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邬先生走的时候,为什么十三爷对邬先生说了句“我们对不起您”?

远方83437310


十三爷是什么人?他在《雍正王朝》里面的设定是侠王,侠王是路见不平,就会拔刀相助,而对于自己有恩,或者有帮忙的人,自然会是百倍奉还,雍正的继位,邬思道起的作用很大,而如今,雍正继位了,十三爷也要被封为铁帽子王,而邬思道却要走了。

邬思道是个有功的人,但是助雍正继位成功之后,他却是什么也没有好处都没有,名与利都没有,还有那个年秋月,十三爷和雍正都知道,邬思道喜欢年秋月,而年秋月也喜欢邬思道,但是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

从邬思道手里硬生生的将年秋月给纳了做侧福晋,邬思道很清楚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很早就对年秋月说,你迟早是四爷的人,而年秋月开始还不明白这个意思,在被雍正抬旗的时候,还很高兴。

而且这个抬旗,还是在弘历在热河狩猎的时候,表现得很好,获得了康熙的肯定,拿到了本该属于太子的明黄如意,按道理说,雍正应该要表彰做为弘历老师的邬思道先生,而是为年秋月抬了旗,原因就是她侍奉邬思道有功。

但正是因为年秋月抬了旗,她与邬思道却就变成了不可能,因为满汉不通婚,就这样,明明是邬思道立了功,却被雍正添了堵,十三爷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就找了一个特别像秋月的,名字叫如月的姑娘,让邬思道带走。

而从后面的剧情来看,如月与邬思道相处的还不错。另外,在邬思道名份上面的问题,十三爷也明白雍正的一些苦衷,也就是邬思道所说的那三个不可用的道理,邬思道有功却不能有名有利。

但其实,十三爷不知道的是,雍正半夜回雍正府是打算杀掉邬思道的,邬思道要让十三爷要推掉铁帽子王,他还不以为意,邬思道就告诉高勿庸那几个为雍正办秘密差事的都被杀了,两个人就看着天上的乌鸦无语,想必十三爷此刻更觉得对不起邬思道吧。

这个也是十三爷后来对雍正的态度上面,有所转变,不再是以前敢说也做的老十三,下棋是一心求和,一些该说,想说的话都都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诺敏的那个天下第一巡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与张廷玉一样,都不敢说了。


历史简单说


这里,必须说一个女人---年秋月。她是年羹尧的妹妹,伺候邬思道起居的丫鬟,最后成了胤禛的侧福晋!

胤禛让年羹尧请邬思道入府。胤禛考虑到邬思道腿有残疾,于是,让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照顾邬思道。这一照顾不要紧,两人日久生情,两情相悦。邬思道很享受年秋月“管”着他。甚至,有时候,邬思道只听年秋月的话。

例如:邬思道给弘历弘时讲课,功课未完不让吃饭。福晋让丫鬟传话,让孩子们先吃饭;后来,十三爷直接自己去请邬思道吃饭。邬思道都没给面子。最后,胤禛出了个主意,让李卫去把年秋月请来。年秋月对着邬思道一顿数落,邬思道很是“受用”,让两个小主子去吃饭了。老十三开玩笑说:我府上如果有这样的丫鬟,我每天挨三顿骂也心甘情愿。

由此,可以看出,胤禛等人知道邬思道和年秋月的感情。弘历得了康熙赏赐的如意,邬思道教导有方。胤禛没有赏赐邬思道,而是重赏年秋月,并给年秋月一家抬旗。按照这个套路,先给年秋月抬旗,脱离旗奴的身份。之后,就应该是让邬思道和年秋月完婚了。

而年秋月和邬思道关系,也是越来越亲近。邬思道甚至用手搭在年秋月肩膀,将秋月拦在怀里。这一切,老四和老十三都看见了。

可惜,年羹尧在这个时候搭上了八爷的船。年羹尧为了感谢八爷提名他当陕甘总督,回京以后没有先去他的主子四爷府上请安,而是去八爷府上给八爷表忠心。此时,年羹尧等于是脚踏两只船。胤禛为了不让年羹尧跳船,只能娶了年秋月。年羹尧成了胤禛的小舅子,老八再也不可能拉他入伙。同时,年羹尧也会对胤禛更加忠心。

