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後,第一又是誰?

用戶58366978727


貞觀十七年二月廿八日即公元643年3月23日星期天,唐太宗李世民將狄仁傑的恩師號稱丹青宰相的閻立本繪製二十四功臣圖掛在凌煙閣上。功臣圖上有“初唐四大家”(書法)之一宰相褚遂良的題字說明。那麼為什麼繪製二十四功臣圖?這二十四功臣都是那些人?第一名是誰?為什麼倒數第一是秦瓊呢?

為什麼在凌煙閣上繪製功臣圖像呢?

福垊以為原因有三:

<strong>

第一、主要學習劉秀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最崇拜的帝王是漢世祖劉秀,他曾說開國皇帝中最年輕的是劉秀,三十而立的最高境界三十稱帝。而李世民稱帝時才28歲。劉莊在劉秀去世後,為了紀念劉秀的功臣,而命畫師繪製雲臺二十八將。福垊原創首發在今日頭條。二十八將對應的是上天二十八星宿,但入選原則卻有避親因素。像劉秀的表哥來歙(xi),漢明帝的岳父伏波將軍馬援都沒入選。

第二、學習北周好榜樣。北周也曾將功臣大圖掛到凌煙閣,有庾(yu)信的《周國柱大將軍紇幹弘神道碑》為證。

第三、追憶往事,感恩功臣。李世民起兵到繼位用了十年,他老爸只用了一年。到貞觀十七年時,他回想自己從公子到秦公,從秦公到秦王,從秦王到太子,從太子到天子,從天子到消滅後隋再到伐突厥徵高麗。不由感慨萬千,而功臣們大多老了,有的隕落了。

第四、李世民最敬重的大臣魏徵的去世,是李世民決定繪製凌煙閣功臣的主要原因。魏徵正月去世,李世民二月就在凌煙閣掛真人大小的功臣圖紀念他們。

二十四功臣排名,排名分先後。

魏徵排名第四,長孫無忌排名第一,秦叔寶排名倒數第一。(見圖一)福垊需要說明的是下面這幅《二十四功臣》的原圖也不是閻立本所繪。這事也都怪唐玄宗,唐玄宗晚年昏庸無能重用奸臣,引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打到長安時,就一把火太廟給燒了,閻立本的《二十四功臣圖》也變成了灰燼。唐肅宗也就請來了畫聖吳道子重新繪製《二十四功臣圖》,畫聖再厲害也沒見過二十四功臣本人,畫畫基本靠想象(他會去功臣後裔家中,臨摹功臣留下的畫像嗎?),失去的是歷史意義展現的是藝術意義。而閻立本的畫作最具歷史意義,那不少可是真人寫實的啊。

那為什麼同是門神的尉遲恭和秦瓊排名差別那麼大呢?為什麼秦瓊就要排到倒數第一呢?

福垊認為二十四功臣排名是一個綜合指數的排名更有李世民個人主觀看法在內,而不是其他答友所說的按級別排名。除了依據劉邦所謂的功人高於功狗的原則外,也就是文臣高於武將外還考慮親疏、品級(秩)、功業、京官、外官、資歷、能力、品德等綜合指數。比如荊州都督、洛州都督的排名就比後面的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的功臣排名靠前。

第一、秦瓊不是宗室、不是外戚、不是文臣,自然排名靠後。

故而文臣兼外戚的趙國公長孫無忌排名第一,宗室李孝恭排名第二。他619年投靠李淵,他和殷開山打敗尉遲融(即,尉遲恭,尉遲敬德,其實恭這個名字是錯誤的,根據其墓誌銘為融),再平宋金剛。李淵大喜,賞金瓶、賜百金,拜上柱國。後投秦王帳下,為先鋒將軍,破竇建德,敗劉黑闥,屢受封賞,也參與了玄武門之變。那為什麼排名還比不上尉遲恭呢?

