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辦理刑部大案,各自幕後高人對賭誰更勝一籌?

紅雨說歷史


在雍正王朝中,關於刑部冤案一事,存在很多疑點:

比如為什麼劉八女會選擇跟自己有仇的張五哥頂罪?比如阿蘭並不知道當初借宿的是十三阿哥,她是怎麼找上門的?比如老八胤禩,賑災不接,追欠款不接,偏偏接了刑部冤案?

而通過這幾個疑點的層層揭開,我們不難發現,刑部冤案其實是老八胤禩做的一個局,一方面他急於摔掉任伯安這個包袱,同時也是藉此打擊太子胤礽一夥。

那麼作為睿智的康熙帝,他為什麼會同意老八胤禩接下這個差事呢?面對老四胤禛的生病,他又是什麼態度?

對於各自一派的幕後高人對賭,誰贏了呢?

一、

其實看二月河的小說原著《雍正皇帝》可以得知,阿蘭確實被老八胤禩收買了,雖然劇中給阿蘭洗白了,但是洗的還不夠徹底,多多少少還隱藏著老八胤禩的影子。

其實一開始老八胤禩並沒有想過要扳倒太子胤礽。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讓他多想,以老八胤禩在江南的勢力,不可能不知道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的行走路線,也必然會知道他們曾經經過江夏鎮。

所以對江夏鎮發生的一切也就不會不知,這也是後來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後,老八胤禩一直懷疑老四胤禛的原因所在。

因為當時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名義上是太子胤礽的手下,他們的所作所為都代表太子胤礽的得失。這也是康熙帝不滿意太子胤礽對賑災的老四胤禛評價的體現。

有人認為,可能是在江夏鎮老十三胤祥就透露了身份,這才導致阿蘭找上的門。

如果真是那樣,阿蘭會瞞著張五哥,張五哥還會心甘情願去頂罪?

而且這一路審判都對張五哥不利,眼看明天就要砍頭了,阿蘭才想到找老十三胤祥?這根本不合邏輯,如果早就知道那晚是十三阿哥,阿蘭必然不會拖到最後一天才找上門,萬一人不在家,豈不是搭上了哥哥性命?

而且阿蘭又不是僅僅認識老十三胤祥,還有老四胤禛呢,她怎麼就正好選擇了俠肝義膽的老十三?顯然背後有高人指點,其實這個幕後指點人,就是老八胤禩!

並且,後來老八胤禩審理這個案子的時候,任季安和劉八女相當配合,毫無防備。可惜最終在他倆簽字畫押之後,老八胤禩突然臉就黑了,這倆人立馬傻眼,這也說明這一切都是老八胤禩的策略。

目的很簡單,就是扳倒太子胤礽!

二、

而老四胤禛,作為張五哥的熟人,他為什麼不接審理刑部冤案這個差事呢?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他是想接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想表現,就像當初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鄔思道說的那樣:

“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嗎?”

可是刑部冤案一事,並不是他一個人想接,而是有其他皇子也想接,原因就是因為這件事牽扯到了太子胤礽。

其實通過前面兩次事件,尤其是追繳戶部欠款一事,康熙帝批評了老四胤禛,這讓老四胤禛心中很不是滋味。再聯想到康熙帝跟他討論的“孤臣”思想。

他有點明白了,康熙帝重點應該是放在“臣”字上,而老四胤禛顯然理解成了“孤”字。也就是說,康熙帝更希望看到老四胤禛去得罪人,做好了差事功勞是太子胤礽的,做差了,責任都是老四胤禛的。

康熙帝也明白,刑部一直歸太子胤礽管,只要查下去,很可能會查到太子胤礽頭上。不僅他這樣認為,鄔思道同樣這樣認為,這才是鄔思道為什麼阻止老四胤禛接刑部冤案差事的根本立足點。

那就是不管誰接,都會查到太子胤礽頭上,而且都能查出太子胤礽有罪,並且很可能是大罪,到時候康熙帝廢掉了太子。查案的人反倒成了眾矢之的,畢竟太子胤礽一黨人數眾多,端了這麼多人飯碗……

這也是老四胤禛猶豫的地方,他必須要猜測康熙帝的意思,到底是想保太子,還是想廢太子?

而之前的表現來看,康熙帝顯然更像是要保太子胤礽,不然的話,不會對太子賣官的事不採取措施,甚至還幫他批准了這些官員。

老四胤禛猶豫的地方,就在於,康熙帝是不是暗示他去保太子?

