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父亲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纳妾吗?没有再生孩子吗?

吹泡泡的大马猴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原因也简单,有以下三个:

第一,正史上并没有刘邦的父亲,也就是刘太公在当上太上皇后纳妾以及生子的记载,甚至连模糊的传闻都没有。刘邦当时已经称帝,刘太公也是皇室成员了,生子这么大的事情正史中不会不予以记载,而且之后刘邦封王封侯,几乎封遍了整个刘室宗族,也没见突然冒出来一个幼弟。

第二,刘太公既然为太上皇,那么言行举止就应该符合皇家的相关礼仪规定。本来富贵人家三妻四妾很是正常,功勋贵族再娶的也有很多,但他们只是臣子,影响范围有限,而刘太公可不行,他是皇帝的老爹,一言一行都关乎着皇帝的面子和皇族的威仪,若此时突然再娶,哪怕是纳妾,也是绝对不被礼仪所容,而刘邦也必然反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太公当时的年纪太大了,。我们算一下,刘邦称帝是在公元前202年,此时刘邦已经54岁了,而他是刘太公的第三个儿子,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刘太公应该多少岁了?最起码也快七十多岁了吧。按照现代医学来说,只要调养的好,多补补肾,七十多岁男子确实还有生育能力,但是那是在2000年前,而且刘太公最初的家境并不好,又处于秦末战乱时期,大家想想有多少东西可以供他补肾调养身子?那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多岁还能蹦跶几下就不错了,还想着纳妾生子呢。刘邦即便要尽孝心,也是好吃好喝供着就行了,至于女色,应该是不会考虑的。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有没有纳妾、有没有生孩子这个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没有!



在刘邦没有发迹之时,刘煓只是一个“乡下老头儿”,这种事或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当上太上皇之后,刘煓是皇帝的亲爹,这时候给皇帝找个小妈、哪怕是小姨娘,甚至还生出弟弟、妹妹来,史籍不可能一点儿记载都没有。自古帝王之家对于皇族血统都是异常重视的,只要是宗室贵胄,哪怕是血缘已经极度疏远的远支也是会有详细文字记载的。以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为例,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经历了数代繁衍,刘秀相对于西汉大宗的血缘已经非常疏远了,但依旧有文字记载可查,他是刘发的后代。如果刘邦有一个这样的弟弟,不可能史书上找不到一个字。当然,女儿是有可能的,中国古代史家对女子向来是惜墨如金,公主没有记载的例子也是事实存在的。但是,依然说不通。为什么?



刘邦称帝时已经虚五十五岁了,而且上面还有武哀王刘伯、代顷王刘仲(刘喜)两个哥哥和宣夫人(昭哀后)一个姐姐。汉五年刘邦称帝时,实际上刘煓已经虚七十九岁了。一个近八十岁的老头儿,别说是在汉朝,就是在现代,能生出孩子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不过,个人认为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为零!



至于说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是不是近女色了,这个还真不好说,某位学术泰斗八十多岁不也还找了位年轻夫人嘛。身边宫女如云,一个个巴不得成为皇帝的小妈呢,会不会上赶着爬上刘煓的龙床,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是,起码有名分的女人是不存在的,孩子肯定也是没有的,否则不可能史籍一点儿记载都没有。史籍有记载的刘煓的夫人只有两位,一位是刘邦的生母,也就是《史记》里和龙配种的那位“刘媪”,另一位就是楚元王刘交的生母、太上皇后李氏。关于李氏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一说是刘煓的续弦继妻,一说是刘煓的侧室,也就是妾;甚至还有说一母同胞的刘邦四兄妹系庶出,而李氏为妻者。从刘邦称帝之后尊李氏为太上皇后来看,个人认为,李氏很可能是刘煓的续弦继妻,否则这个“皇后”就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了。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刘邦是庶出的可能性,或许和他儿子刘肥的身份差不多也未可知……这里就不去深究了。关于刘煓的子女,有记载的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那就是武哀王刘伯、代顷王刘仲、宣夫人(昭哀后)、汉高祖刘邦和楚元王刘交,前四位是刘煓原配所生,刘交是李氏所生。除此之外,没有关于刘煓还有其他子女的记载。



从刘邦与异母幼弟刘交关系密切和尊李氏为太上皇后这两点来看,刘邦的这位后妈对刘邦还是非常不错的。要知道,刘邦的长嫂仅仅是因为曾经拒绝刘邦蹭饭,就被刘邦记恨了一辈子,甚至给她儿子、也就是刘邦的亲侄子刘信所封的羹颉侯的爵号都充满着敌意。由此也可见,李氏这位后妈做得还是相当到位的。李氏和刘煓死于同一年,有李氏在、有刘邦在、有李氏的亲儿子刘交在,刘煓老头儿想乱来,恐怕得偷偷的呢……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我不知道题主为什么关心刘太公是否纳妾 但《汉书 高帝本纪》中的一句话记录可以给你一个不完美的答案:

“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

似乎太上皇后并非刘邦的母亲刘媪。按照四库全书中编年体史书《汉纪》的说法是:

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称帝时,就追尊刘媪为昭令夫人;公元前200年改尊为昭灵皇后。

同时《史记》和《汉书》都只记录刘媪生下刘邦,项羽抓刘太公、吕后为人质时没有她的记录:

“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

即可以确定刘媪在刘邦被封汉王前早已死去。因此《汉书》记录的汉十年比刘太公先死的太上皇后肯定不是刘媪。

那么她是谁呢?

太上皇后的身份

刘邦有2个哥哥、1个弟弟、1个姐姐,分别是:

大哥刘伯,早死,其儿子刘信跟随刘邦参加击败韩王信的战争,担任郎中将,公元前200年在刘太公的劝说下,刘邦封刘信为羹颉侯,汉惠帝二年,被降为关内侯。

二哥刘喜,早年辛苦耕种,可以说是刘邦没有封汉王前的刘家顶梁柱,公元前201年,被封代王,公元前200年因为刘喜弃守代国被刘邦废除代王之位,在公元前199年被封郃阳侯;公元前195年,其子刘濞被封吴王;公元前193年,刘喜去世。

姐姐宣夫人:名字和事迹不详。《汉书》记录吕后在公元前181年追尊其为昭哀后:

“昭灵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号谥不称,其议尊号。”

老三刘邦,按下不表。

老四刘交,刘家唯一一个读书人,深受刘邦信任;年轻时曾经在荀子徒弟浮丘伯门下学习诗经,后因为焚书令被迫离开;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刘交就跟着三哥打天下,入关后,刘交被封文信君,之后跟着刘邦到处作战,真正的:“打虎亲兄弟”;公元前201年,刘交被封楚王;做了楚王后,刘交派遣自己的同学白生、穆生、申公和儿子刘郢客道长安和浮丘伯学习,自己则为《诗经》作注释,号为《元王诗》;诸吕之乱时,刘交和刘襄、刘章起兵,参与诛杀诸吕的兵变;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元年,刘交去世;刘交一脉号称彭城刘氏,是中国刘姓中最为兴盛的一支。

可以确认的是:刘伯、刘喜、刘邦、宣夫人都是刘媪所生,但刘交作为刘家和刘邦三人特别不同的人,很有可能并非刘媪所生,而是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所生。

即:刘交母亲,是刘邦的继母,《汉书》所记载的太上皇后。




综述:

刘邦很可能是刘媪所生的最后一个,从史书所记录的“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来看,不能排除是难产而死。

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因此刘邦有可能是继母抚养长大,因此才和刘交两兄弟交情如此之好——要知道刘邦在称沛公时,承担的风险非常巨大,萧何、曹参等大族不敢出头,而一个儒家书生自己的弟弟敢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刘邦,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老大早死,老二养家,老三外出流浪,老四刻苦读书,这就是刘邦一家在秦朝时的写照。

刘邦称帝后:

一不封吕后为王后、皇后。被封汉王时,吕后和太公等家人在沛县,不再刘邦身边;之后刘邦想要借他们过来,但被项羽所抓,如果不是夏侯婴的坚持,恐怕刘盈和鲁元公主也会成为项羽的人质,而非只有太公和吕后;太公和吕后被释放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已经喜欢上戚姬,还想废刘盈的太子之位,怎么可能封吕后为王后、皇后?

二只给母亲刘媪一个夫人称号:昭灵夫人。皇后的称号,还是吕后称制时在公元前181年所追封的。可见刘邦对母亲刘媪没有多深的感情。吕后追封,目的是为了皇家尊严,不能让作为皇家一员的刘媪、刘伯、宣夫人名号太低,有损名声。

三封太公为太上皇只是为了免除父亲跪拜自己的尴尬和坏影响。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说明刘邦还是尊敬父亲太公的,自己已经称帝一年,还是不介意拜自己的父亲。

太公听了家令礼仪不符之后,就自己在门口拜刘邦:

“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想象一下,某天你出门上班,你父亲拿着扫把在门口拜送你去上班,尴尬吗?

