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隨著我國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為電動車提供能源的電池廠成為了造車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電池產能的多少,關係著新能源車的銷量,也就是車企的營收,那麼對於整個電池產業的分析也就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新能源車發展情況以及未來趨勢。正好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院發佈了2019年2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我們就從中一看端倪吧。

三元材料裝機量佔據半壁江山

根據2019年2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來看,由於受到春節假期和車市淡季等因素影響,2019年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25GWh,同比增長120.79%,環比下降54.89%。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2月配套的動力電池主要以三元鋰電池為主,裝機量為1.85GWh,佔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82.3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2.12%。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值得關注的是,2月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為321.49MWh,呈現出“雙比”下降,同比下降了3.63%,環比下降了77.33%。由於三元鋰電池相較於磷酸鐵鋰電池熱穩定性差不少,所以國家要求新能源客車上強制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本月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的下降,也反映的新能源客車的產銷量有所下降。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寧德時代依然壟斷,比亞迪追趕希望渺茫

從動力電池企業方面來看,2019年2月裝機量排名前10的企業如下圖所示。寧德時代以967.74MWh奪得第一,佔比42.96%,依然處於壟斷地位。比亞迪裝機量為583.97MWh,位列第二,佔比26.01%。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瓜分近70%的市場,呈現出兩家獨大的情形,而且目前來看,電池產能供不應求。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由於比亞迪主要供應自家的新能源車型,外供的電池佔比較小,其市場份額也只佔26.01%,與第一名相差懸殊。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在新能源乘用車上,寧德時代提供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906MWh,佔當月全行業純電動乘用車裝機總量的53%。吉利則是寧德時代2月份最大的配套主機廠,裝機的主力車型為純電的帝豪EV和帝豪GSE。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威馬汽車也分別是寧德時代的重要合作伙伴。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而且,由於現在電池供不應求,寧德分別和吉利、上汽建立了合資公司,與北汽建了生產電池PACK的普萊德,這也就說明拿到電池的前三名都是“關係戶”,像威馬、蔚來這些造車新勢力所佔的份額少的可憐,在全新的電池生產線沒有建好前,電池缺貨的情況暫時也得不到好轉。所以如果想盡快拿到配有寧德時代電池的新能源車,選擇傳統車企更靠譜。

嘿電總結

隨著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出臺,各個主機廠的利潤進一步被壓縮。漲價則意味著更少的銷量,對於現在還未建立其品牌信任的造車新勢力來說,並不是最好的辦法,那麼壓縮成本就成了主機廠保營收的基本策略,尤其是成本大戶的動力電池,更是成為了車企開刀的目標。

“兩家獨大”,原來除了寧德和比亞迪,其他電池廠過得這麼慘!

雖然目前看來,三元鋰電池佔比最高,但成本高、質量重等問題,也說明三元鋰電池不是目前新能源車最佳的動能解決方案。而且,國家政策有向增程式電動車靠攏的傾向,很多車企也開始了增程式車型的研發,所以未來電池產業是怎樣的格局、新能源車市場又是怎樣的格局,都還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