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話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

農村老俗話


農村老俗話“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

農村有非常多的老俗話,這些老實話來源於生活,總結與生活,是人們的生活經驗一代代傳下來。“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只規勸人們行為的一種俗語。

“三月三”

1、雜草叢生,容易滑倒

“三月三”,又稱“上巳節”,也稱“女兒節”,在周朝是法定的情人節。這個時節草長鶯飛,柳綠花繁,好的天氣就會有好的心情,男男女女趁這個時節在河邊踏青,幽會。三月的春天萬物復甦,各種動物開始活動活躍,植物花卉都開始萌芽。河邊的雜草、苔蘚也不甘落後,常在河邊走的話,容易踩在雜草或苔蘚上而滑到河裡。


2、天氣陰寒,容易感冒

春天的天氣就如猴子的臉---說變就變,上午是今天下午可能就會下雨。並且這個時候正處於季節交換,冬天的寒氣還沒有完全過去,在我們南方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天氣,有句老話叫“春要捂,秋要凍”,人們經過冬天寒冷,身體的機能還沒適應春天的氣候,而此時的河邊也有些陰冷,如果在河邊容易寒氣入侵,造成風寒感冒。


3、雨水增多,危險增加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這多雨的季節,沒事在河邊走,危險係數當然會大大增加。所以我們老一輩人都讓我們在這些時節儘量少出門。

“九月九”

1、進入深秋,容易感冒

農曆九月九,我們也稱之為重陽節,與寒露相距不遠,我國諺語就提醒人們“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思就是說在寒露這個氣溫迅速下降的節氣裡,不能赤著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也不能光膀子,光腳了,要著涼的。肝腎在此時節相對弱勢,沒事在河過走,人體容易被寒或溼氣侵入,引起感冒或對關節不利。


2、深秋之時,宜生悲憂

還記和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待嗎?秋季本來就對應悲憂,日光減少,風起葉落,容易讓在外的遊子思鄉,在家的的產生淒涼之感,心情就低落,沒事還在河邊走,那是心情更惆悵了。我們要在重陽節登高,因為重陽節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在這個時節人們認為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

無論是三月三,還是九月九,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季節交替的時候。 在季節交替的時節,氣溫變化較大,人們的身體機很難適應,一不小心容易感冒。

2、祭祖的節日。 我國曆來有在除夕、清明、中元節、重陽節等節日祭祖的習俗。三月三是我們農曆的節氣,這時候與清明節相差沒幾天,清明節是祭祀上墳的時節,讓我們名節傳統的說法是鬼節,而重陽節也一樣。在人們的思想中,這幾個節日儘量是少出門。

“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從多方面來提醒人們平時行事也跟著節氣,順應自然。這樣才能有利身心健康。


三農的心聲


農村老俗話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

從我小時候就聽過家裡的老人說過很多的俗語,俗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的,能夠在這些俗語中學習看到很多的東西,有很多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都可以從這些裡面看到。“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這句俗語就是非常有趣的俗語,俗語的意思很簡單,這就是告訴我們在三月三,九月九期間不要隨便在河邊亂走,更不要去河邊鍛練身體或者是跑步之類的,這樣會對你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三月的時候氣溫會逐漸回升,這個時候天氣是正屬於變化無常的時候,有的地方還會經常性的下雨,氣溫驟降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這個時候如果在河邊走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會造成危險,初春時節氣溫回升,一些草都開始發芽了,河邊的苔蘚也開始正常生長了,所以河邊會變得非常的潮溼,一不小心,就非常有可能掉下河裡,有生命危險,所以說“三月三,沒事別在河邊走”。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詩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三月三其實離清明也沒有幾天了。

九月正是多雨的季節,降雨會非常的多,河流在九月的時候非常有可能漲水,長時間的下雨會造成路面的潮溼,這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行動。再加上河水漲水,如果這個時候掉下水的話,就很難救起來了,再加上九月的時候氣溫的變化也很快,人體對於溫度變化比較敏感,所以說“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


對我們來說,鍛練身體的時候,最好是要遠離河邊這些危險的地方,如果要去的話,也是需要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不能隨便什麼時候都去。“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這句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告訴我們在天氣情況比較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身體健康,不然出了什麼狀況很麻煩。


老農民說事


三月三,清明節前後;九月九,重陽節;都是祭祀的日子。一個由冷轉熱,一個由熱轉冷,氣溫起伏較大,河邊陰冷,容易使人感到不適,甚至生病。

而且“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這句俗語,也是以前的人通過千百年對生活和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所以還是有很大借鑑意義的。

