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如何修剪叶子?

我们都爱西红柿


番茄的生育周期比较长,当植株长到中后期后,很多中下部的叶片就会变黄衰老,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会逐步降低。这些老弱的枝叶,不仅不能给番茄制造新的养分,反而会过量消耗植株上其他正常绿叶制造出来的营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疏除,就容易造成番茄果实膨大发育营养不足,而且田间枝叶过多会密不透风,还容易诱发番茄发生各类病虫害,十分不利于后期的高产。

一般来说,番茄打叶在生长中后期时进行(比如说第一穗果变红时),主要是分次摘除植株中下部病叶、老叶、黄叶以及遮光叶,以此来提高植株下部果实的通风透光性、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加快番茄果实的膨大、着色和成熟。在打叶时,应当按照打密不打疏、打黄不打绿、打下不打上、由内到外的原则进行,凡是中后期影响果实采光的叶片,都应当及时疏除掉。

番茄除了打叶以外,一般还需要进行摘心控长,以便促使番茄节省下更多的养分,集中供给植株多结果、结大果。番茄摘心,一般在植株上留足果穗和功能叶片的基础上进行,把植株顶部的生长点掐去一小节。正常情况下,当番茄上有5-7个果时即可进行主茎摘心,一般早熟品种可以留2-4穗果进行摘心,中晚熟品种可以留5-7穗果摘心。但需要主要注意的是:番茄在摘心也要在晴朗天气时进行,要保留花穗上部的2-3片叶,一方面来为下部的果穗发育制造和供应养分,另一方面防治强光直射幼果造成果实表面灼伤。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农技小背篓


大棚种植番茄基本上都会进行摘叶,一来病害比较多,二来植株容易长得旺盛,棚内空间又狭小,为了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摘叶是番茄栽培管理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合理科学摘叶很重要,否则摘叶不当,植株会营养不良,影响产量。

一、首先我们要知道番茄叶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番茄叶片的叶龄在15-50天时光合作用最强,超过60天的叶片严重老化,它消耗的养分可能比制造的养分还要多,这样的叶片可以考虑摘除。

这样我们就知道摘叶一定要先摘老叶、黄叶、病叶、残叶。

二、摘叶方法<strong>

种植番茄需要吊蔓或者支架,都是采用单杆整枝,留5-6穗果后进行打顶。一般来说种植面积为1亩地番茄密度为3500是比较合理的,最多不能超过4000棵。

1、如果棚内的通风透光还可以,等到番茄第一穗果由绿变白要转色时再开始打掉底部的老叶病叶,这样透光通风变好,果实着色好,甜度比较高,之后最多把第二穗果以下进行部分摘叶就可以了,不能摘掉太多的叶片。

2、如果番茄植株长势实在过旺,那么摘叶时期就要提前一些,在给第二穗花授粉时进行第一次摘叶,第一穗花下留一片功能叶,其余叶片全部摘除。再给第4、5穗花授粉时,第3穗花以下的叶片除去一半。

每次摘叶最多2片,不能一次摘叶过多。

番茄摘叶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种菜姑娘


番茄如何修剪叶子?

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是整枝、达架、绑蔓。在第一穗果座果后搭“人字”形架。整枝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侧枝长到4-7厘米时摘除为宜)称为单干式整枝;另一种是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称为双干整枝。不管采用那种整枝方式,都要注意及时绑蔓。



农友君


西红柿果实成熟,植株的下部难免会出现黄化的老叶片,针对这些老化的叶片,我们要及时摘除,首先是为了避免营养的浪费,其次是防治黄化老叶产生的乙烯和脱落酸,对花果的生长产生抑制。

除植株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功能叶片,起到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作物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养分,所以禁止过早的打叶,更严禁过量摘叶。中上部的叶片应该以养为主,保证果实下面3片叶。

如果中上部的叶片出现黄化等现象,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养叶,而不是摘除。

下部的黄化叶片也不宜全部打掉,因为下部叶片给根系提供养料。

在此,给大家推广一个摘叶规范:“摘黄不摘绿,摘下不摘上,摘内不摘外,分次摘除病残黄叶、老叶、稠密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