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孩子說話都晚嗎?

春春的天天


有些人,尤其老一輩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即所謂的貴人語遲。其實“貴人語遲”出自《論語》,是說有涵養的人不搶話,並非說話晚的寶寶就是貴人、天分高。還有人拿愛因斯坦舉例,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曾被當做啞巴,長大後卻成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之一。其實說話早晚和智商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

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進度

寶寶對語言的學習,是按照一定步驟的:

  • 3個月:從只會哭叫到咿呀發音,並能轉動頭部來尋找生源。
  • 6個月:能模糊地說出少量單音,如“爸”“媽”。別人叫自己名字時也有所反應。
  • 9個月:能對少量音節進行重複,能理解音調中蘊含的感情。
  • 1週歲:能夠說出“爸爸”“媽媽”,並通過身體動作對簡單要求做出回應。
  • 1歲半:能講出簡單的詞組,可以理解並使用“你”“我”這樣的代詞。
  • 2週歲:能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
  • 3週歲:可以說出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並能夠持續地談話。

寶寶的第一聲“爸爸”“媽媽”是最令父母欣喜的,也被認為是寶寶語言能力發育的里程碑。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同寶寶的第一聲“爸爸”“媽媽”可能會有4到6個月的誤差。

學習語言的過程:

孩子學習說話有固定的過程,由於父母引導方式不同,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有差異,所以不同孩子說話的早晚不同,另外女寶一般比男寶說話要略早一些。孩子學習說話都要經歷下面3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語音,學習少量單音詞的正確發音。
  • 第二階段是理解,把語言和具體事物或行為聯繫起來,理解詞彙的含義。
  • 第三階段是表達,用簡單的詞彙,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說話晚的原因:

孩子說話晚主要是4個原因造成的:

  1. 一是家庭語言環境太複雜。比如媽媽說普通話,爸爸說上海話,爺爺奶奶說方言。同一個詞出現多種發音,孩子就會不知所措。
  2. 二是包辦代替太多。家人對孩子的表現反應太過及時,甚至有點溺愛。比如孩子想要喝水,只需要一個眼神或幾個簡單動作,眼疾手快的家人就立刻把水遞了過去。時間久了,孩子容易養成惰性,失去了語言表達的慾望。這種情況多見於爺爺奶奶帶娃的情形。
  3. 三是與孩子缺乏交流。現在的新生父母多是八零九零後,工作繁忙,或者把太多精力放在手機、電腦或其它事物上,與孩子缺少足夠的交流。那孩子就會因為缺乏交流的環境,而影響學習說話。
  4. 四是過多指責孩子。有的父母喜歡把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指責或以玩笑口吻說寶寶發音不準確。這都會刺傷孩子脆弱的自尊心,讓說話成為恐懼。


總之,受個體差異影響,不同寶寶說話早晚會有區別。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晚,但這都和智商高低沒必然關係。


我是科學育兒嘟嘟媽,既漂亮又熱心的好媽媽~

你認為孩子智商高低和說話早晚有關係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科學育兒嘟嘟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不是特殊原因的話,是沒有這個因果關係的。實際上,很多因素會導致孩子說話晚,比如爺爺奶奶帶孩子,就往往比父母帶孩子要晚1-2個月說話。

這對於後期孩子以及長大後的智商是沒什麼影響的。

智商有天生的部分,有後天學習的部分。

天生的部分有遺傳因素,也有孩子的飲食、營養等狀況。小時候注意母乳餵養,換輔食後注意增加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後天呢,主要靠孩子多去外界和別人家孩子接觸。多去接觸大自然。

老外們養孩子的習慣,往往還順帶養只大狗,這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以及孩子的成長髮育都是有利的,各位年輕爸媽不妨嘗試下。

