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袭人如何一步步俘获王夫人的心,将她晋升准姨娘?

君笺雅侃红楼


袭人本是贾母调教出来的丫头,可是袭人后来却抛开贾母,投到王夫人麾下。那么王夫人为什么重用了袭人这个叛徒呢?

1.赶走潜在对手茜雪,媚人。

茜雪,媚人是最早跟宝玉的丫头,她们在宝玉身边的时间比袭人长,可是袭人使些手段将她们赶走了,袭人成为宝玉身边资格最老的丫头,也是宝玉身旁排名第一的丫头。论资排辈排到了袭人,怡红院没有其他人的资历比袭人高,袭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这样王夫人让人到她跟前汇报工作,袭人才能不让旁人去,自己去汇报工作。

2.袭人俘虏了宝玉,宝玉听她的话。

袭人主动和宝玉云雨,让宝玉待她较以往不同。袭人对王夫人说自己

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

王夫人认为,袭人可以死劝宝玉,读书上进。王夫人说:“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王夫人自己劝不了的,让袭人时时刻刻劝宝玉。王夫人认定袭人比宝玉还好十倍。王夫人信任袭人,让袭人看着宝玉。

3.袭人工作认真负责,谁都知道袭人伺候宝玉周到细致。宝玉的生活离不开袭人。例如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找人去汇报工作,袭人去了。王夫人问她宝玉吃了什么没有?

袭人道:“老太太给的一碗汤,喝了两口,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我想着酸梅是个收敛的东西,才刚捱了打,又不许叫喊,自然急的那热毒热血未免不存在心里,倘或吃下这个去激在心里,再弄出大病来,可怎么样呢。因此我劝了半天才没吃,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

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袭人在生活上对宝玉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坚持原则,不该吃的坚决不给吃。为了不让主子难过,她会用其他东西代替。这份心思,王夫人是赞赏的。她放心地把宝玉交给袭人。

4.袭人向王夫人投诚。

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进言,提醒王夫人警惕黛玉,把宝玉搬出大观园。听了袭人的话,王夫人说:

“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 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

5.与薛宝钗建立统一战线。

袭人认为宝姑娘真真大度,她赞成宝钗当宝二奶奶。她经常到宝钗那里去,也经常找机会让宝钗来怡红院。让莺儿打络子就是袭人安排的,宝钗借打络子的机会,把宝玉的玉络上了。让通灵宝玉在金线的束缚下。而薛姨妈和宝钗也常常在王夫人面前说袭人的好话。

第36回,薛姨妈就和王夫人说:“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袭人被晋升为准姨娘,宝钗便来到怡红院。袭人借故走掉了,宝钗坐在熟睡的宝玉身边,给宝玉绣鸳鸯戏水的肚兜。

薛宝钗和袭人互相帮助,成就了对方。宝钗第一个把她晋升为准姨娘的消息告诉了袭人。

袭人就是这样一步步俘获王夫人的心,成为了宝玉的准姨娘?


润杨的红楼笔记


袭人是贾母借调(记住这个词)给贾宝玉的丫头。因为袭人尽职尽责,贾母非常信任她,放心将贾宝玉交给袭人服侍。而袭人通过努力渐渐接管了宝玉奶妈李嬷嬷的工作,成为贾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但袭人被王夫人接受并收归麾下还是经历了几个过程的。王夫人也并非一开始就信任袭人。

【一】

袭人被贾母给贾宝玉,一直到王夫人认可她,划拨在王夫人名下前都是贾母的人,工资名份都在贾母名下。这样,袭人开始并不受到王夫人全然信任。这点从王夫人安排怡红院的眼线就能看出来,王夫人选的人是麝月,并不是袭人自然更不是晴雯。

王夫人一贯会在各房安排眼线。赵姨娘身边的丫头小鹊就是例子。贾宝玉房中,王夫人更是安排了眼线。这个眼线不能是老嬷嬷和小丫头,只能是大丫头之一。之所以说是麝月,原因有二。

第一,麝月深得王夫人信任,当众说麝月和袭人笨笨的倒好。袭人当时已经是准姨娘,王夫人自己人,麝月算什么?

