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飞说:演员不能改动编剧的创作,那不是演员的活儿,要么就别接这个戏。你怎么看?

娱乐是一个圈


演员和编剧的战争的问题由来已久,这绝对一席话就能够解释清楚。

宋丹丹当年就曾经说过:“拍戏不是拍剧本。”当时宋丹丹这句话就是嘲讽了编剧宋方金,随后编剧宋方金发长文回应,宋方金表示自己的剧本被宋丹丹该的面目全非,为了表示礼尚往来,宋方金也暗讽宋丹丹作为小品演员不懂剧本。这件事情导致后来宋丹丹和编剧界的大战。后来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宋丹丹也曾经吐槽了剧组准备的剧本,可见宋丹丹本人对于剧本有着强烈的个人观点。

那么宋丹丹就是错的吗?这也不一定,有点演员有时候就是喜欢临场发挥,最为经典的镜头就是《无间道》,这部电影中有大量的戏都是演员的自我发挥,他们已经跳脱了剧本,但是效果很好。

香港导演还有另外一个做法更加激进的导演,那就是王家卫,这位导演拍戏甚至不用剧本,他就是依靠演员的临场发挥和自己想法创作电影,很多演员都是因此对王家卫怀有很大的意见。但是不得不说,王家卫教会了很多演员怎么演戏!

那么郭京飞的说法有错吗?实际上他的说法并没有错。演员和编辑之间的战争实质上是表演上的分歧,但是这个问题太大了,于是郭京飞进行了简化。郭京飞支持演员在自己的戏份上进行再创作,但是他不认同演员甚至改掉剧本的结构,这是有原因的。

国内的电视剧发展其实远远没有美剧的水平,美剧在电视剧上的工作细化的很清楚,可是国内的电视剧很多时候都是职责不分,所以如果演员擅自改编剧本,那么制作方完全不用工作了。其实很多时候,有些演员是带资进组,他们的确是会对剧本进行改动,所以国内有些电视剧长到离谱,有一些电视剧动辄50集以上,但是剧情十分不紧凑,这就是因为一些演员既没有实力又乱改剧本。所以具体事情具体看待,郭京飞对于目前国产剧的剧本意见上三观很正。

圈内人,圈内事,我是“青竹乐娱”,关注我,带你看业内最全资讯!码字不易,记得点赞哦,比心!


青竹乐娱


最近的《都挺好》确实让郭京飞又火了一把,早在几年前,第一次了解郭京飞是在电视剧《龙门镖局》。最初以为他是偶像派,看过《都挺好》才发现他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派演员。



对于郭京飞所说的改动编剧这个事,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演员想更好的显现自己,编剧想的是整个故事的贯穿性,而导演则是两者中间的调和剂。相信看过《喜剧之王》的观众对其中的一段肯定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星爷扮在片场问导演:可不可以加一点自己的元素在里面?导演敷衍地说:随便你怎么样。结果导演刚喊开始,星爷没反应过来就立马倒地。而在《都挺好》这部剧中,有一段郭京飞和广场舞大妈一起跳广场舞那段,据说剧本不是这么写的,是郭京飞自己发挥,导演感觉效果不错,就保留下来了。其实很多经典镜头都是演员临场发挥,属于无心栽树柳成荫吧。



不管演员改动编剧也好,还是导演坚持剧本也罢,相信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留下更多的经典。


皮尺测量部全蛋


这个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观点。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赞同郭京飞观点的。

首先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什么样的 人做什么样的事,虽然不否认有些人很全能,但是演员演戏观众更看重的是他的演技,不会去关注这个剧是否是他的创作或者改编。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获得了认可,那么就算成功了。

并且,演员演戏的时候,对剧本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如果觉得自己要演就需要改,那么是可以不接的。就客观来讲,作品是先被喜爱,被欣赏了才能把价值体现出来的,无论这个演员有多么优秀,都无法去真实无误地评估一部作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那么,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改动编剧的创作了后就更好呢?


