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后就被父母独自锁在家中,只有中午才有人回去喂饭,长大后会情感缺失吗?

小猫与小默


满月的孩子一天基本要吃好多顿,对于刚满月的婴儿来说,基本没有那种能够撑上好几个小时的食物。这么小的孩子,一般也就是母乳和奶粉,吃一顿也就撑两个小时吧。

如果孩子在家里饿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尿了,又怎么办?如果孩子哭了,又怎么办?如果一个小宝宝的基本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他又如何生出健康的心理呢?

虽然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这样做,但处于这种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的孩子,心理肯定和那些从小就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不好评说。只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其他方面来完善自己的心理问题,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孩子。





懒妈育儿路


我奶奶爷爷和我妈不合,在我出生没几天就跟我爸妈分家了,给我爸妈50元的生活费和1500的债务,90年那时候在农村1500的债务还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爷爷奶奶还放下了狠话,看你们怎么过日子。然后爷奶就去矿上上班挣钱去了,挣来的钱没给过我爸妈!

不蒸馒头争口气,就这样我妈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我,月子的第三天,我妈就在大冬天里洗尿布了。以至于留下了好多月子病。我们那茶山很多,我就跟我妈去茶山,困了就睡在茶叶地里,我妈去采桑叶,我就睡在桑叶地里。小的时候不懂事,老是去找隔壁家的小孩子玩,这个小孩子经常把我的脸抓花,所以我妈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不让我出门。听我妈说,有次她去河边洗衣服,我醒来没看到我妈,因为前门反锁着,就哭着从后门翻出去,赤着脚走在雪地里找妈!

就这样我妈咬牙坚持,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妈怀了弟弟,那时还在养蚕,大出血了,医生说,如果想要这个孩子就不要干活了好好保胎。我弟弟出生了,我奶奶来看我妈,就买了几个馊的面包,就走了!也没给我妈任何的帮助。而我爷奶就带我姑妈家的两个女儿。就这样我妈把我和弟弟拉扯长大!

后来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家好起来了,我爷爷奶奶就想搬回来跟我们住,一直到现在,十多年了,反正看病住院啥的都是我爸拿钱,我姑妈没拿出过一分钱,我爷爷奶奶一年至少住一次院,我爷爷一年四季都在吃进口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我妈不记仇,逢年过节什么的都给他们钱或者买吃的!记得我妈宫颈开刀,医生让我妈卧床休息,不要提重物,还没休息一个礼拜,我奶奶嫌打扫卫生的阿姨贵,把她赶走,让我妈打扫卫生!我妈嫁过来的时候,我奶奶偷偷在我妈的棉袄上插了很多的针。

即使这样,我妈还一如既往得对两个老人好,爷奶生病了,叫我们多去看望多打电话问候!我是记得小时我妈和我吃得苦,跟爷奶也不是特别亲,但还有的孝道还是有的!只想说人在做,天在看!


一只会不会飞的鸟


我妈生我的时候计划生育特别严格,满月就送养给了堂舅舅舅妈家。堂舅舅家农活特别多,每天早上把我喂饱以后放在床上就去地里干活,中午的饭也是带出去。晚上天黑了才会回家喂我。外婆说她空的时候一整天坐在窗户外面看我,看我哭了又睡,醒了继续哭。满周岁的时候父母又反悔接我回了家,从小身体没有利索过反反复复生病。而后父母离婚。我又跟着外婆到小学毕业,而后一直住校到长大,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影响,我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特别冷漠,没有特别想谁,不会特别爱谁。包括带过我的外婆,我觉得所有的人与我,都是彼此的局外人,我很爱宠物但无法接受自己去生一个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心中是没有爱,还是无法表达爱,对谁都比较冷淡,也没有赡养父母的概念……


佛系小设计


九零后,不知道我是怎么被带大的,但是我的儿子是我自己带的。从刚生下来,就从来不会让他离开我的视线,饿了就喂,哭了就抱,即使他睡着了,我去上厕所也是跑着去跑着回,有时甚至抱着他上厕所。老家是农村的旱厕,蹲着的那种,儿子小时候非常胖,可以想象那种难度。因为我爱他,我要给他最多的安全感。我不敢想象,若我离开三分钟,他吐奶了,奶液倒吸怎么办,捂住口鼻了,窒息了怎么办,任何可能性我都想要完全避免,虽然这不可能,但我在努力,因为我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儿子现在三岁了,或许是我照顾的太精细了,或许是安全感太盛,他从来不会以为我会离开他,出了门也不怕自己丢了,他心里总觉得我一直在。现在怀孕二胎,他也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表现出了,担心我不再那么爱他了,但转瞬即逝,现在仍旧爱我,爱肚子里的宝宝。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但我觉得,他已经是我的全部的爱了


