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里车长和炮手的对外观察视线怎么样?可不可以用雷达来增加坦克的侦查能力呢?

JiangPeter


本文由军武奇兵带给您详细精彩的解答!

用坦克的观察镜侦测敌情,视线当然不好,永远没有把头伸出坦克炮塔外去直接用望远镜看来的舒服。但是对于坦克外面子弹横飞的环境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一个“缩头乌龟”比较好,毕竟在战场上生命才是最珍贵的,即便外面没有发生战斗,探出个头去也有可能成为狙击手很好的目标,别在因为这些细节把命都搭上可就亏大发了。并且各国坦克部队都有严格要求,非紧急情况下不得打开坦克顶盖。

各主战坦克炮塔上的观瞄系统

二战期间的坦克比较简单,基本就是潜望镜原理的折射镜。现在和那时候也差不多,只不过观瞄设备更加先进而已。二战期间的坦克小组一般由五名成员组成,到了现在基本都是三人小组,也就是由车长、炮长、驾驶员组成。英国的“挑战者2”和美国的“艾布拉姆斯”M1A1/A2等坦克多了一个装填手,这是由于他们一直对自动装填机不感冒造成的,当然没有继续研制新型坦克也是原因之一。

德国豹二A6坦克四名成员,其他各国主战坦克如“勒克莱尔”等都采用自动装填机配三名成员。

下面就注意了,请配合下图仔细观察。实际上坦克里面三个成员都有观察外界的能力,但是侦查敌情和周围环境主要是由车长负责,因为只有他的观察指挥窗是可以360度旋转的,而且必定带有红外夜视功能。驾驶员虽然也配潜望镜,但是他的视野仅限于坦克前侧,而且主要是看路况,他的潜望镜也带有夜视功能。炮长的视野就更小了,主要是负责瞄准开炮而已,它的红外观察瞄准仪各项功能都具备,但是它的视野范围要跟随炮塔的旋转。

坦克乘员各司其职,车长的座椅一般可以上下调节,方便应急。

如此看来,在坦克内部熟练的小组完全可以配合侦查敌情。那么坦克为什么不能加雷达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坦克内部的瞄准系统、火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等已经让舱内无法再腾出一点空间来容纳雷达系统,按上了雷达反而自己更容易被侦测发现,并且势必会增大车身面,在战场上更为显眼。并且加装雷达后对于坦克自身捉襟见肘的电力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毫无可能!

专业的战术防空车就是一套小型搜索雷达系统。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本不需要坦克过于担负侦查责任,现代是立体化、空天化战场,天上有卫星、侦察机,地面大型雷达站,主要哪个方位,距离多远,有多少敌人早就提前得到情报了。甚至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握中,如果连这种能力都没有了就算坦克配上雷达也必定会打输这场战争,当然双方都没有这种能力就要靠陆面的侦查力量了。

总而言之,坦克加装雷达势必会成为累赘,弊远大于利。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您的交流与补充,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军武奇兵


首先坦克的车长和炮手观察视线并不好,坦克是陆军的主战武器,是冲锋在战争一线,战场枪林弹雨,不可能为坦克加装像汽车那样的挡风玻璃,只能加装红外热成像仪等一些传感器增加观察视野

至于说加装雷达用于侦察,现在来说不太现实,主战坦克结构紧凑采用360度旋转炮塔,没有加装雷达的地方。当然还可以加装的炮塔上面,那样就增加了坦克的高度不利于隐蔽。有雷达必须要有一套接收装置,这使坦克操作更加复杂,再说雷达大多用于开阔地域,大多是对空对海预警雷达。然而坦克的作战环境复杂那样雷达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更多的杂波,很难分辨目标。

坦克加装雷达后一旦开机,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无线信号源,就会为对手指明了方向,更容易遭到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得不偿失。现在战场上有侦察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可以通过数据连接为坦克提供战场信息,所以坦克没必要自己加装雷达。


我们都是追梦人VV


坦克车长,和炮手,对外的视野并不大,如果真的想对外视野增大,只能把头部露出炮塔,但这样会变成活靶子,并不能通过雷达来增加坦克的视野能力,第一,雷达体积并不小,第二,坦克多数采用倾斜装甲,可以把雷达信号从车身穿过,所以增加雷达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家辉啊526


视线当然是不怎么样的,特别是巷战的时候,基本上就半个瞎子,所以坦克上会有红外装置,但是没有雷达。因为雷达波是走直线的,适合对开阔区域,比如地对空或者空对地,作为地面武器,受到地形影响太大了,到处都是阻挡雷达波的障碍物,根本没什么用。


每天只看两小时


如果为了扩大视野而去加装一些辅助装备,会给坦克的机动性带来一定得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