第二、在玄武門之變中,秦瓊功勞不如尉遲融。





秦瓊雖然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但他並不是骨幹。玄武門九將(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並沒有秦瓊。那是因為秦瓊在建國初期,打仗勇猛無敵,衝鋒在前,雖然屢立戰功,但也傷痕累累。大概基於他身體的因素,故而在玄武門之變中沒有突出的表現。而尉遲融不僅也戰功赫赫,而且還拒絕了太子的收買。關鍵是他在玄武門之變立有大功,事前鼓動李世民,為李世民謀劃。事中殺李元吉,太子、齊王軍準備打秦王府時,他又將太子、齊王頭拋出牆外化解危機。而且他還第一時間“保護”(控制)李淵。最重要一點尉遲融還不斷另立新功,後來低調退隱。

第三、秦瓊多病早亡還有怨言。

玄武門之變後,秦瓊的舊傷復發,染病休養。休養期間,他常說自己歷經戰陣二百餘次,傷痕累累,流血太多,所以自己才染病在床。638年,秦瓊染病身亡。人走茶涼,更何況人死還有怨言呢?

第四、秦瓊被演義誇大了

秦瓊被後世的演義誇大了,所以給人一種排名考後很不公平的感覺。其實玄武門九將中,大部分都沒入選凌煙閣二十四臣,也算不錯了。


<strong>


福垊


唐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643年3月23日,李世民榮登大寶已經17年。


十七年裡,李世民率先垂範,夙夜在公,從諫如流,大唐在他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定,百姓安居樂業,威服四夷,萬國來朝,尊其為“天可汗”。

李世民知道,這份盛世來之不易,既有自己的努力,更有一幫開國功臣的眾志成城,自己是明月,功臣就是眾星,眾星拱月,明月當空,才有一片美麗的夜空。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李世民更加懷念當初並肩作戰,同心戮力的功臣們,為功臣建閣畫像的想法油然而生,著名的凌煙閣和二十四功臣像就此誕生。


二十四功臣大多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秦瓊、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魏徵,但二十四功臣的排序不是按照知名度,更不是按照武功,甚至不是靠資格和功勞,而是按照當時的官職品級排列,排序規則如下:

1、官職從高到低,已經去世、有贈官的,以所贈官官職品級為準。

2、官職品級相同者,按照爵位高低排序;

3、爵位相同者,按照年齡大小排序;

4、官職爵位都相同者,已故者排在生者之前;均已故者,按生前官職爵位高低排序;

5、光祿大夫以下文散官不作為排序依據,以本身職事官高低排序,所謂文散官是為榮譽頭銜,不執掌任何實際事務,職事官則是實職。



按照上述排序規則,秦瓊排在最後一位並無不妥,不需要為他鳴不平。

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就品級而言,他當時是司徒,正一品;就爵位而言,他是趙國公;就資歷而言,他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就關係而言,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就功勞而言,他是李世民第一心腹,玄武門定策第一功臣。

長孫無忌之於李世民,相當於蕭何之於劉邦,兩人都不是武將帥臣,卻是宰輔腹心,左膀右臂,不可或缺,排名第一毫無爭議。


再看排名最末的秦瓊,李世民建凌煙閣時,秦瓊已經去世好幾年,他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死後追贈徐州都督,仍是正三品,這一下子就限制了他的排名,只能排在後面,因為前面一品、二品官有十幾個。

其實,秦瓊很早就投靠李世民,作戰極其英勇,經常親自衝鋒陷陣,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鬥二百餘陣”,為唐朝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對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對他也十分器重。這樣一名勇將,為何直到死後也只是三品官呢?


這其實不怪李世民,也不怪秦瓊,只能說演義小說太過抬高了秦瓊的形象。

論英勇和武藝,秦瓊不在尉遲恭之下,甚至更有勝之,但玄武門之變時,秦瓊不像長孫無忌一樣直接參加密謀籌劃,也沒有像尉遲恭一樣直接參加事變,直接幹掉了李建成,他並未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什麼關鍵功勞。

另外,秦瓊年輕時打仗太猛,受了很多傷,導致他在玄武門之變後以養傷為主,很少帶兵參加對外戰爭,沒有再立軍功,而且他是一個武將,又缺乏參政能力。別的功臣在藉著各種機會繼續建功立業,不斷升官,秦瓊卻因為“無所事事”,不能繼續升遷,李世民也只能在虛銜上給他照顧,實職是沒辦法給他的。