何处无芳草110233666


我和你一样,小的时候父母忙,没时间照看,满月后也是一个人在家中。那时候外婆不让我妈抱我,害怕一抱就放不下,所以我妈连喂奶都没抱过我。我一个人睡了整整7个月。有一天我妈回来看不到我,发现我从床上滚下去,头朝地已经睡着了,她就不敢把我再放在家里了。

关于你说的情感缺失的问题,要说没有,那是不可能。我现在都记得大概3、4岁,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哥哥要上学,就把我反锁在家里,我抱着蓝色的娃娃一直站在窗户前哭,哭到睡着,醒来接着哭。应该是给我造成了很深的心理阴影,不让你我不可能到现在连家里的家具摆放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所有的事物都不相信。当然在感情中起初也是这样表现的,总希望在别人身上找安全感,但这样无论是谁都会觉得跟你相处非常累。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开始刻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不依赖于任何人地生活,自己把生活安排的满满地,去认识新朋友,把注意力从需要别人给予安全感,到自己强大创造安全感,这种过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痛并快乐着。

当然生活中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这个社会总是会给我们当头一棒。后来我太独立了,独立到生活中不需要多一个人的出现。我也经常会焦虑、矛盾,是不是自己特别失败。直到我看到《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才明白自己的很多行为代表了什么。这种隐藏的含义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是,它不仅帮你分析你的行为背后的含义,还教你如何超越。

作者阿德勒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来找阿德勒想问有什么办法治好自己的病。阿德勒说:“你每天无偿地做一件事。连续14天后你再来见我。”这人一听,凭什么自己要帮助别人,为什么别人不来帮助自己。阿德勒说“哎呀,你这14天还好不了,得21天。”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像孤岛一样存在,只有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位置,才能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可选择,我们能选择的就是现在,情感的缺失并不是不可弥补,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相信都能克服自己身上的问题,拥抱更好的明天。


探索孩子的世界,解决育儿问题。

我是80后的成长日记,喜欢我就点赞、收藏、加关注吧。

如果你还有什么育儿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参与讨论。


80后的成长日记


80年代很多双职工的家庭都是这么做的。并不奇怪,大人都很忙,我想很多人也没有时间去想对孩子好不好,只想着,得去工作才能养活孩子,再者稍大一些就送去了,托儿所,(也就是现在的幼儿园。)

在农村,家里大人下地干活去了,孩子们也是独自放在家里的。

听妈妈讲过,那时候刚分了独立的田地,又没有机械化,所以每天都很忙。

我们小时候,出了月子,妈妈就要出去干活了。没人看孩子,又得下地,就用布条搓个绳绑在脚上,活动范围最远到炕沿,其实那么小的孩子根本不会动,但家里人还是担心。还好那时候村子里比较安全,民风也比较好,大门也不会上锁,邻居听到哭声也会跑过来看看,照看一下,再不就是托人捎话,妈妈才慌乱回来,给喂奶,给换尿布之类的。妈妈说,看了也非常心疼,但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没办法才这么做的。生活所迫顾不了那么多。

家里孩子多的,就是大的照看小的,有什么事,就跑出去找人,一般人都会过来搭把手。

等我们稍大,活动范围就到院子里了,他们会把门拴上,并不锁上,为的是不让我们跑出去,我家老屋房前是小河,房后是小树林,出去了怕危险。等我们7,8岁的时候,就真的关不住了。到处跑。

我只记得4、5岁之后的事情,之前的事情基不记得,我记得每天家里大人,匆忙回来,匆忙又走了。没人照看,伤了腿的哥哥,我都会在家院子里守着他,还要喂鸡,喂鸭,(都是大人拌好的食)一天也很忙碌,根本没有时间想其他。

现在回想回想,时代不一样,文化不一样,大家都是这样长大的,没觉得有什么。我也是有两个孩子的80后妈妈。

所以我认为,有没有情感缺失,还是看除了喂饭,在孩子的眼里看到了什么,心里悟到了什么,后期跟家里人的沟通,跟家里人的相处,才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家儿女初长成


