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後蜀

後蜀(934年—966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後蜀的疆域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樊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同光三年(925年)後唐舉兵滅前蜀,後唐朝廷即後又發生兵變,後唐莊宗李存勖於事變中身亡,平蜀主將郭崇韜亦因此事變身亡,西川節度使副大使孟知祥(874年—934年)隨竊取蜀中兵權,平定叛將李紹琛,整頓吏治,成都始安,隨即斷決與後唐朝廷的行政關係,效仿前蜀開國皇帝王建割據一隅,中原大亂結束之後,新即位的後唐明帝李嗣源授他為西川節度使,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又封孟知祥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孟知祥之子孟昶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是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後蜀維持近三十年和平。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發兵攻伐後蜀,次年

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

後蜀末代皇帝

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孟昶即位。他誅殺了恃功驕橫的大將李仁罕,滿朝懾服。又攻取秦、鳳、階、成四州,盡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適逢中原多故,境內少有戰事,經濟發展,但孟昶本人亦頗為奢侈淫靡。廣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旋卒,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孟昶的作為是有限的,尤其是其統治後期,生活逐漸奢侈,以至於所用溺器(夜壺),皆以七寶裝飾。由於身體逐漸發胖,他外出時不能騎馬,而是乘坐步輦,垂以重簾,環結香囊,香聞數里,人不能識其面。由於蜀中久安,宗室貴戚,達官子弟,宴樂成風,以至於有人長到三十歲,竟不識稻麥之苗。每年春季,成都浣花溪一帶,歌樂喧天,珠翠填咽,貴門公子,華軒採舫,共遊於百花潭上。樓閣亭臺,異果名花,流溢其中。官員徇私枉法,貪贓受賄之事,層出不窮,甚至在科舉考試之中,也不能免除賄賂,所謂賄重者登高科,主考官以賄賂多少,確定是否中選,而面無愧色。有的司法官員竟然指著獄門說:“這就是我家的錢爐。”對於這種種現象,孟昶皆不能糾正,故宋人批評他說:“節儉僅限於自己一人,仁厚卻容忍了奸惡,這些只不過是匹夫小節而已。”

後蜀後主孟昶妃子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花蕊夫人,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女詩人、後蜀後主孟昶妃子,姓徐(一說姓費) [1-2] ,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得幸蜀主孟昶,封慧妃,賜號花蕊夫人。

歷史典故

蓉城

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和紅桅子花,於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種植牡丹,並說: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後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陽。不借派人前往各地選購優良品種,在宮中開闢“牡丹苑”,孟昶除與花蕊夫人日夜盤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開筵大賞牡丹。那紅桅子花據說是道士申天師所獻,只有種子兩粒,它開起花來,其色斑紅,其瓣六出,清香襲人。由於難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樣式畫在團扇上,竟相習成風,也就是“芙蓉”花。每當芙蓉盛開,沿城四十里遠近,都如鋪了錦繡一般。“芙蓉城”因此而得名,是以成都又被稱為“蓉城”。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送子娘娘

傳說很久以前,後蜀國王孟後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很喜歡芙蓉花,孟後主就為美麗的花蕊夫人在城裡城外種滿了芙蓉花。不久,宋朝軍隊打進後蜀國,孟後主投降了,花蕊夫人也被俘虜了。宋朝皇帝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十分美麗,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花蕊夫人十分討厭他。花蕊夫人被送宋宮但不忘故主,繪孟昶畫像私掛奉祀。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拿出孟後主的畫像流淚訴說思念之情。

此事被宋太祖入宮看見追問,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說“所掛張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於是從宮中傳到民間,到了晚清年代,把張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為送子娘娘了。

後蜀廣政十七年(947年)十月,原後晉晉昌節度使趙匡贊向後蜀請降,並請求出兵終南山以接應。後蜀根本沒有進圖關中的思想準備,所以沒有及時反應。兩個月後,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後蜀才有所行動,派兵接應長安方向的趙匡贊。這時劉知遠已經稱帝,建立了後漢王朝,豈能允許關中落入他人之手。在後漢軍隊的打擊下,後蜀軍隊敗退大散關,損兵折將,而未獲尺寸土地。此後,後漢鎮守關中的大將李守貞、趙思綰相繼叛亂,並請求歸降後蜀,由於蜀將畏縮不前,喪失戰機,這些叛亂相繼被平定,後蜀一事無成,仍舊龜縮於兩川之地。

後蜀:一個生不逢時的文化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