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诸曹,孙权有孙家同族,为什么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后代,却没有诸刘?

星火辰


刘邦出来打天下,有诸刘吗?没有。刘邦的兄弟族人都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刘邦家有钱有势力吗?没有。刘邦出身普通农民家庭,以农业为生,家无余财。刘邦能够成就事业,靠的是一帮同乡的鼎立支持,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等人都是刘邦的同乡。

有家族势力支持当然更好,没有也不用担心,而刘备能够成就事业也少不了同族及同郡中人的支持。



刘备出身皇族后裔,虽然他这个皇室后裔已无可考证,但两汉自武帝时期颂布推恩令后,皇族势力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分散,到了东汉时期,皇族基本上与普通官员没什么两样,有能力有名声就能谋得官职,没能力没名声就只能没落。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已经形成支撑政权的三大势力是:外戚、宦官、士族。没有皇族,皇族如果经营的好,可能转化为世家大族,如果经营不好,就可能转化为平民百姓,在民间势力最大的就是当地的士族。



士族在和平时代,居主导地位,但在战乱时代,军阀居主导地位。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不是出自士族,曹操依靠宗亲夏候氏打出来的天下,孙权也是依靠父兄打出来的江山,而刘备只能依靠自已,并不是说刘备没有族人支持,刘备当然有。

刘备15岁去读书的时候,就是同宗族的刘元起资助,并且与刘元起的儿子刘德然一起同窗读书,拜在同郡人卢植的门下读书,虽然刘元起和刘德然的结局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刘备毕竟得到了同宗族人的支持。



刘备首次起兵的时候,就得到了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资助,张世平和苏双两人后面还有一个“等 ”字,表示除了张世平和苏双还有其它人支持刘备,至于有哪些人,史书上没记,可能陈寿也搞不清楚,所以没有写出具体的名字,这些事毕竟是隐蔽的事情。

我觉得这些资助刘备的人中,肯定有刘备的同族人和同郡人,刘备家境贫寒,只能靠织席和卖鞋子生活,却能得到这些人支持,说明刘备的确有些能力,史书上的记载是说刘备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当然了,刘备的个人能力也是让其得到资助的主要原因。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启了动乱,地方上的世家大族、百姓都为了自保而自建武装,必然要推举一个领头人,刘备显然就是这样的领头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和孙坚也是。

刘备起兵后,随刘备起兵的同乡人有简雍和张飞,这两人是刘备同乡。

那为什么刘备起兵没有诸刘氏中人的支持呢?

1、古人的乡土及宗亲观念很重的,没有人随刘备起兵,只能说明刘备家道中落,人丁单薄,我们没有在史书上看到刘备有兄弟姐妹,很可能刘备是独生子,古人重男轻女,刘备也许有姐妹,但是没有兄弟。而刘备父亲一辈的人,只知道刘备有个叔父叫刘子敬,除此之外,刘备本家的亲戚真的很少,人丁单薄,所以没有宗亲来协助刘备。



2、至于其它的汉室宗亲,像刘表、刘虞、刘焉等 ,虽然都姓刘,但与刘备无论是血缘还是亲近关系,都离得很远了,况且不是一个地方的,远亲都不如近邻。

3、刘备早年起兵的时候,势力单薄,屡战屡败,也经常投靠其它势力,起兵近十几年,也没有一寸之地,好不容易有个徐州,也被人抢了,虽然刘备百折不饶、坚韧不拔,但其它人肯定就做不到无条件的跟随刘备了,也有可能支持刘备的宗亲离开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都是汉室宗亲,大多衣食无忧,而且难免端着架子,加上刘备家混的最惨,除非真的混不下去,谁跟他出去打仗啊。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很多人认为是假的,但既然三国志这么写,没有足够理由,也不能推翻),所以刘备的叔伯兄弟,全都是汉室宗亲。汉室宗亲,就是皇室成员,大多数长到一定年纪多少能弄个官做做。汉代做官,是通过察举制,而汉室宗亲就非常容易获得举荐,比如刘备的祖父刘雄,就是举孝廉,然后做到了东郡范令。以此类推,正常情况下,只要有些才华德行,汉室宗亲都能比较容易的当上官。即使不行,只要父亲做了官,挣下家业,也足够吃用了。


但是刘备比较惨,他的父亲刘弘死的比较早,应该在刘备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所以三国志说“先主少孤”,说明也没有兄弟,只能跟母亲相依为命,织席贩履为业,生活贫困。孤儿寡母,自然在同族中不受待见。加上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就是长辈眼中的坏孩子啊,自然不能让自家的好孩子跟着他胡闹。刘备是个孤儿,所以当他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想找个养子都没有侄子可以过继,只能找了罗侯寇氏的刘封。如果有兄弟,自然是过继自家侄子,何故如此。

汉室宗亲,在汉朝就属于既得利益群体,不想改变现状,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家附近有一棵树像车盖一样,刘备曾经说过今后必定要坐上这样华丽的车,就被叔叔刘子敬警告说不要讲这样的话,当心灭门。这就可以看出,刘家人都很胆小。刘备会在黄巾之乱时一定要起兵,就是因为自己父亲死的早又没兄弟,不拼不能出头。而也正是因为没父兄,他家最穷,别的同族子弟看不上他,就更不会跟他了。