這樣一來,別人都在進步,秦瓊的職業生涯卻基本宣告結束,並於638年去世,官至正三品,而李世民建凌煙閣是在643年,這就決定了秦瓊只能排在一品二品官後面。

甚跟同為正三品職事官的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程咬金)、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等人相比,秦瓊也有不如上述幾位的劣勢,所以只好屈尊忝居末位。

即便李世民對秦瓊特別厚愛,也不能突破排序規則讓他前提,畢竟這是一個很敏感的事,李世民必須照顧生者的意思,以及客觀的官職、功勞等因素,所以我們也沒必要為秦瓊鳴不平。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按官職、宰輔、戰功依次來排名的。很多人認為秦瓊被排在最後一位,對他不公平,能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給隋唐演義這部電視劇給洗腦了。

論戰功來講,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武將,都為大唐立下了不朽之功。所以就戰功這一項,李世民將它放在了最後的評選之中。

戰功又分成了這三個層次:擁立之功、建國後的對外戰爭之功、建國前的開國之功。拿尉遲恭、程咬金、李勣、秦瓊來說吧,這四人論戰功來說,李勣的功勞是最大的,不僅有開國之功,之後還滅突厥和吐谷渾,但是他排在了倒數第二,而且沒有人為他喊冤;這麼一對比,秦瓊排倒數就好理解了。而尉遲恭和程咬金排在他們前面就是因為玄武門的擁擠之功,李勣和秦瓊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同樣,其他排在他們前面甚至很多人都不熟悉的名字都是因為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有了擁立之功。

在李世民看來,所有的將軍都在開國戰場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這一點沒什麼可比性,他覺得都是一樣的。相反,在皇帝心中,往往那些護駕的,他更看中,所以擁立之功排在最前。

二十四功臣排在最前面的都是官職大和有宰輔之功的,比如杜如晦,魏徵,房玄齡。而杜如晦和魏徵在前又是因為他們在畫畫像時已經去世了,並且都追贈了司空這個官職。

而排在第一的是長孫無忌。原因是他官職最大,並且為宰輔之臣,還是玄武門之變的最大功臣,有了這擁立之功,長孫無忌拿了3項,他不排第一才怪呢!

在李世民看來,宰輔的功勞是選勝於武將的戰功,因為他覺得沒有這些宰輔,他實現不了貞觀之治,沒有了貞觀之治,國力同樣得不到強盛,打仗是要看國力的,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持,再猛的將軍也會因為各種限制而發揮不出實力。這是李世民在626年突厥圍困長安後的感悟。所以他很看中宰輔之功。

這樣一番對比,長孫無忌排第一,秦瓊排在最後是必然。秦瓊沒有宰輔之功,沒有擁立之功,也就沒有得到司空司徒這樣的官職,倒數第二的李勣也是如此。


讀文學史詩


秦瓊排最後一名是很正常,更公正的說,當時還有很多資質戰功比他強的牛人沒進這個榜單

凌煙閣二十四人中,三股勢力佔據了大半壁江山:第一股勢力來自於李氏皇族外戚,佔據五席(長孫無忌、李孝恭、高士廉、柴紹 、長孫順德);第二股勢力是當年跟隨李淵晉陽起兵的骨灰級元老,佔據了六席(房玄齡、段志玄、劉弘基、殷開山、劉政會、唐儉);第三股勢力是來自瓦崗寨好漢,佔據了五席(魏徵、張亮、程知節、徐世績、秦叔寶)。

秦瓊先在瓦崗內部比一下,魏徵,大唐第一諫臣,大唐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李世民說魏徵就是他的鏡子,魏徵死後他悲痛欲絕罷朝五天,在太宗皇帝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秦瓊沒法比。

張亮,從瓦崗寨下來後就是秦王的心腹,在和太子建成奪嫡大戰中,任秦王府車騎將軍的張亮奉命到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結果被建成派人打下獄嚴打,卻閉口打死不招,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將,進凌煙閣時任太子詹事,洛陽都督,在二十四臣中排第16。實權派,秦瓊比不了。

