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学时候,有哪些美食让你难忘?

情感故事发声者


大学是在湛江读的,一个悠闲的三线城市!说起大学,难忘的事情多到数都数不清,要说难忘的美食,倒是真的有那么几样一直念念不忘的。

我的觅食活动范围一般是在学校的北街,信和超市,信勇超市,金小小,后山这些地带,今天就说说我比较难忘的美食吧!

去湛江的话,一定要买一包湛江特产食神牌的水晶凤爪品尝一下,一般都是在冰柜保存,等冰融化再吃,一定不要加热,不然食神凤爪美味尽失!


淮山牛奶和玉米汁,味道赞爆,什么一点点,益禾堂,coco根本没法比,价格实惠到爆炸,5元一杯,每个岭师学子都怀念的味道。

大学时候最喜欢吃金小小早餐店的肠粉,薄薄的粉皮,加上脆脆的芝麻,淋上调好的酱汁,吃完一份还觉得不够呢!

北街之前的510的前面有家牛杂很好吃,有牛蒡、牛肠、牛肺等常见部位,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煲煲嘢,烫菜呀,丸子呀之类。还有北街有间咸骨粥也好喝!真的是咸骨,每一块骨头都腌制得很入味,粥也很够味,口感属于中等黏稠,粥和骨都鲜甜。



92小姐姐美食


说起大学,就想到当年寝室六个人,唯独我一个人是来自以大米为主的地区--信阳,其他五个都是正宗的北方人,每次中午买了米饭拎回来,她们都会时不时地来一句,“天天吃米饭你也不腻。”虽然是无心的,但说久了也会有想法。因为学校在北方,卖面食的窗口比较多,我又不喜欢吃面,就在做粉丝的几个窗口一一比较,最终选定了食堂二楼砂锅土豆粉和酸辣粉,后来它们仨轮流着吃,毫不客气地说,大学四年除了米饭,就数它们吃的最多。

砂锅土豆粉

很惭愧地说在上大学以前,我吃的粉丝都是那种泡软的粉丝简单过下热水,然后加入一勺西红柿鸡蛋汤就成了,那时高中学校根本就没有卖砂锅系列的饭,而家里也不会做这种粉丝当饭,学校封闭管理也很难去餐馆吃,况且那时砂锅还不是火爆。

砂锅放汤,汤里加各种调味品,然后加入鹌鹑蛋,海带丝,豆腐丝。青菜叶等食材,等汤汁煮沸后放入土豆粉,再次沸腾就可以端到餐桌上吃了。第一次吃了后我就喜欢上了,而且每次吃砂锅只要土豆粉,先把土豆粉一根根吃完,然后就是入味的各种食材,最后再喝几口汤,

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可惜后面我自己做却做不出那种味道,不知道有什么技巧。

酸辣粉(伪?)

我说的这种酸辣粉其实很难说清楚是不是四川的,因为它是在卖刀削面的窗口生产的。大二下学期食堂搞承包制,各个窗口之间的竞争激烈,或许是因为单卖刀削面太单一了,卖家就推出了酸辣粉。

说是酸辣粉,跟四川的那种刺鼻辣味和酸味不同,他家的是淡淡的,只有吃到嘴里才能感受到辣味和酸味。先在碗里放好调料,然后把煮熟的粉丝放入碗里,再舀一勺汤浇上,最后挖一勺花生碎和小菜放上去就成了。

我记得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我好似着魔一般,连续五天中午去买他家的酸辣粉,一点都不觉得腻。

大学毕业后去了武汉上班,经济独立了选择多了,却很难再找到大学里的砂锅土豆粉和酸辣粉,或许找时间回学校一趟才能重新吃到。


冷雨下檐


我上大学的时候,记得学校里有一道美食,是我们室友吃了还想吃的一道美食,叫做11号米线。为什么说是这道美食呢?因为这道美食重复率非常高。

每到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我们宿舍的6个懒虫都不起床,都等着第1个人起床,出门之后帮我们带11号米线,学校卖米线的窗口有5个窗口,7,8,9,10,11,但是的话11号窗口的生意是最火爆的,可能是老板娘有独家秘方。他们家的米线有荤的有素的,但是我们一般吃的就是素的,里边就是一份米线加上几片青菜叶子,然后的话放的一点点红油,他们独家秘制的红油不仅面好吃,汤也好喝,总感觉他们做米线的汤是用鸡肉炖出来的汤,所以特别的美味。别的米线窗口都是冷冷清清,唯独11号米线的窗口排成了队。而且老板都是用扑克牌发号,每个人拿着扑克牌在11号窗口的等着米线是我现在想起来最难忘的一幕。

后来学校校区迁徙了,11号老板都没有迁过来,我们就吃的外卖比较多,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米线。