不过,这可苦了邬思道和年秋月这对情侣。年秋月就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她不想嫁,她想让邬思道带她走。可是邬思道明白,天下之大,那里能容得下他们?他们能逃得那里?邬思道跟年秋月说:你早晚是四爷的人。

邬思道不爱财,不爱做官。可以说,能和年秋月相依为命,是他最大的心愿。可是,邬思道深谙权谋之术,年秋月必须嫁给胤禛。邬思道自己要是娶了年秋月,对胤禛控制年羹尧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胤禛害怕他和年羹尧勾结。因此,邬思道主动替胤禛做媒,让胤禛纳年秋月为侧福晋。邬思道和年秋月朝思相处十年,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

邬思道为胤禛登基,劳累十几年,最后一无所得,孤身一人离开京城。侠肝义胆的老十三,才会跟邬思道说:我们对不起您。不过,老十三最后送给邬思道一个长得很像秋月的丫鬟。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登基,邬先生选择了半隐,离开了京城。临行前,十三爷胤祥前来送行,他满怀歉意地说:“我们对不起您。”

是什么事让胤祥觉得对不起邬先生呢?因为邬先生和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两情相悦,然而四爷胤禛却纳年秋月为侧福晋,这让胤祥感觉很对不起邬先生。


邬先生和年秋月的感情,四爷和十三爷心知肚明。比如有一次胤禛家宴,邬先生却在监督弘历与弘时背书,不背完就不许吃饭。十三爷去给孩子们说情,被邬先生挡回去了。于是四爷让秋月去喊,果然成功把邬先生叫来了。而邬先生和年秋月平时的种种举动,也都落在了四爷和十三爷眼中。


既然四爷明知道邬先生和秋月相互喜欢,为什么还要纳秋月为侧福晋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四爷也喜欢秋月。

《雍正王朝》第一集有这么一个细节:胤禛跟着年羹尧去偷窥邬先生,隔着门缝看见秋月在给邬先生烫脚。

这时胤禛跟年羹尧说的第一句话是:她就是秋月?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可见胤禛一开始就在注意秋月了。

当然,对于胤禛这样以天下为目标的人来说,儿女私情只是小事,随时可以舍弃。真正让他娶秋月的,是下面两个原因。

第二,四爷为了拉拢年羹尧。

在剧中,年羹尧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也是他的得力干将。但是年羹尧这个人心高气傲,又不安分守己,经常干出出格的事情。比如他剿灭江夏镇,不论妇孺老幼,全部杀死;比如他和八爷拉拉扯扯,眉来眼去。

胤禛即要用年羹尧,又必须防着年羹尧。所以他把年羹尧的妹妹纳为侧福晋,就是要进一步栓牢年羹尧,让他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地听自己的话。

第三,四爷不能让邬先生和年羹尧走得太近。

年羹尧是将帅之才,邬先生则是顶级谋士,被喻为“房杜”。而胤禛是雄猜之主,他不可能容忍年羹尧和邬先生有私人关系,结为亲家,特别是年羹尧的忠诚性可疑。

所以胤禛不可能让邬先生娶秋月,聪明的邬先生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秋月说:“你早晚是四爷的人。”

一对情侣,就这么输给了政治。邬先生为胤禛尽心尽力地谋划,助他登上皇位,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感情。在胤祥看来,自然是很对不起邬先生了。



梦露居士读文史


晶莹剔透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向邬思道说出一句“我们对不起你”的时候脸色一定是抽搐的,因为用邬思道的智慧把当今扶上了皇帝位置,当年还是“贝勒阿哥”的十三阿哥也即将戴上了“铁帽子王”的帽子!

