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撲磷禁用以後,蚧殼蟲該如何防治?

darva叫西林


蚧殼蟲是比較猖獗的,種類是也比較多的,如黑蚧,灰蚧、白蚧,吹綿蚧,不僅果樹、農作物上有,花卉上也是比較常見的。

蚧殼蟲在不同的季節都有發生,而且比較難治,尤其是高溫高溼的環境,更容易氾濫,如果發現植物有蚧殼蟲就要及時的治理,這樣可以防止蚧殼蟲的泛濫。

殺撲磷對治療蚧殼蟲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殺撲磷屬於高毒農藥,現在國家已經禁用殺撲磷,但也有其他藥物對蚧殼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蚧殼靈、毒死蜱、氟蟲腈、噻蟲嗪、吡蟲啉。

蚧殼靈、毒死蜱、氟蟲腈也被定為限制使用農藥,它們屬於高毒農藥,購買會比較麻煩,一般需要到正規平臺,或者已經批准的藥店,進行購買。蚧殼蟲氾濫初期就要進行處理,對幼蟲進行捕殺,會有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小花匠主要是針對花卉上的病蟲害的防治。植物生蚧殼蟲後,會在表層形成蠟質,對藥物的噴施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花卉出現了蚧殼蟲,如桂花、蘭花、君子蘭,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用稀釋後的肥皂水或酒精擦拭葉子,把蚧殼蟲衝擦掉;

第二步,然後用噻蟲嗪、吡蟲啉等按照使用說明兌水,稀釋噴灑葉子正反面,進行治療。

特別注意:蚧殼蟲比較難根治,一般藥物一次治療不徹底,可以在一週之後再次噴灑葉面,以達到徹底殺死蚧殼蟲的目的。

蚧殼蟲繁殖速度比較快,非常容易氾濫,治療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對於蚧殼蟲要做到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切記不要等到大面積形成才治理。

蚧殼靈、毒死婢等屬於高毒農藥,如果是家庭養殖的花卉,儘量少用甚至不用這類的藥物。


小花匠


殺撲磷禁用以後,蚧殼蟲該如何防治?

不得不承認,殺撲磷確實是一款比較不錯的殺蚧殼蟲藥,但是目前殺撲磷禁用,很多果農開始迷茫了!那麼蚧殼蟲到底該如何防治?

蚧殼蟲難以防治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蚧殼蟲一年發生多代,世代重疊度高,抗性嚴重;另一方面蚧殼蟲外部有一層蠟質層,藥物很難滲入,因此很難防治徹底!



蚧殼蟲的防治方法,根據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個人認為清園是防治蚧殼蟲的基本工作,效果也確實不錯,可以使用石硫合劑清園,不過這個目前很多地方反饋效果不太好!這裡建議有蚧殼蟲可以使用吡丙醚、螺蟲乙酯這兩個成分,但是速效性不快,吡丙醚殺蚧殼蟲20天能徹底死蟲,價位較低;螺蟲乙酯價格較高!

後期蚧殼蟲發生時用藥方案速效藥劑毒死蜱、噻蟲嗪、烯啶蟲胺等,配合吡丙醚、螺蟲乙酯,速效性好,持效期比較長!



防治蚧殼蟲一定不要忘記加助劑,這裡推薦礦物油、植物油、有機硅等!

關注植保小貼士,獲取更多農業信息!

植保小貼士


簡單認識一下蚧殼蟲。別看蚧殼蟲體型很小(0.5至2.5毫米),它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蟲體被厚厚的蠟質層所包裹,打不上藥,防治非常困難。號稱“五小害蟲”之首。

蚧殼蟲在葡萄主幹老樹皮越冬,北方每年五一前後第一場小雨為出蟄期(大雨就灌死了),然後慢慢上架,煤汙和粘液是分泌物,白色的是蛻的老皮。


上面越冬和出蟄習性介紹給我們提供了兩個防蟲方案:

1.書上教的誘捕法其實很管用。9月上旬(蟲下樹前),在葡萄樹底下扔幾個草靶,蚧殼蟲會把卵產在裡面---蟲繭子,繭子裡的白色粉末就是蚧殼蟲的卵,每個約1500粒左右。冬天集中燒燬就行。(下圖)

2.出蟄前後大大水漫灌其實可以事半功倍。可惜埋土防寒造成定植行高過地面,水上不去,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五一第一場小雨後,蚧殼蟲開始出蟄,然後就是若蟲。白色粉末裡面肉粉色小蟲爬出來,大約需要7天左右,肉色小蟲變為灰褐色小蟲,大約需要10天左右。這時大部分蟲子都已從殼中爬出,是打藥的好時機。