“柰何以我乱天下法”——这就是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的目的。这样就不乱天下法了。

总之,刘邦可能是刘媪所生的最后一个,刘交是刘太公在刘媪死后另娶所生,即《汉书》中的太上皇后、刘邦的养母。

当然这只是一种合理推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刘太公(前281-前197)倒是很想尝尝嫩草,奈何岁月不饶人呐。在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当上皇帝的时候(前202年),他已经虚岁79了,古人在这个年纪,已经很了不起了,早就六根清静了。

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君临天下,自己晋位太上皇,刘太公已经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人了,凭借这样的成就,他就可以含笑九泉,难道还想瞎折腾,梨花压海棠,弄出个刘小五,刘小六来?让刘邦每天早上色迷迷地称呼几个18岁的姑娘叫:小妈?等到太公去了,把这几个小妈纳了?

刘太公就是一个十足的农村老实巴交的小老头,长年劳作,营养不良,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艰难,能够活过50岁就偷着乐了,他活到了84岁,已经是算福寿绵长了,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就是占据了后代的福祉。


刘邦这个江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彭城大败,狼狈逃窜,广武对峙,身中弩箭,那可是真刀真枪,提着脑袋打下来的,有这点福分,算老刘家十八代祖坟冒青烟了。数百万人在这场战争中送掉性命,不能够老刘家谁特么都想分杯羹!

不过,刘邦还真有一个小妈,那是在他当皇帝之前的事了:李氏,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楚元王刘交。


题主肯定是修仙小说看多了,觉得石中老人900岁还可以招惹妖姬,生下妖王,祸害三界?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谢谢阅读!


史韵书局


刘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刘煓,是一个比较长寿的老头,享年84岁。

刘太公,为什么被尊为太上皇呢?

刘太公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的把刘邦养大,好不容易等刘邦起兵还被项羽俘虏,差点儿就被煮成肉汤。

冷血的刘邦对项羽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幸亏项羽是一个实在人,要不然这杯肉汤真的喝上了。

刘邦是混混出身,对于礼节一直不怎么在意,在称帝以后跟刘太公相处依然跟以前一样。但是有小人告诉刘太公说“天无二日”,吓得刘太公对刘邦毕恭毕敬。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刘邦就尊刘太公为太上皇,甚至于刘邦给刘太公建了一座“新丰城”,“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可见刘邦还是非常孝顺的。

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纳妾吗?

刘邦确实有一个继母,但是这个继母是在刘邦起兵之前就有的,绝对不是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娶得。

这个继母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弟弟,刘邦起兵的时候就一直追随刘邦,是刘邦兄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再生孩子吗?

刘太公一共当了四年太上皇,也就是在80岁的时候才开始跟着刘邦享福。虽然生活富足、应有尽有,但是一个80岁的老头,真的没有娶妾生子的心思了。

有了,刘邦给刘太公建的“新丰城”,每天和老邻居“斗鸡蹴踘”,不亦乐乎?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陈胜、吴广起义的两个月后,刘邦开始起义,当年刘邦是48岁。

公元前202,刘邦称帝,尊父亲刘老太公为太上皇,当时刘邦55岁。

刘邦是刘老太公的第三子,刘邦称帝时刘老太公已经80岁高龄。

所以,从年纪上讲,题目上的两点都不可能实现。

五年后,刘老太公去世,如果当时他又是纳妾,又是生子,只有神仙可以做到。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老夫是算命先生兼职历史爱好者,据老夫所知,刘邦的父亲欧阳青松老爷子并非是亲生父,《汉书》记载,刘老太公看到刘邦的母亲在野外与一条大蟒蛇野合(按这个说法,刘邦母亲可能是被歹人强奸了),随后怀孕生下刘邦,那个年代,一直到大唐,人的贞洁观并不存在(大唐女皇武则天,是先皇,皇帝本人和皇帝儿子三人共同使用的),所以我们伟大光荣而又正确的刘老太公背着大绿帽就当了太上皇,而且刘邦的另外几个所谓亲生兄弟,长相乖离,没一个长得差不多的,他们可能都来自左邻右舍的帮忙,故而老夫大胆推测,刘老太公可能根本没有生育能力···


用户105507523259


刘邦称帝于公元前202年,崩于公元前195年,刘老太公崩于公元前197年,刘邦在位期间一直在处理异性诸侯王的问题,没有时间给刘老太公选秀。

按年纪推算刘老太公当时得有七八十了,有心无力了。

刘老太公一共有四子,刘伯、刘仲、刘季(刘邦)、刘交。都是在他起兵反秦前被生出来的。


那一刻的对望


刘邦称帝都靠60了,他老子不得80多了?80多老头还干嘛呀!


J天谁囍碗


刘邦做皇帝都有四五十岁了,这时他父亲至少有七八十岁了吧,请问一个七八十岁的人还有性功能嘛?说句难听点,小鸡鸡都硬不起来,还怎么纳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