這也導致鄔思道以出走相逼,就是不想讓老四胤禛接下這個案子。

其實鄔思道話只說了一半,有一半的話他沒有說完……

三、

那就是,老四胤禛一旦接下了這個案子,那麼不管最終結局如何,他都離皇位更遠了一步。

而鄔思道從入住老四胤禛府邸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奔著帝師來的,也就是要扶老四胤禛上位!

當然,他們倆怎麼想,並不影響最終結局,關鍵是康熙帝是怎麼想的?

這就是涉及到這個刑部冤案的設局人了,康熙帝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劫了法場,救了張五哥。可是救人容易,眾人卻要討說法,康熙帝就面臨選擇了,這個案子查不查?

不查也不行啊,畢竟法場是自己劫的,不然臉面何在?

如果要查,那麼就要想好可能的結局,如果最終查出來太子胤礽無罪,那麼萬事大吉。可是一旦查出太子胤礽有罪,這怎麼辦?撤還是不撤太子?撤了後,誰來承擔撤太子的罵名?

而此時的康熙帝並沒有做好撤太子的準備,顯然第一種方案最合適,這也是他選拔人才的最初出發點。

顯然,這個案子讓老四胤禛查最合適,最好再帶上老十三胤祥,這樣就雙保險,肯定查不到太子胤礽頭上。

我們看後來辦案時,老八胤禩就是瞞著同是欽差大人的老十三胤祥,目的就是怕阻攔。

而如果老四胤禛不接這個案子,給康熙帝的感覺,就是心裡有鬼,這不是他的性格。並且懷疑他跟太子胤礽不一條心了,這就跟當初給他定位“孤臣”產生了矛盾。

對於老四胤禛來言,如果按照康熙帝的意思,查不出太子胤礽的罪過,毫無疑問,他再次幫了太子,那就真的成為“孤臣”了。不僅太子胤礽不記好,還會遭受其餘皇子的打壓,跟皇位基本無緣。

如果他查出了太子胤礽的毛病,那麼康熙帝就會認為老四胤禛這是落井下石,毫無兄弟情義可言,一旦給定性為這個理由,他就更跟皇位無緣了。

後來康熙帝評價老八胤禩“其心可誅”,正是這個結局的最佳闡述。

所以,只要老四胤禛接下來這個差事,幹好幹壞,都是跟皇位無緣。

四、

那麼最終老四胤禛為什麼沒有接呢?

其實不僅老四胤禛跟鄔思道討論良久,連上書房的幾位大臣面對這件事時,也是意見不統一。

比如佟國維和馬齊他倆是推得一乾二淨,理由很簡單,也非常冠冕堂皇,那就是皇家的事,自己哪能插手?

而最懂康熙帝的張廷玉,確實揣摩聖意最佳,他提出最好讓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來查案。他的這種舉薦,很明顯,是說到了康熙帝心坎裡,畢竟他倆確實是想保太子胤礽。

其實張廷玉不僅僅在這裡表現的保太子,包括後來的燒老八胤禩奏摺,說什麼沒看到;八大山莊被圍,也是張廷玉提醒康熙帝看一下太子的調兵手諭,會不會有人陷害太子;後來舉薦新太子時,張廷玉更是直接舉薦廢太子胤礽。在這一點上,張廷玉一直緊跟著康熙帝的步伐,他的喜好,就代表康熙帝的喜好!

後來老四胤禛終於還是聽了鄔思道的話,巧妙地把自己搞病了,等於告訴康熙帝,不是不想保太子,而是條件他不允許啊,是不是啊,皇阿瑪?

聽到這個消息,康熙帝確實很失落,最終讓老八胤禩來查,還不忘加一個老十三胤祥。

而老八胤禩的手段也很高明,他按照計劃,詐了一份口供,其實也不算是詐,太子胤礽自己確實也不夠乾淨。肖國興的口供連夜送到了康熙帝手中,目的也有兩個:

一是向康熙帝表明態度,自己並沒有公開太子胤礽的罪證,也無意扳倒太子,希望康熙帝不要誤會。其次,則是試探康熙帝對太子胤礽的態度,如果不滿,則會公開罪證,如果要保,則不會公佈。

只是最終的結果並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康熙帝也不滿意,太子胤礽也不滿意,老八胤禩更不滿意。

本來這次刑部冤案,太子胤礽有點冤枉,這種事也不是他指使的,甚至他都對底下的人大發雷霆,只不過他心還善良,想要保他們,結果不僅沒保成,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於是最終展現給人們的結局是:太子有罪,老八胤禩故意扳倒太子!

