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父親當上太上皇之後沒有納妾嗎?沒有再生孩子嗎?

吹泡泡的大馬猴


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原因也簡單,有以下三個:

第一,正史上並沒有劉邦的父親,也就是劉太公在當上太上皇后納妾以及生子的記載,甚至連模糊的傳聞都沒有。劉邦當時已經稱帝,劉太公也是皇室成員了,生子這麼大的事情正史中不會不予以記載,而且之後劉邦封王封侯,幾乎封遍了整個劉室宗族,也沒見突然冒出來一個幼弟。

第二,劉太公既然為太上皇,那麼言行舉止就應該符合皇家的相關禮儀規定。本來富貴人家三妻四妾很是正常,功勳貴族再娶的也有很多,但他們只是臣子,影響範圍有限,而劉太公可不行,他是皇帝的老爹,一言一行都關乎著皇帝的面子和皇族的威儀,若此時突然再娶,哪怕是納妾,也是絕對不被禮儀所容,而劉邦也必然反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劉太公當時的年紀太大了,。我們算一下,劉邦稱帝是在公元前202年,此時劉邦已經54歲了,而他是劉太公的第三個兒子,那麼大家想象一下,劉太公應該多少歲了?最起碼也快七十多歲了吧。按照現代醫學來說,只要調養的好,多補補腎,七十多歲男子確實還有生育能力,但是那是在2000年前,而且劉太公最初的家境並不好,又處於秦末戰亂時期,大家想想有多少東西可以供他補腎調養身子?那時是“人活七十古來稀”,七十多歲還能蹦躂幾下就不錯了,還想著納妾生子呢。劉邦即便要盡孝心,也是好吃好喝供著就行了,至於女色,應該是不會考慮的。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關於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煓)當上太上皇之後有沒有納妾、有沒有生孩子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明確的,沒有!



在劉邦沒有發跡之時,劉煓只是一個“鄉下老頭兒”,這種事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是,當上太上皇之後,劉煓是皇帝的親爹,這時候給皇帝找個小媽、哪怕是小姨娘,甚至還生出弟弟、妹妹來,史籍不可能一點兒記載都沒有。自古帝王之家對於皇族血統都是異常重視的,只要是宗室貴胄,哪怕是血緣已經極度疏遠的遠支也是會有詳細文字記載的。以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為例,他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經歷了數代繁衍,劉秀相對於西漢大宗的血緣已經非常疏遠了,但依舊有文字記載可查,他是劉發的後代。如果劉邦有一個這樣的弟弟,不可能史書上找不到一個字。當然,女兒是有可能的,中國古代史家對女子向來是惜墨如金,公主沒有記載的例子也是事實存在的。但是,依然說不通。為什麼?



劉邦稱帝時已經虛五十五歲了,而且上面還有武哀王劉伯、代頃王劉仲(劉喜)兩個哥哥和宣夫人(昭哀後)一個姐姐。漢五年劉邦稱帝時,實際上劉煓已經虛七十九歲了。一個近八十歲的老頭兒,別說是在漢朝,就是在現代,能生出孩子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當然,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這個可能性。不過,個人認為可能性非常小,幾乎為零!



至於說劉煓當上太上皇之後是不是近女色了,這個還真不好說,某位學術泰斗八十多歲不也還找了位年輕夫人嘛。身邊宮女如雲,一個個巴不得成為皇帝的小媽呢,會不會上趕著爬上劉煓的龍床,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是,起碼有名分的女人是不存在的,孩子肯定也是沒有的,否則不可能史籍一點兒記載都沒有。史籍有記載的劉煓的夫人只有兩位,一位是劉邦的生母,也就是《史記》裡和龍配種的那位“劉媼”,另一位就是楚元王劉交的生母、太上皇后李氏。關於李氏的身份一直存在爭議,一說是劉煓的續絃繼妻,一說是劉煓的側室,也就是妾;甚至還有說一母同胞的劉邦四兄妹系庶出,而李氏為妻者。從劉邦稱帝之後尊李氏為太上皇后來看,個人認為,李氏很可能是劉煓的續絃繼妻,否則這個“皇后”就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了。當然,我們也並不能完全排除劉邦是庶出的可能性,或許和他兒子劉肥的身份差不多也未可知……這裡就不去深究了。關於劉煓的子女,有記載的只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那就是武哀王劉伯、代頃王劉仲、宣夫人(昭哀後)、漢高祖劉邦和楚元王劉交,前四位是劉煓原配所生,劉交是李氏所生。除此之外,沒有關於劉煓還有其他子女的記載。



從劉邦與異母幼弟劉交關係密切和尊李氏為太上皇后這兩點來看,劉邦的這位後媽對劉邦還是非常不錯的。要知道,劉邦的長嫂僅僅是因為曾經拒絕劉邦蹭飯,就被劉邦記恨了一輩子,甚至給她兒子、也就是劉邦的親侄子劉信所封的羹頡侯的爵號都充滿著敵意。由此也可見,李氏這位後媽做得還是相當到位的。李氏和劉煓死於同一年,有李氏在、有劉邦在、有李氏的親兒子劉交在,劉煓老頭兒想亂來,恐怕得偷偷的呢……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麼關心劉太公是否納妾 但《漢書 高帝本紀》中的一句話記錄可以給你一個不完美的答案:

“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

似乎太上皇后並非劉邦的母親劉媼。按照四庫全書中編年體史書《漢紀》的說法是:

在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稱帝時,就追尊劉媼為昭令夫人;公元前200年改尊為昭靈皇后。

同時《史記》和《漢書》都只記錄劉媼生下劉邦,項羽抓劉太公、呂后為人質時沒有她的記錄:

“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

即可以確定劉媼在劉邦被封漢王前早已死去。因此《漢書》記錄的漢十年比劉太公先死的太上皇后肯定不是劉媼。

那麼她是誰呢?

太上皇后的身份

劉邦有2個哥哥、1個弟弟、1個姐姐,分別是:

大哥劉伯,早死,其兒子劉信跟隨劉邦參加擊敗韓王信的戰爭,擔任郎中將,公元前200年在劉太公的勸說下,劉邦封劉信為羹頡侯,漢惠帝二年,被降為關內侯。

二哥劉喜,早年辛苦耕種,可以說是劉邦沒有封漢王前的劉家頂樑柱,公元前201年,被封代王,公元前200年因為劉喜棄守代國被劉邦廢除代王之位,在公元前199年被封郃陽侯;公元前195年,其子劉濞被封吳王;公元前193年,劉喜去世。

姐姐宣夫人:名字和事蹟不詳。《漢書》記錄呂后在公元前181年追尊其為昭哀後:

“昭靈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號諡不稱,其議尊號。”

老三劉邦,按下不表。

老四劉交,劉家唯一一個讀書人,深受劉邦信任;年輕時曾經在荀子徒弟浮丘伯門下學習詩經,後因為焚書令被迫離開;劉邦在沛縣起兵時,劉交就跟著三哥打天下,入關後,劉交被封文信君,之後跟著劉邦到處作戰,真正的:“打虎親兄弟”;公元前201年,劉交被封楚王;做了楚王后,劉交派遣自己的同學白生、穆生、申公和兒子劉郢客道長安和浮丘伯學習,自己則為《詩經》作註釋,號為《元王詩》;諸呂之亂時,劉交和劉襄、劉章起兵,參與誅殺諸呂的兵變;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即位元年,劉交去世;劉交一脈號稱彭城劉氏,是中國劉姓中最為興盛的一支。

可以確認的是:劉伯、劉喜、劉邦、宣夫人都是劉媼所生,但劉交作為劉家和劉邦三人特別不同的人,很有可能並非劉媼所生,而是劉太公在劉媼死後另娶所生。

即:劉交母親,是劉邦的繼母,《漢書》所記載的太上皇后。




綜述:

劉邦很可能是劉媼所生的最後一個,從史書所記錄的“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來看,不能排除是難產而死。

劉太公在劉媼死後另娶,因此劉邦有可能是繼母撫養長大,因此才和劉交兩兄弟交情如此之好——要知道劉邦在稱沛公時,承擔的風險非常巨大,蕭何、曹參等大族不敢出頭,而一個儒家書生自己的弟弟敢在這個時候選擇支持劉邦,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老大早死,老二養家,老三外出流浪,老四刻苦讀書,這就是劉邦一家在秦朝時的寫照。

劉邦稱帝后:

一不封呂后為王后、皇后。被封漢王時,呂后和太公等家人在沛縣,不再劉邦身邊;之後劉邦想要借他們過來,但被項羽所抓,如果不是夏侯嬰的堅持,恐怕劉盈和魯元公主也會成為項羽的人質,而非只有太公和呂后;太公和呂后被釋放回到劉邦身邊時,劉邦已經喜歡上戚姬,還想廢劉盈的太子之位,怎麼可能封呂后為王后、皇后?

二隻給母親劉媼一個夫人稱號:昭靈夫人。皇后的稱號,還是呂后稱制時在公元前181年所追封的。可見劉邦對母親劉媼沒有多深的感情。呂后追封,目的是為了皇家尊嚴,不能讓作為皇家一員的劉媼、劉伯、宣夫人名號太低,有損名聲。

三封太公為太上皇只是為了免除父親跪拜自己的尷尬和壞影響。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說明劉邦還是尊敬父親太公的,自己已經稱帝一年,還是不介意拜自己的父親。

太公聽了家令禮儀不符之後,就自己在門口拜劉邦:

“後高祖朝,太公擁篲,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想象一下,某天你出門上班,你父親拿著掃把在門口拜送你去上班,尷尬嗎?

