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扑磷禁用以后,蚧壳虫该如何防治?

darva叫西林


蚧壳虫是比较猖獗的,种类是也比较多的,如黑蚧,灰蚧、白蚧,吹绵蚧,不仅果树、农作物上有,花卉上也是比较常见的。

蚧壳虫在不同的季节都有发生,而且比较难治,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泛滥,如果发现植物有蚧壳虫就要及时的治理,这样可以防止蚧壳虫的泛滥。

杀扑磷对治疗蚧壳虫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杀扑磷属于高毒农药,现在国家已经禁用杀扑磷,但也有其他药物对蚧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蚧壳灵、毒死蜱、氟虫腈、噻虫嗪、吡虫啉。

蚧壳灵、毒死蜱、氟虫腈也被定为限制使用农药,它们属于高毒农药,购买会比较麻烦,一般需要到正规平台,或者已经批准的药店,进行购买。蚧壳虫泛滥初期就要进行处理,对幼虫进行捕杀,会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小花匠主要是针对花卉上的病虫害的防治。植物生蚧壳虫后,会在表层形成蜡质,对药物的喷施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花卉出现了蚧壳虫,如桂花、兰花、君子兰,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用稀释后的肥皂水或酒精擦拭叶子,把蚧壳虫冲擦掉;

第二步,然后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按照使用说明兑水,稀释喷洒叶子正反面,进行治疗。

特别注意:蚧壳虫比较难根治,一般药物一次治疗不彻底,可以在一周之后再次喷洒叶面,以达到彻底杀死蚧壳虫的目的。

蚧壳虫繁殖速度比较快,非常容易泛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对于蚧壳虫要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切记不要等到大面积形成才治理。

蚧壳灵、毒死婢等属于高毒农药,如果是家庭养殖的花卉,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这类的药物。


小花匠


杀扑磷禁用以后,蚧壳虫该如何防治?

不得不承认,杀扑磷确实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杀蚧壳虫药,但是目前杀扑磷禁用,很多果农开始迷茫了!那么蚧壳虫到底该如何防治?

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蚧壳虫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度高,抗性严重;另一方面蚧壳虫外部有一层蜡质层,药物很难渗入,因此很难防治彻底!



蚧壳虫的防治方法,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个人认为清园是防治蚧壳虫的基本工作,效果也确实不错,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清园,不过这个目前很多地方反馈效果不太好!这里建议有蚧壳虫可以使用吡丙醚、螺虫乙酯这两个成分,但是速效性不快,吡丙醚杀蚧壳虫20天能彻底死虫,价位较低;螺虫乙酯价格较高!

后期蚧壳虫发生时用药方案速效药剂毒死蜱、噻虫嗪、烯啶虫胺等,配合吡丙醚、螺虫乙酯,速效性好,持效期比较长!



防治蚧壳虫一定不要忘记加助剂,这里推荐矿物油、植物油、有机硅等!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植保小贴士


简单认识一下蚧壳虫。别看蚧壳虫体型很小(0.5至2.5毫米),它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打不上药,防治非常困难。号称“五小害虫”之首。

蚧壳虫在葡萄主干老树皮越冬,北方每年五一前后第一场小雨为出蛰期(大雨就灌死了),然后慢慢上架,煤污和粘液是分泌物,白色的是蜕的老皮。


上面越冬和出蛰习性介绍给我们提供了两个防虫方案:

1.书上教的诱捕法其实很管用。9月上旬(虫下树前),在葡萄树底下扔几个草靶,蚧壳虫会把卵产在里面---虫茧子,茧子里的白色粉末就是蚧壳虫的卵,每个约1500粒左右。冬天集中烧毁就行。(下图)

2.出蛰前后大大水漫灌其实可以事半功倍。可惜埋土防寒造成定植行高过地面,水上不去,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五一第一场小雨后,蚧壳虫开始出蛰,然后就是若虫。白色粉末里面肉粉色小虫爬出来,大约需要7天左右,肉色小虫变为灰褐色小虫,大约需要10天左右。这时大部分虫子都已从壳中爬出,是打药的好时机。