這個結局是康熙帝最不想看到的,估計他拿到口供的那一刻起,非常埋怨老四胤禛,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需要你的時候你病了,但是埋怨歸埋怨,反而是這次事件後,老四胤禛成為了康熙帝下一個儲君人選!

這麼一說,這次幕後對賭,誰贏了,就一目瞭然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日堯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無限猜想200——042

高手對決,往往都在幕後策劃,究竟誰更勝一籌,那要看這位高手是真心還是假意……

發生在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給後人們留下了許多懸念,他是兄弟們之間的對決,目的是那個四不著邊兒的皇帝寶座,可見這個皇帝寶座比兄弟的情誼還是要重要。在那場對決中,他們各自的身後都是高手如林,聚集著江湖中各路豪傑,雖然有四肢發達的武士,但更有諸葛亮似的軍師在幕後對賭。



(在下“鄔思道”)

雍親王的幕僚鄔思道

這是雍親王皇四阿哥胤禎請到雍親王府在自己身邊做幕僚的紹興師爺“鄔思道”,此人雖然是雍親王胤禎身邊的虛擬人物,可是在雍正年間的確有他的影子存在,起碼在河南巡撫田文鏡的身邊存在過。鄔思道本人曾經受過挫折,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是一直懷才不遇,在浪跡江湖中偶遇雍親王胤禎,所以投到了雍親王府。

河南巡撫田文鏡慕名聘請鄔入幕。李嶽瑞《春冰室野乘》載,鄔思道為田文鏡寫密摺參隆科多而“寵遇日隆”。

通過這一段的引用,可以看出是鄔思道給河南巡撫出的經典了,第一個對朝廷權臣隆科多發起了彈劾,而田文靜由此而名聲大噪。

後來田、鄔二人以事齟齬,鄔憤而辭去。“自此文鏡奏事,輒不當上意,數被譴責”。田又重金聘回鄔思道。雍正帝也曾在給田文鏡奏摺寫“朕安好,鄔先生安否?”

有歷史資料證明或者可查:在河南巡撫田文鏡給雍正帝的奏摺上曾經看到過雍正皇帝對鄔思道的御用硃批問候語,可見一斑。



(號稱為佟半朝的國丈佟國維)

八阿哥的後臺佟國維

佟國維:正牌子國舅爺,世祖章順治皇帝是的姐夫。聖祖仁康熙皇帝是他女婿。說清楚了,姐姐是順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女兒是康熙皇帝的孝懿仁皇后。是清朝國舅爺當中的牛人。

佟國維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他以八阿哥胤祀的後來老闆的身份出現,不過本人查過他的家族和他的血脈關係,佟國維並沒有理由與八阿哥胤祀產生瓜葛,倒是與四阿哥胤禎隱藏著一條線索,因為他的女兒孝懿仁皇后曾經是四阿哥胤禎的養母。

不過佟國維作為八阿哥胤祀的後臺老闆和高級智囊,本人以為應該是康熙帝與佟國維合謀下套兒來抑制八阿哥胤祀的奪嫡野心,估計這個猜想會得到證實。

因為在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佟國維的高調只次八爺黨,最終使八爺黨的八阿哥胤祀,徹底潰敗,這與佟國維的高調串通舉薦,使八阿哥胤祀被康熙帝脅迫打壓並退出皇位繼承人的競爭,佟國維有軟刀子殺人嫌疑,而是暗中為雍正帝登基而無障礙。
(都想接刑部大案差事)

我們從刑部發生的用錢買賣人命大案發生以後,八阿哥胤祀和四阿哥胤禎爭搶辦理這個差事就說明了他們各自的後臺幕僚在暗中發生著一場對賭。

康熙帝在晚年有幾個問題需要亟待解決:戶部虧空,吏治鬆散,刑部不但不公,而且出現了用錢買賣人命駭人聽聞的大案,這次康熙帝要下死力氣進行整頓。四阿哥胤禎作為整頓刑部大案,是康熙皇帝心目中的首選,可是八阿哥胤祀要接受這個燙手的差事,這到底是唱的是哪一齣?