徐世績,也就是李績,無論是在瓦崗時代還是大唐後來的開國統一戰,戰功薄上的功勞都只會讓秦瓊汗顏。

程咬金,也就是程知節,玄武門事變老程是第一打手,之後,李世民又把自己的女兒清河公主嫁給程咬金的兒子當老婆,成了親家,老程在太宗皇帝心中的地位,秦叔寶也撼不動。

還有,都是從瓦崗下來的,秦叔寶的卻是轉了幾個彎才到了李唐的陣營,如果秦瓊同學的簡歷放在三國,那就呂布一樣的“三姓家奴”叔寶同學先在隋將來護兒手下幹活,後來後又跟隨過張須陀,張須陀被徐世績一刀斬下馬後,又去跟了裴仁基,後來又跟著裴仁基投降李密,成了瓦崗寨好漢,李密投降李淵後,秦瓊沒有跟隨大部隊行動,而是投靠的王世充,後上是老東家一直寫信勸,秦叔寶才在唐武德二年(619年)的時候投靠的李世民。雖然太宗皇帝李世民大度,但叔寶這簡歷,也太複雜了點,自然比不上那幾位。

和瓦崗寨幾個兄弟都無法比,自不說和那些當年和李淵一起起事的骨灰元老,以及李氏皇親國戚們。排最後一名,一點都不冤。

最後一名秦叔寶,第一名是誰呢?那也沒有任何爭議,長孫無忌。李世民是他小舅子,貞觀一朝,長孫無忌(第一位)、杜如晦(第三位)、魏徵(第四位)房玄齡(第5位),這是李世民的核心的施政團隊,大唐盛世其於幾人之手。

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體《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樓,但是由於這二十四功臣的畫像而成為青史留名的象徵,意義重大。


貞觀十七年,也就是唐太宗晚年時期,一方面是人到末年,有些懷念當年的戎馬歲月,另一方面是表彰功臣,平衡政治關係,為天下表率,命大畫家閻立本畫了二十四位功臣的一比一畫像,掛於凌煙閣,北向而立,以示尊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其實不是處於李世民之意,李世民只是對這二十四人做了大致的排名,具體的細分多是後來史學家的研究成果。

二十四功臣排名如下: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徐茂公)、秦瓊。


這個排名主要是根據貞觀十七年時,各位功臣的職銜高地來的,而職銜高地其實又和每個人的對於國家及政權的功勞來的。

主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玄武門之變的功臣,二是保持中立卻有軍政大功之人,三是其他各類人。

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他是玄武門之變的策劃人和發起人,是玄武門之變最大的功臣,沒有他就沒有李世民的天下,其排名第一是沒有爭議的。

玄武門之變對於李世民的意義是非同凡響的,所以玄武門之變的主要參與者基本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比如說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等人,排名靠前也是理所應當,而這些人能夠參與英明的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本身也就各具本事的。

像李靖、魏徵等人排名靠前,那也完完全全是個人不可磨滅的蓋世之功,比如說李靖,是唐朝的開國將領,其軍功是唯一能和李世民媲美的人。再比如說魏徵,其犯言直諫二百餘次,是他將李世民一次次從歧路中拉了回來,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


再來說說排名最後的秦瓊。

可能秦瓊作為門神深入人心,或者是《隋唐英雄傳》的影響,讓人認為秦瓊是唐朝開國數一數二的將領,其實不然,秦瓊固然軍功卓越,但是與李靖等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秦瓊是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史書上說法不一,《舊唐書》說秦瓊參與了,但是其他一些史書說他沒有參與,由於玄武門之變的功臣排名都比較高,可見秦瓊是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的,這也是排名靠後的一個原因。


另外由於秦瓊年輕時常年征戰,大傷小傷在所難免,因此晚年主要是在家養病,官位職銜也就並不高,去世時是徐州都督,所以綜合這幾方面的原因,秦瓊排在了最後。


大耳朵金絲猴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後,第一又是誰? 古時有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生死都握在君王手中,臣子功勞大小自是由當任君王說了算。

二十四功臣圖,是在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命閻立本畫功臣圖,懸掛於凌煙閣。 秦瓊在李世民二十四功臣圖中排命最末,這排名,自然是由當時君王李世民欽定的。


