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西安是网红,大家了解的西安是什么样?

俩把梳子


作为一个陕西人,必须说几句,不黑不吹。

自带光环和流量的世界古都

都说西安是最近一两年凭借抖音等新媒体刚刚火起来的,其实不然,从古至今,数千年时间,西安都是享誉世界的历史古都,尤其是经过了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的辉煌,西安的名声早已传向世界。不说别的,光是外国元首访华时,相当一部分领导人都会选择来西安看看(李光耀、伊丽莎白二世、金日成、里根、侯赛因、尼克松、明仁天皇、希拉克、萨科齐、潘基文、默克尔、朴槿惠、普京、莫迪、马克龙等显赫政要,甚至其中有一些有极度西安情结的领导人),我想除了目睹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西安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和其作为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古城自带世界级的大流量,恐怕是今天有些网红城市难以比肩的吧。

美食遍巷道,人文古迹多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来讲,近一两年新兴媒体的传播确实带给了西安更广泛的关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西安的游客接待量在全国也算是名列前茅,如果单单只是靠炒作起来的网红城市,恐怕长久不了。

而西安,包罗众多的美食小吃,可以说是吃货的天堂,大家耳熟能详的凉皮、肉夹馍、羊肉泡、biangbiang面(还有种类繁多的各种面食)、甑糕、肉丸胡辣汤等等美食。

除了美食,市区内人文古迹众多,大小雁塔、城墙、秦兵马俑、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大唐芙蓉园、碑林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等等,更不要说市区随处可见的诸如大明宫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灞桥遗址、曲江池遗址

等等人文遗迹了,就像歌曲《西安人的歌》唱到:

600年的城墙如今让你随便触摸  

西安的小吃足够让你变成吃货  

在你的脚下曾经埋着王孙显赫  

和平门下马陵是最低调的一个<strong>

科教实力雄厚

西安是全国重要的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也是西部唯一的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城市,综合科教实力也是全国前列,高校数量众多,军工企业和科研单数数量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明显。

该反思的

说完了好的,再说点不好的。西安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但游客体验一直不是太好,黑车、票贩、基础设施待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尤其前两年的假兵马俑事件极大损害了西安的旅游形象。近两年通过整治规范,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过要提升的空间还有。


另外,作为一座科教实力尚可的古都,西安拥有众多优势,经济发展却一直尚显乏力,希望能借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发挥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使这座古城重新绽放光彩!


<strong><strong>


流浪先森


记得第一次去西安,可能是受南方整体氛围的影响,我觉得西安整个氛围是比较豪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畅快!

旅游景点相比较上海等各类展馆而言真的良心,也许人各有所好,但我确实更喜欢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我愿意花一百来块钱去瞧瞧大雁塔,兵马俑,愿意花几十块钱去登一登钟鼓楼,逛一逛古城墙,徜徉在历史的记忆中,或感悟,或感慨。

早上,我会去逛一逛菜市场,菜价确实然后常住南方的我很惊喜!枣子石榴都很甜,口感脆爽。早高峰的时候,街道拥堵,一个出来买菜的大爷,自发的来疏通交通,左右指导汽车缓缓开过,护着自行车不磕碰着,我看着真的感慨良多。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我认为并不是网红这个词所能概括和表达它的。

每当我去到一个地方,我喜欢全方位的去感受这个城市带给我的一些东西,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能知道哪些名不符实有些吹嘘的成分,亦能知道哪些是被埋没的发光点。西安,给我的感受是一个历史文化浓郁的城市。

当然,每个人对每个地方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喜好亦不同。以上仅代表个人切身经历体验。


海绵导导


我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10年,见证了特区快速发展时期。在那段时间里,有不少人问过我,家乡哪里?我回答“陕西”,问话的一多半接着问,“陕西在哪里?没听说过呀”,我反问“西安呢?”马上接话,“知道知道,陕西是不是归西安管?”

