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大沽炮臺

大沽口,是北方的海防要隘,自古就是入京的水道咽喉,歷史上被稱為"津門之屏"。中國近代史上的四次大沽口保衛戰中,只有發生在1859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以清軍的勝利告終。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大沽炮臺

戰爭爆發緣由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法聯軍憑藉其優勢的海上力量,接連攻陷中國沿海重鎮,1858年6月(咸豐八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美、俄等國簽訂了《天津條約》,並約定第二年正式換約。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天津條約

英、法等國政府對從《天津條約》獲得的權益並不滿足,認為應當借換約的機會再次挑起戰爭,向清政府榨取更多的利益。

1859年6月,前來換約的英、法公使拒絕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線前往北京,而是在艦隊保護下直闖禁止外國船隻進入的大沽口,並拆毀中國軍隊佈設的障礙,中國守軍奮起還擊,第二次大沽保衛戰由此爆發。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大沽炮臺

精心布放

大沽炮臺曾在第一次大沽保衛戰中失守,《天津條約》訂立後,英法軍隊從天津撤走。受命籌備防務的僧格林沁立即整頓軍隊,添設大沽海口水師,並在第一次大沽之戰被毀的炮臺、營盤的廢墟上新建防禦設施。南北兩岸各建炮臺3座,共安火炮60門,火力配備如下: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1、12000斤大鋼炮2門,

2、萬斤大鋼炮9門,

3、5000斤鋼炮2門,西洋鐵炮23門。

所有炮臺周圍均堅築堤牆,堤牆之外開挖壕溝,豎立木樁。又在海口設置三道攔河鐵鏈,配置鐵戧(qiàng) ,安設木柵,連成巨筏,並加強了偽裝。為加強翼側的防禦,在北塘地區整修了炮臺,火炮增至24門,對北塘以北的營城亦設兵防守。

在天津以東30餘里的雙港附近新建炮臺13座,安設1200斤以下大小鋼鐵炮各81門,大大加強了縱深防禦。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侵華英軍海軍司令賀布少將

武裝挑釁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聯軍艦隊在侵華英軍海軍司令賀布少將率領下到達大沽口外後,立即進行武裝挑釁活動。賀布派康墨雷爾艦長和翻譯孟甘越過攔江沙,向清軍投遞信件,要求三日內開放一個入口,以便公使溯河去天津。18日下午,英艦8艘,乘風潮之勢直入白河內。乘夜暗,曳倒攔江鐵戧4架。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曾格林沁王爺

大戰前的死寂

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軍向大沽發起攻擊。賀布親率聯軍艦艇12艘(英國淺水蒸汽炮艦11艘,法國淺水蒸汽炮艦1艘),從攔江沙向海口開進。

下午2時,聯軍艦隊在完成開進任務後,賀布便以艦艇數艘排除水中障礙物,開闢通路。其餘軍艦排列在旁,進行挑釁。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曾格林沁

在此過程中,守衛大沽炮臺的中國官兵全部進行了隱蔽和偽裝,炮臺上偃旗息鼓,一位參戰的英國士兵曾這樣回憶到:“所有炮臺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聽不到它們的一點聲音,也看不到什麼旗幟”。

直隸總督恆福再次派遣官員拿照會勸說使節由北塘登陸換約。英、法侵略軍拒絕接受照會。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大沽炮臺保衛戰

憤怒的炮火

下午3時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礙物被拆毀,賀布立即令艦隊向封鎖海口的鐵鏈逼進,並炮擊兩岸炮臺。“然而一下子,就象變魔術似的,所有本來掩護著炮臺大炮的草蓆都捲了起來,頃刻之間全部大炮一齊開火”,守衛炮臺的清軍將士開始猛烈射擊,利用敵艦受阻於水中障礙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揚火力,不久多艘聯軍軍艦被擊傷,賀布本人也負了傷。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布放圖

白旗詐降

到下午4時,包括旗艦在內的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其餘參戰的軍艦也全部被擊傷。聯軍見勢不妙,遂豎起白旗詐降,一旁的美國艦隊司令達底那海軍准將也急忙率艦隊支援英法聯軍,經調整部署後,繼續向炮臺攻擊。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曾格林沁

重創聯軍

下午5時,身負重傷的賀佈下達登陸命令。英、法海軍陸戰隊千餘人,在英軍勒蒙上校指揮下,分乘帆船、舢板20餘隻,利用艦炮火力作掩護,向海口南岸強行登陸,企圖首先奪取南岸3座炮臺。

侵略軍登陸後,一方面遭到炮臺炮火殺傷,另一方面道路泥濘很難前進,同時遭到守軍和由新河前來增援的滿蒙騎兵的阻擊,被迫後撤。是夜,英、法聯軍又繼續進攻,清軍在火彈照明下,英勇抗擊,又給敵以重大殺傷。激戰一晝夜,聯軍遭到徹底失敗,殘部一直潰逃到杭州灣。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大沽炮臺大炮

一場罕見的大勝

此次戰役,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共擊沉敵艦4艘、重創6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2艘,斃傷英軍426人、法軍14人,俘虜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華艦隊司令賀布受重傷。

清軍陣亡38人,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在戰鬥中壯烈殉國。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曾格林沁

蒙古王爺的策略

這次戰役的勝利,是與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堅固設防及其正確指揮分不開的。

例如:英、法聯軍"向我炮臺先行開炮,官軍憤怒,列炮迎擊";

當英、法聯軍上岸,"步隊直逼南炮臺濠溝"時,僧格林沁則立即調火器營"用抬槍、鳥槍連環轟擊",使英法聯軍"紛紛倒地";

當英法聯軍千餘人藏匿在蘆葦叢中,"伏地搶進"時,他又命"我軍以火彈筒御之,每火光一亮,瞥見該夷,即排施槍炮,對準敵人,該夷術窮力盡,不敢戀戰,向船逃竄"。

這些戰鬥,都是在僧格林沁的"以恣該夷之驕,而蓄我之怒"軍事思想指導下進行的。可見,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鴉片戰爭後,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仗,蒙古王爺奇謀

雄偉的大沽炮臺

大沽口保衛戰,是鴉片戰爭以後清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唯一的一次勝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