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3.4,上映七天票房六千万,《人间·喜剧》输在哪里?

娱菌


《人间·喜剧》的失败有迹可循

原定的上映时间是去年的12月份,但是因为“技术原因”被迫撤档,拖延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和观众见面。上映一周,累计票房不过6000万,这和开心麻花之前作品动辄过十亿的成绩比起来,当真是惨不忍睹。早在《李茶的姑妈》遭遇恶评之时,就已经为《人间·喜剧》糟糕的票房埋下了祸根。

开心麻花发家于舞台剧,有过一场舞台剧全国上演2000次的记录,在广大舞台剧爱好者中累积了极高的人气。后来凭借沈腾等人在春晚舞台上的上佳发挥,更是给开心麻花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开心麻花并不满足于靠着不断地巡演来积累财富,所以他们开始以“喜剧电影搅局者”的身份闯入了很久没有新鲜血液的中国电影市场。

凭借前期的人气和喜剧电影市场的火爆,开心麻花完成了最原始的资金积累和口碑积累。《驴得水》、《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都是开心麻花迅速扩张喜剧领域的功臣。但是野蛮生长除了带来巨大的名利,相伴相生的还有主创人员的浮躁、观众的审美疲劳。《李茶的姑妈》的恶评是意料之中的,开心麻花遇到困局也是早晚的事情。

《人间·喜剧》就是这样出现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如果它上映在《李茶的姑妈》之前,即使剧情和表演再烂,也会有众多麻花铁粉前去捧场,可惜这样的好事被《李茶的姑妈》捷足先登了。

所以,《人间·喜剧》的失败不是艾伦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开心麻花管理层的失败。

《人间·喜剧》成为了开心麻花的分水岭,和遭遇争议比起来,让他们更感到害怕的,是无人问津。在此之前,开心麻花的作品哪有这样狼狈的样子,就算是被观众自来黑的《李茶的姑妈》,在当时也有极高的讨论度。《人间·喜剧》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到市场这谭深水中央,竟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1. 千疮百孔的剧情是原罪

《人间·喜剧》的名头挺响,同名小说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旷世巨著。如果电影剧情可以完整展现这一宏大的人文命题,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这部电影的剧情却完全没有撑得起来,立意很好的名字成为了观众嘲笑的话柄。

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主播,为了拿回自己的工资,无端卷入了一场废柴富二代、抠门大富豪、村霸黑社会以及两个专业盗贼的爱恨纠葛之中。更让人觉得不解的是主播的妻子也是义无反顾、不问缘由地跳到这个大坑里,电影中堆砌了大量无逻辑的剧情承接,以及为了煽情而煽情的场景。

2. 尴尬生硬的表演是帮凶

《人间·喜剧》的卡司并不弱,不仅有

金士杰、任达华两位老戏骨坐镇,还有在《羞羞的铁拳》中表演上佳的艾伦担纲男主,另外在《无名之辈》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潘斌龙一同加盟。但是他们在一起演戏的唯一感觉就是别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而不在彼此的频道上。

这就造成了表演虚假僵硬,没有说服力,让整段表演看起来就像是各说各话,节奏断裂感极强

。虽然金士杰老师的演技毋庸置疑,本片中唯一让我能欣赏演技的地方就是金士杰扮演的大富豪,孤身一人在打铁铺中深思,自言自语道“我就是一个打铁的,我哪懂这么多啊”!将这个因为儿子不争气而无可奈何的富豪刻画得十分传神。

艾伦的表演缺点在这部电影中被无限放大,也许在其他电影中,依靠着精彩的情节和剧情,掩盖了他表演上的不足。但是《人间·喜剧》中的艾伦又被打回原形,咋咋呼呼丝毫没有层次感的表演,也许只能用在喜剧电影中了吧?

其他人的演技,不予置评。

3. 粗糙低廉的制作是压垮《人间·喜剧》的最后一颗稻草

首先是背景音乐方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地电影喜欢毫无节制地插播音乐。对音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贴合剧情,跟随观众的体验而不断深入。但是烂片对音乐的运用就是强行煽情、掩饰拼凑的剧情,或者就像本片的片尾曲《像我这样的人》,虽然好听,但是毫无意义。

摄影方面更是糟糕的一塌糊涂,观影的某一瞬间,我甚至在想,这真的不是一部网络大电影?糟糕的运镜,糟糕的构图,让这部电影提前预定了年度烂片名额。如果一部电影讲了一个好故事,可以不那么深究电影拍摄手法,但是在故事看不下去的情况下,连镜头也失去了美感,那么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人间·喜剧》的失败给开心麻花敲响了警钟,证明了《李茶的姑妈》的失败并不是一时的马失前蹄,而是创作态度出现了问题。扪心自问,《人间·喜剧》这样的电影他们自己能看得下去吗?

无论怎样,开心麻花都是内地喜剧界的一支活力十足的队伍,希望他们别被资本所淹没,端正自己的创作态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