鉛華一起緬懷陳忠實先生吧!


白鉛華


所謂小時候書裡的地主,皆都是為了達到階級鬥爭的需要而添枝加葉、添油加醋藝術創造出來的形象。

不僅書裡這樣,電影中也是如此。

但這些並非事實,而是一種政治的需要。

地主、鄉紳,是過去中國鄉村社會的中堅力量,在穩定鄉村秩序、協調鄉民關係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用現在的話來說,地主是鄉村維穩的主要力量。

同時,地主、鄉紳也引領著地方的文明。

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開放,地主的真實面目也被還原回來。

比如那會兒罪惡滔天的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也不再是過去所描繪出的猙獰面目。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半夜雞叫》也被揭出是編造的。

由於所謂的政治需要,地主被扭曲成“鬼”,而時代的開放,又還地主以本來面目。

說到這個話題,應該感謝陳忠實,感謝他以《白鹿原》再現了鄉紳的真實生活狀態。

白嘉軒,是當時許多地主、鄉紳的代表。




陽光燦爛的日子205


我認為小說《白鹿塬》真正的還原了歷史的真面目。

《白鹿塬》大作,榮獲矛盾文學大獎,足以證明《白鹿塬》這本記實文學反映的歷史是真實的,塑造的人物思想觀點是真實的,所寫的歷史事件是有據的。

《白鹿塬》寫了革命志士忠於信仰,艱貞不屈,也寫了民國時期一些宗族的族長們、老財們也有公正,仁義、慈善的人性和良知。唯有現時代,才能產生出如此鉅變的新觀念!新認識!

朋友們,在很大程度上敢於頌揚一些老族長、地主老財德高望重,威信鄉里,的確是當代小說歷無前例的!


琵琶嘴


很簡單,什麼樣的時代,出什麼樣的作品,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書,每夲書都打上自己的烙印。

現在的我們看當時的地主是否有好壞之分呢?肯定有,這是時代進步,人們認識觀點在變化,脫離了當的的環境,寫的東西早已變了味,我們既不能用那時的觀點看問題,也不可以認同陳忠實的觀點,因為他寫那些東西時受時代影響,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地主問題,因此你看到陳忠實小說反映的是一個多陵鏡,是一個依據自己的偏面認知被虛偽的外表掩藏的地主,不是揭示全面實質性事物原理,因此拿六七十年代簡單突出化的反面人物,與陳忠實反映的多面性人物當然有一定距離。那麼什麼才是真實的事物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為了獵取獵物,往往偽裝的十好,比如蟑魚,為了獵取小魚,用舌頭當魚餌,當小魚貪婪餌料時,就早已成為蟑魚腹中物了。漁夫為了釣到魚,先在水用作窩(即撒很多香香的餌料)然後在釣鉤上放上如魚蟲一樣的魚餌,當魚一旦上當,自成為漁夫的漁獲了。什麼意思呢?地主靠土地所有制來剝削農民來維生,地主好比蟑魚和漁夫,是生物鏈的上游人士。這是千古不變的。有人問地主有好地主壞地主,皇帝有好皇帝壞皇帝,我說不對!不對!地主與皇帝的好與壞,都改變不了,他靠地租和稅收來聚斂錢財,那麼錢財從那裡來呢?當然從農民的勞動果實中來,這個道理就是剝削有理概念!而地主和皇帝為了使其制度更合理性,可能會損有餘而補不足,但階級依然在,剝削依然合理,封建道德依然的遵從,即使其偽裝的再冠冕堂皇,但改變不了其剝削的本質。

因此我們要拔開迷霧,看到真理。不要被其偽道德所欺騙!


狼煙一九三一


地主也是一類人,這一類人當然不會是一種形象,當然他們當中也存在好人和壞人。所謂地主就類似於我們今天農村的有錢人,有錢人並不都是壞人,如果有錢人都是那種敲骨吸髓,毫無情面的壓榨勞動力,那麼我會質疑他的錢是怎麼掙來的。因為作為市場經濟的今天,這樣的老闆絕對不可能做大,只能越做越小,因為他無法籠絡人心,別人不願意給他幹活啊。幹活工資少,吃的差還打罵人,換成你你願意跟這樣的老闆幹活嗎?

