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学生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你怎么看?

网名而已备注代替啊


诚邀。学分绩点关系到奖学金、入党、交换、保研、出国深造、考研和以后的就业,确实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由于骨子里透着自卑,本科成绩一般,我们班50人,有18个名额可以拿奖学金,我有3次是19名,拿不到奖学金,奖惩经历几乎空白,没能入党,没能保研。结合自身经历谈谈看法:

1、真正的学霸无需处心积虑。网报清华学霸学习成绩:这样的成绩无论别人怎么争也是争不过的。学霸的绩点一定高。


2、学渣也不会把绩点放心上。如果挂科率太高,即便再怎么争、怎么抢也是木有用的。

3、学霸、学渣是少数,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那些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的人肯定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他们争不过学霸,也不用跟学渣抢。

对于这种人,你的内心也是比较复杂吧,鄙视、侧目、眼红,恐怕也有些许羡慕。不可否认,他们这种争强好胜、这股劲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整个社会都处于“无欲”的状态,那么何谈发展。不过,我不提倡不择手段。人类社会是高等的“动物世界”,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也有道德法律,更有人文文化。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要勇敢地站出来。勇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诉求,别人没有义务去懂你,尤其是那些处于高位的人。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该努力的还是要努力。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上学走出来的农村娃


有些大学生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我怎么看?

首先,在大学里,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主要是看一个学生的学分绩点所得,而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学分绩点真的是不择手段啊,那么我就来谈谈我的观点吧。

从考试作弊获得学分绩点,这是不公平的

对于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学分绩点而去作弊,冒险去抄袭他人的试卷,或者拿电子设备去考场作弊,这是不公平的。从进入同一所大学里开始,每一个考生都是公平公正的,有些同学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依靠作弊拿学分绩点,我认为这是自欺欺人,对其他同学不公平的表现。为什么别的同学可以考试考到高分,而你却需要作弊才能通过考试?这一类学生大多数都是平时在学校打游戏,上网,旷课一类的学生较多。所以遇到这些为了学分绩点而不择手段的同学,我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我会第一时间去举报的,毕竟为了公平公正,为什么要给他们不付出努力就有收获呢?



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的人,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如此

刚刚大一时候,也就是考高数。当时是期中考试,高数题目很简单,但是我同学就是写不出来,恰巧他坐在我旁边,后面我写完试卷了,当时脑抽了主动把我的数学试卷递给了他。后面成绩出来了,他拿了80分,而我拿了90分,当时他一直在说他不努力学习也能拿80分,真的是太厉害了,当时我脸都黑了。明明是我把我的试卷递过去给他看的,他居然说是他自己写的。后面我也认了,也许是他没有抄写我的吧,只不过从此以后我不再会给任何人考试时候抄袭我的试卷了。仔细想想,有时候我们在学校里努力付出,而有的学生不努力也能通过作弊等手段拿到比较高的学分绩点,这让努力学习的学生真的有点心塞。总之,我觉得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自欺欺人终究会有暴露的那一天。


遇到有的同学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有同学像你打手势打暗号让你给答案,如果关系不是那么要好,我建议不予理睬,如果严重影响到了你的考试,我建议举报处理。虽然说同学之间以和为贵,但是一旦触犯到个人的利益时候,我们应该维护好自己权益。

大学里的学生,几乎都是成年人,为了获得学分不择手段,是有失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对自己发展没多大好处。一旦被学校发现,是远远比高中处分还要严格的。作弊被发现,就要直接将这个科目重修,而故意给他人作弊的机会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不要为了帮助别人作弊而损害到了自己的利益,影响自己在大学争取奖学金,助学金,评优的机会啊!努力学习,靠自己实力拿到学分绩点才是王道。


我一脚过去


有些大学生为了学分绩点不择手段,你怎么看?

大学一般有三类学生。一类是力争上游的学霸,一类是甘于平庸的普通学生,一类是混日子的学渣。每类学生的大学生活都不同,但是他们有一样是同样的,那就是特别重视学分绩点。

学霸看重学业绩点自然是想争取奖学金,获得保研、出国留学、推荐就业的资格;普通学生和学渣则更多地是为了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此基础上再向学霸的方向靠拢。

所以每次到期末考试时,大学生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尽力考出更高的分数,得到更高的学业绩点。

学生们为了学业绩点而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合乎底线的方法和超越底线的方法。合乎底线的方法一般有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向任课老师求求情,让老师酌情打高点分、平时和老师打好交道,博得老师欢心,老师在期末打分的时候一般也会做的……超出底线的方法则有作弊(包括普通的作弊、找人代考等)、和老师搞好关系(灰色方法)等等。

合乎底线的争取学业绩点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这些方法也没有什么违法违纪的地方,是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但是超出底线的争取学业绩点的方法则是不可取的,必须严惩!