這時噻嗪酮,呋蟲胺都不錯。吡蚜酮,啶蟲脒等也可以,只是要注意殺蟲劑的感溫性。

灰褐色若蟲到長成帶殼的成蟲,時間為15~20天。成蟲外有蚧殼包裹,用手掐蚧殼蟲會出紅水,這時打藥效果不好。

所以,露天葡萄蚧殼蟲的防治最佳時機是五一前後第一場小雨或者澆水後的17--30天,也就是葡萄開花前。 比較好用的成分是螺蟲乙酯。

這個成分可以在整個植物體內雙向移動,抵達葉面和樹皮,用的早了也不影響效果。另一個特點是持效期長,可提供長達8周的有效防治。如果配合速效性的產品,效果更好。

2019年一起葡萄推薦螺蟲乙酯和呋蟲胺,噻嗪酮之類的復配劑,蚧殼蟲發生嚴重的區域,花前花後各一遍。


一起葡萄


感謝平臺提問!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蚧殼蟲的生長特性,才便於對症施治。蚧殼蟲屬於同翅目害蟲,呈橢圓形線形等。比較常見的有:草履蚧、矢尖蚧、吹棉蚧、朝鮮球堅蚧、康氏粉蚧等等。它對果樹的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蚧殼蟲它的體表上附有一層堅硬的外殼,蠟質層厚,它主要吸食樹汁,吸食樹體內營養,造成樹勢變弱嚴重的會引起死亡,分泌物極易引起煤汙病讓果品失去商品價值,給種植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藥物難以進入體內,一般藥物很難防治。因此,一旦發生很難清除。它一年中發生多代,主要發生在高溫高溼期間,根據天氣情況有提前或延後的情況發生,連續高溫多雨極易發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均有發生。

殺撲磷由於具有廣譜的殺蟲能力和優秀的速效性,這些年來一直是廣大農戶喜愛的產品,但由於其毒性較高,殘留期輕長,近來國家農業部取消了對殺撲磷在果蔬上的登記。近年來市場上也引進和生產了些低毒的藥劑,比較高效的有螺蟲乙酯類、噻嗪酮、唑蟲酰胺、礦物油等,其中礦物油是以物理隔離的方法除蟲。最出名藥劑的當屬德國拜耳公司出品的“畝旺特”和陶氏益農的“唑蟲酰胺”。我們在防治蚧殼蟲時一定要在幼蟲剛孵化出來時的幾個時間段按上述發生期施藥,由於其幼蟲抵抗力差即吋用藥才能保證藥效。除了上述的方法,在冬季清園時要清理好枯枝落葉並運出園區將其焚燒,並在修剪後及吋噴施(塗抹)石硫合劑或松脂酸鈉,春季在花芽萌動期噴施石硫合劑或松脂酸鈉,樹幹塗白,同時保持樹體通風透光透氣,有條件可採用避雨栽培,降低溼度等措施能明顯減少蚧殼蟲和其它害蟲的基數,結合生長期用藥便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謝


綠農生態果園


你好,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下面先介紹幾個品種的介殼蟲。蚧蟲是城市園林綠化中“五小害蟲”之首,種類多、危害大,其主要種類有紫薇絨蚧、草履蚧、桑白盾蚧、吹綿蚧、龜蠟蚧等。

1.紫薇絨蚧 危害植物: 危害紫薇、石榴等

危害時期: 一年發生3-4代, 在3月底4月初就能發現第一代若蟲危害,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為若蟲孵化盛期。絨蚧在溫暖高溼環境下繁殖快,乾熱對它的發育不利。

危害特點: 紫薇絨蚧危害花木後,其排洩物能誘發煤汙病,影響 花卉植物的生長髮育和觀賞。

2.草履蚧 危害植物: 海棠、櫻花、無花果、紫薇、月季、紅楓、柑橘等花木。

危害時間: 草履蚧是最早發生的介殼蟲,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其發生的高峰期,草履蚧上樹後,具有較高的抗藥性。

危害特點: 若蟲和雌成蟲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葉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早期落葉。

3.吹綿蚧 危害植物: 柑橘、油桐、蘋果、梨等林木和果樹。

危害時期: 每年完成2-3代,一般4-6月間發生嚴重,溫暖潮溼的氣候有利於蟲害的發生。

危害特點: 常群集在葉牙、嫩芽、新梢上危害,發生嚴重時,葉色發黃,造成落葉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條,亦因其排洩物引起煤汙病而一片灰黑,嚴重影響觀賞價值。