珞珈明珠


老友粉

老友粉属于典型的南宁小吃,我去南宁上大学的时候最开始接触的也是老友粉。记得有次和同学一起是第一次吃老友粉的是在学校外面的美食城,粉里面有酸笋、豆瓣等佐料,但是第一次吃就感觉很不适应,因为在我吃这种粉的时候,就感觉整个头部都是有点麻的,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种粉里面的某种东西我有点过敏。等我把整碗饭都吃完了以后不仅整个脑袋都是晕沉沉的,而且满脸都是汗。因为不是很适应这种吃法,所以在整个大学四年时间里面,我吃这个东西并不是特别的多,即使是有吃的话,也是和第一次吃的那种感觉一样,所以并不是很喜欢吃这种东西。




炒河粉

我是来自于北方的人(陕西省),所以初来广西的时候对那边的食物并不是特别的适应,而学校附近又没有什么面条可以吃。当我第一次吃这种炒粉的时候,就感觉它的味道比较鲜美,而且整个米粉的宽度和北方吃的那种面条很类似,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拿这个东西当炒面来吃的。吃那些米粉的话很容易饿,比如说吃一碗桂林米粉,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很快就饿了,但是如果是吃一份炒河粉的话,中午吃完晚上的时候也不会饿,因为这个原因我喜欢吃炒河粉。



猪脚粉

当我第一次吃猪脚粉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很划算,因为也就六七块钱,而且还能吃到这么大的猪蹄,如果是专门去外面买一整个猪蹄的话,可能就需要十几块甚至二十块钱了。在吃这种猪脚粉的时候,感觉整个过程都是十分享受的,不仅主题粉嫩有嚼劲,而且米粉也很好吃。


桂林米粉

整个广西最经典的三种米粉、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中,我最能够适应的也就是桂林米粉了,因为这种东西吃起来既不会头皮发麻,也不会太辣。但是吃桂林米粉的时候有一个缺点就是吃完以后很容易饿,比如说中午12点吃米粉的话,下午三四点时候就很快饿了,所以一般我也不常吃桂林米粉。


螺蛳粉

最开始去大学的时候闻到那些螺蛳粉的味道,觉得有点臭臭的,所以虽然始终没有尝试。后来是有一次去柳州市吃了一份螺蛳粉,那次因为不知道情况,所以叫的是中辣的螺蛳粉,那一次吃螺蛳粉的精力简直是一种灾难,那种感觉太辣了,在吃的过程中,一边吃一边擦汗一边休息。后来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基本上很少碰这种东西,直到大学毕业以后,某次实在是太饿了才吃了一份螺蛳粉,因为要的是微辣的,这个时候才知道它的鲜美。



饕餮视听


怀念大学生活哈!我是在广州读的大学,我们宿舍一共4个人,就我一个广州人,其它三个都是潮汕人。大学挺多美食让人难忘的。

1.学校饭堂的鸡扒饭

12块钱,鸡排比饭多,装的满满的,都快溢出来,性价比超高。每次去吃都是吃不完的,最后会吃到非常油腻。虽然每次吃完都说下次不来了,但是还是回来哈!因为性价比太高了。



2.学校对面鸡公煲

味道超级好吃,每次吃都会点许多配菜,人均25,也是性价比好。每个星期都会去吃一次哈。

现在自己出来工作了,感觉别的地方的鸡公煲味道没那么好吃,一般般。



3.学校宿舍打边炉

自己在宿舍四个人打边炉,自己出去买菜,肉丸,猪肉,玉米,面筋,汤底等等,性价比好,味道好。人均30左右。大冬天,四个围着一起吃着火锅,配上饮料,爽哈。



4.学校对面的牛肉炒粿条

最火的一家店,无时无刻都满人,因为我们学校潮汕人比较多。牛肉炒粿条,再加上沙茶酱,非常好吃,价格也便宜才15元。也是在这里让我认识了潮汕牛肉丸,真的比包心的丸子好吃多了,吃下去会爆汁,有嚼劲。2块钱一个牛肉丸。



真的很怀念大学生活哈,怀念那些食物,怀念一起生活的舍友。


吃货小昌


学校后门的麻辣烫和宿舍楼下的素蒸米粉。

每次早上起的比较晚不知道要吃什么的时候总会想到楼下买蒸米粉的那家店。一般我们买蒸米粉之前都会在宿舍先喊上一句:“我要去吃蒸米粉有要带的小可爱吗?”然后就会传来五个人的声音。

“记不住,发群里,我给你们买。”一般蒸米粉买回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起床的时候。因为蒸米粉很容易吸汤,汤一旦干了蒸米粉就不好吃了。本来不是整个宿舍都喜欢吃蒸米粉的,相比较较蒸米粉我们的小雨同学更喜欢吃肠粉。至于她后面为什么爱上蒸米粉,大概是蒸米粉特殊的魔力吧。

因为早餐吃的比较晚,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不会吃中餐,而是在四五点的时候吃晚餐。作为一群懒癌晚期的少女,后门麻辣烫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即便宜又可以吃到很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对我来说,惟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她们家的辣椒不是很辣。记得有一次和小赛同学去买麻辣烫的时候,老板问我:“辣椒要吗?”小赛同学说:“她要三勺。”我永远也忘不了老板那一脸懵逼的表情。她以为小赛同学在开玩笑,一直没给我加辣椒,直到我点头。其实我想说:“老板你家的三勺辣椒对我来说毫无感觉的好吗!”

