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白雲峰:探索教育,我們從未停下腳步

好未来白云峰:探索教育,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獵雲網(微信號:)北京】12月3日報道

12月3日,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800餘位全球教育風向標級嘉賓齊聚一堂,在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共同探討全球教育的前沿趨勢。本屆大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直接指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騰訊、GSV(全球硅谷投資公司)、新東方、好未來聯合主辦,ASU(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提供學術支持。好未來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白雲峰出席大會,並發表“探索教育,我們從未停下腳步”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白雲峰迴顧了1977年高考恢復、1989年希望工程啟動、1999年高校擴招等影響了一代甚至幾代中國人的教育“重要時刻”。白雲峰認為,13億人口教育需求的變遷也正是教育進步最原始的推動力。中國的基礎教育經歷了從以“教”為本,到“育”人未來的發展過程。現在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擁有正直、善良、誠信的品格,讓他們具備獲得幸福的能力。而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變遷,則是不斷推動教育創新的最佳源動力。

談到教育科技,白雲峰介紹,自成立之初,好未來就一直在研究“學習的科學”,其目標是為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幫助學生更科學地學習。今天的好未來已經擁有5000名產品、技術和教學研發人員,每年投入十多億的研發經費,並在全球範圍內與6所高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

演講中,白雲峰還介紹了好未來在教育公益方面的探索。好未來的“同一課堂”支教項目,已累計支教181944小時,覆蓋11個省份、38所學校,跨越近5萬公里。此外,好未來還與新疆吉木乃、河北雄安、陝西佛坪、貴州望謨、四川大涼山等地聯合開展教育扶貧,全力推動教育普惠。

最後,白雲峰用一段始於圍棋的感悟結束本次演講。他說:“圍棋中,每一顆棋子都是平等的。同樣,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值得被尊重。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還很有限,但我們對教育未來的探索,從未停下腳步。”

核心觀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也留下了時代的烙印。中國13億人口教育需求的變遷,是教育進步最原始的推動力。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變遷,是推動教育創新的最佳源動力。

中國的知識密度和知識資本開始崛起,在全世界範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擁有如此大規模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們的創新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中國的經濟將迎來什麼改變?我們可以暢想。

師者,不僅僅需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需要“激發、喚醒、鼓舞”。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擁有正直,善良,誠信的品格,讓他們具備獲得幸福的能力。

好未來研究學習的科學,其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 “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從而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好未來用AI賦能教育,通過科技打開教育過程的黑箱,從而能夠更加關注教育的本質目的和需求。

在公益方面,好未來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通過教育助力精準扶貧,聯合更大範圍的行業力量,推動教育的均衡普惠發展。

時至今日,人類大腦的潛能開發未及1%,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未及1%。但,我們對教育未來的探索,從未停下腳步。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李偉主任,朱部長,董校長,盧秘書長,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在過去40年,中國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國的教育亦是如此。

中國教育歷程的重要時刻

在這裡,我想和國內外嘉賓共同回顧一下中國教育的幾個重大時刻。

場景一:恢復高考

這是1977年《人民日報》的頭版。這一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570萬人從工廠、農村、部隊一路走來,懷揣著難得的名額和內心忐忑的心情坐在考場裡。

由於報考的人數眾多,國家竟一時難以籌集足夠的紙張印刷考卷。當時黨中央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調用印刷政府重要文件的紙張來支持高考。我想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當年的高考有570萬人參加,但是它的影響範圍絕不僅僅是這幾百萬人,它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人才積澱、高考制度恢復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場景二:希望工程

這個大眼睛的女孩是蘇明娟,這張照片曾讓無數的國人為之動容,這源於“希望工程”,它幫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重返學園。“希望工程”工程大部分的款項源於民間,截止2017年,“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40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75萬名,援建希望小學19814所。

但其實,那個年代有三張照片廣為流傳,分別是“大眼睛”、“大嗓門”和“小光頭”。“小光頭”家境很貧寒,國內熱心人士看到這個照片之後,有一個人捐300元給這個孩子,但是他沒有拿這筆錢,因為他的父母認為旁邊那個孩子比他的家境更加貧寒,所以把這300元給另外一個孩子。

場景三:高等教育普及

時光的刻度來到了1999年,這一年是中國高等教育普及的重要一年,在經歷了1995年“211工程”啟動,1998年“985工程”啟動,到1999年高考開始擴大規模之後,高等教育開始走向大眾化,當時老百姓不僅關心“考得上”,更關心“考得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出國留學和深造。

高校擴招,至今在民間依然存在一定爭議。但是在我看來,教育的發展不為當下,只為未來,到2030年,中國將有4到4.3億的人口是90後,其中2.5億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換而言之,到2030年,中國受過高等教育人口將達到2.5億,他們將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