当年在扬州与四阿哥胤禛一行的邂逅,孑然一身的邬思道是被请到了北京雍亲王府的,那时候的邬思道是先生,严然是雍亲王府的半个主人,可如今还是孑然一身,还有些像落荒而逃的样子!

不管怎么说这是出了京城,首先是出了“雍亲王府”,有点寒风刺骨,邬思道与十三阿哥胤祥虽然对站着,但斯情与此景他们二位有些酸楚。

憧憬;齐聚四爷府的日子:

对不起我什么?身残志坚的邬思道觉得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佛家禅语说:从何处来?由来处來;到何处去?到去处去!来也空空,去也空空,邬思道还是那个邬思道,可四爷已经登顶,邬思道留下的可能就是一个“名”,带走是一个“情”。

回忆一下:十几年前,瘸子邬思道竟然与皇子“冷面王”有了知遇之恩,与还是皇子的十三爷有说不完的情道不完的“义”,交心与知己并存。

一闪念:年羹尧的影子出现了,是年羹尧把自己护送到雍亲王府,对了;年秋月,还有年秋月的静心照顾,不知怎么了,只有年秋月的话邬思道是听得乖乖的。

真正的“梦醒京城雨打萍”

忽然“狗儿与坎儿”在邬思道与十三爷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缠死鬼,一个鬼难缠,如今已经天地两隔。

还有那向铃声一样响的“翠”,现在是一品诰命夫人,这才十几年的功夫,由一个卖身葬母的丫头变成了封疆大吏的太太,这是哪跟哪呀!

年羹尧、狗儿、坎儿、翠儿,加上我这个邬思道,还有眼前站着这位十三爷,再想就是一眼望不到的曾经装傻充愣、如今是天子的四爷。


留下记忆,暮然回首望长安

邬思道什么也不要,他没有作后悔的事情,唯一后悔的就是与“年秋月”的那一段,书生的情最真挚,可是谁让“年秋月的哥哥是年羹尧”了!

邬思道能把那时候的四爷,现在的皇帝推上高峰,自己岂能儿女私情舍大业?没什么对不起的,在邬思道眼里,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这一生亲身经历过的“惊风密雨”更自豪。

虽然各走各的路,又有谁能预料自己的生死,不能想,年羹尧真的该死,忘记了自己就是一个奴才。还有高福,有情有义,怎么就管不住自己那个裤裆,不过也难怪,他要是不死,谁给八爷报信,此时此刻加上此情此景,只剩下暮然回首。

十三爷来送邬思道一程,就是想说一句“对不起”吗?是十三爷自己的对不起还是代他皇帝四哥说的对不起,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邬思道”这个只会耍阴谋的小人之术,脱离了正在行使“光明正大”的雍正皇帝,未来史笔如铁,定会写上一句“邬思道”的大名。

邬思道不去细想十三爷那句“我们对不起你”的那句话,各自端起十三爷的这碗送行酒,还是苏东坡的那首“赤壁怀古”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一句:各自珍重!

(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本作品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否则后果自负!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一起互动评论留言!


日尧居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邬先生是一个很出彩的角色。他辅佐四爷顺利登基继位,随后全身而退,从容归隐。在他离开京城前,十三爷去送他,对他说了句:“邬先生,我们对不起您呐。”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邬先生辅佐四爷顺利继位,绝对是第一功臣,但最后却什么都得不到,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京城,还要小心提防着雍正的猜忌。离开时四爷连面都没露,还是十三爷侠骨柔肠,跑过来送送这位老朋友,这当然是“对不起”。



第二,邬先生在四爷府中,和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互相爱慕,但四爷为了与年羹尧绑定,避免他投靠八爷,这才娶了年秋月。这件事也令邬先生和年秋月二人抱憾终身,以至于后来年秋月临死前,想到的最后一个人还是邬先生。邬先生临走前,十三爷送给了他一个名叫“如月”的丫鬟,与秋月长相很像,这一方面是为了弥补邬先生失去秋月的遗憾,另一方面或许也出于监视邬先生的目的。所以,十三爷想到邬先生失去挚爱,却还要忍受一个卧底潜伏在他的身旁,他这才感慨:“我们对不起您。”



