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前沿科技中國已超美國?美專家稱美國再面臨“蘇聯衛星時刻”

美媒報道,一些研究顯示,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已經超過美國。有專家警告,美國正進入如同上世紀50年代“蘇聯衛星時刻”那樣的需要警醒的階段。

有些前沿科技中國已超美國?美專家稱美國再面臨“蘇聯衛星時刻”

總部設在美國西雅圖的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今年三月發表的一份研究說,越來越多的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出自中國。

該機構在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被引用最多的有關人工智能的論文中的前50%,中國今年有希望在數量上超過美國,並在明年在前10%的論文數量超過美國、在2025年前在1%的頂尖論文數量中超過美國。

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研究員埃爾莎·卡尼亞(Elsa Kania)說,在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對比上,美中力量平衡出現了轉變是值得關注的。

但她同時表示:“很難知道評估這些指標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如何去衡量量化的事物的質量。顯然,被引用的論文越來越多。這有時候取決於評估者是誰,以及如何破解在各個分領域人工智能的定義,情況可能就有些不同了。”

美國量子產業聯盟執行長保羅·斯泰默斯(Paul Stimers)認為,中國已經在基於衛星的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美國迄今“無法複製”的技術,同時撥款100億美元用於國家量子中心的建設,而美國去年通過的《國家量子法案》計劃為美國五年內撥款12.5億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與中國的量子技術雄心相形見絀。

斯泰默斯4月2日在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的一場演講中說,需要警惕的是,美國不能複製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模式。

他說:“很自然的傾向是與中國進入一個量子軍備競賽……但是如果我們試圖玩中國的遊戲,如果我們試圖每一步都與中國競賽,如果我們採取中國的方法做事,我們就不會贏,因為這是中國的遊戲。中國有能力做產業政策,中國有能力做一些非常強大的事情……中國有能力用我們根本無法比擬的力量來引導資源。”

斯泰默斯說,美國必須“儘可能地玩我們自己的遊戲”:“我們必須對我們的制度和創新的方式抱有信心,美國的方式可以應對。這在過去一直是如此;如果我們做得對,繼續按照我們的原則運作,我想我們今後也會如此。”

他說:“這意味著我們要依賴私營部門。這意味著在市場上不要選擇贏家和輸家,也不要選擇一種特定的技術來封閉自己。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讓這樣的創新可以發生,而不是試圖組織力量,不是試圖給創新強加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