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片能不能和左旋氨氯地平片一起吃呢?

张一凡88


替米沙坦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一起吃,这两个药物是联合用药控制高血压的好组合!

替米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代表性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导致血压升高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最终能够抑制血管紧张,舒张动脉和静脉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药理作用。替米沙坦是沙坦类药物中的佼佼者,它的药物结构中有特异的基团修饰,具有更强的脂溶性和组织穿透性,药物的作用时间也较其他沙坦类药物长,半衰期长达24小时,从理论上来说,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较其他沙坦类药物更平稳,效果更好。除了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替米沙坦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对于有微量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能够改善微量蛋白尿问题。对于服用普利类药物引发干咳不耐受的患者,替米沙坦引发干咳的几率很低,可以作为替代药物。

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药品研发人员,在第三代长效降压药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进行手性拆分,获得的左旋药物活性成分而制成的药物制剂,相对于消旋的氨氯地平,左旋的氨氯地平降压活性更高,其降压效果是消旋体的2倍,因此用药剂量较低,其副作用发生的风险率也较低。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身上,药物半衰期长达50小时,作用时间长,降压效果平稳,同时还有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缺血症状等方面的作用,长期服用地平类降压药,还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两个药物联用,从降压作用上来说,氨氯地平能够舒张动脉血管,而替米沙坦能够同时舒张动脉和静脉血管,因此,降压效果上有协同作用,而在副作用风险上,合用两个药物,替米沙坦能够降低氨氯地平引起脚踝水肿的发生几率,在副作用方面,没有叠加,而且还有相互抵消的效果,同时,替米沙坦保护肾脏,心脏、氨氯地平缓解心绞痛,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在靶向器官保护方面,这两个药物的联用也是多重的。

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合用,特别适用于有以下问题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1.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情况,两个药物除了协同降压以外,也都有保护心脏,改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朋友,替米沙坦能够改善肾动脉血流,对于轻度的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用药剂量,氨氯地平对于血糖代谢也没有不良影响。

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朋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氨氯地平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绞痛发作几率,替米沙坦同样也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4. 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的情况,替米沙坦能够改善微量蛋白尿的效果,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合用,同样具有改善微量蛋白尿的效果。

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合用,需要注意用药的禁忌,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都是禁忌症,而有心动过速风险、下肢水肿问题的朋友,也要慎用这两个药物的组合,两个药物合用,还要注意血钾升高、牙龈增生、便秘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李药师谈健康


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是我们临床最常用的两种降压,沙坦和地平也是5大类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两种降压药。

我们先分别看看两种降压药:

替米沙坦:

沙坦类降压药降压平稳,而且副作用相对来说是降压药中最小 的一种,沙坦没有普利类降压药常见的干咳;没有地坪类常见的心悸、水肿、面红;没有利尿剂的电解质紊乱;没有洛尔类的引起心跳慢等等。

不仅如此,沙坦还是冠心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以防止心脏扩大;是心衰的基石用药之一;可以降低尿蛋白,所以也受到肾脏科医生的青睐;还能够保护肾脏功能;减少房颤的发生;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肾脏保护等等。

但是药都有副作用,沙坦会造成高血钾,严重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肾动脉狭窄不能使用。

左旋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不同,去除了氨氯地平中的右旋成分,首次得到了纯净左旋体叫“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诞生。研究发现,左旋体降压作用是右旋体的1000 倍,是1:1外消旋体的2 倍,右旋体几乎无降压作用。而且右旋体更易引起头痛、肢端水肿、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头痛、水肿、疲劳、失眠、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



替米沙坦+左旋氨氯地平:

上面提到,当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大部分高血压使用一种降压药都很难实现血压达标,我们常常会用到联合降压,并且起到1+1>2的降压效果,不但如此,还能减少一种降压药副作用大的风险。

除了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我们会用到替米沙坦+左旋氨氯地平,下面情况也会用到两药合用:

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等情况。

总之,替米沙坦+左旋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联合用药,当然可以一起吃!


心血管王医生


一、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能不能一起吃?