也许后门麻辣烫和宿舍楼下的蒸米粉不是我们大学里最美味的食物,但它们绝对是我们大学时候最难忘记的食物。




忆甜的甜甜圈


2000年左右,哈尔滨上的大学,现在想起来都满满的回忆,学校门口的盒饭,里面的菜有家常凉菜,锅包肉,土豆丝,好吃得很,炒饭也很有特点,十几种菜喜欢吃什么放什么,两个蛋一根肠是基本标配,还有纯素的酸菜馅水饺,别提多酸爽了,现在好像还能记住那个味道,附近有个菜市场,经常去吃东方包子,一次能吃四个猪肉葱花的,蘸着蒜酱超好吃,那时候的小吃部菜很便宜,锅包肉5块钱一盘,凉拌菜3块钱,菜码稍微小点,10块钱两个人吃的好饱,还有一家饼店,油盐饼又香又脆,反而食堂很少去吃,还有烧烤和烤肉,可以吃的太多了,对了,从那个时候爱上的加州牛肉面。


果果56123477


一个北方人在湖南常德读的大学,有很多美食都令人难忘,小巷子里的常德米粉都很正宗,我最喜欢步行街附近王师傅米粉(也有可能是李师傅),红烧牛肉和酸辣鸡杂码都很棒。还有小海砂锅的拌粉,靠近武陵阁。文理学院后街的螺鼎记螺蛳粉,梅干菜扣肉饼,缙云烧饼,九三鸭霸王,八达手撕面,清凉又便宜的葛根粉,还有烧烤一条街,平时都是去冬哥的摊子,但是烧烤摊好像不能摆了。常德菜市场的擂茶,两元一杯,但比很贵的那种好喝的多。柒号餐厅的印象鲫鱼,粽香排骨,秘制飘香鸭,紫苏炒田螺,洪湖藕汤(武汉户部巷四季美汤包对面的小摊子上的最好),香煎黄板刁,海之鲜的谷鸭火锅(强烈推荐),黄金台的猪脚,室友从永州带来的腊肉和田螺肉,等等。还有一种我叫不上名字来的美食,用粽叶包成扁平的方块,里面有糯米包着不认识却超好吃的馅,馅好像是黑色的,但不像豆沙,加了桂花,对了,桂花糕也很值得品尝,是我最喜欢的甜点,就是有点贵,上学的时候舍不得买。粽叶包的那种美食有认识的麻烦告诉我哦


清风


北方城市好像都是以面食为主。炒饼,这个必须是经常吃的,后来毕业了再回去找已经不做了。我在家自己DIY一下总觉得缺那么点味道。麻辣烫,各种蔬菜各种丸子还有粉条。晚上喝一碗八宝粥,很香糯。学校门口一家做杂粮煎饼的,那必须是每次都排长长的队,有甜咸两种口味,我喜欢甜酱,毕业好多年都没有吃到结果去年去喝牛肉汤发现一家杂粮煎饼店,摊一张煎饼哇塞竟然跟学校那会儿吃到的差不多。从此隔三差五的去吃。学校鲜族饭也很多,偶尔吃一下米肠汤饭和拌饭,血肠很好吃。刚上大学那会儿还规规矩矩的去买饭+菜或是包子饺子,半学期后基本被各种小吃充斥着。很满足。


a嘻嘻阿文文


麻辣拌,东北麻辣拌!

看到这个题目,立马就给出的答案,现在边写边流口水,满满都是回忆啊!

我大连待了三年半,大概有两年是在吃麻辣拌,就是这么爱,不用怀疑,一天不吃想的慌。

先科普一下啥叫麻辣拌,首先食材,白菜、油麦菜、苦菊、生菜、娃娃菜、甘蓝、粉丝、宽粉、各种面条,自己想吃啥就想啥,我一般大部分放菜,放一点粉和面,下水煮熟捞出控水,然后放入麻汁、糖、盐、味精、鸡精、辣椒油等等等等拌好,一份美食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啊!!!我的天,天知道我现在有多馋这一口,还是在没吃晚饭的情况下,天呐,要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