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前途吗?

我是小号行不


从你的提问来看,你肯定是被长期借调的。那这就意味着,你现在工作的内容,几乎与你原岗位没有任何交集。你仅仅是凭着原本具备的办公基础,帮机关分担他们在[某个专项工作]上,所暂生的人手不足的窘况。

也就是说,核心业务依然是他们把持,但他们会时不时的把一些边角料分发给你,让你把这些边角料生产成他们需要的产品,这种产品,多数属于文字性材料,当然也可能有报表、甚至PPT,也有少部分负责相应的内网平台的工作。最坏最差的情况,就是让你专门外出办事,代替跑腿,好一点的给你报销路费……

很明显,专项工作一旦结束,一般情况下,你就会回到原单位,不再听他们调遣。

可是从你的提问来看,我感到你是被长期借调的,于是你就会有疑问:有没有可能永远就在机关了,身份也转去机关了?跟原来的事业单位脱离关系了?待遇提高了?

是有这个可能,只不过不能从事业编转成公务员罢了,最多就是跟机关直签,或者是跟机关所属的上一级机关直签,这样你还是事业编。如果你不喜欢原单位,建议你趁着这个借调的机会,多活动一下,看看你在机关领导的眼中,有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如果他们愿意帮你,你便借着这个东风,调去机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我的理解,机关里的事业编,远远要比事业单位的事业编稳定得多。

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如果)成为机关里面的事业编,那么,你就是一个萝卜,你就会永远占着一个坑。

如果你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呢?对不起,你没有坑可以占,别人说拔掉就拔掉了。

借调的单位与被借调的单位,可能千变万化,甚至不是同一个系统的,都能够发生借调,只要权力足够大。然而,它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借调的本质就是[东风],究竟是船利用了东风,还是东风利用了船,或者是[风还是风,船仍是船]?

一切付诸谈笑中。


梦里澜涛


借调分好多种情况。

一是临时抽调,一般是临时性工作,时间比较短,干完就回去。

二是轮流抽调,与第一种类似,下属各个单位轮流到机关帮忙。

三是长期帮助工作。机关过去非常多,现在各级要求严,现在很少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在机关提拔,但由于在机关时间长,有优势,回原单位提拔的机会要多一些,但获益的人极少。

四是有目的借调。事业单位调任机关,一般要求有在机关帮助工作的经历,有的机关在调任前,会抽调他到机关帮助工作。

由此看,借调机关帮助工作,总体上如无明确目的,借调过于频繁或时间过长,会影响自己的很多利益。


公考面试工作室


实践证明,凡是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人员,如果不能转换身份,成为公务员,一般都没有什么前途。不仅没有,还会影响自己的前程。

在机关,有一部分人员是机关通过一定方式抽调的事业单位人员。起初,会有一种兴奋感,觉得到了机关了,一切会发生新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发现,一切都跟自己想象的相差很大。不仅工资待遇与公务员有差距,而且所有的提拔等跟自己也毫无关系。即便承担的是比公务员还要重要的工作,除非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否则,提拔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反,如果一直在原单位工作,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早就提拔到一定岗位,被评上技术职称了。而面对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凡是借调到机关的人员,也要回到原来的单位。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啥也不靠的现象,原单位无职务、无职称,机关也留不住,工资上不去,显得十分尴尬。

所以,应当尽快想办法离开机关,回到自己原来的单位,避免受到更大的影响。


谭浩俊


不请自来。聊聊我个人的看法。


一、机关VS事业单位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区别属于单位的性质不同。谈到工作人员,则是进入单位的难度和方式有区别。众所周知,公务员招考的拥挤程度、公开程度,都是明显高于事业单位的。从一个侧面来说,考入公务员比考入事业单位这个结果本身,含金量原本就是不同的(PS:只是说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是说机关就一定好于事业单位,不是说机关工作人员就一定优于事业单位人员,更不是说在机关工作总体而言优于事业单位)。此其一。