“柰何以我亂天下法”——這就是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的目的。這樣就不亂天下法了。

總之,劉邦可能是劉媼所生的最後一個,劉交是劉太公在劉媼死後另娶所生,即《漢書》中的太上皇后、劉邦的養母。

當然這只是一種合理推測!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劉太公(前281-前197)倒是很想嚐嚐嫩草,奈何歲月不饒人吶。在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當上皇帝的時候(前202年),他已經虛歲79了,古人在這個年紀,已經很了不起了,早就六根清靜了。

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君臨天下,自己晉位太上皇,劉太公已經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人了,憑藉這樣的成就,他就可以含笑九泉,難道還想瞎折騰,梨花壓海棠,弄出個劉小五,劉小六來?讓劉邦每天早上色迷迷地稱呼幾個18歲的姑娘叫:小媽?等到太公去了,把這幾個小媽納了?

劉太公就是一個十足的農村老實巴交的小老頭,長年勞作,營養不良,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艱難,能夠活過50歲就偷著樂了,他活到了84歲,已經是算福壽綿長了,按照老一輩的說法,就是佔據了後代的福祉。


劉邦這個江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彭城大敗,狼狽逃竄,廣武對峙,身中弩箭,那可是真刀真槍,提著腦袋打下來的,有這點福分,算老劉家十八代祖墳冒青煙了。數百萬人在這場戰爭中送掉性命,不能夠老劉家誰特麼都想分杯羹!

不過,劉邦還真有一個小媽,那是在他當皇帝之前的事了:李氏,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楚元王劉交。


題主肯定是修仙小說看多了,覺得石中老人900歲還可以招惹妖姬,生下妖王,禍害三界?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


謝謝閱讀!


史韻書局


劉太公,也就是劉邦的父親劉煓,是一個比較長壽的老頭,享年84歲。

劉太公,為什麼被尊為太上皇呢?

劉太公一輩子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的把劉邦養大,好不容易等劉邦起兵還被項羽俘虜,差點兒就被煮成肉湯。

冷血的劉邦對項羽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幸虧項羽是一個實在人,要不然這杯肉湯真的喝上了。

劉邦是混混出身,對於禮節一直不怎麼在意,在稱帝以後跟劉太公相處依然跟以前一樣。但是有小人告訴劉太公說“天無二日”,嚇得劉太公對劉邦畢恭畢敬。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邦就尊劉太公為太上皇,甚至於劉邦給劉太公建了一座“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可見劉邦還是非常孝順的。

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沒有納妾嗎?

劉邦確實有一個繼母,但是這個繼母是在劉邦起兵之前就有的,絕對不是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娶得。

這個繼母還給劉邦生了一個弟弟,劉邦起兵的時候就一直追隨劉邦,是劉邦兄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劉太公當上太上皇之後沒有再生孩子嗎?

劉太公一共當了四年太上皇,也就是在80歲的時候才開始跟著劉邦享福。雖然生活富足、應有盡有,但是一個80歲的老頭,真的沒有娶妾生子的心思了。

有了,劉邦給劉太公建的“新豐城”,每天和老鄰居“鬥雞蹴踘”,不亦樂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陳勝、吳廣起義的兩個月後,劉邦開始起義,當年劉邦是48歲。

公元前202,劉邦稱帝,尊父親劉老太公為太上皇,當時劉邦55歲。

劉邦是劉老太公的第三子,劉邦稱帝時劉老太公已經80歲高齡。

所以,從年紀上講,題目上的兩點都不可能實現。

五年後,劉老太公去世,如果當時他又是納妾,又是生子,只有神仙可以做到。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老夫是算命先生兼職歷史愛好者,據老夫所知,劉邦的父親歐陽青松老爺子並非是親生父,《漢書》記載,劉老太公看到劉邦的母親在野外與一條大蟒蛇野合(按這個說法,劉邦母親可能是被歹人強姦了),隨後懷孕生下劉邦,那個年代,一直到大唐,人的貞潔觀並不存在(大唐女皇武則天,是先皇,皇帝本人和皇帝兒子三人共同使用的),所以我們偉大光榮而又正確的劉老太公揹著大綠帽就當了太上皇,而且劉邦的另外幾個所謂親生兄弟,長相乖離,沒一個長得差不多的,他們可能都來自左鄰右舍的幫忙,故而老夫大膽推測,劉老太公可能根本沒有生育能力···


用戶105507523259


劉邦稱帝於公元前202年,崩於公元前195年,劉老太公崩於公元前197年,劉邦在位期間一直在處理異性諸侯王的問題,沒有時間給劉老太公選秀。

按年紀推算劉老太公當時得有七八十了,有心無力了。

劉老太公一共有四子,劉伯、劉仲、劉季(劉邦)、劉交。都是在他起兵反秦前被生出來的。


那一刻的對望


劉邦稱帝都靠60了,他老子不得80多了?80多老頭還幹嘛呀!


J天誰囍碗


劉邦做皇帝都有四五十歲了,這時他父親至少有七八十歲了吧,請問一個七八十歲的人還有性功能嘛?說句難聽點,小雞雞都硬不起來,還怎麼納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