最後孩子可以多給TA聽聽音樂、英文、唐詩等,有助於開口。父母陪伴的時間也要儘量足。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心中多少是有些漣漪的,因為我也是一個晚說話孩子的父親,孩子兩歲的時候錢只會說爸爸和媽媽…小區裡同齡的小孩子親友的孩子都會唱歌了背唐詩了,這個時候我和我妻子的心情可想而知,有老人也說過“貴人語遲”但是網上搜了一下大部分都是惡毒的分析_說這是給孩子智力發育晚找藉口!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濫好人隔三差五的提醒你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吧,說不定會是什麼問題呢?國內互聯網搜索十之八九都是醫院醫院醫院!我妻子為此十分沮喪,直到一個國外的朋友知道我們的事情 像我推薦了一本書 一個經濟學家寫的,關於兒童晚說話的書托馬斯.索厄爾《語遲的孩子也聰明》。此書的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語遲孩子的父親,他用自己深刻的體會以及多年的案例分析提出來一個一個定義-“愛因斯坦綜合症”

也許是事出巧合,此書所介紹的要說話的兒童家庭背景分析以及父母職業家庭環境和孩子的習慣等等和我們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相似!有過類似經歷的家庭應該知道,比起孩子晚說話的焦慮更痛苦的是很多濫好人的職責…"喲還不會說話呢?去醫院看看吧 我家孩子都會背唐詩了!”“你們做父母的太不稱職了要多和他說”後來醫院也去了 醫生的回覆更讓我憤怒 讓我給孩子補dha

!

如果我說這本書可能是那個漫長黑暗歲月裡的明燈可能會有人說我有些誇張!這本書不是太厚我和妻子三天讀完了,恍然大悟之後終於明白,我們一直太在意外界的干擾,竟然為了那些無關緊要的指責或者異樣的目光把焦點從孩子身上移開,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在後來的幾個月我們開始認真的觀察孩子 -我不敢相信一個兩歲多一點不會說話的孩子竟然一天之內學會了從一數到十第二天學會了倒數…第三天可以單獨的指出每一個數字…另外我和妻子都是藝術院校畢業的 寶寶從小對音樂的分辨能就非常的強,而我們恰恰忽略了這些竟然在糾結他比其他的孩子晚說話!

這本書的作者也提到過,當一個沒有器官損傷的成年人當你步入大學步入社會,沒有人會在意你幾歲說話 幾歲會背誦文章,因為這在不就的將來三歲四歲甚至十歲你都會知道,你三歲會被唐詩 難道就比十歲的孩子聰明嗎?人類的語言和智力發展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愛因斯坦 牛頓等等難道不是經過漫長髮現和學習才有了後來的成就嗎?對了愛因斯坦也是一個語遲的孩子!

轉眼間孩子兩歲7個月了,詞彙量還不是太多 但是已經能在鋼琴鍵盤上單手彈出小星星的旋律 音符和節奏全都沒問題,最後我想告訴有相同經歷的父母,在確定孩子沒有身體上的缺陷以後,一定不要動搖,晚說話的孩子本身都是一座金礦,等待著父母發掘,他們有太多的你不在意的優點 對一些特立獨行的事情特別有耐心(我家寶寶不到幾個月的時候就喜歡積木專注度很高喜歡把積木一層層疊高直到自己的手夠不到的高度)有足夠的關注度,分析能力,慢慢的去發現引導他們會不斷的給你帶來驚喜!共勉!






REDRHINO視覺志


我們老說貴人語遲,很多家長聽了這句話,心理都會有些許安慰,難道真的是貴人語遲嗎?我認為並非如此,孩子說話遲肯定會影響到孩子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當下看來,他肯定是落後於同齡人的發育的:

身邊例子

在我女兒的小夥伴中,有一個孩子兩歲半了還不能說句子,只會說詞。在他們的日常遊戲中這個孩子因為不會表達只能跟著別人跑。跟隨其他小朋友玩了一兩個月之後,孩子的語言開始突飛猛進,可以用短句來表達,雖然有些口齒不清,但是掌握的詞和句子開始多起來。