而這裡的“三月三,九月九”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都是農曆。一般情況下,農曆三月三正是天氣由冷轉熱的時間節點,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春暖花開,大地洋溢著溫暖的氣息,但恰恰也是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倒春寒”,天氣處在忽冷忽熱,變幻無常的階段。而此時的河邊往往都很潮溼陰冷,如果人經常走在河邊,難免會受到風寒,對身體沒有好處。

而九月九是重陽節,也是秋天和冬天交替變換的節點,這個時候也同三月三一樣,氣溫忽冷忽熱,你感覺冷了,突然又熱天,突然又變冷了,總是這樣交替變換,而這個時候的河邊也是風大、溼冷,走在河邊很容易讓人感冒生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的節點上,也就是三月三、九月九前後這些日子裡,也會因為氣溫不穩定,變幻無常,而感染風寒,,繼而引發感冒。而三月三和九月九也正是春秋感冒高發期的時間。所以在這期間,沒事別在河邊走。

不得不說,這句俗語的道理很清晰,很有借鑑意義。


李阿冰


農村老俗話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


很多農村老俗語到現在都很有價值。特別是關於天氣類型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民通過千百年來的生活經驗而總結下來的,因為有實用價值,所以流傳下來。

這句老俗語就是要告訴我們在農曆三月三,農曆九月九前後的這段時間裡。不管有事兒沒事兒也儘量少去河邊走動。如果你在這兩段時間裡去河邊走動的話,就很容易產風寒感冒。如果不小心還摔跤摔進河裡。那真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負責任。


農曆三月三前後的這段時間是清明節前後。氣溫是開始回升。但是這時候的天氣是變幻莫測的。天氣忽冷忽熱。忽冷忽熱的天氣本來就很容易讓人感冒,如果這時候你再去河邊走就會被大風吹。這很容易就得風寒。得風寒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好。

農曆九月九前後的這段時間也是重陽節前後。這段時間的天氣也是忽冷忽熱的。2018年的重陽節前幾天的氣溫還是讓人感到溫暖的,然後到了重陽節那天,氣溫下降,而且還伴有小雨。忽冷忽熱的天氣,很多人都不能及時的穿好衣服。所以就很容易傷風感冒。


很多農村老俗語都很現實,能讓我們年輕人少走很多彎路。並且告誡我們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身體。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就別在河邊走。


三農天地


基本上我們流傳的俗語,都是指農曆,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農曆的三月初三、九月初九重陽節期間,沒事不要在河邊走。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聽老人講過一個傳說。相傳晉代道士許遜,也就是許真君在鎮蚊的時候,曾經留了一條小蛟龍的性命,只斬斷了它的尾巴,以此來警告它。但是自此以後,每年的農曆三月三、九月九這兩天,這條被斬斷了尾巴的小蛟龍都會沿江來看母親,它在入江之後就會興風作浪並出現龍捲風、冰雹等惡劣天氣,沿江的居民就會遭受水患,因此古人就總結了“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的俗語。

傳說只是傳說,但是這句語也是有道理的。在三月三的時候,天氣已經逐漸暖和,但是反覆無常。河邊的風也大,而且比較潮溼,這個時候在河邊走,就很容易失足掉入水中。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慢慢變冷了,同樣這個階段雨水也是比較多的。所以這個時候去河邊走,容易吹冷風而感冒,或是因為降雨而著涼。


萬能小精靈


農村老俗話“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往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在農村中狠多俗語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農村人們在平時的生產生活中總結了大量的經驗,並通過俗語的形式傳達給後人,讓後人牢記於心。而這句老俗話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因此我們也有必要好好了解一番:



這裡的三月三、九月九都是指農曆。每年的三月三這個時候正好是清明節前後,這時候的時候變化無常,時地天氣晴朗,時而傾盆大雨,天氣可謂是變幻莫測,讓人摸不著頭腦。

“清明時節雨紛紛”也說明了這個時候下雨的時間會比較長,而根據農村迷xin說法,三月份是鬼神的重要日子,同時也是人們祭祀的日子,這個時候“陰盛陽衰”,人們最好不要在河邊走,以免不小心“掉進”河裡發生危險。



而九月九也就是我們一個傳統的重要節日:重陽節。這也是我們農村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同時這時候天氣也逐漸由暖轉冷,冷空氣頻繁南下,在冷暖交匯下雨水天氣也非常頻繁。而且這時候的河邊空氣溼度比較大,且也比較滑,常在河邊走更容易引發落水和溺水事故。

我國民間還因此總結了一段俗語:神仙難過正二月;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四月八,凍死鴨;五月五,凍死老黃牯;人是有毛蟲,六月怕北風;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八月秋涼,移火進房;十月中,梳頭洗臉莫當風……”,這也正說明了其中的含義。



其實拋開迷xin思想,三月三和九月九這個時間都是雨水多、氣候變幻莫測的特殊時期。為了安全考慮,特別是農村一些河柳比較深,而且河邊雜草叢生,蛇鼠也會比較多,這樣常在河邊走發生事故的概率也會多很多。

特別是一些小孩和老人這時候更加要注意安全,而且人們還認為“三月三,九月九,神仙不在河邊走”,就是這個時候是祭祀的日子,作為祖先是不會在河邊走的,以免跟祖先“衝撞”,帶來不吉利。


鄉村波比


農村老俗話說“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為什麼不能在河邊走?