第二,麝月花签,开到荼蘼花事了是恶谶,又进入了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晴雯走明显和麝月有关。

王夫人最开始对出身贾母房中的袭人和晴雯都不信任,安排了自己人麝月进入贾宝玉身边,成为袭人的徒弟。王夫人令麝月看着的极可能是袭人不是晴雯。袭人与贾宝玉亲近,是王夫人的防备对象,不是自己人。

【二】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午睡,丫头排名是袭人、媚人、晴雯、麝月!袭人几年时间上升到贾宝玉身边第一丫头。由于照顾细心,贾宝玉越来越依赖袭人。李嬷嬷作为贾宝玉奶娘,对袭人抢了自己的宠大为不满,大闹宝玉房中大骂袭人狐媚子。而袭人正因此闹才使得王夫人对她放了心。

李嬷嬷算是王夫人的人。李嬷嬷什么样,王夫人一清二楚。李嬷嬷越吃醋骂袭人,越证明袭人照顾贾宝玉尽心尽力。王夫人所求不过是一个对贾宝玉忠心的人,能卖力为了贾宝玉好。至于是李嬷嬷还是花袭人并不重要。

贾宝玉被贾母把持在身边,深受贾母影响,王夫人对此非常不满。不排除贾宝玉住进大观园也是王夫人想让贾宝玉离贾母远一点。毕竟儿子是她的儿子。王夫人三个孩子,明确说贾元春和贾宝玉由贾母抚养,估计贾珠也都是贾母抚养,对于母亲来说,婆婆和自己抢孩子,实在难说满意。捎带着对贾母的人都怀有戒心,王夫人此时还不完全信任袭人。

【三】

袭人真正被王夫人认可是贾宝玉被打后袭人向王夫人进言。袭人进言绝不说任何人坏话,这是袭人最聪明的地方。要想王夫人接纳她做贾宝玉的妾,袭人一定是人品和为人处事都过关才可以。背后嚼舌根的事决不能做。否则与赵姨娘无异,王夫人只有讨厌,不会认可。

袭人进言只说两点:第一,贾宝玉该打该管!第二,贾宝玉应该搬出大观园,保全名誉避免瓜田李下的嫌话。袭人处处为贾宝玉着想,王夫人大为感动。但这次会面王夫人还是给袭人下了三个套考验她。

第一,询问袭人是不是贾环告密,袭人说不知道。

第二,拿老太太宠宝玉试探袭人:

(王夫人)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袭人)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

王夫人拿贾母试探袭人,袭人却说贾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这是投名状,也是袭人投靠王夫人的决心。

第三,问贾宝玉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说没有。

王夫人问的巧,袭人回答的妙,让王夫人非常满意。一个嘴巴严,人品好,一心一意只为贾宝玉好的丫头,可以放心让她服侍一辈子。王夫人说:

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她长长远远地服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王夫人全心全意认可花袭人,先斩后奏将袭人划归自己名下,而且工资全部自己开,彻彻底底成为王夫人的自己人,拿着袭人卖身契,袭人都不属于贾家的了。这种重视,可见王夫人对袭人刮目相看到何等程度。袭人通过投靠王夫人成功使她从贾母房中丫头,变成贾宝玉的准姨娘。无论如何,都是袭人的成功。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要想“俘获”领导的心,让ta对你赏识、给你晋级、加薪,你首先得把自己变成“有用的人”,对ta的未来事业有帮助;其次你得会“拍”,让ta看到你就感觉舒服。

花袭人就做到了这两点,所以一步步得到王夫人的赏识的。

一、花袭人对本职工作恪尽职守

花袭人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国公府少爷贾宝玉。

贾宝玉是王夫人老来得的儿子,其大儿子贾珠英年早逝,亲女儿贾元春入宫为妃,基本上想见也见不上,身边只有宝玉这一个孩子,自然把宝玉看成全部的希望。她的两个心愿,一是宝玉能健康成长,二是要宝玉学做为人,将来能出人头地,为官作宰,最起码将来能继承国公府庞大的家业。

花袭人第一项工作——照顾好贾宝玉的生活,很尽心尽力,而且无微不至,这点得到了上至贾母、王夫人及贾府众人的一致认可,她的这项工作可圈可点。

花袭人的第二好处是,经常规劝贾宝玉的行为,使其向当时的主流价值观靠近。比如劝贾宝玉勤读书、多和为官作宰的人交谈,不要毁经谤道,不要老在女孩堆里混……用王夫人的话说,只有袭人“死劝”宝玉“学好”。