我老公朋友的兒子,從小被放在老家由耳背的爺爺帶著,爺爺因為耳背很少說話,孩子四歲了還不會說話,父母接到自己身邊,開始教孩子說話,很快孩子就學會了。

這兩個案例說明一個問題,孩子說話遲,除了病理原因,多和語言環境有關係,並不是和智力有直接關係。

很多媽媽可能會說,自家孩子雖然開口遲,但是隻要一開口就能很快學會。這也不能代表孩子的智商高,很明顯別人家的寶寶一歲開始說話,寶寶的語言積累期是一年,而開口晚的寶寶可能三歲才開始說話,這個孩子的語言積累是三年,所以當他們開始說話的時候,已經做了3年的準備。

說話遲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說話遲,正常情況下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比如:家裡人和孩子交流過少。小寶寶說話是需要語言環境的,雖然他不會說但是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積累,比如媽媽,當孩子聽的多了,她會記住,當她會說“媽媽”的時候,就知道誰是媽媽了。

第二個原因,給孩子看動畫片,讓孩子沒有開口的慾望。我們日常說話都是對話試的,孩子看再多動畫片,沒有人和他說,孩子不會有說話的慾望。

怎樣讓孩子早點開口

嬰兒期:很多媽媽忽視了寶寶嬰兒期語言的培養,認為孩子太小,教了也不會,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語言不是開口就會的,孩子需要通過語言環境來積累詞彙,所以家人應該儘可能多的和孩子去交流。

儘量多去和同齡人玩。像我女兒的那位小夥伴,之所以孩子開口遲是因為姥姥帶著都是讓孩子在家裡自己玩,很少和孩子交流。當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時候,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可以促進孩子說話的慾望,也可以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彙。

寶寶語言發展的規律

9-12個月,當孩子進去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蹦字,或者疊字,比如媽媽、貓貓,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當我們問媽媽在嗎?她可能會把頭轉向媽媽。

1-1.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說3個字的短句,比如媽媽抱、媽媽,球。這個階段寶寶的語言很多都靠媽媽來猜或者補衝。

1.5-2歲,很多寶寶在這個階段會用短句子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的語言也可能會有突飛猛進。

2-2.5歲,寶寶可以用3-5個詞組組成句子來和成人交流。語言發展好的寶寶,已經可以無障礙的和大人來溝通,有時候的童言童語更是會讓大人們“刮目相看”。

如果家裡孩子過了一歲半還不開口說話,證明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爸爸媽媽們最好帶孩子去看看,早干預,孩子早開口。


豌豆媽媽育兒


小區裡的男孩軒軒已經滿2歲了,但是說話有很大的問題,一句簡單的句子都說不清,經常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

相比起小區裡的同齡人,軒軒的語言能力確實差了很多,軒軒媽特別著急,一直在想是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說話才這麼晚?但老人又說“貴人語遲”,智商高的孩子才說話晚,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一些孩子說話早,10個月就能開口叫爸爸媽媽;一些孩子說話晚,一歲多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其實,孩子的語言能力的高低,其實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比如遺傳、周圍環境、家人語言行為,具有個體差異性,單單因為孩子說話晚就扣上“智商高或智商低”的標籤是不科學的。

通常來講,女孩要比男孩更早開口說話,親子溝通較多的孩子開口講話要早於親子溝通少的,爸爸媽媽帶的孩子比老人帶的孩子要開口早。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想要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未來,提高寶寶智力是很關健的,那麼,吃什麼提高寶寶智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寶寶身體發育離不開均衡營養,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的營養元素有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磷脂質、維生素、鈣、鐵等。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注意添加這些提高智力的營養,為寶寶的智力發育添動力。

推薦幾種提高智力發育的食物——

1.小米:小米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被人們稱為健腦主食。

2.雞蛋:雞蛋中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可使腦中增加乙酰膽鹼的釋放,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兒童每天早餐吃1-2個雞蛋,不僅可以強身健腦,還能使孩子在學習中精力旺盛。