我从出生一直在床上躺了9个月才被抱起来,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我妈说抱我起来时候头都立不起来,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爸妈很爱我,爸爸重男轻女,考上了大学也不让上了,不愿花钱,哥哥不争气,有什么事情反而都找我商量,管不了,也不想管,婆家离娘家只有10分钟的路程,但是也不喜欢回娘家,不喜欢留宿,再晚都要回去,有自己的孩子了,想3岁前尽可能的陪陪他,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不想我的经历发生到儿子身上。所以,生了,就要好好养,不然就不要生,不需要很好的物质条件,只要足够的爱


赫赫有声


会啊!孩子的小时候,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后期很难培养。

山东济宁,有一个男孩,他妈妈是精神病,爸爸要出去打工,没办法,只能把孩子跟妈妈锁在房间里。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健康的,但是八年之后,孩子放出来,完全不会沟通,不会说话,只能跟妈妈一样“嗯嗯”“啊啊”等,发出一些这样的声音。

这几年来,爸爸无钱给妈妈治病,一直关着妈妈和孩子。只是偶尔送饭,所以,孩子直接变成那样。这样的孩子,他的情感怎们能是正常的?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孩子小时候,物质需求没有那么重要,情感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


Veeyn


你的妈妈是善良女人,生活的艰辛留下不少病痛。好好养养身体,用点草药调整调整身体。我的母亲在生我的月子里。我=哥和邻居家的哥哥,在自己家门前大坑里洗澡,我大哥看我二哥上不来了,喊我妈,我妈从窗户跳出,救出我二哥,和邻居家哥哥,为此得了产后风,腿脸,全身浮舯。在地下爬给孩子做饭。自己感到自己病重了,给我三个哥哥做了五。六十双鞋,隔一指一双,手浮肿拉不了麻绳就用牙咬,黑天,白天做鞋,在我八岁的时候养母拿出来二套妈妈做给我的小花衣服。是妈妈自己的大衣服改做的。在二周岁,三哥六岁=哥九岁,大哥十一岁,三十六的母亲就离开我们。母亲的去世。我父亲代我们兄妹四人生活可艰苦啦,父亲白天上班。给哥哥们做了一夜的棉裤。手扎的象血葫芦一样,拿起来缝上一条腿,我大哥二哥饿呀,没办法穿着露脚头的鞋,跑了离我们家二十多里的爷爷奶·奶家,刚一进屋被奶奶大烟袋杆打出·来了。我二哥头上留下了一大块不长头发,我爸实在是走头无路。把我送给奶奶带几天。第二天我奶奶用小筐把我送回来啦。这时我的战友把我接到他家生活。我爷爷八十六去世,奶奶也老啦。大娘说死不留奶奶,我父亲把我奶奶接回家中,哥哥们参加工作啦,每年探亲回来,给奶奶买点心,果子,记得沈阳点心,水果比黑龙江多些,我每次回去总是给奶奶带些回去,至到八0年奶奶九十八岁去逝。岁月不饶人哪,老父亲一直带着哥哥们生活。二00四年85岁去逝,=个哥哥二0一二年,=0一四年58岁63岁去逝,春节快要到了。谨以此文章怀念天堂中的亲人们。亲人们祝你们快乐,我们想念你们。


user笑对人生


孩子还是留在身边好,我不记得是几岁。妈妈说,一岁以后就姥姥照顾我。我记事应该是5,6岁。我和弟弟被放在亲姥姥家。我姐姐放在妈妈养母家,也是姥姥家。妈妈隔一段时间看我们。每次走的时候都是趁我们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找他们,哭的埋怨他们走都不告诉我们一声。想她的时候就看墙上的照片。长大了才知道,那个是我二姨的照片。

上学以后,我和弟弟到寒暑假又被放到姥姥家。

我和弟弟还好的毕竟是亲姥姥,我和弟弟还能作伴。姐姐一个人在另一个姥姥家。姥爷总是跟她说,这不是你家,你要让着妹妹(我舅舅的孩子)

所以等我生了孩子,婆婆提议她带孩子回老家。我一口拒绝。因为亲身体验,不会让孩子再经历。同时也理解爸妈为啥趁孩子睡着了溜走,也理解爸妈挣钱没法兼顾我们。奶奶跟我们住一个院子,但是不帮忙照顾。妈妈只能把我们送姥姥家。如果奶奶能照顾我们也可以天天见着妈妈。从小到大不知道有爷爷奶奶疼爱是什么感觉。爷爷早年去世,妈妈都没见过。

爸妈小时候常年不在身边,我和姐姐都不是会撒娇的人。弟弟在妈妈身边比较久。他反而会撒个小娇。这就是成长经历。虽然当时年纪很小,记忆却抹不掉。

不懂事的这几年,看着孩子不懂事,但影响一生。孩子的情绪表达,性格形成是关键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