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浙江自贸试验区于2017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满“两周岁”了。本微信号推出“两周年成效回眸”“两周年媒体聚焦”“两周年人物专访”等系列专题内容,带着大家一起回顾浙江自贸试验区两周年成长之路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喻莺

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

毕马威是一个由专业服务成员所组成的全球网络。成员所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业人员207000名,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专业服务。2018年4月和2019年2月,受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委托,毕马威对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周年及两周年总体成效、制度创新、营商环境等进行第三方评估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Q:对比浙江自贸区挂牌一周年时的评估方法,您认为今年的评估方案有何亮点?

A:

毕马威延续一周年评估的工作团队、评估方法,也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新背景,在评估重点和方法体系上进行了升级。一是更加注重体系建模、量化分析。总体成效评估方面,围绕“改革胜任力、改革统筹力、改革执行力、改革创造力和改革生产力”进行了调查研判与总结分析;制度创新评估方面,细分了“全国首创”“集成创新”“优化创新”等二级指标;营商环境评估方面,引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便利度评估体系和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等静态定量分析模型。

二是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梳理,着重解析浙江自贸试验区两周年发展数据背后的制度创新促进逻辑,尤其对保税燃料油专题模块进行深入梳理。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Q:您能简单介绍下,浙江自贸试验区两周年评估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吗?

A:

自贸试验区建设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需求最迫切的是全国首创性、系统集成性制度创新。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挂牌运行的第二年,创出24项含金量较高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1项是具有重大突破价值、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全国首创”制度,占比46%;有5项是按照系统集成的改革导向探索出的对接市场主体实际需求、对接现代化政府治理手段升级的“集成创新”,占比21%;另有8项是因地制宜进行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的“优化创新”,占比33%。

目前评估结果显示,创新领域涵盖了油气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贸易监管模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和综合执法体系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尤其不同税号保税燃油混兑、保税燃料油“一船多地多供”供应模式、两仓库容“总量核准、动态管理”制度、区块链“仓单通”融资与交易平台建设等制度创新质量较高。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Q:根据毕马威的评估结果,浙江自贸试验区在营商环境优化上有怎样的提升?

A:

浙江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创新成果最后反映到营商环境的建设水平中、经济发展数据中。两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磁力效应不断凸显。

截至2019年3月,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分数74.66,模拟排名全球第43名,高于世界银行2018年6月评估的第46名,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居于前列。尤其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解决商业纠纷等指标上表现良好,获得电力、保护少数投资者等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保税燃料油加注效率、大宗散货通关效率等特色指标方面表现优异。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XX家,其中油品企业2810家,成为全国油品企业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成为油气行业企业投资首选地之一。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Q:毕马威作为全球权威的咨询评估机构,您对浙江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发展有哪些建议?

A:

我们认为,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须以更高站位,对标世界、锚定一流,通过更大力度的开放改革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的亚太地区重要枢纽,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大宗商品价值链高点。

觉得不错

点个

两周年人物专访② | 毕马威合伙人:浙江自贸区“首创性”成果丰富

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