紫苏初陌


完全同意郭京飞的说法。


目前国产影视剧(特别是电视剧)演员不仅酬劳最高,而且话语权也最高。但实际这确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某某大牌喜欢改戏,甚至是自带编剧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剧本结构问题或者是人物表现的问题,最终影响整个作品的观感。


其实大部分想改戏的演员无非是嫌自己戏份不够多,或者是有不想演的情节(比如吻戏床戏脏活累活等),害怕影响自己的人设。而实际上,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大家已经不是凭借人物是好是坏,或者戏份多少来评判一个演员的优劣或者喜爱程度。相反,越来越多的反派和配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甚至是一夜爆红。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去年凭借《我的前半生》“前夫哥”一角而红起来的雷佳音。


这个角色很渣,而因为有了男一靳东和特别出演的陈道明,雷佳音只能算是男三号。但就是这样一个似乎不太有存在感的角色,雷佳音把人物内心各种带着矛盾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观众对陈俊生又恨又怜,而反观一直高高在上的靳东,大家对他的评价相信也是有目共睹。


而另一个例子,就是最近爆红的郭京飞。



《都挺好》里最招人恨的角色之一,但却也是一个有着复杂情感的矛盾共同体。这个角色本身肯定是被万人骂的,但郭京飞却因为演的太好,而被大家喜欢。试想一下,如果要改剧本,一定是把自己饰演的角色改的讨人喜欢,但如果是这样,那么苏明成就不再是苏明成,他只是另一个郭京飞了。这个角色的魅力就在于郭京飞跳脱出了自己给大家固有的形象,用一个全新的角色让观众认可了自己的演技。


在我看来,好演员的标准不是角色要讨喜,而是演什么想什么,别舍不得自己的人设,演戏和现实生活那是两码事,所以,郭老师说的对,演员就应该有演员的本分,别老想着给自己加戏贴金,很容易事与愿违。


光影追娱者


他认为不宜随意修改编剧创作的台词和剧情,可以有一点即兴发挥,但是还是要基于剧本,这是对编剧的一种尊重,因为演员的本职是演戏而不是创作,如何在将编剧创作的任务形象演活演灵才是一个演员真正要做到的。这也难怪郭京飞一直以来出演的作品都口碑不错,从未出现过什么大乱子,都是基于他的稳打稳扎,以及演技的积累与磨练,才带来今天这样一位活灵活现的苏明成。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如此,要一步一步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要喧宾夺主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走寻常路”,但是不能过于离经叛道,中庸之道始终有它的优势在






星空浩瀚888


演员改戏没问题,但是改的只能是细节

编剧(绝大部分,少数神剧编剧除外)都把框架给写好了

每个戏与戏之间都是有前后联系的

也许这一段戏看着多余

但跟后半部分是有关联的

电视剧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一个个片段

故事也是随着情节发展而进行的

里面的细节对话之类的是可以进行改动的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

有时候换个词语会更贴切、更真实

例如演员入戏了

把自己当成了角色

那么有些戏里的有些词语、语气

可以随着演员的表演发生细微的变化

有时候会比编剧想的词语更贴切

术业有专攻,这句话是没问题

听医生的还是听病人自己的治疗方案呢?

编剧的专长就是安排剧情走势

而演员的专长就是演戏和偶尔的临场发挥

都需要按照自己的分工而进行工作

外行指导内行能有什么结果呢?

大概就会弄出类似“那个不懂球的胖子!”之类的笑话吧

PS:以上写的是演员,不是明星


阿阿阿杰


严重同意郭京飞的看法,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导演和演员也白搭,这就是现在烂剧太多一本难求的局面。编剧是脑力劳动,为剧本倾注了大量心血,按照剧本演戏,是演员基本的道德。就像郭京飞说的,不要更改编剧的结构,是尊重编剧。目前一些大牌演员有自己的御用编剧是不争的事实。我知道有一部剧,郭京飞也参演了配角,女主角带着自己的编剧进组后,就对涉及女主的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修改,甚至把结局都改了,导演有意见也没办法。这样的事可能还在发生着。这就是现实!


冯冯31229497279


很简单的问题。环境不同!国内一部剧要看投资爸爸的各种要求,什么带资进组,捧个小三,捧个小花小草,主题旋律经常被毫无演技的各路神仙打断。最最关键一点,编剧地位!!!外国剧尤其美剧,编剧地位高于导演!收入比例也是很高的。一个演员想随意改剧情这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再BB下集直接弄死你领盒饭也是经常发生的,参考权利的游戏,能决定演员下一季能不能露脸取决于编剧。别说改剧情这么离谱的事,就是在剧组抱怨一下工资待遇,呵呵下一集就让你死。


扶墙而出徐凤年死战


同意,解读郭京飞表达意图。

很明显,郭京飞说的是不要修改编剧创作,如果演员有自己的理解,能够让角色更丰满,加一些口头禅,肢体习惯动作,稍微加一些人物鲜明特色的话,来丰满原角色是正常的。演员自己调整剧情走向,改变角色性格,把所有角色演绎成自己,是完全错误的方式。


大龄青年方二二八


说的没错,带点个人特色可以,别乱改剧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