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三國時東吳名將朱然墓考古發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三國時期的名人墓、貴族墓,不論是曹魏,還是劉蜀、孫吳,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這些墓幾乎無一座沒有被古今盜墓者光顧過,墓主的身份很難弄清。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要說的東吳朱然墓不一樣,竟然有明確的“身份證明文件”,十分難得。在這些年所發掘東吳貴族墓中,朱然墓最有代表性——連被盜都有代表性。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傳三國二喬墓)

朱然墓在哪呢?位於安徽馬鞍山市雨山南麓,與被考古界推斷為吳主孫權哥哥孫策墓的“獨家墩墓”和東吳景帝孫休定陵“宋山大墓”相距不遠(相關文章見《 》、《 》諸文。

這一帶在三國時叫牛渚圻,是當時吳國的軍事重鎮。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義封,三國名將,是吳國開國功臣朱治的養子。

朱然本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兒子,也就是說,從血統上講朱然是朱治的外甥。因為朱治無子,在13歲那年,由孫策作主,過繼給朱治當養子。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三國風雲,劇照)

朱然在東吳政壇得風得雨,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朱然一生獲重用,這與他和皇帝孫權親近有直接關係,用今天的話來說“關係很鐵”。在孫策遇刺身亡後,江東事務由孫權統領,孫權便任命朱然為餘姚長,後來又被任命為山陰令,加折衝教尉,統督五個縣。這些地方是吳國重要的郡縣。

再後,孫權又任命朱然為臨川郡太守,授予二千兵。

朱然一生跟著孫權打天下,功勞至高。所以,在朱然病重期間,孫權送藥送食,為他失眠。

朱然病逝後,孫權素服舉哀,為之慟泣。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南京江寧上坊大墓發掘現場)

朱然墓的發現比較偶然。

1984年6月,安徽省馬鞍山市滬皖紡織聯合公司,在當時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一帶,擴建倉庫。搞基建時,在一小土崗上挖出了一座土坑磚室墓。馬鞍山市文化局得知後,立即通知工地停工保護,並上報安徽省文化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遂派員,會同馬鞍山市文物普查工作隊,對該墓進行了清理發掘。

野外工作從當年6月6日開始,至23日結束,歷時15天。

挖開後,才知道墓主是三國名將朱然。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墓道)

朱然墓的發現,在三國陵墓發現史上意義重大,此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墓主身份最明確、地位最高的孫吳貴族墓,沒有異議地當選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朱然墓所在的土崗上曾建有四間平房。正式發掘前,墓頂和封土和墓坑內的填土已被民工挖去,後室左角券頂也被拆除。

朱然墓原來封土上可能有“享堂”之類的配套建築,當年墓的封土應該很厚很高,考古清理時已不存。

朱然墓由甬道、前室、過道和後室組成。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帶銘“富貴萬世”磚、錢紋模印紋磚)

墓造得很講究,所用材料,如磚都是專門燒製的。朱然墓磚80%是特別燒製的大磚: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5.5釐米。

兩側都有吉祥銘,一側模印象文吉語是“富且貴,至萬世”,句首、句尾和句中各飾一錢紋;一端印篆文吉語“富貴萬世”或“富且貴”。另一側模印篆文吉語“富且貴,至萬世”。這種磚是上層貴族墓特有的,很精緻。

朱然墓室內淤泥很厚。

讓考古人員感到失望的是,此墓被古代盜墓光顧了,且是早期被盜,距其下葬不會久遠。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河南安陽西高穴被疑曹操墓券頂上的兩個盜洞)

墓室內很厚淤泥,就是從盜洞內進入的。發掘時,盜洞中已填塞滿了泥,土中夾雜許多六朝板瓦和筒瓦殘片。

與 一樣,朱然墓上的盜洞打得也十分到位,我懷疑他們是一夥盜墓者所為:直接從放主棺的後室動手,發掘時看到,雙層拱形券頂正中有一盜洞,下面放置的就是朱然的棺材——最珍貴隨葬品一般都放在這裡。

墓的前後室各放一口黑漆木棺。

後室的棺材較大,棺材旁邊放置的隨葬品也豐富,是墓主朱然葬具;前室放置的棺材應是其妻所有。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棺材很堅固,盜墓者很有經驗,不是撬開棺蓋,而是在棺側鑿了一個大洞——這更容易弄出棺內隨葬品,值錢之物全被盜走了。

清理時看到,棺材被推倒向右翻倒,盜洞是從左側棺板上鑿的,盜洞呈長方形。邊緣可以清楚地看到鑿痕,地上還散落有鑿落下來的碎木屑——這次盜墓後應該未有盜墓者再前來濾坑,不然不可有原始盜墓現場。

前室內朱然妻棺材外觀與朱然棺材相似,只是形制較小,盜墓者盜此棺時,打洞選的位置不同,從蓋板左前側開鑿一個盜洞。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前室,內置妻棺)

分析可知,盜墓者從盜洞進入墓室內後,還是費了不少勁才鑿開棺材的,而且他應該懂木工活,不排除是木匠所為。

朱然這副葬具,確實能稱是“大棺材”。1986年3月《文物》雜誌上發表的“發掘簡報”中,專門談了這副棺材,並繪圖介紹,摘錄如下:

棺的內外表面先貼一層麻布,塗上漆膩,再上漆。

棺外用黑漆,棺內用朱漆,素面。

棺蓋長3.62米,寬0.94米,厚0.32米,橫截面吳弧形。邊緣有兩道溝槽,以便與側板和兩頭的擋板凸榫扣合。

棺身長2.93米,寬0.92米,高0.73米。

左、右兩面側板和底板,用整段木料做成。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家族墓,早期被盜)

雖然早期被盜,朱然墓中還是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隨葬品。共140多件,有漆木器、瓷器、陶器、銅器、貨幣等,其有一些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朱然墓可以視為中國古代貴族用漆器的寶庫,140多件出土文物中,有80是漆器:案、盤、羽觴、桶、盒、壺、樽、奩、匕、勺、憑几、硯、虎子、屐、扇、梳、刺、謁……全套。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出土鎮墓獸俑)

這些漆器內容豐富異常,件件精美。如稀見國寶級文物“宮闈宴樂圖”漆案(編號朱M58),長82釐米,寬56.5釐米,上面共畫55個人物;人物旁大多有榜題,四周襯托雲氣、禽獸、菱形、蔓草等紋飾,既生動,又精彩。

“季札掛劍圖”等漆盤,底部有“蜀郡造作牢”硃紅漆書銘記,證明此漆器是劉備的蜀國那制生產的,吳蜀間的交流沒有因為戰時而中斷。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出土貴族生活漆盤)

而這些漆器都是當年盜墓者不要的東西,不然很難留存下來。

朱然墓內隨葬品擺放相對有規律,漆木器、瓷器、銅器這類上檔次的隨葬品,大都放在後室和過道內;陶器則集中在前室的東南角。

盜墓者當時可能更想要的是棺材內的金銀珠寶一類東西,急於盜出最值錢的寶物,對漆器一類不太有興趣,不少被壓在翻倒的棺材下面。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出土薰爐)

為什麼沒有出土金銀寶物?朱然是武將,他生前使用的兵器也沒有發現,哪去了?不用說,讓盜墓者盜走了。

根據發掘現場情況,推測在盜墓者進入墓室前,朱然墓室內可能已有積水,一些隨葬品漂浮移位,出土時已不是原來的擺放位置——這非盜墓者搬動造成的。

古代盜墓者盜一三國名將墓,很多隨葬品不要,現代出土當國寶

(朱然墓出土木刺,墨書內容證明了墓主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