替米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也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降压药。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一种,也是临床中常用的降压药中的一种!两者能不能一起吃呢?两者当然可以一起吃,而且是在血压比较高,或者是需要联合联用降压药的患者当中的优选组合。因为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其对亚洲人群这种盐敏感型的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而替米沙坦是对合并心肌肥厚、冠心病、心衰、尿蛋白等多种疾病优选的降压药。所以两者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



二、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对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又或者是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替米沙坦可能是其禁忌症。而氨氯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一种,其主要的副作用是头疼,脸红,心慌,牙龈增生,下肢水肿等。如果患者有上述这些副作用中的一种,或者是禁忌中的一种,那么两者可能就不能使用,或者不能够连用。


三、两者联用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是降血压药物当中效果显著的两种类型,所以两者连用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不达标或者是血压过低。当然,如果有两者,任何一种药物的禁忌症或者是副作用,那么减量和停药有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必须的。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客户推送给您。


心健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从降压药的搭配上来说,沙坦类药物和地平类药物是可以搭配使用的。而且,这两类药不但可以搭配,还是比较理想的搭配方式,两类药一起使用可以增加降压效果,减少彼此的副作用。

具体到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它们两个搭配也是没有问题的。

替米沙坦的半衰期为24小时,是沙坦类药物中作用最长的一种,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或冠心病、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等疾病),也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心血管发病率降低。

氨氯地平也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中半衰期很长的一个药,它的半衰期为35-50小时,而左旋氨氯地平的平均终末半衰期为49.6小时。它的代谢时间很长,也就决定了它的降压持续效果更平稳,与半衰期为24小时的替米沙坦合用,更可以保证全天稳定降压。

另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扩张动脉,而沙坦类药物既可以扩张动脉,又可以扩张静脉,减少了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外周水肿副作用。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促进的负钠平衡可进一步增强沙坦类的降压作用。

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搭配,可以更好地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一些单药治疗效果不好的高血压,用这两个药联合,可以使更多人达到目标血压。不光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明显,对重度高血压,两药联合的降压效果更明显。

研究发现,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有额外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包括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等危险因素。

因此,替米沙坦不但可以和左旋氨氯地平一起吃,二者还是非常理想的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替米沙坦是什么药物?有何优势?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沙坦类降压药,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型),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同时扩张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降低血压,而不影响心率,还可降低醛固酮水平,促进水钠排泄,降压同时不生成缓激肽,因此不会出现普利类降压药所导致的刺激性干咳等不良反应。此外,替米沙坦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具有明确的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作用,还可改善糖代谢,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可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高血压合并房颤、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首选用药,也可用于普利类降压药所致咳嗽的替代治疗。

与其他沙坦类降压药相比,替米沙坦优势明显,其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与AT1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对血管紧张素II的拮抗性更强,因此具有强效降压的特点。替米沙坦是所有沙坦类降压药中半衰期最长的,其血浆半衰期可长达24小时,因此还具有长效的特点,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替米沙坦可使舒张压(高压)和收缩压(低压)同时降低,24小时血压下降平缓,血压波动小,从而实现了平稳降压。此外,替米沙坦在体内99%经肝脏代谢,1%经肾脏排泄,是经肾脏排泄最少的沙坦类药物,因此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替米沙坦的每日用量不能超过40mg(1片)。

左旋氨氯地平是什么药物?有何优势?

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阻滞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左旋氨氯地平还可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的供血和供氧,降压同时还可逆转左室肥厚、保护肾脏、降低蛋白尿、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明确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与其他地平类降压药相比,左旋氨氯地平降压达标率高,其半衰期可长达35-50个小时,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还可抑制清晨高血压,血压下降速度平缓、波动小,降压作用平稳。此外,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过程中,面部潮红和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用药依从性高。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为1.25mg(半片),1-2周后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可逐渐增加至2.5mg(1片)。

两种药物能不能一起吃?

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都是一线降压药,两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替米沙坦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左旋氨氯地平作用于钙离子通道,两药联用可发挥协同降压作用。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时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易出现心悸、头痛、心率加快、面部潮红、眩晕等不良反应,而替米沙坦可阻断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有效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左旋氨氯地平对下肢动脉血管扩张作用强,但不能扩张下肢静脉血管,血液在下肢潴留较多,血液中的水分很容易透过扩张的前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引起下肢水肿,替米沙坦可同时扩张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有效减轻了左旋氨氯地平所引起的下肢水肿,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保护靶器官,抵消不良反应,是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替米沙坦片说明书

左旋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