二、花袭人很会揣摩王夫人的心理,主动帮王夫人“净化”宝玉周围的环境。

1.揣摩王夫人心理,不失时机地褒钗贬黛

在贾宝玉姻缘上,王夫人很明显倾向于“金玉良缘”,这点和贾母的意向是不一致的。贾母很显然更希望自己的亲外孙女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为此王夫人启动了女儿贾元春通过端午节礼做了初步的试探,但贾母假装不知,元春也不再发表意见了,这也就是为何贾元春在赏了端午节礼后再无下文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王夫人就要自己暗地里努力了。王夫人作为贵族太太,还是非常有修养的,她对婆婆贾母表现得很恭顺,她不会公开违背贾母的意愿。

明的不能公开做什么,但可以暗地里准备。这时花袭人就派上用场了。作为怡红院的“主持人”袭人还是有发言权的,连王熙凤、史湘云、薛宝钗、贾探春、李纨等等都很敬重她。



书中明写过,她在薛宝钗和黛玉之间权衡,认为还是薛宝钗当宝二奶奶对自己有利。她有机会就说宝钗怎样怎样好,说林黛玉怎样怎样小性子。有一次,袭人和史湘云在怡红院里的对话: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这一次是明写袭人褒钗贬黛,其他时候,也可能在不同场合有意无意露出这层意思,从袭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就对宝钗有利,对黛玉非常不利。



2.进谗言,要求把贾宝玉搬出大观园

在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把袭人叫过去了解情况。袭人对王夫人说

“……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

袭人说的那些亲近宝玉的人是谁?当然有所指,王夫人也清楚,就是林黛玉和晴雯等人。袭人接着又说:

“我也没什么别的说. 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就基本上切断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联系了。不让两个玉儿见面,王夫人和薛姨妈才有可能逐渐实施“金玉良缘”。袭人最厉害的是下一句: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 ”

里面的姑娘,除了贾府本家的姐妹,就只有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外姓姑娘。薛宝钗是大家公认的“稳重”人,王夫人一定不会认为薛宝钗和贾宝玉搞怪。而且袭人把林姑娘放前,宝姑娘放后,明显着薛宝钗是陪着说出来的,与宝玉不必嫌疑的,王夫人肯定能听出来就是林黛玉。

这几句话都说到了王夫人心坎里。王夫人马上说:

“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 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

讲过这番话,王夫人马上给袭人涨工资,袭人就享受到了准姨娘的工资待遇。



三、花袭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符合王夫人的价值观

袭人的性格与王夫人想象。做事、说话稍显木讷,认真、严谨,用王夫人的话说“笨笨的”倒好。


我就是竹韵


在宝玉被打之后,作为宝玉的贴身丫环袭人,要数她最操心了。这个内心极有成算的女儿,她没有和别人一样先忙着张罗,而是独自叫了焙茗,细问端的;然后等众人散去,方进前来精心服侍。王夫人唤她前来问情况时,她则说了一大篇令王夫人感恩不尽的“大道理”。先是说:“伦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这番话令王夫人只合掌念“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继而又讨王夫人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因为“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袭人虽说是她的小见识,但这些“小见识”全关系着封建礼教的“大道理”,偌大的一个大观园,偌大的一队丫环群,有此“见识”的有几人?难怪王夫人对她感爱不尽,原来“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



正是因为袭人是个“出了名的贤人”,可靠真实,因而封建家长把保全宝玉声名体面的责任全交给了她。作为回报,王夫人先是指名给袭人送两碗菜来,不久又正式指示凤姐:从她的月例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并不时有衣服之类的赏赐。就这样,袭人以她特有的“好处”,正式获得了封建主子的认可,取得了“准姨娘”的地位。


三古读书


哈哈,主要是领会王夫人心意

1.老太太派遣,来头大

2.睡在宝玉房里,关系深

3.贾政已经知道,好说话

4.其实致命一击主要是宝玉年龄大的时候王夫人问他事情,他给王夫人建议是不是要搬离大观园,后来,果然搬离了,可见,许多事情是如此顺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