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为何日本不派军上硫磺岛支援?

青梅煮酒论英雄


太平洋后期日本对付美军的招数和中国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等战役中用的坑道作战来抵消美军的炮火优势,刚接触军事的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使用同一招数中国在上甘岭战役中能打败美军而日本在太平洋上却败给了美军?后来只是以对比一下才知道是后勤保障的问题。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作战当中美军占尽了海空优势,已经完全切断了日本的后勤保障,而在上甘岭战役当中中国的后勤并没有被美军切断。


在交通不便以及空中封锁下解放军用扛肩挑来保证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

回归到本题,不是日本不派部队支援,而是在美军的海空封锁下,其支援根本上不去,硫磺岛的那个时候已经成为孤岛。而日本经常被美军掐断补给线后的恶果其实在瓜岛战役中就已经显露出来。在美军的各种打击下日本海军的物资已经补给,根本不能百分百运送给守在岛上的陆军。所以没有后勤补给的守岛日本陆军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而日本海军也开始用作战的驱逐舰在夜晚的时候偷偷给陆军运送物资,这就是著名的“东京快车”。

在胶着的战争中期,日军就出现了这种补给线被美军掐住的现象,更何况是到了劣势的后期呢。而美军在太平洋后期的战术当中使用的是跳岛战术,也就是掠过一些有不重要的岛屿,只攻击那些具有战术或者战略价值的岛屿,而那些不重要的岛屿就掐断补给线用饥饿战术来困住岛上的日军。所以并不是日军不想给硫磺岛支援,先不说能不能送得上去,到了战争后期,日本的战争资源已经十分缺乏,就算送上去又能和美军耗几天呢?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援军运不上去了。在瓜岛战役期间,日军运送援兵就已经很困难,例如增援的第2师团在运输途中因11艘运输船被炸毁10艘,几乎全军覆没。日军最后撤出瓜岛,就是由于援兵、补给能运上去的少得可怜,无力和美军争抢了。到硫磺岛战役开始前,日军制空、制海权已经全部丧失,运输船在美军潜艇和航母编队打击下更是损失惊人,而日军也没有能力弥补。所以栗林忠道在战役开始前就制定的是靠岛上现有兵力进行防御的计划,没指望能得到任何增援。

鉴于美军海空火力猛烈,栗林忠道还放弃了在滩头与美军决战的想法,放美军上岸,依托岛上的洞穴和修筑的坑道与美军周旋。反正日军当时从大本营到栗林忠道都没想过能把美军赶下海,只求大量杀伤美军有生力量,延缓美军进攻步伐,为本土防御争取时间。

栗林忠道的战法还是取得了很大成效,以23000人的兵力,在无任何海空支援的情况下,硬是将各方面都占据优势的美军拖住了36天,并且造成美军22686人伤亡(其中阵亡6821人),而日军除1083人被俘之外,其余全部死亡。
硫磺岛战役的这个伤亡对比,令美国大为吃惊,这也让美国开始下定决心对日使用原子弹。(S)


联合防务


如果派船来硫磺岛支援的话,小笠原群岛海域里的鱼儿可开心了


疯狗的轻武


制空制海权基本丧失,距离相对较远,鞭长莫及,进行支援的代价太大,所以日本向内收缩,在本土或附近区域和美军血战的战略是正确的。朝战期间,李奇微取代麦克阿瑟指挥联军采取类似战略,让志愿军大踏步向纵深走,沿长补给线增加补给难度,结果国内出发的志愿军能顺利到达前线的仅存十之二,三,大部分人因严寒、饥饿和轰炸丧失战斗力。所以说指挥层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确非常重要。


暴走的蝴蝶


仗打到这个地步,丧失制空权的日本海军在美军舰载机面前就是道菜,即使大和号这艘世界第一的战列舰在离了日本陆基空军掩护下,在美国航母舰载机面前也就是几枚鱼雷几十颗航弹就送入大洋底的较丰盛点的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