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與雍親王府的幕僚鄔思道在暗中為兩位皇子阿哥是否接受這個案子開始了高智商的對賭。

佟國維的立場:支持八阿哥胤祀必須拿下這個辦理刑部大案的差事,因為這個駭人聽聞的大案,有可能牽扯到太子胤礽,如果真是這樣,可以就此把太子胤礽拉下皇位繼承人的位置。

理由是藉助康熙帝給予整頓刑部訴訟不公這個檔口做出點兒成績來讓康熙帝看看,八阿哥胤祀並不是平庸之輩,拿得起放得下,也是積極為皇阿瑪分憂。
(差事交給了八阿哥胤祀)

鄔思道的立場:鄔思道力勸四阿哥胤禎千萬不要接這個差事,鄔思道認為辦理這個差事費力不討好,還有可能栽進去。因為太子一人畢竟做了三十多年太子,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人事關係盤根錯節,即使查出太子胤礽牽扯其中,你也無力與太子抗衡。

重要的一條是;如果真的想把太子胤礽拉下馬,你必定首先是得罪了天下人,以你現在的實力與太子抗衡必定遭受毀滅打擊,何況你現在還是太子的人,而且太子胤礽在康熙帝心目中目前沒有改變,這事兒得不賞失。

以上這兩位高人,雖然各自的立場和各自的地位不同,但是觀點完全不一致,可是最終變化莫測的四阿哥胤禎用巧妙的手段,那就是一場自殘傷寒病,掩蓋並推脫了這個可怕差事。

可八阿哥胤祀拿到手這個山芋,卻不知道燙手,自以為佟國維身處上書房首輔穩操勝券。其不知,八阿哥胤祀最終落了一個讓康熙皇帝罵其為“其心可誅”這樣一個考語,最後遍體鱗傷。

從以上刑部答案這件事可以看出雙方對賭賭不但是實力,賭的是對形勢的判斷和智商。更重要的是要賭揣摩康熙皇帝的帝王心術,賭的是相互信任。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俗話說,站的高才能看的遠,即所謂高瞻遠矚。

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圍繞刑部發生的“宰白鴨”的重大冤案,發生了一段精彩的“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個案子本身並不是十分複雜:有人買通刑部上下,用一個無辜的佃戶頂替犯了死罪的富紳受死,這個事情發生在江南的江夏鎮。那個富紳是八爺黨的核心人物之一的九阿哥胤禟的門人、江南巡鹽道任伯安的弟弟和小舅子,那個無辜的佃戶就是曾經幫助過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張五哥。這個案子最終是張五哥的妹妹為了救自己的哥哥找到了十三阿哥胤祥,胤祥把這件事告訴了康熙,案件敗露了。

康熙下旨,徹查此案,並擬選一位阿哥來負責徹查此案。

參與奪嫡之爭的諸皇子們紛紛開始了自己的表演,都想通過對此案的處理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就是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

兩位阿哥都主動表示願意承擔這個徹查刑部冤案的差事,但是,兩位阿哥對此案的態度和通過此案的審理想要達到的目的卻是不盡相同。

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認為這是一次扳倒太子的絕好機會。八阿哥胤禩非常清楚,刑部的這個潑天大案與分管刑部的太子絕對脫不了干係,只要拿到太子貪贓枉法的鐵證,那麼這個太子也就“身敗名裂”,太子之位就會“岌岌可危”,況且在之前的“江南籌款賑災”和“追比國庫欠款”兩件事上,康熙對太子的表現已經很不滿意了,如果此時發現太子的其它的“失政失德”行為,康熙會對這個太子徹底失去信心。

這就是胤禩在處理“刑部冤案”問題上的核心態度,他賭的是:康熙已經對太子失去信任,刑部這個案子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胤禩要全力以赴的爭取刑部這個案子的審理主動權。集中精力找出太子“貪贓枉法,買賣人命”的鐵證,從而一舉扳倒太子。

四阿哥胤禛也是積極主動的爭取審理徹查此案,但是他的目的卻是另外一個意思。胤禛認為,刑部出了這樣的醜聞,意味著大清吏治的腐敗,必須通過這個案子,揪出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員,以此整肅吏治。當然,他也有扳倒太子的想法,但是他的這個想法並沒有八阿哥胤禩那麼強烈,因為此時的胤禛,無論在政績上還是人脈上的實力,遠遠不如八阿哥胤禩,同時,在在外人看來,四阿哥胤禛還是太子的死黨之一,並沒有人真正的把四阿哥胤禛當做一個單獨的奪嫡勢力。其實包括康熙也是這樣認為的。這個前提,四阿哥胤禛因為早已心存奪嫡志向而忽視了,但是他的師爺鄔思道卻看得很清楚。