几次之后,我就干脆说“家在西安”,避免再次郁闷。

西安不是近几年才是“网红”,是一直都很“红”。

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之称的西安,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需要你深入到本地生活中去了解。

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口,每一栋老建筑,都有一个你想不到的“名字”,一段动辄就与皇亲贵族和王公大臣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坊间传说,有几家看起来不起眼,排起长队等着购物或吃饭的特产店或小吃摊。这些地方,很多是度娘和美食点评网所不知道的,需要询问资深本地人才知道。他们从不需要做“网红”,方圆几里甚至几十里都慕名而来,早早就卖完了,去晚了就没了,生意做的潇洒惬意,这就是“半城神仙”的来历。

网络上看到诸多网红的宣传,如果遇到“多事”的西安本地人,肯定会说声“瓜娃子,凑知道看名气,又上当咧”!本地人,看多了,“多事”的人不多。

豪爽的西安人,表现在茶余饭后。

“吼”秦腔、大碗(杯)喝52°西凤酒、大口喋肉夹馍(或羊肉泡、水盆、腊牛肉、烤肉串)……

更有味道的西安,在小巷里弄。


旅界说市


西安怎么样,这是一个让我冥思苦想了几年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了我在西安求学,在外地工作,在西安成家,最终又选择了回西安落户,每一次选择我都在考虑西安怎么样!西安是个不排外但又难以融入的 城市,西安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



西安很久以来都是旅游城市,无论国内/国外,古都的魅力还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来到这爬了城墙、看了大雁塔、参观了兵马俑、去过了回民街、吃了羊肉泡馍和凉皮,只感受到了西安厚重的历史,却很少有人见识过西安人的生活,甚至西安话都没听到几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却对西北人的生活没有任何注意。

当你决定留下,去融入这个城市时,你会发现这是多么的困难。西北人的话、西北人的歌,你会发现敞开怀抱欢迎你的西安人,却用西安话宣示他们的不妥协。就像你要先过雅思才去留学一样,你必须挺懂那地道的西安话。同时他们慢的节奏,固执的圈子也让我们这些外地人很难融入进去。



西安的古老,传统,已经不需要我们去说些什么了,但当来的这里的时候,你还是会对她的文化沉淀基础上的教育,科技而惊叹的。这里有数所全国一流的高校,有全国高水平的航空航天航海科研院所,能造飞机、造火箭,有华为,有中兴、有三星等高科技企业,文化之光在这里绽放。

在西安你能感受古老,又能体会现代,既能穿越千年梦回唐朝,又能畅想未来感受科技。


张小美喝酸奶


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近几年来,在网上经常看到有关西安的新闻以及视频等等,被大家称为成都、重庆后的一座新网红城市。

这座代表中华5000年文化的千年古都,一夜之间能成为网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有人评论说:西安几千年前就是网红了,现在只是正常回归。

因为这个城市曾经叫做“长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大家读到的许多唐诗中,长安这个名字就经常出现过。


我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西安还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吗?这是一个“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地方!

近几年,西安市在城市灯光亮化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曲江、钟楼、大唐不夜城等等,几乎成为了网红们必须打卡的地方。而有些西安当地的美食,也因此而在全国走红。网上有很多评论,很多人说想来西安尝尝美食,想吃油泼面、泡馍和肉夹馍…………

其实网上很多走红的美食,很多西安当地人都没有吃过。比如说毛笔酥之类的美食走红,更多的是因为抖音上面大量出现,并不是西安的传统美食。从这里可以就看出来,很多品牌是因为这座城市的走红从而坐了顺风车,这也是很多商家们很乐意见到的事情。



品味文化陕西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

这句话最早出处是来自于《罗马假日》,翻译过来就是,(你)“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这句话一直以来我都很是喜欢!

去年去了一趟西安,确实发现了很多打卡和网红的地方,人山人海的全是排队和录视频的,大多都是美食网红,说实话我也是入坑的一员,但是当你真正去体会品尝的时候就发生了质变,变得商业化了,如果要是去旅行的话对于旅行的人来说网红并不是必需的,然而旅行的真正的含义是去放慢你旅行的脚步,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尽情的去感受当地人的风土人情,琐碎理短,不要只是去为了游一座城而去游,而是要去感受一座城市的内在!

(图片为之行为西安美食总结和分享)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马赛克姑凉的生活


网红就是一个现象。不管你认可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想说的是,西安不仅仅是网红。是正当红。

底蕴有,未来也可期,哪里是一个网红就能说尽的?


一枝研学


其实我老家是山西运城的,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后半生会在西安,十年前还没毕业来西安铁路医院实习,实习期八个月就提早结束了,第一想到的是去太原找个工作上班,在那里呆了两个月太不适应那里的环境了,天气多变灰尘大,那会第一次觉得还是西安的环境空气比较好,就决然的回来了,那会跟我老公只是朋友,知道我回来的消息就和我取得了联系,一切顺理成章我们就结婚了,也算是半个西安人了!现在有两个儿子,挺好!


无心75821


一点都不友善的城市,说话粗俗,土里土气的一个地方,大部分的人都不咋样。就一农村


氣囊弟弟


贼多,是西安唯一的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