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李卫知道很多秘密,雍正帝有没有起过杀心?

好可爱妈妈


总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

“邬先生给雍正出了很多鬼点子,雍正登基以后为什么不杀他呢?”

“图里琛知道很多秘密,八爷逼宫的时候不作为,图为什么不被雍正整死呢?”

“张廷玉是几朝老臣,雍正登基以后年羹尧隆科多都死了,雍正为什么不杀张呢?”


拜托,雍正是个皇帝,又不是个疯子。


康熙第四子胤禛,清朝第五个皇帝雍正,是老年康熙选来选去选了半天给自己物色的合法接班人,又不是喝麻了随便去精神病院里面挑的杀人不见血的暴力狂死变态,前脚还在和大臣吃饭,后脚就弄死。

虽然说在诸多皇帝里面,雍正不是生下来就被当成皇帝来培养,大哥二哥拼死完了,自己偶然出头上位,所以颇有点重了五百万受宠若惊的样子,既然运气那么好,那一定不能辜负了命运,所以办事情就有点急,一急就直男癌,一直男癌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乱骂人吼人杀人,然而毕竟人家脑子是正常的,当皇帝是造福苍生操劳社稷,又不是一天到晚杀人玩。

历史上,坐在皇帝位子上的人,要想做点事,就没不杀人的,汉景帝下个棋输了能把兄弟打死,汉武帝杀儿子,朱棣杀侄儿......权力的斗争是赤裸裸的,朱元璋没事就扒皮实草,相比之下雍正还算是文明的,就算是对年羹尧这样给脸不要脸的,也只不过是赐死,而不是拖到市井游街示众。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皇帝里,雍正算是面子薄的。


其次,皇帝要用人才,没事杀人玩的是暴君,暴君当不了多久就要被弄死。


第三,电视剧里面的李卫那么可爱,又能改革,又能搞钱,又忠诚听话,又知道维护主子的名誉,雍正简直比爱自己儿还爱他信任他,百官行述要不到,人家冒着犯罪的危险去给你要,年羹尧不听话,人家就全家跟着跑到西南去帮你盯着,西北要打仗,人家在浙江抄家给你筹集军饷,你要改革,人家冲在最前面身体力行,曾静骂你,百官都不说话,人家跑回来帮你出气,这样的宝宝对自己白利无一害,你没事把人家杀了,有什么道理?


第四,杀来杀去只不过是电视剧,真实的李卫捐了官以后,主要是抓经济工作的,特别能断案,特别能搞钱,在雍正改革中充当的恐怕是雍正随时都可以提款的钱包的角色。这样的人来一打都不嫌多,不要说杀了可惜,就是提前退休几年都是朝廷的重大损失。实际上,李卫是积劳成疾病死任上的。


雍正一辈子忙着改革,一年休息一天,批阅折子写了一千多万字,心里面装着的是整个江山,那里有时间天天琢磨把这个整死,把那个整死。娘娘宫斗剧的弱智思维可不应该污染了《雍正王朝》这样的好电视剧,以及历史上这位“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的好皇帝。


HannibalLecter


雍正这个皇帝虽然自身有问题,但是他还没到疑神疑鬼,谁都想杀的地步。首先来看一下李卫这个人。李卫是雍正去江南筹款的时候,路上偶遇收留的孤儿。雍正用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雪中送碳,而不喜欢锦上添花。什么意思呢?雍正喜欢用那些混得比较落魄的人,而不是那些势头正盛的。这一点,看看邬先生、李卫、田文静等人就明白了。这其实和雍正自身的性格是比较相关的,雍正做事情就有点不走寻常路,并且不太容易上人亲近。

李卫为什么得到雍正信任?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在于李卫自身非常聪明,办事能力强,并且时时刻刻把雍正放在第一位。不得不说在雍正身边干活的确是一个非常有风险的事情。和李卫一起长大的狗儿就是因为一时的大意,结果落得个被迫自杀的结局。

李卫办事情的确没得说,基本上雍正交给他的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同时,李卫的运气也的确够好。因为和翠儿偷情被高福发现,结果因祸得福能够外放到地方。假如李卫一直留在雍正身边,到头来估计也没有什么好结局。当然雍正外放李卫,这也是因为雍正认可李卫能力的侧面体现。毕竟在李卫之前雍正唯一在外做官的家奴就只有年羹尧了。年羹尧什么样的才能就没必要多说了。

光有能力是不能够得到雍正信任,年羹尧被杀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卫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永远保持对雍正的忠心,从来不骑墙,做一些让雍正生疑的事情来。电视剧中很多地方都表现了李卫的忠心。比如李卫做官以后,仍然步行去见雍正。