大唐是由李淵和許多老功臣建立的,這些老功臣自然是開國將領。秦瓊的戰功幾乎都是玄武門之變前的戰爭征伐各路割據政權獲得的,在李淵時期被封為國公,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論戰功,秦瓊在前任君王李淵名下更大一些。

如果當時君王李淵命人作一幅功臣圖,那戰功赫赫的秦瓊未必是末位,有可能排名前十了。 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為了紀念和追思與他一起打天下和開創太平盛世的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裡例出的都是有功於李世民的,這也算是歷代君王對追隨他打天下,坐江山功臣的一種犒賞,也算是帝王收攏人心的一種手段。

古人有云,一朝君王,一朝臣。 而李淵時期戰功赫赫的秦瓊,在李世民任君王的時期,他基本上在養傷,沒有參與朝政的機會,許多李世民奪政的重要轉折點他也未參與其中。相比於其他功臣,秦瓊的功勞相對而言也就不那麼明顯。

凌煙閣功臣:

李世民能將秦瓊排入凌煙閣,都是看在他前期開國有功的份上,看在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情誼上的,所以秦瓊能進入二十四功臣,一半是他有開國元老的功勞,一半是李世民念舊之情。

所以李淵的得力戰將秦瓊在李世民命人作畫題字的二十功臣圖中排位最末也就不足為怪了。

那麼誰又是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 凌煙閣排名第一的是趙國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的哥哥,也就是李世民的內兄。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長孫無忌便參與其中,任渭北行軍典籤,輔佐李世民征伐戰爭,出謀劃策,參與機密。最重要的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他是策劃和組織者之一,而且還是他堅定了李世民發動政變的決心,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親信。

欲上凌煙閣,後代無數臣子的渴求。是名譽與地位的象徵。


剛日讀史


受《說唐》、《隋唐演義》等歷史通俗小說和相關影視劇的影響,很對人對秦瓊、尉遲恭、陳咬金等人物影響深刻。尤其是秦瓊,在演義中是武藝超群的猛將,為李世民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很多人為秦瓊叫屈,認為李世民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將秦瓊排在最後是極不公平的。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呢?

秦瓊只是將才,並非帥才

秦瓊曾先後追隨過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最後投奔到李世民帳下,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征戰一生。首先承認,秦瓊是一員當世猛將。

李世民少年時也年輕氣盛,帶兵打仗時,對方陣營有敵將在陣前跑來跑去,耀武揚威,李世明這哪忍得了,立馬讓秦瓊去把敵將人頭取來。秦叔寶也是不含糊,馬上挺搶殺入敵陣,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來去自如,無人敢當,而且不是一次兩次。

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來什麼呢?其一,秦叔寶武藝超群,銳不可當,這時自然的。其二,秦叔寶並不是像李靖,李勣那樣的,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的三軍統帥。要不然李世民怎會輕易讓秦叔寶出入敵陣呢。其三,再往黑暗地方想一想,秦瓊在李世民心中並不是如此重要,否則,怎麼會每次都讓秦叔寶冒險呢,縱然秦叔寶勇冠三軍,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怎麼就能保證秦叔寶每次都能安全回來呢。

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

這個原因是被大家討論最多的,但是,關於秦瓊為什麼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我個人覺得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如上面的分析,秦瓊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像這種決定自己命運但又見不得光的事情,李世民就沒把秦瓊叫上。

第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禁軍並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只是帶了少量貼身衛隊,屬於秘密行動。把秦瓊帶上就招人注意了,誰都知道秦瓊是李世民帳下猛將,你李世民帶這麼個猛人進入東宮,肯定是來者不善,早引起注意了。

第三,這點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瓊身上有一種純粹的軍人氣質,並不想參與這些權謀政變。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依據

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依據主要是看官階品級,而後是這些功臣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當然後一個基本上從是否參加玄武門之變就可以看出來。

二十四功臣排序如下:

1、趙公長孫無忌:司徒。 2、趙郡元王孝恭:贈司空、揚州都督。貞觀十四年卒。 3、萊成公杜如晦:贈司空。貞觀四年卒。 4、鄭文貞公魏徵:贈司空、相州都督。貞觀十七年卒。 5、梁公房玄齡:司空。