这时噻嗪酮,呋虫胺都不错。吡蚜酮,啶虫脒等也可以,只是要注意杀虫剂的感温性。

灰褐色若虫到长成带壳的成虫,时间为15~20天。成虫外有蚧壳包裹,用手掐蚧壳虫会出红水,这时打药效果不好。

所以,露天葡萄蚧壳虫的防治最佳时机是五一前后第一场小雨或者浇水后的17--30天,也就是葡萄开花前。 比较好用的成分是螺虫乙酯。

这个成分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双向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用的早了也不影响效果。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如果配合速效性的产品,效果更好。

2019年一起葡萄推荐螺虫乙酯和呋虫胺,噻嗪酮之类的复配剂,蚧壳虫发生严重的区域,花前花后各一遍。


一起葡萄


感谢平台提问!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蚧壳虫的生长特性,才便于对症施治。蚧壳虫属于同翅目害虫,呈椭圆形线形等。比较常见的有:草履蚧、矢尖蚧、吹棉蚧、朝鲜球坚蚧、康氏粉蚧等等。它对果树的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蚧壳虫它的体表上附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蜡质层厚,它主要吸食树汁,吸食树体内营养,造成树势变弱严重的会引起死亡,分泌物极易引起煤污病让果品失去商品价值,给种植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药物难以进入体内,一般药物很难防治。因此,一旦发生很难清除。它一年中发生多代,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期间,根据天气情况有提前或延后的情况发生,连续高温多雨极易发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均有发生。

杀扑磷由于具有广谱的杀虫能力和优秀的速效性,这些年来一直是广大农户喜爱的产品,但由于其毒性较高,残留期轻长,近来国家农业部取消了对杀扑磷在果蔬上的登记。近年来市场上也引进和生产了些低毒的药剂,比较高效的有螺虫乙酯类、噻嗪酮、唑虫酰胺、矿物油等,其中矿物油是以物理隔离的方法除虫。最出名药剂的当属德国拜耳公司出品的“亩旺特”和陶氏益农的“唑虫酰胺”。我们在防治蚧壳虫时一定要在幼虫刚孵化出来时的几个时间段按上述发生期施药,由于其幼虫抵抗力差即吋用药才能保证药效。除了上述的方法,在冬季清园时要清理好枯枝落叶并运出园区将其焚烧,并在修剪后及吋喷施(涂抹)石硫合剂或松脂酸钠,春季在花芽萌动期喷施石硫合剂或松脂酸钠,树干涂白,同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透气,有条件可采用避雨栽培,降低湿度等措施能明显减少蚧壳虫和其它害虫的基数,结合生长期用药便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谢


绿农生态果园


你好,我是头条号园林郎中,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下面先介绍几个品种的介壳虫。蚧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危害大,其主要种类有紫薇绒蚧、草履蚧、桑白盾蚧、吹绵蚧、龟蜡蚧等。

1.紫薇绒蚧 危害植物: 危害紫薇、石榴等

危害时期: 一年发生3-4代, 在3月底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危害特点: 紫薇绒蚧危害花木后,其排泄物能诱发煤污病,影响 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

2.草履蚧 危害植物: 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

危害时间: 草履蚧是最早发生的介壳虫,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其发生的高峰期,草履蚧上树后,具有较高的抗药性。

危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3.吹绵蚧 危害植物: 柑橘、油桐、苹果、梨等林木和果树。

危害时期: 每年完成2-3代,一般4-6月间发生严重,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虫害的发生。

危害特点: 常群集在叶牙、嫩芽、新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由于蚧壳虫的排泄物在通常情况下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所以建议大家在防治的过程“病害虫害同时防治”。

介壳虫防治技术

1、冬季植株进行修剪,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加强植物检疫。蚧壳虫极易随苗木的调运传播。如松突圆蚧。

3、掌握施药时期,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避免长期施药,既浪费污染环境还造成蚧壳虫产生抗药性。

4、在若虫孵化期用啶虫脒毒死脾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该时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之后形成很厚的“铠甲”,药液难穿透,虫龄老抗性强则影响防治效果。建议添加柴油或有机硅以增加药效!