看曹操和孙权情况就都不一样。曹操是家族中的老大,从他的字孟德就能看出,孟表示排行老大,而同族的曹仁曹洪曹纯等都是族弟。而且曹家是当地大族,又有夏侯家支持。又是世家大族,世代为官。大哥一声令下,弟弟们自然云集响应。而且曹操在骑兵之前就已经当官了,黄巾起义爆发时曹操就是朝廷的骑都尉,而且之前已经有了丰富的地方官经验,跟着他混,能出头,弟弟侄子们自然鼎力相助。


孙家更是“家族企业”,孙坚很早就自己南征北战打下基业,之后孙策、孙权是主,但其他子侄也是利益共同体,孙家的一切得于孙氏父子的打拼,其他人为了保住家族利益,当然也是唯其马首是瞻,所以,孙策、孙权也都能指挥得动族人兄弟子侄。

刘备没有亲兄弟支持,自己又穷,亲戚们个个都是汉室宗亲,贪图安逸的既得利益者,怎么能帮刘备卖命呢?


伊耆角木


曹操有人帮助,是因为他出身显赫,孙权得到的帮助主要还是来自自己父亲的兄弟和自己的兄弟,都是近亲。而东汉末年刘家人太多了,刘备在刘家当中并不显赫,又没有近亲,自然就没几个人来帮衬了。

曹操的出身非常显赫,他的祖父曹腾是中常侍大长秋,费亭侯,他的父亲曹嵩做过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太尉,也是位列三公的人。因为这个关系,曹操20岁时就举孝廉,此后一路高升,平黄巾之乱以后做过济南相,后来又被封为东郡太守,只是他称病回家了而已。所以早在灵帝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在同族里属于翘楚,后来起兵的时候同族的人自然以他为首。

而孙权的情况和曹操不一样,孙坚出身并不高,所以从孙坚起,帮助他的同宗大多是他的亲兄弟,像他的哥哥孙羌,弟弟孙静,而孙坚自己生了5个儿子,孙羌有两个儿子,孙静也有5个儿子,这些人都是孙权的叔伯兄弟,关系密切。因此孙权得到的孙家帮助,主要来自于近亲,全靠孙家能生而已。

而刘备则不具备曹操和孙权两个人的条件。他虽然出身涿郡刘氏,但是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支,父亲早死,家中贫穷,又是一脉单传,没有其他兄弟,除了同宗的刘德然一直对他照顾有加,宗族里其他人并不太把他当回事。而且当时汉室宗亲多如牛毛,涿郡刘氏都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个牌子谁都可以打,刘备一个贩履织席的谁会来投奔他?至于其他宗亲就更多了,荆州牧刘表、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扬州刺史刘繇等等都是汉室宗亲出身,刘氏一族的人要投奔的选择更多。

刘备起兵以后也是一直颠沛流离,官位不显,实在没什么吸引力。直到在豫州当豫州牧的时候,才有同宗的刘琰来投奔。而等到刘备真正起家割据一方,已经是在赤壁之战以后,此时刘氏宗亲大多在北方,自然也不能轻易就去投奔,所以又收了一个刘琦。后来攻克益州以后,刘璋的长子刘循也在刘备手下。这么算起来,一共收了三个汉室宗亲,以他的出身来说,也算不错的结果了。


不沉的经远


三国本来就是一个拼爹,拼祖宗的时代。要不然就不会有袁绍的四世三公。看看曹操的爹虽然不如袁绍,别忘了曹操爹可是用一个亿买了个太尉头衔。是市场价的十倍还不止。刘备呢他有啥他爷爷当过县令,他爹很早就死了。他能读书还是村里的保举他去的,不过人家的老师也很牛逼卢直。刘备创业就一百多人,得到苏双的投资。创业途中各种扑街,第一次打中央巡视员屁股,扑街,第二次,和上司闹僵,扑街,第三次,打张纯被张纯按在地上来回摩擦,自己差点没死了。第四次被吕布和袁术穷巷打狗两头堵,这次是刘备最惨没有之一。比夷陵之战还惨。第五次徐州之战刘皇叔又被曹老板一顿暴打。第六汝南之战被曹老板摧枯拉朽打垮,第七次新野还是曹老板,第八次荆州之战,第九次夷陵之战。说实话刘备是唯一一个把坚韧不拔写得那么光辉灿烂的。估计是你们早就自杀了,他的毅力一点都不比刘邦差。


雨中轻舞


刘备宗族已经衰落到认刘琰当本家亲戚了,不排除刘备的族人没陪刘备出来打天下或者出来了一部分却死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了。


代牧益州阎文平


刘备就是卖草鞋的骗子,号称中山靖王之后,实际就是中山国一个姓刘的 百姓,与皇族没有一毛关系


郑世金110423940


刘备都是皇室族,都是官,怎么会跟刘备混


南宫子龙


曹操其父是曹嵩是大太监,世代公侯,家大业大,孙权其父孙坚也是名门之后,家世显赫,而刘备没有任何背景,织席贩履之辈,草根出身,所以没有宗族


大燕国皇子慕容复


家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刘备的根据地是远离家乡的四川,刘备是河北人。

曹操的河南、孙权的浙江,他们的家乡都在他们统治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