以上為正一品。

6、申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 7、鄂公尉遲敬德:開府儀同三司。 以上從一品。 8、衛公李靖:特進。 9、宋公蕭瑀:特進。 10、褒忠壯公段志玄: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貞觀十六年卒。 11、夔公劉弘基:輔國大將軍。

以上正二品。

12、蔣忠公屈突通:贈尚書左僕射。貞觀二年卒。 13、鄖節公殷開山:贈陝東道大行臺右僕射。武德五年卒。 14、譙襄公柴紹:贈荊州都督。貞觀十二年卒。 15、邳襄公長孫順德:贈荊州都督。卒年不明,當在貞觀十三年長孫順德改追封邳公之前。 16、鄖公張亮:洛州都督。

以上從二品。

17、陳公侯君集:光祿大夫、吏部尚書。 18、郯襄公張公謹:贈左驍衛大將軍。貞觀六年卒。 19、盧公程知節:左領軍大將軍。 20、永興文懿公虞世南:贈禮部尚書。貞觀十二年卒。 21、渝襄公劉政會:贈民部尚書。貞觀九年卒。 22、莒公唐儉:光祿大夫、民部尚書。 23、英公李世勣:光祿大夫、兵部尚書。 24、胡壯公秦叔寶:贈徐州都督。貞觀十二年卒。
以上正三品。

排名第一的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作為國舅,代表了長孫皇后這一邊的外戚勢力,而且一開始就追隨李世民,個人能力也非常強,官階為正一品,排在第一無可爭議。二十四功臣排名是在貞觀十七年,此時很多老臣都已經去世,包括秦瓊,已經去世五年了。秦瓊官階只是三品,是品級最低的,而且實職也只是地方都督,沒有進入中央權力中心,所以,排在最後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為了表彰那些功勞大的將領,而特別製作了他們的畫像,把他們掛在凌煙閣之上。凌煙閣就是一個閣樓的名字,李世民就把功勞比較大的功臣給供奉在裡面了。

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皇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說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

長孫無忌還是來自關隴集團,很早他就跟隨李世民,開始建功立業了。人家長孫無忌為李世民建言獻策的時候,秦瓊還在瓦崗軍給大唐作對呢。

長孫無忌還是玄武們事變的主謀,當時,第一個提議要殺掉太子李建成,讓李世民發動政變的人正是長孫無忌,而且長孫無忌還特意叮囑李世民。

若是李世民不先動手,很可能就會被人家給殺了。更加重要的是,長孫無忌告訴李世民,一旦,局勢對於李世民不利,李世民手下的那些文人武將,也都會選擇離開他。

真的到了那時候,李世民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可以說正是長孫無忌的這一番言論,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世民後來才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掉太子李建成的。成就了後來的一代帝王霸業的。

不說別的,就長孫無忌所做的以上幾點,人家排在第一,已經是當之無愧了。

在唐太宗李世民眼裡,長孫無忌的重要性,就像蕭何對於劉邦一樣。所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里根本沒有能和長孫無忌相比的。

所以,長孫無忌排第一,實至名歸。

我們再說秦瓊為何會排在最後一位?

說實話秦瓊能排在最後一位,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雖然秦瓊也很能打,甚至比尉遲敬德都厲害,但是,秦瓊的功勞,主要是在大唐的建立過程中。

唐太宗所說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主要考慮的是助他當皇帝的人,也就是玄武門事變發生的過程中,誰參與了,這才是重點的考核指標。

像大唐建立過程中的那些功臣,還有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鞏固大唐江山,而開疆拓土的,都是次要考核指標。

很顯然秦瓊是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的。即使是參與了,也沒有跟隨李世民到達玄武門之內的第一現場。

他不像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發動玄武門事變的時候,他們一直都是跟隨著李世民的。

