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年和四十年工龄有何区别企业里?

师哥285942622


39年工龄和40年工龄实际上对于企业里的在职工人差距并不大。

但是对于养老金来说,影响可能不小。

很早以前有人说养老金是5年一档,实际上是指原先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和最早五六十年代的企业工人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关计算方式企业退休人员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就不再使用了。

到时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坚持到2014年9月,不过即使机关事业单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期间,仍然使用新老办法待遇比较的方式进行养老金计算。



虽然说5年一档,但是老办法退休待遇最高档次是35年以上档次,养老金计发比例是本人退休前工资的90%。39年和40年都是按照90%计发。

为什么仍然说会影响不小呢?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按照养老金缴费年限计算,涵盖了缴费基数、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等。

一般来讲,39年和40年工龄的老人基本上是没有中断社保缴费的。他们真正相差的就是参加工作早一年和晚一年的时间。

由于当时参加工作比较早,大约是1979~1980年前后,这些时候国家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我们的工作年限是视同缴费年限。这样在计算养老金时,就会额外计算一年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如果是视同交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过渡性养老金如果相差一年,则会相差1.3%左右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具体比例跟各地的过渡性系数、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等因素挂钩。

如果按照两项退休待遇,合计2.3%左右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全国各地普遍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在5000元到7000元之间,差不多每月养老金待遇差距是115元到150元之间,这样的差距也不少。

除此之外,我们退休之后每年会增加养老金待遇。缴费年限每多一年都会每年额外增长几元钱,另外还有按比例调整,也会适当的增加养老金钱数。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按缴费年限调整是不足一年,按半年或者整年计算。所以,我们缴费年限最好是多出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暖心人社


三十九年和四十年工龄有何区别企业里?

这个问题想要表述的应该是:企业退休职工,三十九年工龄与四十年工龄在养老金待遇上有何区别,对吧?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可能没有任何区别、可能区别不大,还有可能有很大区别。


别不信,我用实例说话:

例一:甲、乙两人同为1959年1月生,男,于2019年1月达到60岁退休。甲于1979年、乙于1980年进入某国企工作,均为企业固定工。两人所在地是1996年1月开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两人之前的工作年限全部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甲的养老保险缴费系数一直为1,退休前养老金个人账户为42000元;乙的养老保险缴费系数一直为1.065,则历年缴费系数为1.040,退休前养老金个人账户为45000 元。退前上一年度所在地社平为5000元。


我们来看一下他两人退休时的养老金:

甲的养老金=5000(1+ 1)/2*40*1%+42000/139+5000*16* 1*1.2%=3262元/月;

乙的养老金=5000(1+ 1.040)/2*39*1%+45000/139+5000*15*1.040*1.2%=3248元/月;

看到了,甲是40年工龄退休时养老金为3262元,乙是39年工龄养老金为3248元,两者的区别大么?几乎相同。对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乙在工作时的缴费基数高于甲,所以虽然乙的工作年限少于甲,但两者养老金有可能是相近或相等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多缴多得的政策引导方向。


再来说一个例子:还是前面的甲、乙两人,但条件发生了一点变化。甲虽然是有40年工龄,可是自1999年就下岗离开了国企,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之后也没有交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存储额为9000元。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再来看一下两人的养老金。

工龄39年的乙,养老金没有变化,退休时3248元/月,而甲虽然工作了40年,但累计养老保险(含视同)仅为20年,那么他的养老金为:

5000(1+ 1)/2*20*1%+9000/139+5000*16* 1*1.2%=2024元/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甲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较少,虽然工作了四十年,但除了视同缴费年限外,仅实际缴了几年养老保险,所以养老金较少。这也就体现出了长缴多得的政策引导方向。

这个例子还不极端,如果甲之前是临时工,未交“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又没交养老保险,那么,即使他工作了四十年,也没有养老金。那么退休后,只能依靠子女或者是个人存款来养老了。


老王观职场


纯粹从工龄的长短来看,39年工龄退休和40年工龄退休的人,是没有差别的。


估计有的朋友会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4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因为工龄上了一个整数台阶,所以相应的退休金就会比39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多。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社保退休金的发放标准,并没有与工龄长短挂钩。换句话说,你哪怕工龄再长,也不会因为你的工龄长而增加退休金的起始发放标准。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越高,则计算的基本养老金越高。


退休时每月的养老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退休时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所在省上年平均工资*缴费指数(最低养老金基数0.7-最高养老金基数2)*缴费年限(最低15年,最高40年)*1%


简化公式(如果按照15年来缴纳养老金)(最低基数)基本养老金=所在省上年平均工资*0.7(最低基数)*15%(最低缴费年限15年)


——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男139,女174)


由此,可以看得出,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与工龄毫无关联,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你个人缴交部分的金额大小,缴交的多,退休的时候就领取得多,缴交的少,领取的时候就少。所以,如果说39年工龄和40年工龄的退休金有何区别,那就在于40年工龄的人,多缴了一年的个人社保费,自然退休的时候就可以多领取一些了。这就是唯一的区别。


雪天惊雷


在企业里头,不管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其实三十九年工龄和四十年工龄的差别并不大。

在职时,工龄正常影响的是年假、病假工资、医疗假期和工龄工资。

年假其实二十年工龄就封顶了,有十五天;而病假工资只要工龄有8年就可以领取100%;医疗假期也是二十年以上就可以有二十四个月。所以对于这三者,其实三十九年和四十年工龄没有什么区别。

而工龄工资上,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一年的工龄差距可能也就几十元吧,而很多企业还设置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工龄工资的上限,三十九年和四十年完全没有区别。主要影响工资的还是个人所在的岗位以及级别,特别是不同级别间,工资的差距会拉得非常大。小雷之前呆过的企业,普通员工提拔到部门领导,每年收入增加都能抵上普通员工几年的收入了。

而退休后,工龄对养老金是有影响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本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对于一些人来说,工龄就等同于缴费年限,因此工龄越长的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越高。不过三十九年工龄和四十年工龄两者只相差了一年,所以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楼主您好,39年的工龄和40年的工龄实际上区别并不是很大,因为仅仅只相差了一年的工龄。那么也就是说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实际上它们相差的这个退休金待遇,我个人估计不会超过100块钱。

因为这个退休金的计算是根据你实际的一个累积缴费年限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你的这个累计缴费年限比别的人就多了一年,那么实际上你获得的这个养老金待遇也就按照这个一年的待遇来计算,而不是说40年达到了一个5年的阶段,那么就会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并不是这样理解的,它是根据每一年来计算的,并不是根据每5年来计算的。

因为我们国家养老保险的制度是多缴多得,所以说你40年缴费的个人相比于39年缴费的个人,他获得的这个养老金待遇更高,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然要保证一个前提就是说这两个人在一个工作单位并且缴纳的这个缴费指数都是完全一致的,保证这两个前提那么40年的个人肯定比39年的个人,获得的养老金待遇更高。


社保小达人


有人按三倍基数交,有人按一倍交,就可能你多干三十年,社保还没别人多


手机用户53301916846


请问一下档案社保局丢失了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