至於太子胤礽,面臨這個眼看要大禍臨頭的局面,唯一的一個選擇就是爭取讓四阿哥胤禛出面審理徹查此案,因為在他的心目中,他的四弟還是他的堅決擁護者。

這就是圍繞刑部冤案的各方的心思和背景。在這個背景下的所謂賭局其實也就比較明朗了:

八阿哥胤禩賭的是利用刑部冤案找出太子貪贓枉法的鐵證就能扳倒太子,。這個賭局的前提是他對康熙皇帝對太子的態度的判斷和理解。

八阿哥胤禩將自己的想法徵求了老謀深算的佟國維的意見,但佟國維對此事的判斷,以及根據他的判斷給八阿哥胤禩提出的建議,其實算是給八阿哥挖了一個大坑,只不過這個坑不是佟國維故意挖的。

佟國維告訴胤禩:從胤禛出面追比國庫欠款不利,而康熙對胤禛反而讚賞有加的態度來看,“皇上最怕的是不幹事,而不是幹錯事”。這個判斷在“追比國庫欠款”那件事上是正確的,但是在刑部冤案這個事情上就未必了。佟國維“身在朝局中樞”這個位置,終究讓他走不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侷限。

佟國維的判斷,來自於在朝堂之上和康熙的對話,以及康熙的態度。

在朝堂之上,佟國維和馬齊對徹查刑部冤案還是有顧慮的,這個顧慮來自於一旦牽扯到皇子們,他們這些所謂的“宰相”也就無能為力了,但是康熙告訴他們:朕意已決,不管牽扯到誰,都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所以,佟國維認為,誰能幫著康熙做到徹查,誰就會在康熙面前加分。

當然,胤禩在向佟國維求教的時候,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盤托出,也是自己咎由自取。

四阿哥胤禛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賭什麼的想法,如果說有什麼小算盤的話,也只是想兩件事:

第一,是借辦理這個差事來挽回上一次“追比國庫欠款”那個差事灰頭土臉的面子。

第二,通過這個案件的審理,處理一批貪官,整肅吏治。同時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

在鄔思道給胤禛提出建議之前,他沒打算賭點什麼大的。但是在鄔思道給他指點迷津之後,胤禛真的賭了一把“大的”。

他賭鄔思道的“高瞻遠矚”。然後按照鄔思道的思路,冒了一個風險。他賭自己冒的這個風險可以“一石兩鳥”,讓八阿哥胤禩和太子胤礽兩敗俱傷。

事情的結果,果然如此。四阿哥胤禛賭贏了。

當四阿哥胤禛把自己想爭取辦理此案的想法和理由告訴鄔思道的時候,他不認為鄔思道會反對他的想法,其實他的本意是想讓鄔思道給他出主意,如何辦好這個“潑天大案”。

但是,鄔思道卻是斬釘截鐵的告訴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這個差事,躲得越遠越好!

胤禛很詫異:為什麼?難道徹查貪官,整肅吏治有什麼錯嗎?

鄔思道告訴他:不是這麼回事!

鄔思道一針見血的指出:刑部的冤案審結之時,就是太子被廢之日!刑部的這個大案看似是刑部官員以及地方官員們貪贓枉法的問題,但實質上背後的最大的主謀或者說責任人就是太子。

康熙對這個太子的各種表現已經非常不滿意,無論是江南籌款賑災的事情上,還是追比國庫欠款的事情上,太子的表現已經失去了康熙對他的信任。

並且康熙已經有了廢黜太子色想法,如果康熙保這個太子,那麼最理想的處理辦法就是讓兼管戶部的太子徹查此案,但是康熙沒有。

自康熙四十年起,太子就兼管刑部,並且一直是代天子勾決犯人,這個案子,太子無論如何也難辭其咎。所以,一旦大白於天下,太子之位必然不保,但是這個太子畢竟在位已經三十多年,在朝中勢力盤根錯節,誰扳倒了太子,誰就是罪人,不但得罪了太子,也得罪了康熙。

最後,鄔思道問胤禛:難道你願意做這個“千古罪人”嗎?