<strong>

3.蘇子油

蘇子油是含有α-亞麻酸最多的一種植物油,α-亞麻酸是“腦黃金”DHA的基礎物質,是構成胎兒智力、視力發育的必備營養素。如果準媽媽孕期充分補充α-亞麻酸,孩子的智商將能提升20%-30%,且寶寶視力發育也會更加成熟,後天形成近視的幾率將大大降低!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首次將 a-亞麻酸加入其中,推薦a-亞麻酸每日攝取量為1600-1800毫克。日常飲食中,a-亞麻酸主要來源於植物油和深海魚。其中蘇子油、核桃油中有豐富的a-亞麻酸,蘇子油的含量更是高達67%左右。

吃法:α-亞麻酸易氧化,不建議高溫烹煮,可直接滴在做好的菜中,營養豐富,也可與酸奶一起攪拌後食用,對胃也有促進消食作用。對於孕婦和3歲以上的寶寶,每天可以將5ml的蘇子油加入到100ml的酸奶中,攪拌食用。

4.魚類:魚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但幼小的孩子食用時,注意別讓魚刺卡住了他的喉嚨。

5.蝦皮:蝦皮中含鈣量極為豐富,每100克含鈣約2000毫克。攝取充足的鈣可保證大腦處於最佳工作狀態,還可防止其他缺鈣引起的兒科疾病。兒童適量吃些蝦皮,對加強記憶力和防止軟骨病都有好處。

6.牛奶: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3.5克、鈣125毫克。牛奶中的鈣有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功用。兒童每天早飯後喝一杯牛奶,有利於改善認知能力,保證大腦高效地工作。

7.蔥蒜:蔥蒜中都含有前列腺素A、蒜中還含有“蒜胺”,這種物質對大腦的益處比維生素B1還強許多倍。平時讓兒童多吃些蔥蒜,可使腦細胞的生長髮育更加活躍。

8.肝腎:動物的肝臟和腎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糖脂質,並含有大量的膽鹼和鐵。膽鹼能改善大腦的記憶;鐵質供應充足,紅血球運輸氧氣,使思路更敏捷。

9.核桃:桃桃仁含40%-50%的不飽和脂肪酸,構成人腦細胞的物質中約有60%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說,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兒童常吃核桃仁對大腦的健康發育很有好處。

10.大棗:大棗每100克含維生素C高達380-600毫克,被稱為天然維生素C丸。維生素C可使大腦功能敏銳,加強腦細胞蛋白質功能,促進腦細胞興奮。


採擷記憶裡的溫存


1929年的哪個文章?願聞其詳。

關於說話晚有很多謠言和誤區:

1.貴人語遲?

寶寶說話晚時,爸爸媽媽常會用這兩個成語來安慰自己。很多爸爸媽媽眼見著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開口說話,也不怎麼擔心。

可事實上,如果寶寶在2歲時還不能開口說話,我們就應該懷疑寶寶是否語言發育遲緩了。


在這些寶寶中,雖然有一部分會在3~4歲時逐漸趕上,但也有約一半的寶寶在語言方面會一直落後於正常寶寶,除此之外,不僅僅是語言上,寶寶在認知、讀寫能力、行為和精神問題上也潛藏著問題。


因此,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語言落後時,一定要重視,及時進行合理的干預,不要耽誤了寶寶語言訓練的最好時期。

<strong>

2.看視頻早教學說話?

<strong>

現在市面上針對寶寶學說話的教育類節目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在教寶寶說話時也愛用早教節目,覺得早教節目中的普通話、英語發音比爸爸媽媽的更標準,讓寶寶跟著早教節目學,爸爸媽媽也可以更省心。

但是爸爸媽媽知道嗎,寶寶學說話不僅僅是學習標準的發音,更是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學習情緒和情感的表達等。

因此,寶寶學說話最好在生活環境中進行,從與生活相關的言語開始表達,這樣,寶寶才能逐漸學會用語言來表達和交流。

說到這裡,杏媽再多說一句,不管從什麼角度考慮,都不建議2歲前的寶寶接觸電子設備,2歲以後的寶寶也應該儘量減少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長。


3.逼寶寶說話?