所以我們不要小瞧以前的地主,人家之所以能夠成為地主,證明人家還是有點能力,如果所有地主都像教科書說的那樣惡霸地主,那也不符合現實規律啊。靠強勢和以強凌弱是無法做大做強的。

我們很多人都沒經歷過地主時代,我爺爺經歷過,我爺爺七歲喪父,十五歲喪母。在他成家前他先後給同村的兩個地主打過長工,這兩個地主,我爺爺說有一家待人苛刻,後來我爺爺就沒替他家幹活了,畢竟我有選擇東家的自由。後來給同村的另一家地主打長工,我爺爺說那個地主家的老太太人比較好,看我爺爺可憐,對他比較關照。這就是我印象裡的地主,和我們今天的小老闆沒什麼區別,所謂區別只是時代不同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陳忠實寫的《白鹿原》裡面的地主形象很符合真實情況,因為《白鹿原》的比較貼近現實,所以才成就《白鹿原》的文學地位。白鹿兩家,兩個都是地主,但是兩人的處事方式完全不一樣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這個提問有意思!是一種疑惑也是一種質問!文學是為時代服務的,在階級鬥爭年代裡,選擇的肯定是有利於當時社會需要的文學作品。就像現在的美國,也不會大事宣揚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使美國這麼言論自由。

以前打土豪分田地,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一次社會進程的巨大變革,不管你是惡霸地主還是開明地主,都要交出你的土地,變私有為國有,然後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讓耕者有其田,不再靠土地擁有者吃飯。這是人類自由平等的一大進步。並不是說他是善良的地主,他的土地就可以留給自己的子孫萬代,無限繼承下去。這樣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封建社會也有很多開明君主,那為啥不保留下來?皇帝既然那麼愛民,為何還要建立現在的民主共和國。

這種提問明顯就有為封建地主叫屈喊冤的味道。發展的潮流浩浩湯湯,不可阻擋。就像現在的都市村莊,其實房東都也是好人,為啥要拆除統一規劃重建呢?否則就不能出現現代化的城市。不管過去的地主好壞,都會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借屍還魂的機會誰也找不回來了!


春天來了583


剛上學時,課本里有惡毒地主,小人書裡有可恨地主,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插圖畫頁,地主尖嘴猴腮,頭頂瓜皮帽身穿長袍馬卦,地主婆肥肥大大滿臉橫肉,被描述的惡貫滿盈罪惡濤天。

可我姑奶奶家是我村地主,每逢村裡開會唱戲之類表叔他們就是批鬥對象和掃街人員,姑奶奶的幾個孫子和我同班,誰想欺負就喊地主娃子,他們只能悄悄低下頭往後溜。姑爺是原地主勞改死外面了沒見過,姑奶奶瘦瘦小小的老太婆成天窩炕上啥都得表嬸伺候,也沒見長得有多兇,奶奶隔一段時間領我去看她一回。倒是她們的房子真氣派,石條臺沿石柱墩,拔簷房高門坎,雕樑花窗,門外裝風門,屋裡碧紗櫥隔間,琴桌八仙桌櫃子都雕花。當然就給他們留了這一院,其餘的房舍如後院、倉庫、牲口圈羊圈等都分的分了充公的充公了。

看過電視劇《白鹿原》,覺得白嘉軒很接地氣,就跟我姑爺屬一類型的,靠自己汗珠子幾輩人掙來的家產,僱長工幹活自己也不閒,同一鍋吃飯。那時候生產力低下,地主也不敢大吃大喝,都是數著指頭過日子,平時節儉以備荒年不濟,遇著年成不好更是處處留心窮人生計早早接濟,以防窮人揭不開鍋結夥吃大戶。我姑爺還把女兒嫁給了長工。

和現在的老闆們相比,當年的地主屬小兒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