其二,机关总体来说,或者大部分来说,属于管理岗位。而事业单位,大部分属于专业技术岗位,这是两个泾渭分明的体系。直接比较谁优谁劣,是完全不科学的。以相同的项目,比如工资待遇、晋升空间这两个就业最重要的标准来说,事业单位反而优于机关。甭拿人云亦云的“结论”来急着吐槽。全国最多的单位叫县,县长是正处级,跟教师的正高职称相当。但是,你不是县长、也不是正高职称,不存在一一对比的问题。如何对比呢?一个县只有一个县长,一个县可以有几百个正高职称。以工资待遇相当论,你拿到这个档次工资的机会大小,你分不出来嘛?县里的局长就更不用比了。局长是科级,相当于教师的中级职称。本科毕业多久能拿到中级职称,这个儿人人清楚。本科毕业,有几个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当上局长?我相信大家也很清楚。

甭拿什么“隐形收入”说事。若违法的也算收入,哪打砸抢岂非也是职业?


二、借调VS前途

一个从事技术岗位的事业单位人员,借调到属于管理岗位的机关,你就是业余的跟专业掰胳膊。最多,算你是个学音乐的,从事舞蹈职业?算你是个学数学专业的,从事计算机编程?所以,首先你就是一个外行。

其次,通过借调变身为机关身份?呵呵,至少是非正途。我觉得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非公道的、非光明正大的。这不是质疑你的动机,而是指的规则。有哪个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什么具体条件,可以转为机关公务员?


三、借调的代价

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工作表现好坏是有年终评价的。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借调到机关,工作再优秀、再努力,甚至在临时工作的这个单位首屈一指,年底能被评为优秀嘛?不能!

借调单位不能。因为他的优秀指标是按照本单位工作人员为基数,按比例计算名额的。你干得再好,也不能占用借调单位的指标。即便借调单位愿意,两个不同性质的单位,优秀人员指标能私下协商,赠予借出单位嘛?根本不可能。

借出单位不能。你在外工作一年,所有的努力、贡献都是献给借调单位的,对本单位没有丝毫贡献,凭什么挤占本单位优秀名额?难道这些干了一年工作的人,还不如你这个一天都没干活的?甭说你也干活了,你给谁干活,找谁要优秀去。

当然,借调往往不是本人意愿,往往是领导指令。应该承担后果的是领导。但是,领导会承担这个后果嘛?呵呵


四、借调本身

以单位而言,若真的缺人可以开放职位,公开招考,何用借调?甭说临时。有几个外出旅游,晚上不能回家就买套房子的?临时性的工作量,不能成为单位增加员工的理由。否则,临时性的空闲,你咋不裁员几个呢?借调本身就是贬义词。借调本身就证明这个单位的领导无能。

个人以为,最好出台一个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借调人员。但是,但凡有借调的单位,1.一把手当年不能被评为优秀。你不能在正常人数情况下,完成本单位的工作。借助了外力来完成工作,你还能说自己优秀嘛?2、三年内不能晋升。被借调人员无论多努力、多优秀,都被双方排斥。你的员工吃了苦,你岂能安然无恙?三年内不能晋升,是你应得的惩罚。害人者,自己必须同时受苦。


沧桑短笛


不要把借调看得很神秘,机关单位每年都有借调到各单位帮忙的。多数都属于支持中心工作。但也有特殊借调的人员,比如说组织部,两办,人大、政协等。借调的人大部分都是哪来回哪!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而且是被借调人被借调单位相中了才有可能被调进去,除非那种情况,别的不要有任何指望。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每个单位往外借人,都不会把最好、最有能力的人借出去,一般都是借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这种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被借出去的人,不要抱有任何非分之想!


手机用户64755238167


我认为有否前途,角色定位、环境、上升通道是有一定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


猎风览岳


无前途,没有好事可想,趁早回原单位,身份是你不可逾越的。别耽误自己.


shadan999


很明确告诉你,没有前途!!!!

赶紧想各种办法回原单位,我就是被各种借调,回也回不去,对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