对于李卫雍正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说整部剧中雍正最信任的人不是李卫就是十三爷胤祥。因为从雍正处理弘时的事情上就能够看出来。

在皇位的继承上面,一般的人是不敢擅自给出建议,毕竟弄不好得罪了新皇帝,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在雍正下一届的接班人问题上,唯一给出雍正建议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便是十三爷胤祥、另一个则是李卫。

十三爷胤祥当时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了。因此,他才提醒雍正,要早做准备,提防着弘时。后来,雍正通过隆科多以及弘时刺杀弘历明白了弘时的野心以及局势的危机。但是此时的雍正也找不到好办法来处理弘时。这个时候,雍正询问了一个人,那就是李卫。正是李卫一番话点醒了雍正,让雍正坚定杀死弘时的决心。


历史是什么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其实并不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形象。他很少杀人,而且有时从内心里就不愿杀人,偶尔的几次杀人的动机和行为也多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说白了,在那种情况下,不光雍正,换谁都有可能杀人。



所以,像李卫这种忠心耿耿会来事儿,随机应变有能力,又深知主子脾性的好奴才,雍正又怎么会对他起杀心呢?

而且李卫其实并不太了解雍正太多的秘密。因为李卫早在雍正紧锣密鼓准备夺嫡之前就被雍正外放到四川,名为给年羹尧一个面子,实际上是替雍正盯着年羹尧。从某种意义上,在跟随年羹尧前往四川之后,李卫就已经成为明面上的朝廷命官,而不是为雍正做秘密差事的潜邸奴才。



与之相对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高无庸。高无庸始终属于家臣,是雍正自己府上的奴才,替雍正做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差事,比如杀高福就是高无庸去执行的。而高福与高无庸也是同样身份,所以才能替雍正做一些脏活累活,最终结果也是被悄无声息地处决了。



当然,李卫之所以被雍正外放到四川,除了监视年羹尧之外,很重要的原因还是看中了他的忠诚和能力。对于这样一个忠臣、能臣,又有着一层家臣的身份,雍正能舍得杀他吗?至于雍正对李卫时不时地敲打一下,作为帝王心术再正常不过了,但跟起杀心没多大关系。


达摩说


向敬之

《雍正王朝》是根据历史真实改编的现代电视剧,其创作也该遵循“大事不虚,小节不拘”的基本原则。

史上的李卫,病逝于乾隆三年。也就是说,他不能死在雍正朝。当然,《雍正王朝》也确实安排了一个活到了乾隆十年的小人物张廷璐,被腰斩在剧中,以检测张廷玉对雍正的忠诚。

但是,李卫是雍正朝的重臣。而且,他很听话,也很谨慎,与鄂尔泰、田文镜为雍正最为赞许者。

李卫是否知道雍正很多秘密,这是现代创作者的猜测,把他设计为胤禛在赈灾途中捡到的乞丐,故而成为了雍亲王的奴才。而在历史上,李卫则是一个有钱人,能够花钱买官,入朝为官,出任兵部员外郎,康熙五十八年任礼部郎中。

在清朝官员等级中,员外郎为从五品,郎中为正五品,都是京官的中的低级官员。即便他早早地抱上了胤禛的大腿,但只是为之效犬马之劳的办事官员,不可能进入核心层,也不可能窥知雍正夺位的机密。

雍正即位后,对自己倚重之人,主要处死了三人:潜邸高参戴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以及死于幽所的隆科多。他们是真正知道秘密的人。此三人都是死于恃功骄纵,让雍正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李卫不然。他很老实,无论是出任直隶驿传道,还是远调云南盐驿道、升任布政使,都是唯雍正旨意为是,小心谨慎,清廉任官,政绩卓著。他忠于主子,不畏权贵,即便雍正宠信的步军统领鄂尔奇违法,他也敢直言举报,不怕于雍正最爱的鄂尔泰结怨。所以,雍正最为信任,愿意把富庶的浙江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两淮盐道交给他管理。

当然,李卫还善于对雍正拍马屁,于雍正五年十月进献瑞谷,让雍正狂喜之后,说:“此非朕凉德所能致,想浙省浇漓之习必然丕变,是以感召上苍如此之瑞应。朕深为浙省臣民庆幸!”(《清世宗实录》卷六十二日,雍正五年十月己丑)


以礼观书


没有 李卫处事方法方式深的雍正喜爱 鞭打曾静就能看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