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和待遇(含退休)成为网络热点,怎样保证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可信度,不被误导?

鹰眼看教育


这么看:

一是职称待遇为何成为热点?这是必然的,任何有关民生问题,基本都是热点。教师职称待遇也不会例外……老师们关注无外乎以下几点:1.切身体会,感受强烈,或喜或悲……2.遇到了晋升难。3.寻求方法。4.寻求外援……寻寻觅觅……

二是以国家或本地市出台文件为准,没有文件规定的有关晋升中高级职称的内容,均为一厢情愿……没有实际操作价值……安慰自己,鼓舞士气而已……

三是学校晋升中高级赋分,要以地市赋分标准执行,不要随意增减赋分项目,分值……保持地市赋分标准的原汁原味……不走样,不变形……不然,会引起教师的争议……

四是待晋升教师要读透,研究透,分析透地市赋分标准及自己学校的补充赋分规定……照着这个标准去奋斗……至于其他地市的对自己有利的标准,只能作为自己的一个意愿而已……农村30年教龄直接晋升高级……部分地区就没有实行……还需等待……

总之,真实性,权威性,来自本地市文件,要认真对待,深入学习……不臆测,不变通……原汁原味执行……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我认为,教师是个庞大群体,与社会、家庭联系紧密,做头条自媒体也是最多的,影响不可小觑。不管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首要的是守德自律,不要突破职业为人和道德法律低线,为人师表、传播正能量是职责本份。同时,作为头条问答平台,也要加强监管,对一些负面过激言论、误导性解读、煽动性问答,应予及时截流,以防谬传。智能系统识别有偏差,应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力争万无一失,维护媒体平台的信誉和利益根本。

在此提出两点,与教育领域问答者同行共勉:一是知之便知之,不知便不知。回答问题不要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最好以自己亲身经历和实际经验作答,不可听风是雨,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事实胜于雄辩。二是回答问题,特别是涉及职称、工资待遇、退休养老等政策性强的问题,应以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并遵重地方特殊性,增强问答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共同维护头条媒体平台的信誉和影响力。

【关注教育热点,维护师生权益,分享独家思考。我是‘’鹰眼看教育‘’,感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留言】



鹰眼看教育


既然老师你“鹰眼看教育”——清晰明了,定然看世事,也秋毫无过。它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你的心里比谁都清楚。

不过,我认为国家出台有政策,这就是真实性,千真万确;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本身就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这也是说一不二的。所以我们不需质疑,也没有必要彷徨。

我想说的是地区不同,财政收入也不相同,虽然国家有转移支付政策,但人们对老师地位的传统认识也有差异,所以在执行上也不尽相同。教师也要有自知之明,自觉为国分忧。一切从大局出发,以稳定为先,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的。你说呢老师?


陈随令CHEN332211


教师职称问题确实成为了头条里的热点。但是 ,这里不是主流媒体,也没有权威部门的正式文件,不值得在意。这里关于教师职称问题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都是居心叵测的。是一些私立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得志的教师在唱黑教师职称评定。相信绝大多数公办学校教师是认可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的 ,当然 ,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有它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跟教师职称问题一样,转基因问题也是现在的网络热点。这两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其实 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迟钝。当网络上出现关于民生的热点问题时,政府部门应该及时站出来,发布权威性观点。让不明真相的公众认清是非 ,让热点停止发酵,不给居心叵测的人造谣惑众的机会。只有政府部门时刻关注网络动向,监管好网络热点,跟上网络节奏,才能及时制止热点发酵 ,才能稳定民心。不能全指望谣言止于智者。


用户5998225656


先确定一个基本工资,然后要有工龄浮动工资。上课有课节费,后勤的要有工时费。课节费和工时费要公示,每个月都公示。什么职称和级别啥的都不要搞。每学期初,举行专业竞聘,由聘上的老师上课。有升学任务的,要由竞聘上的老师及学生投票。不要领导投票,啥事只要领导一参予,只定干不好。领导只需要做好监督就行了。领导的职责是监督管理指导。对于具体业务操作,很多领导都是外行,根本不行。这样,上班的都有一份基本保障,随着工龄增长,工资也不断增加。上课的有课节费,正应了多劳多得。要想上课,廿务必须要好。继续学习这一块也不用人检杳,驭师自己就干了。


道行5


制定评审标准时全部采用硬性条件,杜绝人为条件来评审。


教育快递


教师吐槽的不是职称本身,而是附着在职称评聘中的不公平,甚至腐败现象。这些现象社会各个角落都有,不必期待至清至净。教师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直接原因就是学校行政人员,后勤关系户来占职称名额,其实不妨分而治之。行管人员有其晋升途径,后勤人员也按相关标准进步。职称嘛,讲师,教授,本就是给教师的,上课的,干什么,给什么,这样最公平嘛。


泉水叮咚响321


毎个人都是父母所生、老师所教,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我们应该感恩老师给予知识和能力!一个不懂感恩的舆情环境是变态的舆情环境!政府管理部门应当两手都要抓:一手抓舆情环境整治,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使为人师表的职业形象和尊师重教的舆情环境回归正常状态形成良性循环,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


长沙江振华


问题是多,但没有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比我退休早的当年苦哇,但退休早,退休金很少!我有位高中时的教师当年和张洁(小说名家)是人大的同届同学,文科的,让他教物理,教得很棒,他的学生后来当了校长,让他教语文,非常棒。现在退休金不足六千!欠他们呀,他们可是才华横溢的老师!


很老了的家伙


八六,八七年“不知记错否?”首评职称,确实评得好,把教师相应的职称评出来了。间隔近十年再评职称,一些教育系统领导,为我所需,为我所用制定方案,导致一些校负责任人,亲戚,同学,朋友很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有的根本不能上讲台的领导,也评上了中高,等职务,一线教师敢怒不敢言。导致很多人认为,取消职称评聘为好。本人认为:职称要评,不要设岗,把真正教得书的教师评上高一级职称。学校负责人,一定要是长期教课,且教得课好的人评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