鄔思道很清醒,在對待天子的問題上,無論是扳倒太子,還是扳不倒太子,都是危險的。

除非康熙自己主動廢黜太子。

更重要的是,胤禛如果以“太子死黨”的身份扳倒太子,那麼“背信棄義”這個鍋,胤禛是背定了。

同時,康熙的那個“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的表態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他真的就願意看到一個冊立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被某個阿哥扳倒嗎?康熙自己的面子何在?

這些明裡暗裡的意思,鄔思道也講明白了,胤禛也聽明白了。

但是,一向工於心計的胤禛,並不是簡單的“一推了事”。他設計了一出“苦肉計”,既把八阿哥胤禩推到了前臺,又讓自己全身而退。

他在康熙面前表現出堅決的態度,主動要求承擔徹查戶部和地方司法官員的差事,而八阿哥胤禩也積極爭取承擔這個差事。

康熙顯得很高興,對兩位能幹的兒子主動請纓表示讚賞,但並未當場確定由誰來承擔這個差事,只是說:看看吧!

但胤禛接下來並沒有給康熙選擇的機會,他當天晚上就用火盆和涼水“冰火兩重天”的手段,把自己搞成了“寒熱重症”。

冒著生命危險演的苦肉計,終於讓自己脫身,而讓八阿哥胤禩站到了徹查刑部冤案的前臺。至此,胤禛已經確定了在這個賭局中至少“不敗”的局面,能“贏”多少,那就要看康熙的態度和八阿哥胤禩如何表演了。

八阿哥胤禩可能覺得這是個“天賜良機”,他甚至忽視了康熙同意由他承擔這個差事的同時,也採納了張廷玉的建議,讓十三阿哥胤祥共同審理的這個有深意的安排,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他蒐集太子“犯罪”證據的行動。

任何事,太過於心急就會動作走形。八阿哥胤禩就是如此。他剛一入駐刑部審理冤案,就揹著胤祥單獨私下審問了刑部侍郎肖國興,通過威脅利誘,讓肖國興供出了刑部這個“宰白鴨”的潑天大案幕後的主使就是太子胤礽。

拿著肖國興的供詞,胤禩覺得算是拿到了太子貪贓枉法的“鐵證”。他一方面隔離了肖國興,另一方面連夜進宮,把康熙從被窩裡拽出來,向康熙彙報了太子的“犯罪事實”。

此時,八阿哥胤禩手裡是“人證物證”俱全,他不相信太子還能有什麼本事把這個“鐵案”推翻。

但是,最要命的就是他和佟國維都對康熙的態度的判斷出現了“致命的失誤”。

對於八阿哥胤禩的一些列做法,包括揹著胤祥私下審理肖國興,包括隔離肖國興,包括深夜進宮,康熙產生了警覺,這個警覺倒不是對太子的警覺,康熙對太子可能涉案應該是早有心理準備,他是對八阿哥胤禩的這種舉動的動機產生了深深地懷疑——這個老八究竟是要查案子,還是有預謀的要扳倒太子?

有了警覺的康熙,反倒對這個太過興奮的老八產生了深深地懷疑,於是他一方面暗示張廷玉銷燬了肖國興的供詞,另一方面他密令侍衛領班圖理琛連夜把肖國興押送到關外的盛京將軍處秘密單獨扣押起來——人證物證都不能落在老八胤禩的手裡!

康熙從圖理琛的口中得知了八阿哥胤禩居然打著他的旗號誘供肖國興,覺得這個老八胤禩實在是太陰險,情不自禁的連罵三聲:其心可誅!

到了這個時候,賭局的結果就十分明瞭了:

輸的最慘的,就是八阿哥胤禩,並且他本人不一定直到那三聲:其心可誅。圖理琛精明透頂,絕不可能讓他知道,想法圖理琛知道,以後一定要離這個八阿哥胤禩遠一點。這會讓胤禩在今後的奪嫡之爭當中昏招頻出。

太子輸的也很慘,儘管這一次康熙為了防止八阿哥胤禩又什麼進一步的舉動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僅僅是罷了幾個涉事官員,並沒有追究太子胤礽,但是,康熙對太子胤礽已經徹底絕望,他的被廢,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最大的贏家就是四阿哥胤禛,遠離了風暴的中心,又在康熙面前表現出為君分憂,整肅吏治的決心和態度,這與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一脈相承。

所以,要幹大事,就要有大的格局,有高瞻遠矚的胸懷,還要有膽識,有魄力。

當然還需要有同樣能站的高看的遠的好幫手。

胤禩和胤禛的對賭,賭的就是認識的高度和大的格局。


步武堂


四爺胤禛跟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