馬上就要迎來農曆二月初二了,而在民間有著“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在這一天有剃頭的習俗。因為在很多地區過去一直流傳著“正月剃頭死舅舅”的民俗,所以一般都是在過年前就剃頭了,然後等到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才開始剃頭,這樣也寓意著一年都有好的“開頭”。其實在民間還有“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的老俗語,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古人所流傳下來的很多俗語中的日期,其都是指農曆,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重陽節期間,如果沒有事情的話,就儘量不要在河邊行走。那為什麼這兩天不能在河邊走呢?

聽村裡的老人說,這個說法和民間的一個傳說相關。相傳許真君在伏蚊的時候,有一條小蚊龍因為很有孝心,所以許真君就並沒有取其性命,只是斬掉了它的尾巴,以此來警戒。但從此以後,每年的農曆三月三、九月九這兩天,被斬斷了尾巴的小蚊龍都會沿江入海來看望自己的母親,而它在入以後就會興風作浪並出現龍捲風、冰雹等惡劣天氣,如此一來沿江、沿湖地區的居民就容易遭受水患,因此古人就總結了“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的老俗語,就是要提醒我們原來危險之地。

雖然這個說法是一個民間的傳說,但是古人所總結的這句俗語也是有道理的。在農曆三月初三的時候,正值天氣由冷轉暖的階段,此時的天氣也是比較變化無常的,有時候還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而河邊的風本來就大,再加上春天的雨水比較多,河面也基本是比較潮溼的,在這個時候去河邊走,那就很容易摔倒而掉入河裡面去。如果遇到突發的雷雨天氣,那淋雨了就很熱導致身體感冒。

而農曆九月初九的時候是重陽節,這個時候正是天氣由暖轉冷的階段了,並且這個期間的雨水也是比較多的。古人還總結了“重陽不下等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的老諺語,這進一步印證了重陽期間雨水多的說法。所以這個時候去河邊行走,那很容易因此而吹到河邊的冷風而感冒,或者是因為突發的降雨而著涼。

在農夫的老家湖南還有農諺:“神仙難過正二月;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四月八,凍死鴨;五月五,凍死老黃牯;人是有毛蟲,六月怕北風;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八月秋涼,移火進房;十月中,梳頭洗臉莫當風……”其詳細的說出了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冷的時候。古人所總結的這些俗語,都是古人經驗的總結,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你家鄉有這個說法嗎?


農夫也瘋狂


這句老俗話的完整版是:“神仙難過正二月;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四月八,凍死鴨;五月五,凍死老黃牯;人是有毛蟲,六月怕北風;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八月秋涼,移火進房;十月中,梳頭洗臉莫當風……”,總結了一年中天氣變化的規律,也是 以前的人通過千百年對生活和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是以前的“天氣預報”呢。

三月三,是指在公曆的三四月份,在三四月份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天氣處在忽冷忽熱,變幻無常的階段。而此時的河邊往往都很潮溼陰冷,如果人經常走在河邊,難免會受到風寒,對身體沒有好處。

九月九,是重陽節,一般是在公曆十月和十一月份,是深秋時節,也是秋天和冬天交替變換的節點,這個時候也同三月三一樣,氣溫忽冷忽熱,你感覺冷了,突然又熱天,突然又變冷了,總是這樣交替變換,而這個時候的河邊也是風大、溼冷,走在河邊很容易讓人感冒 生病。

另外,三月三九月九,相傳也是各路神仙的生日,是祭祀的節日,也是出遊的季節三月三,是廣西壯族,苗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盤古大帝的誕辰日,也是出門踏春的節日。九月九,九九重陽節也是祭祀祭祖的節日,重陽節那天,所有親人登高望遠,“登高避災”。三月三九月九都是祭祀祭祖的節日,祭祀的節日是不會去河邊走,以免衝撞祖先。


古人所總結的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對生活和天氣的觀察總結的經驗,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你家鄉有這個說法嗎?還有什麼關於天氣和習俗的諺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