大家都在学校里学习,上同样的课,考同样的卷子,这是最公平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你却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和别人竞争,严重践踏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使那些勤奋学习的学生的努力付诸东流,这是非常无耻的事情!

据我所知,目前高校对超出底线的争取学业绩点的手段处罚还是非常严厉的,但是很多处罚都只是流于纸面,在执行落实方面还是做得不够。

希望高校能够加强管理,严惩那些超出底线的争取学业绩点的行为,还同学们一个公平、干净的校园环境。

个人观点,感谢点赞、评论、关注,谢谢~


教育小虎



我就经历过这种学生,请我吃饭啊,求我啊等各种方式。


我觉得主要是看有多不择手段,比如上课坐在第一排获得老师的青睐,积极问问题让老师记住,这都是正当的方法和途径,不算不择手段,只能算运用了小技巧吧。


请吃饭和求人稍微有点那个了,但是这些事在社会上太多了,我懒得理,有些老师很受用,只要能起到效果,也不算是不择手段,算是运用了社会经验。


但如果因为这个事影响了自己的人品,伤害了同学,目的是达到了,但就算是没有被识破,也对自己的心灵产生影响,本来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进行,却选择了这么一条不归路,何必呢?


大家可以加我后私信,作进一步探讨哦!


博士局


绩点也称为GPA,是英文grade point average的缩写。国内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学分制, 而绩点(GPA)就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绩点=百分制成绩/10-5,例如:一门课程成绩分数是85,那么该门课程成绩对应的绩点就是85/10-5=3.5。这是大部分高校通用且简易的算法,绩点的高低反应了该门课程掌握程度。

现在保研、留学、奖学金、入党、评优、选调生等都需要根据绩点来排名,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绩点。虽然绩点只是成绩的一个参照标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

绩点只是一个参考依据,不应该过于功利地看待绩点,有些同学为了获得高绩点不择手段采取各种方法,这样做显然不值得鼓励,偏离了教育的初衷,只有真正达到掌握专业知识才是学习最终目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考朋。



考朋


不知道题主所谓的不择手段是啥意思,我所理解的就是为了提高成绩,除了自己努力学习以外,可能还会跟老师搞关系,各种讨好老师,做这一切就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成绩。下面说说我的理解。说的不对之处还希望大家嘴下留情。

首先,这类人不光在大学比较多,在社会上会更多,但是,这类人大部分出了校门,都混的挺好,这就是现实,他们不光可以在学校跟老师搞好关系,成为老师身边的红人,让老师记住他,让老师喜欢他,出了校门,他们还可以成为领导身边的红人,还可以让领导喜欢他们,这也是现实。

所以,大学里,我们可以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以遇到各种事情,各种套路,在大学里学习,不光是学习知识,还可以学习做人做事,不是提倡这种靠搞关系来提升成绩的手段,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把握各种机会,在学好自己的课程的同时,也需要跟老师,同学们搞好关系,搞关系不一定非要使用见不得人的手段,也可以依靠你人品,你的善良,你的热情…

回答的可能有点不太阳光,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不要在象牙塔生活太久被变成一个愤青,出了校门,你将会更加痛苦!


学习以后


说到学分肯定就和绩点联系起来,目前中国大学普遍施行学分制和绩点制。

首先来介绍一下学分,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修满多少个学分就有毕业证,挂科的话必须补考或者重修才能拿到学分并毕业。

绩点就是对上课质量的考核,分数越高绩点越高,国内大部分高校绩点达不到2.0是没有学位证的,对应分数每门平均70分,没有学位证感觉就白学了,所以不择手段达到70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学不搞排名,如果是为了拿奖学金不择手段,作弊拿高分那就过分了,本来奖学金是别人的,已经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了。所以你不择手段拿个70为毕业还能理解,因为不影响其他人。如果为了拿奖学金,保研机会,出国交流等机会就不妥了。


尼古拉特斯拉家族族长


应该原地爆炸啊哈哈哈哈。这种人太多了,见得多了也就释然了



库雷克


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良知、学校规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只求结果而不问过程,即不择手段!


奇思妙想记单词


不想就你的不择手段来回答,但对于出国留学的话,提升GPA 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相信,国内绝大多数的大学,也是客观公正的,同学们的GPA成绩经过刻苦学习而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