由於蚧殼蟲的排洩物在通常情況下會誘發煤汙病的發生。所以建議大家在防治的過程“病害蟲害同時防治”。

介殼蟲防治技術

1、冬季植株進行修剪,消滅在枯枝落葉雜草與表土中越冬的蟲源。

2、加強植物檢疫。蚧殼蟲極易隨苗木的調運傳播。如松突圓蚧。

3、掌握施藥時期,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避免長期施藥,既浪費汙染環境還造成蚧殼蟲產生抗藥性。

4、在若蟲孵化期用啶蟲脒毒死脾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較理想,該時期蟲對藥物比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之後形成很厚的“鎧甲”,藥液難穿透,蟲齡老抗性強則影響防治效果。建議添加柴油或有機硅以增加藥效!

5、枝幹冬季塗白防蚧防凍。

小編閒談: 當然,對於蚧殼蟲的發生時間並不是一定的,這受當年的環境溫度影響較大,溫暖潮溼的天氣更加有利於蟲害的發生。以河南為中心,向南可能會提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向北則推遲半個月到一個月。

這是小編整理過的一篇文章,有時間關注我瞭解更多病蟲害知識,也可以私信我。


園林郎中


蚧殼蟲,應該寫作“介殼蟲”,農藥信息網上也只認“介殼蟲”,介殼蟲的防治是比較難的,自從殺撲磷被禁用後,能夠殺死介殼蟲的農藥越來越少,登記在介殼蟲上農藥也比較少,下面我來談談介殼蟲的的防治。

介殼蟲介紹

介殼蟲的防治重點在於預防,冬季清園是關鍵可以使用兩次清園方式,冬季使用一次石硫合劑,開春後出芽前噴施一次礦物油,然後就是將帶有蟲卵之類的枯枝敗葉清除。

介殼蟲的種類繁多,一般有吹綿蚧、康氏粉蚧、矢尖蚧、糠片蚧、褐圓蚧等,介殼繁殖速度很快,主要以刺吸吸食葉肉汁液,最終會導致作物葉片受損和樹勢下降。介殼蟲一般基數較大,且有保護殼蠟質層,一般的藥劑難以防治住,沒有及時防治後,作物會出現煤汙病,影響果實商品性。

介殼蟲防治藥劑

目前防治介殼蟲的藥劑主要有螺蟲乙酯、毒死蜱、噻嗪酮、呋蟲胺等,目前效果最佳的還是螺蟲乙酯,毒死蜱則是登記最多的,只是毒死蜱在蔬菜上都已經禁用,很多果區已經不能使用。

螺蟲乙酯對於介殼蟲的成蟲。幼蟲、卵等都有效果,根據螺蟲乙酯的作用機理,需要在作物吸收後才能發揮作用,但螺蟲乙酯懸浮劑在展著性等方面都較差,一般需要和特殊助劑才能發揮效果。

現在可以用來防治介殼蟲較好配方有噻嗪酮+螺蟲乙酯、毒死蜱+螺蟲乙酯、呋蟲胺+螺蟲乙酯,一般在5-6月是防治最佳時期,過早和過晚施藥都會影響效果,在使用藥劑時,不能使用已經禁用殺撲磷之類。

介殼蟲的天敵有跳小蜂、蚜小蜂、金小蜂等,在平常病蟲害防治時,我們要注意天敵的保護,儘量減少廣譜藥劑使用,以免誤殺天敵。


農業助手


長篇大論的都是扯蛋的,我就一句話:松脂酸鈉或啶蟲毒死蜱都可以,藥效好還物美價廉。沒有味道,可以在陽臺內用的選項是螺蟲乙酯+呋蟲胺,缺點是價格很高。




景仙園


從這個問題看你應該是一直用殺樸磷防治蚧殼蟲的,其實病蟲害防治首先應該研究發生規律,蚧殼蟲的昆蟲分類,發生規律,把這個研究透了再對症下藥,有多少藥劑有效,作用特點是什麼應該什麼時候使用,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噻嗪酮毒死蜱螺蟲乙酯礦物油以及後續產品你才會得心應手的應用,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


南墅玉香農資植保中心


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保證果園以及樹冠的通風透光,通過修剪避免內膛陰暗,儘量少用銅製劑,規範使用銅製劑。掌握合適的噴藥時間,在介殼蟲的這個初發期以及他的幼蟲期及時噴藥。能殺死蚧殼蟲的藥很多如這個阿維菌素,毒死蜱,只要在合適的時間使用都能殺死他。


種桔者說


我是務農的,到目前為止,蚧殼蟲的剋星是: 融殺蚧蟎。特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