<strong>

寶寶學說話可不是被逼出來的。在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時,爸爸媽媽的威逼利誘只能是徒勞。在教寶寶說話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多些耐心,多引導、多重複。在愉快的氛圍下,讓寶寶積極表達,勇敢地說出來。

“逼寶寶說話”只會給寶寶帶來壓力和反感,所以爸爸媽媽在與寶寶對話時,寶寶若確實不能說出來,那就需要爸爸媽媽繼續溫柔地多引導,給寶寶作出正確的示範。


4.認卡片、聽兒歌、講故事?

<strong>

很多爸爸媽媽都在使用

“認卡片、聽兒歌、講故事”的方法教寶寶說話,但這些真的不是教寶寶說話的好方法。


寶寶學說話不僅僅是“認聲音、學發音”,而是要對由聲音所表達的意思有概念。


卡片上的圖只是物體形象的平面展示,與真實的物體相差太多。寶寶通過圖片認物體和真實地去接觸到這個物體所產生的認知是截然不同的。


聽兒歌也許可以培養寶寶的樂感,但是要想指望寶寶通過聽兒歌能學說話,還是放棄吧,你學英語的時候是通過聽英文歌曲學的嗎?顯然不是。


講故事更多的是培養寶寶的傾聽能力,以及與爸爸媽媽之間的親子互動關係。在寶寶剛開始學習說話時,由於對故事內容不夠理解,寶寶只愛一個故事翻來覆去地講。

寶寶學說話,還是應該在生活中,圍繞生活的事件進行。

<strong>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們常聽老輩人這樣說:“誰誰家孩子都四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別看不會說,心裡什麼都懂,這樣的孩子可聰明呢!”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啞巴,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這樣一個孩子卻創造了科學的奇蹟。這個例子似乎也在印證老人的觀點。那麼孩子說話晚就是聰明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其實,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的孩子說話很早,但也很聰明,有的孩子說話很晚,智力也沒有明顯的與眾不同。不能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智力高低。


一般情況下,女孩整體比男孩說話要早一些。不過,每個孩子的個體情況還有差異,說話早晚也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八個月就能說比較簡單的詞彙,語言學習能力也比較強,不到一歲就能用一些簡單的句子和爸爸媽媽交流了。也有一些小孩智力沒有問題,發育也很正常,但三四歲才會說話,甚至更晚。


如果不是智力問題,那麼孩子說話晚的原因通常有如下幾個:第一,父母與孩子交流比較少,沒有建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第二,小孩學習語言是有過程的,第一階段是語音,也就是要學會正確發音及稱呼;第二階段是懂話,能語言與現實的東西或者行為聯繫起來;最後一個階段才是表達,就是用自己的話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孩子的理解學習能力不同,從第一階段到最有一個階段所需的時間不一樣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為了孩子有更好的語言能力,爸爸媽媽們不妨多拿出時間和寶寶交流,哪怕只是咿咿呀呀,那也是寶寶在學習進步的表現。


三聯中讀


智商高的孩子說話都晚嗎?

這句話並沒有絕對性,也不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貴人語遲”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意表達的是:有思想、有內涵的人話不多,也不會亂講話,說的是人的素質涵養,而非孩子說話早晚來決定是不是“貴人”。寶寶說話晚是由於個體發育差異造成的,如果發音、聽力等器官都正常,開口晚一些也沒有關係。

大寶的例子

我家大寶說話比較晚,15個月開始會說簡單的疊音“媽媽、爸爸”等,22個月左右會說單詞句“媽媽抱、飯飯沒了”等,現在4歲了,一些比較長的句子還是會拆開或者是說了前面後面忘了中間,無法真正的連貫。相對於同齡人來說,他說話算比較晚了,而且,從單詞到單詞句的過程比較長。但是他很聰明,英文歌會好幾首,而且中文字也認識了有500字左右了。

遺傳因素

爸爸、媽媽一方小時候說話比較晚,寶寶也會受到遺傳。

語言環境

語言是需要環境的,一~兩歲階段是語言發育關鍵期,6~9個月寶寶已經可以理解大人話語的簡單意思。一般12個月開始嘗試發音,如果爸爸媽媽平時不愛說話,或者寶寶的生長環境一直處於比較安靜的狀態,寶寶自然沒有想要說話的慾望。