當時唐太宗發動政變挑選的人,都是他比較信任的。

秦瓊也可能不太受唐太宗的信任,也許是他身體多病,根本參加不了。而且根據史料的記錄,秦瓊在大唐建立之後,基本上就沒有再打過什麼仗了,他都是以在家養傷為主。

所以,唐太宗能把他排在第二十四位,對他已經是令看一眼了。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英主,他的排名肯定是有道理的,不會冤枉任何一個人,不回辜負任何一個人。秦瓊之所以排在最後,也是實至名歸。


史學達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排名倒數第一,這個排名公平嗎?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4個排行榜讓人十分津津樂道,這4個排行榜分別是麒麟閣十一功臣、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紫光閣50功臣。頒佈這四個排行榜的分別是漢宣帝劉詢、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清乾隆帝弘曆。

相信所有人和我一樣,對凌煙閣24功臣最為熟悉,這24人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瓊。

通過觀察24功臣名單,不難發現,李世民在進行排名時遵循這樣幾個原則:

1,文官排名優於武官。

2,玄武門之變功臣優於開國功臣。

3,各個勢力適當有所照顧。

在這些原則下,秦瓊能安排到倒數第一已經是萬幸!要知道,還有很多名將還在秦瓊之後!

1,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早在太原起兵時就追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更是直接參與策劃,始終都是李世民秦王府第一謀臣,第一心腹。長孫無忌之於李世民,好比蕭何之於劉邦、李善長之於朱元璋。更何況,在李世民立儲問題上主張立晉王李治,幾乎達到了操縱朝政的地步,李世民都不加以干涉。如果長孫無忌不排第一,其他人都不敢參與排名了。

2,李孝恭,唐朝宗室將領中真正有才能的人,李孝恭在玄武門之變中態度中立,但是之前的那些攻略巴蜀,俘獲朱粲滅蕭梁,破輔公祐,平定江南那麼多硬槓槓在哪裡,誰也否定不了。就憑僅次於李世民的戰功,排第一也行,姑且給他排第二,讓他坐冷板凳去。

3,杜如晦、房玄齡,房謀杜斷這兩位賢臣,這是李世民的智囊團,相當於張良、劉伯溫都一樣的角色。只有絕對的心腹才能擔任智囊團,也只有絕對的心腹能夠說到李世民心坎上,能說服李世民採取正確決策。

4,魏徵,和程咬金、李績、秦瓊一樣都是瓦崗舊部,只不過魏徵曾為李建成的東宮謀士這一點,讓他成為李世民裝點門面的最好選擇。魏徵的直言敢諫和李世民的虛懷納諫,這是歷史上的絕唱,讓魏徵作為東宮舊人成為凌煙閣上前五名的人,這是李世民的虛懷若谷。作為代價,在沒有其他東宮舊人列在凌煙閣。

5,高士廉,李世民妻子長孫皇后的舅舅,同時是北齊皇族後裔,如此高的身份,排名太低也不行,放在第六其實真有點委屈。高士廉修訂《氏族志》,讓李世民家成了天下第一士族,這一功勞,必須給點獎賞吧。

6,尉遲敬德,李世民第一心腹愛將,620年尉遲恭投靠李世民,從此以後兩人常常並肩作戰,多次帶領玄甲軍大破敵軍。尉遲恭有兩大功勞,一是北邙山力救李世民,大敗單雄信;二是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元吉。尉遲恭跟隨李世民時間長,功勞大,積極參加玄武門之變,所以給出了一個武將的最高排名第七。

7,李靖,公認的唐朝第一名將,曾經輔佐李孝恭滅蕭梁,破輔公祏,又擊滅東突厥,平定吐谷渾。李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排名在尉遲恭後面,完全意料之中。

8,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這五人,在李世民團體中,都是響噹噹的元老。蕭瑀來自於南梁皇族,宰相之才;段志玄和劉弘基是李世民太原起兵時就倚重的大將,屈突通則是從隋朝陣營投降過來,資歷不亞於秦瓊曾經的上司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

9,柴紹、長孫順德,這兩人又是李世民的親戚。柴紹當過隋煬帝長子楊昭的伴讀,後來做了李世民的姐夫。長孫順德是長孫皇后的叔叔,和劉文靜、劉弘基都是促使李淵起兵反隋的功臣。