不过,这句“对不起”却让邬先生大为感动,他在临走前忍不住对古道热肠的十三爷说,要他辞掉铁帽子,才能保一世平安。十三爷此后辅佐雍正,低调谨慎,勤勉务实,这与邬先生临别前的赠言不无关系。


达摩说


这句话本应该雍正来说,也是替雍正说的吧。邬先生在“九子夺嫡”中帮助雍正步步为营,弯道超车,最后夺取皇位,说他是第一功臣好不为过。当然这是电视剧。我们既然说到《雍正王朝》,就先放一放正史。



邬先生每次给雍正分析大势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武侠片武戏高潮的感觉,紧张又让人折服。尤其死鹰事件的分析,几乎对后来的结局做了一个肯定的伏笔。现在邬先生要走了。十三爷是谁,十三爷是赫赫有名的“侠王”啊。一身正气,忠肝义胆,又十分重情重义。邬先生这一走,不知道以后生活怎么样。


邬先生帮着自己的四哥当上了皇位,却没有给他高官厚禄,安享晚年的机会。就像雍正还是四阿哥时曾说的“先生有房杜之才”,当初雍正说自己没有李世民之命。现在呢,雍正有了李世民的命,有房杜之才的邬先生却没有了房玄龄,杜如晦的命。十三爷这是于心不忍,内心自责呐。


红雨说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呕心沥血十几年终于帮助胤禛夺得皇位,然而第二天邬思道却一个人静悄悄的走了。只有侠王十三爷为他送行,分手之时十三爷的一句:“邬先生,我们对不起您啊。”这是为何呢?

这句话有十三爷替雍正说出来的味道第一是感情上的亏欠;邬先生最初在胤禛府中,生活起居都是由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照顾,日久生情,估计一是秋月仰慕邬思道才学,另一方面是由于邬思道教好了弘历让弘历博得康熙的好感,这让胤禛十分高兴给年秋月一家抬旗脱离奴籍,这在封建社会可是天大的恩情,秋月也想以一个女人“传统”报恩的方式—以身相许来报答邬思道;然而秋月毕竟是胤禛绑定年羹尧的一张牌,两人即使你情我愿但是他们的爱情无法自己作主,最后秋月也只能嫁给胤禛作了侧福晋。


最后作为“弥补”安排了如月照顾邬思道,说是照顾其实就是一个卧底,双方都是心知肚明所以连邬思道最后也感慨:“看来邬某下半辈子又要被人管着了”

第二是事业上的鸟尽弓藏。胤禛最后能够登上皇位,离不开邬思道这十几年的鼎力辅佐,然而成大事后,雍正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事,如不是自己机灵恐怕早就命丧黄泉。


但是,十三爷毕竟是侠王临走前一句“我们对不起你”让邬思道感觉到人间还有一丝情谊,所以他也最后对十三爷说:“皇帝已经不是当年你的四哥了,如果封你铁帽子王,你要拼命辞掉才可保一世平安”。正是这句临走提醒让十三爷从此收敛锋芒、低调谨慎,最终保全自己。


用户57919456053


十三爷为人忠厚耿直是个坦荡荡的男人。身为和雍正继位之前最亲近的人之一,他深知邬思道对雍正的帮助有多么至关重要。但雍正继位之后并没有让他们一同共享荣华富贵,反而对那些知道他一些事情的人秘密屠杀。而邬思道知道了太多秘密,本意里雍正是想杀掉邬思道的。邬思道看似是普普通通的离去,其实是一种近乎于逃命的狼狈模样离开的。不论邬思道是何种方式离开,十三爷都觉得雍正有愧于他,所以他对邬思道说“我们对不起您”


救赎影视


是有这莫一段对白。

很复杂的心情。

邬对四爷党的贡献太大了,考虑多种因素,不得不让邬离开身边。十三爷义气有加,说出了一段真心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