攀比心理

家長喜歡將自己家寶寶跟身邊同齡寶寶做比較,在寶寶面前責怪或者表現出來比較著急的情緒,寶寶內心會產生自卑心理,更加不敢開口說話。

“聰明”的媽媽

在寶寶剛開始有想要表達的慾望,並且嘗試做出簡單表達,媽媽馬上了解並且幫寶寶做出表達,完成他想要表達的事情,讓寶寶失去了語言表達機會,導致寶寶不愛說,因為他知道媽媽會了解他。

怎麼幫寶寶早一些說話

在寶寶開始有語言表達慾望的時候,不管寶寶說的清不清楚,都應該多鼓勵、多讚揚,讓寶寶感受到媽媽迫切想要聽到他說話,寶寶會更有想說話、愛說話的想法。

多帶寶寶做一些戶外運動,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免疫力,而且能夠打通全身語言發音器官,刺激寶寶語言系統發育。

哭和笑都可以鍛鍊肺活量和耐力,愛笑、愛哭的寶寶,說話也比較早。

每個寶寶的發育不同,家長不要過於著急,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是說話很少、發音也不標準的話,需要帶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確定是否有病理性因素的干擾。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IF枕邊育兒


智商高的孩子說話都晚嗎?

我先說一下這個實驗的取證方法和結論。實驗是在樣品中調查出智商比較高的孩子。然後在調查這些孩子的平均開口說話時間,然後在比較同齡孩子的開口說話時間。

這個實驗有一定的隨機性,並沒有代表性。

孩子說話早晚,與下面因素有關

1.遺傳

如果父母一方有說話時間晚,那麼孩子很可能受到遺傳,說話也會比較晚。

2.語言環境

如果家庭語言環境複雜,孩子說話比較晚。一般雙語家庭或者方言家庭的孩子說話都比較晚,但是一旦開口,就會好幾種語言。

3、陪伴人

如果陪伴人很少跟孩子溝通,而是把孩子交給手機和電視,這種給孩子說話通常比較晚。

4.聰明的家長

有些父母,孩子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他們就會懂孩子的意思,孩子也就沒有說話的必要了。

5.口腔發育

口腔肌肉不發達,或者舌繫帶短,也會影響孩子說話。

6、智力問題

不排除,有些智力有問題的孩子,開口說話時間會晚。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我的確知道一些智商高的孩子說話很晚,其中不乏歷史名人。

大家可能總會首先想到愛因斯坦,但實際上中國也有這樣的人物:他不是科學家,卻是一個全才,這就是明朝的王陽明。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就是不會打仗的書生不是一個好的哲學家。

王陽明是明朝罕見的非常懂軍事的讀書人。他對佛教、道教等三教九流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可是這麼一個偉大的聖人,在他年幼的時候幾乎不怎麼說話。直到四五歲的時候,突然從嘴裡蹦出一句詩,立刻被家人驚為天才。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其實像王陽明這些人小時候,一直在主動吸收和消化周圍的語言信息,只不過深度的消化需要時間,所以給人“大器晚成”的感覺。

當然反過來講,如果一些孩子能夠鸚鵡學舌,將大人講的話倒背如流,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可能是聰明的面孔、笨肚腸。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還需要區分什麼是智慧,什麼是智商。智慧是智力的軟件,智商是智力的硬件。

那些遲遲不說話的孩子,可能具有的是更高的智慧,而那些早早說話的孩子,除了性格外向之外,智商可能也挺高。但說話是否早,和智商高低沒有絕對關係。

就像愛因斯坦那樣,也許他們說話很遲,可能是個性相對內向敏感,所以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理解大人們在說什麼。

但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多的時候急於表現,於是就容易出現說話鸚鵡學舌的現象。不信你可以觀察一下,那些從小就口若懸河的孩子,說出來的東西,很少有值得大人深思的。

所以總的來說,智商是智力的一種表徵,而智力高的孩子,不一定說話都晚。這和孩子的性格是否外向,是否喜歡錶達,可能更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