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东汉王朝为何会覆灭?这位皇帝坏事做尽,撼动汉朝根基!

小说:东汉王朝为何会覆灭?这位皇帝坏事做尽,撼动汉朝根基!

03、揭发奸佞扮明君

导言:在公元182年,汉灵帝下达了一封诏书,诏告朝廷公卿,可以“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去年还在拼命敛财的汉灵帝为何今年改换形象做起了明君,想要揭发翦除奸佞呢?汉灵帝到底玩的什么猫腻?

汉灵帝在前年的时候不顾大臣反对,多番修建豪华宫殿,在去年的时候开始大肆敛财卖官鬻爵,完全一副混蛋皇帝模样。可转过年来,春暖花开,却又一副明君圣主模样,公卿大呼天意难测。

什么叫做“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就是朝廷官员可以没有真凭实据,只要你听到一点风声,就可举报各州的长官刺史老爷,以及各郡国的太守国相们。

在太平时期,皇帝(朝廷)都是严厉禁止这类“风闻言事”的举措。如果听说有贪污受贿行迹那就可以举报,而且先把被举报的官员抓起来,先双规后调查。那么,天下官员岂不人人自危,朝局岂不乱成一团麻?

过去,举报不实者会处以反坐的刑罚。什么是反坐?举报不实者按照举报的罪名入狱,即你举报人家造反,查无实据,你就按照造反罪名论处。公元180年,荆州刺史赵凯举报零陵郡太守杨琁虚报战功,最后汉灵帝拍板,认定杨琁无罪,于是,荆州刺史赵凯就被罢官,以虚报战功的罪名接受处罚。

现在不搞反坐了,言论自由了,只要你对谁有意见,那就可以举报。只要朝廷派人追查,天下官员有几个屁股干净的?

汉灵帝真的变好了,转性了吗?很遗憾,汉灵帝还是那个汉灵帝,本质上一点也没变。

成熟起来的汉灵帝,已经知道如何更好地伪装自己。去年,自己不是因为胡乱提拔交钱的官员,得罪了朝廷公卿吗?本来选拔、征召官员是三公的事情,可是汉灵帝却抢了过来,直接任命,然后收取买官钱。吕强批评,这样做会扰乱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既然公卿们开始抵制,那汉灵帝就开始使用新招吧。于是,揭发奸佞的政策在全国推行。

汉灵帝这招很厉害,天下官员胆颤心惊。多年为官,谁没得罪几个人,谁没冤枉几个人,现在言论放开了,打黑枪,拍砖头都合法了,想搞倒谁就搞倒谁。就算是胡说,也不用负法律责任。

于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到京城各大衙门跑官送礼。平常赚钱不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急用吗?一旦官位都保不住,钱再多也留不住。

当时朝廷三公为司徒陈耽、太尉许彧、司空张济。陈耽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拒绝收礼。许彧和张济则比较圆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此时不贪何时贪?当然,许彧和张济也明白,单单是自己收礼,这钱还收得不踏实,只有分十常侍一杯羹,才可以长保富贵。于是,两个人就和张让、赵忠等人结盟,共同进退。凡是和朝中十常侍有关联的刺史、太守,就算是贪污受贿,残暴害民,两个人也置之不理。对于那些在边远地区为官,又没有什么后台的,不管你是好官是坏官,一律抓起来严办。贪官们自然会吐出钱财来买命,可是还有二十六个清官停职接受审查。没有搜刮民脂民膏,哪来的钱孝敬?

小说:东汉王朝为何会覆灭?这位皇帝坏事做尽,撼动汉朝根基!

于是,许彧和张济大义凛然地把名单呈报给汉灵帝。二人宣称:这二十六个人就是皇帝要查找的那些“为民蠹者”,祸害百姓的就是他们!

这些官员心中悲愤,他们的家人、亲属、故旧全部都聚集起来,一起到皇宫面前哭诉,陈诉冤情。汉灵帝有些为难了。怎么办呢?事情牵涉到了三公中的两位。这两位还好说,可是还有一些是自己的心腹——十常侍们,就舍不得下手了。

就在这时候,三公之中威望最高的陈耽大人,挺身而出。陈耽上书汉灵帝:“公卿所举,率党其私。”这次三公举报行动,就好像是放走夜枭一样的凶恶的鸟,却逮捕了美丽仁德的凤凰,不过是朝廷权臣党同伐异的阴谋罢了。

既然陈耽敢出面,朝廷那些中间派也纷纷行动起来。吃拿卡要的多了去了,无论是干净还是不干净的官员,都舍不得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贪污那也是劳动所得,辛苦着呢)献给许彧、张济和十常侍。要知道那些人胃口极大。如果有机会把那些不按照牌理出牌,胃口过大的巨鳄扳倒,许多贪官们也会偷着乐。

于是,数百名官员联名上书,支持司徒陈耽的奏议。

汉灵帝无奈了,事情搞成这样,实在不是自己希望的。自然,十常侍是不能处罚的,否则朝中还有谁愿意给自己卖命呢?

太尉许彧和司空张济是外人,可以把他二人做个靶子,痛骂一顿,秀他一把。汉灵帝当众责备了许彧和张济,希望两人要牢记教训,不可再犯。汉灵帝的语气很严厉,处罚却很轻。两个人低着头被骂了一顿,可是骂完了也就骂完了,官照做,钱照捞。至于那二十六个受严刑拷打也不交钱的所谓清官,全部任命为议郎,可以议事,但毫无实权。

陈耽痛斥十常侍乱世,其实十常侍也不过是个中间人。整个敛财行动的幕后主使,乃是汉灵帝。就像当初杨赐被罢免一样,现任司徒陈耽反对以谣言举刺史,妨碍汉灵帝敛财,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182年正月,陈耽提出反对意见,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官员,人气旺盛。如果此刻罢黜陈耽,必然引起群臣反对。二月,天下许多地方发生瘟疫,汉灵帝逮到机会,果断出手,以司徒陈耽为政失德,导致瘟疫横行为名,罢黜他司徒职务,下到狱中等待处罚。被罢官之后,陈耽依然不依不饶,继续上书。十常侍很气恼,派人在狱中弄死了陈耽。陈耽一死,百官噤口。

  一个皇帝为了敛财,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搞出这么大动作,实在是超凡入圣,千古一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