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2019-04-04 16: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会 通讯员 何家驹 冯利娟

3月30日凌晨三点多,海宁市公安局长安派出所的民警谈汉杰带领辅警在人民路巡逻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便上前盘查询问。

“你好,我们是海宁市公安局长安派出所的民警,现在根据法律规定对你依法进行盘问检查,请配合。”

谈汉杰继续问道:“请说下你的身份信息?” 这时男子面露紧张:“我叫王某某,今年17岁,贵州人。”

“你在哪里上班的?这么晚了,在外面做什么?”

王某某的回答却令人大跌眼镜:“我出来讨饭的。”

随后,王某某向民警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身份证上显示,该男子确实名叫王某某,来自贵州,但实际年龄是21岁。面对民警的询问,王某某的态度很坚持:“我就是个叫花子,现在饿了,出来找点吃的。”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口述身份信息与身份证对不上,深更半夜独自出行,年纪轻轻却自称要饭的,男子身上疑点众多。谈汉杰当即决定将王某某传唤回长安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微信钱包余额三千多,这个“叫花子”钱不少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来到长安派出所的办公区后,民警对王某某例行开展随身物品检查登记。此时,一个细节引起了民警的重视。在清点王某某的随身物品时,民警发现王某某的随身物品中虽然没有现金,但是却有一部智能手机,而且在这部智能手机的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条未读的提醒消息“微信钱包消费提醒”。当着民警的面,王某某点开了这条未读消息,民警这才发现在王某某手机的微信钱包里余额竟然有三千多元。

“你不是说你是要饭的叫花子吗?吃不饱饭吗?微信钱包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民警谈汉杰厉声问道。

听到民警开门见山的询问,王某某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看到王某某的反应,民警心里就更有数了。

微信钱包的每一笔的收入与支出都有记录,办案民警发现王某某微信上的钱都是同一家餐饮店通过扫码支付的方式打入,钱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后,案情也随之明朗起来。

在证据面前,王某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自己微信钱包里的钱确实不是自己的,而是偷来的。

每次翻窗入室,不拿东西,就扫几次收款码

原来,21岁的王某某因为只有初中文化,又好吃懒做,所以并没有固定工作。

没有固定工作就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过得捉襟见肘。3月初的一天晚上,已经饿了一天的王某某漫无目的地走在长安镇区的路上,边走边盘算着“怎么样找点东西填一下肚子。”

当王某某来到开元路上时,发现路边一家快餐店虽然大门已经紧闭,但旁边有一扇窗户没有关好。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一番查看后,王某某就趁四下没人翻窗进入店内,他先是在厨房间找了些食物填饱肚子,然后又在店里翻找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王某某意外发现柜子上放着一部华为手机,且手机并没设置密码锁。他打开手机进入微信后又有一个更大的发现,微信钱包里居然还有钱而且数量不少。可微信钱包里的钱如果想转出来或消费就必须输入支付密码,贪念骤起的王某某就随手尝试输入“123456”,居然一下就蒙对了。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进入微信钱包,又掌握了支付密码,就等于整个微信钱包帐号上的钱都在王某某掌控之中了。王某某迅速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收款二维码,再拿快餐店里的华为手机扫描了一下。很快,200元转到了自己的微信账户。

看到这么轻易就到手的200元钱,王某某很激动,感觉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啊!为了不被发现,王某某把华为手机放回原处,逃离了现场。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尝到甜头的王某某,在随后的日子里又多次来到这家快餐店盗窃作案,每次作案的手法都如出一辙。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根据办案民警查实,截止3月30日,王某某就进入快餐店实施盗窃22次,每次窃取的金额在100到600不等,累计涉案金额在6800多元。

当办案民警联系该快餐店经营者时,他这才知道自己的店已经被小偷光顾了22次:“这个华为手机是我店里平时用来收营业款的,为了便于操作所以就是最简单的初始密码没改过。平时夜里关店了,我就把这手机放在店里充电,第二天继续使用,被偷扫了这么多钱我根本就没发现。”

21岁小伙自称“叫花子”微信钱包余额却有3000多元 怎么回事?

目前,王某某因涉嫌盗窃已被海宁警方刑事拘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