10,張亮,這是一個異數,他本來是徐世績的部下,居然排名上比大多數瓦崗舊人更靠前。張亮號稱高密專業戶,但是對李世民忠誠度很高。張亮在瓦崗軍中靠高密升官,隨徐世績投降唐朝後,在房玄齡把他引薦給李世民,與李建成的鬥爭中,張亮到洛陽組織秦王府力量,被抓後嚴刑拷打也沒有承認。

11,侯君集,貞觀年間最受重用的武將之一,征討吐谷渾,攻滅高昌中立下大功。可惜,侯君集圖謀不軌被張亮告發,被處死。

12,張公瑾,原本是王世充部下,因為參加了玄武門之變,排名也靠前了。

13,程咬金,李世民征討王世充時投靠過來,又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雖然後期沒有什麼很亮眼的軍功,但是活的時間長,資格就熬出來了。

14,虞世南、劉政會、唐儉,這幾個人都是世家子弟,同時也是秦王府最倚重的文士。

15,李績,就是徐世績,徐茂公,瓦崗將領中,徐世績投降最早。早在李密瓦崗軍被王世充打敗時,程咬金、秦瓊這些人投靠了王世充,徐世績則是帶著黎陽倉投靠唐李淵,李密後來逃走,他也沒走。不僅如此,徐世績還早早改姓李。徐世績在唐朝的軍功僅次於李靖,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破東突厥,滅高句麗,平定磧北。相比其他人,李績的排名,明顯太低了!況且,玄武門之變時,李績不是不想參加,而是在外領兵,沒機會參加!

16,秦瓊,民間聲望很高的名將,沒有李靖、李績、侯君集那樣的戰功,又不像尉遲恭、程咬金、張亮的忠誠度,能排在凌煙閣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在與凌煙閣同時代的人中,功勳不亞於李靖李績的,還有一個蘇定方,他破東突厥、滅西突厥、平蔥嶺之亂;夷百濟、伐高句麗、定吐蕃 ,“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太子府舊將中,最強的將領莫過於薛萬徹,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徵高句麗時屢立大功,尚太宗妹丹陽公主,李世民還親自傳授房事技巧。論戰功,秦瓊貌似還不如薛萬徹啊!<strong>

唐太宗晚年,還平定出一個當時三名將,分別是李績、李道宗、薛萬徹。其中李道宗是曾參與了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徵高句麗等諸多戰役,還是唐朝宗室,沒有列入凌煙閣功臣,實屬惋惜。


歷史知事


貞觀十七年,這一年魏徵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說出了那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魏子卒,吾失一鏡也。”由於思念魏徵,進而李世民也開始思念起那些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從龍功臣們來。於是,李世民令閻立本將隨他一起打天下的二十四名功臣進行畫像,懸掛於凌煙閣。



其實,這一做法並非李世民首創,早在東漢時期,漢明帝劉莊就將隨漢光武帝打天下的二十八位將領以二十八星宿為序,畫像排列為“雲臺二十八將”。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也是仿照了雲臺二十八將而來。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除了李孝恭為河間郡王,虞世南為永興縣公外,其餘的二十二位都是國公爵位。其排位主要是以功勞之大小,親疏之遠近,官職之高低來進行排列。



其中的第一位便是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親密無間了。論地位,長孫無忌是三公之一的司徒;論品級,長孫無忌是位極人臣的正一品;論功勞,長孫無忌是幫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策定之人;論親戚,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論爵位,長孫無忌是食邑萬戶的趙國公。因此,長孫無忌如果排第二,那就沒有人敢排在第一了。

當然,大家都對秦叔寶排倒數第一感到憤憤不平。其實,秦叔寶能進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已經是李世民對他很高的褒獎了。秦叔寶在李世民登基之後便長期處於患病狀態。除了統一之功,李世民登基之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秦叔寶都沒趕上。因此,他爵封翼國公,官拜左武衛大將軍,不過都是三品。只不過是後來的小說演義把秦叔寶給抬高了,讓大家覺得秦叔寶不該排在最後一位。



其實,作為功臣而言,李勣排在倒數第二位,才真正是比較委屈的,但是,李勣畢竟年輕一些,作為活著的人,放在這個位置也是莫大的恩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