這個時候,知識密度和知識資本開始崛起,在全世界範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擁有如此大規模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們的創新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中國的經濟將迎來什麼改變?我們可以暢想。

今天,我們談面向於未來的教育,該如何思考?這就是GES未來教育大會舉辦的意義,通過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教育,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具有競爭力的人才,這是大會的宗旨。

中國13億人口教育需求的變遷,是教育進步最原始的推動力。

中國基礎教育——從以“教”為本,到“育”人未來

我們看到今天中國的孩子,在關注智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全面素養的提升。我們看到國外的孩子們,在9歲的年紀,已經在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唐代的韓愈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站在當下,面向未來教育,我們認為師者,不僅僅需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需要“激發、喚醒、鼓舞”。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擁有正直,善良,誠信的品格,讓他們具備獲得幸福的能力。

而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變遷,是推動教育創新的最佳源動力。

“AI+教育”的探索——從研究學習的科學,到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

在科技發展賦能給每個行業的今天,我們不得不談到科技賦能教育的意義,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不忘教育本質。

允許我舉個例子。我們在不影響公立學校教學過程的情況下,無形的採集出五個數據,從學習的結果來說他們是相同的,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學習能力沒有差別?五個孩子的成績從結果來看是一樣的,但是我們通過對學習過程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他們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還有類似的例子,我們分析來自山東和來自廣東的兩個孩子,從教學結果的評測來看,分數是一樣的,但是通過對他們“六大能力”的分析,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存在巨大的差別。

我們研究學習的科學,其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 “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這是今天好未來正在做的事情。我們的目的是用AI賦能教育,打開教育過程中的黑箱,更加關注教育的本質目的和需求,從而幫助學生們科學地學習。

今天的好未來,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今天的好未來,擁有5000名的產品、技術、教學研究的工程師和教研員,在科技和研發的投入超過10億元,未來兩年將達到數十億元。好未來在全球範圍內,與6所頂級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我們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

在過去成長曆程中,好未來在教育公益的探索中不斷前行。從“同一課堂”鄉村支教項目啟動至今,好未來匯聚了342名志願者、1300名教師,累計志願服務181944小時,走過49847公里,幫扶了11個省市的38所貧困小學。2017年上線的“希望在線”平臺,也已經走入新疆吉木乃、雄安新區、陝西佛坪、貴州望謨、四川大涼山等地區,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教育方面做到精準扶貧,聯合更大範圍的行業力量,推動教育均衡和發展。

中國古老的圍棋,蘊含著先人和哲人的智慧,每一個棋子都是均等的。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值得被尊重。

時至今日,人類大腦的潛能開發也許未及1%,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未及1%。但,我們對教育未來的探索,從未停下腳步。

據瞭解,本次GES大會專門設置了科技成果展示區。

“Hello!”“Yes?”“Whereare you from?”“Icome from robot planet.”在好未來展臺,一個能與孩子英語對話的學習機器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是好未來旗下勵步英語與人工智能方案提供商ROOBO聯合開發的教育智能機器人。工作人員介紹,小步機器人能夠智能適配兒童英文水平,集成並智能推送AI外教口語、AI外教互動課、在線閱讀、原創英文歌曲、動畫等學習功能。以豐富的智能交互形式、大數據能力圖譜分析與智能算法等技術,給孩子一個全天候的英語好語伴。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則對好未來旗下摩比思維展示的教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展臺上展示了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利用教具拼成的八音盒。馬達與齒輪配合,帶動鼓槌,有規律地敲擊在琴鍵上,奏出《小星星》的音樂節奏。在製作過程中孩子們既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又可以對槓桿原理、齒輪原理等科學原理有直觀的感受。程方平教授認為這種教育方式代表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程教授還建議,作為國內優秀的科技教育公司,好未來可以在產品設計中融入九連環、魯班鎖等中國元素,讓孩子們寓教於樂的同時還能感受傳統文化。

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大放異彩的學而思網校產品“OCR智能批改小程序”和“AI老師英語1對1”再次亮相本屆GES大會展區。“智能作業批改系統”基於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能準確高效地識別孩子的筆跡,對作業進行實時批改。“AI老師英語1對1”系統則植入表情識別、語音識別與測評等AI技術,讓孩子沉浸在全英文環境中,隨時隨地練習英語口語及聽力。兩款科技產品很好地滿足了孩子個性化學習需求。

大會首日,除了白雲峰帶來的主題演講之外,好未來教育集團素質教育事業群總裁吳穎作為主辦方圓桌的主持人,與大會嘉賓就“探索:現在與未來的教育”主題展開探討。好未來教育集團美國首席投資官陳丁鴻與美國著名網球運動員阿加西以“抓住機遇,源自教育”為主題,共同探討體育精神與人格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