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頭疼:最嚴稅務清查來了,個人賬戶將被嚴查!

2019年了,還有不少企業為了少繳稅,試圖利用私人賬戶來“避稅”。

提醒:2019年稅務稽查,不僅要查公司的賬戶,更會重點稽查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的個人賬戶!

一旦被稽查,補繳稅款是小事,還要繳納大量滯納金和稅務行政罰款,構成犯罪的,更要承擔刑事責任!

財務頭疼:最嚴稅務清查來了,個人賬戶將被嚴查!

案例一

北京市通州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向北京創四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內容如下:

通州國稅稽查局對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李元兵在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開立的個人賬戶進行檢查,發現以上兩個賬戶均是用於收取客戶匯入的購貨款。

處罰決定:

對公司少繳增值稅377,286.46元、企業所得稅101,515.75元分別處以0.5倍的罰款,金額合計239,401.11元。本來想“避稅”,結果被追回稅款不說,還倒貼了23.9萬罰款,更重要的是影響以後的企業信用等級,得不償失!

案例啟示:

權利來自於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有限是股東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而不是國家行政機關對你的監管有限,根據徵管法規定,稅務機關可以檢查從事生產經營的涉嫌納稅人的銀行存款賬戶,包括納稅人存款賬戶餘額和資金往來情況。

今年國稅金稅三期啟用以來,好多沒有發生真實業務,而是從朋友公司或者直接從市面上買回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銷項稅額的都紛紛被國稅的金三稅務系統排查出來了,從而要求企業做進項轉出。由此要補交稅款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企業為數不少。

有些地方參考行業利潤率來定企業稅負,把稅負標準化,凡是不達標的一般納稅人,請明年補稅,而且是按指定金額補稅,不補?嚴查!

每月你網上報送的數據成為稅務評估、稽查案源的來源,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只要金三檢測出動態數據比對不對,稅負率偏低,系統會自動預警。

再次提醒: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企業節稅應採取合法合規途徑,杜絕稅負預警和稅務稽查!

@馬小兔兔兔兔兔:金三的威力槓槓的,最近稅局擠滿了抱著賬去解釋進項銷項的,我見了一個企業罰款三十萬。這麼強大的功能趕緊都出來,這樣做財務心就不累了。

@許克安:如果沒有發生真實業務,千萬不要從外面購買進項票抵扣。

財務頭疼:最嚴稅務清查來了,個人賬戶將被嚴查!

稅收

案例二

老闆與控制公司資金頻繁交易被稅務調查

2017年6月,眉山市某商業銀行依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向眉山市人民銀行反洗錢中心提交了一份有關黃某的重點可疑交易報告。眉山市人民銀行立即通過情報交換平臺向眉山市地稅局傳遞了這份報告。

黃某在眉山市某商業銀行開設的個人結算賬戶,在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間共發生交易1904筆,累計金額高達12.28億元。這些交易主要通過網銀渠道完成,具有明顯的異常特徵。(這個老闆2年操作1904筆,金額這麼高,這個企業出納也夠累的)

其賬戶大額資金交易頻繁,大大超出了個人結算賬戶的正常使用範疇。其賬戶不設置資金限額,不控制資金風險,不合常規。

黃某本人身份複雜,是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個人賬戶與其控制的公司賬戶間頻繁交易,且資金通常是快進快出,過渡性特徵明顯。(其實現實中大多數企業老闆私戶都是這麼操作的)

最終,稅務查出來黃某2015年從其控股的眉山市公司取得股息、紅利所得2億元,未繳納個人所得稅4000萬元。

財務頭疼:最嚴稅務清查來了,個人賬戶將被嚴查!

個人賬戶

案例啟示:

1.個人賬戶大額和可疑交易銀行稅務將共享信息!

國家明確要求各部門發現異常,互相分享信息。之前稅務掌握私人賬戶資金變動是非常困難的,現在變得越來越容易!

2.法人和公司賬戶頻繁資金往來風險大!

根據稅收徵管法規定,稅務雖然有權查詢個人和企業銀行賬戶,但是程序和掌握的信息有限,執法力度往往打折扣。但從2018年開始,各地金融機構與稅務、反洗錢機構合作勢必加大,老闆私人賬戶與公司對公戶之間頻繁的資金交易都將面臨監控。

3.虛開發票路子徹底堵死!

為什麼還和虛開發票有關係呢?因為目前主流的虛開發票的方式往往是高開發票扣除手續費後流回公司老闆私人賬戶。以後這些異常的資金交易被監管之後,虛開發票的資金流水落石出!虛開發票走到盡頭!

4.公司偷稅必然遭嚴查!

公司偷稅的一貫伎倆往往也是公司收入頻繁流入老闆個人賬戶!稅務和銀行沒有深度合作之前,似乎稅務的稽查手段有限。但是現在可能在稅務局拿到銀行的數據就已經大體發現企業偷稅的鏈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