5、枝干冬季涂白防蚧防冻。

小编闲谈: 当然,对于蚧壳虫的发生时间并不是一定的,这受当年的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温暖潮湿的天气更加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以河南为中心,向南可能会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向北则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

这是小编整理过的一篇文章,有时间关注我了解更多病虫害知识,也可以私信我。


园林郎中


蚧壳虫,应该写作“介壳虫”,农药信息网上也只认“介壳虫”,介壳虫的防治是比较难的,自从杀扑磷被禁用后,能够杀死介壳虫的农药越来越少,登记在介壳虫上农药也比较少,下面我来谈谈介壳虫的的防治。

介壳虫介绍

介壳虫的防治重点在于预防,冬季清园是关键可以使用两次清园方式,冬季使用一次石硫合剂,开春后出芽前喷施一次矿物油,然后就是将带有虫卵之类的枯枝败叶清除。

介壳虫的种类繁多,一般有吹绵蚧、康氏粉蚧、矢尖蚧、糠片蚧、褐圆蚧等,介壳繁殖速度很快,主要以刺吸吸食叶肉汁液,最终会导致作物叶片受损和树势下降。介壳虫一般基数较大,且有保护壳蜡质层,一般的药剂难以防治住,没有及时防治后,作物会出现煤污病,影响果实商品性。

介壳虫防治药剂

目前防治介壳虫的药剂主要有螺虫乙酯、毒死蜱、噻嗪酮、呋虫胺等,目前效果最佳的还是螺虫乙酯,毒死蜱则是登记最多的,只是毒死蜱在蔬菜上都已经禁用,很多果区已经不能使用。

螺虫乙酯对于介壳虫的成虫。幼虫、卵等都有效果,根据螺虫乙酯的作用机理,需要在作物吸收后才能发挥作用,但螺虫乙酯悬浮剂在展着性等方面都较差,一般需要和特殊助剂才能发挥效果。

现在可以用来防治介壳虫较好配方有噻嗪酮+螺虫乙酯、毒死蜱+螺虫乙酯、呋虫胺+螺虫乙酯,一般在5-6月是防治最佳时期,过早和过晚施药都会影响效果,在使用药剂时,不能使用已经禁用杀扑磷之类。

介壳虫的天敌有跳小蜂、蚜小蜂、金小蜂等,在平常病虫害防治时,我们要注意天敌的保护,尽量减少广谱药剂使用,以免误杀天敌。


农业助手


长篇大论的都是扯蛋的,我就一句话:松脂酸钠或啶虫毒死蜱都可以,药效好还物美价廉。没有味道,可以在阳台内用的选项是螺虫乙酯+呋虫胺,缺点是价格很高。




景仙园


从这个问题看你应该是一直用杀朴磷防治蚧壳虫的,其实病虫害防治首先应该研究发生规律,蚧壳虫的昆虫分类,发生规律,把这个研究透了再对症下药,有多少药剂有效,作用特点是什么应该什么时候使用,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噻嗪酮毒死蜱螺虫乙酯矿物油以及后续产品你才会得心应手的应用,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南墅玉香农资植保中心


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保证果园以及树冠的通风透光,通过修剪避免内膛阴暗,尽量少用铜制剂,规范使用铜制剂。掌握合适的喷药时间,在介壳虫的这个初发期以及他的幼虫期及时喷药。能杀死蚧壳虫的药很多如这个阿维菌素,毒死蜱,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使用都能杀死他。


种桔者说


我是务农的,到目前为止,蚧壳虫的克星是: 融杀蚧螨。特效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