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洋葱出苗后的苗床提前着手,早观察早预防,是培育无病壮苗的关键时期。早中期育苗结束的苗子已经出苗,在眼前大家有必要提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着手。

根据自己育苗时间随时观察处苗情况,出苗后长势。育苗后即买定离手的赌场一样,多抽时间关注苗期变化。

猝倒病的苗床症状,处苗后不久局部出现苗子长势弱,随后发病根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部分会有叶片失绿,随后根茎发病部位缢缩呈线状,引发猝倒;棚内湿度大时病部会伴生白色絮状物。

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发病规律:猝倒病主要发生在2片真叶前的幼苗期,当幼苗生长到3~4片真叶后,秧苗茎秆的木栓化程度提高,此时抗病性较强。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能借助灌溉水传播蔓延,一般从茎基部侵人幼苗。该病菌喜高温后昼夜温差大时易发病,苗期遇到降温、降雪、连阴天气,低温、寡照、通风不良时,病菌易侵染、流行。

此外还应多注意一下几点

冬季大棚遇连阴下雪天,棚内低温多湿、通风差的条件下易于发病。

棚膜盖反后造成的大量积水、透光率降低。

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棚膜滴水造成的小水坑,滴水严重的地方猝倒病发生率较高。

洋葱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照图谱——2019幼苗期

防治提示:

施药时应根据育苗大棚的面积大小相应增减药剂剂量,建议每200平方米大棚喷淋1喷雾器药液,同时结合具体天气、棚温,科学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否则病情会反复发作,影响治疗效果,耽误幼苗健壮生长。在病症自我无法对症处理时可以邀请具有质保资质的植保人员前往苗床亲自确证。以避免让葱苗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