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我為什麼要寫這個專欄呢?

因為我發現網絡上關於膝關節炎的診治真的是眾說紛紜,而有些觀點根本是漏洞百出,但這些觀點卻無一例外地是迎合了老百姓的心理,比如膝關節炎的疼痛是因為骨刺,非專業的老百姓覺得很有道理,最後買了治療骨刺的膏藥,白白花錢還耽誤了正常治療的最好時機!

我這個專欄主要是解讀2018年版本的《骨關節炎的診療指南》,這是最正規的診療方法。是骨科最權威機構經過反覆論證所得出的權威結果。它幾乎囊括了所有臨床上可能出現的關於膝關節炎的問題!

很高興為大家帶來專業的解答,我會很認真的對待,拿出我100%的努力來寫這個專欄!

如果有疑問,各位可以在評論區提問!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骨科王醫生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主要講治療,膝關節炎的治療需要遵循個體化,階梯化的原則來進行。

個體化是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治療方式,因為每個人的病情程度及疼痛感受度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階梯化是說治療應該從簡單到複雜,不能一發現就做手術。

這章內容我主要講膝關節炎治療中的手術治療,膝關節手術種類很多,包括關節軟骨移植、脛骨截骨、腓骨高位截骨、關節鏡、單髁置換、膝關節置換等等。今天,我來和大家一一介紹,什麼時候需要做什麼樣的手術,各自手術的優缺點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1、關節軟骨移植:

關節軟骨移植包括自體軟骨移植、軟骨細胞移植等,主要是採用組織工程及外科手段修復關節表面損傷的透明軟骨。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軟骨修復技術

這項技術目前仍在進一步的研究之中,可喜的是我們已經在實驗室找到了軟骨生長的辦法,但是可惜的是,在膝關節完全負重位時,我們移植的軟骨仍然是不堪一擊。

該項技術我們可以用在年輕、活動量大,單處小面積非完全負重位的軟骨缺損。

那我們的老年性退行性膝關節炎呢?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炎

如上圖所示,由於老年性骨性關節炎的軟骨都是多發而且面積較大的損傷,所以,軟骨移植這樣的手術在老年性退行性關節炎是不可取的。

至少在現在的技術下不可取,但是,我們仍抱有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我們老年性退變性膝關節炎的軟骨再生,這樣,我們的膝關節炎就再也不會讓人頭疼了。

軟骨移植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大家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個手術,現在仍在研究開發階段。


2、膝關節鏡:

關節鏡是一種微創的技術,它兼具檢查和治療的作用。

對於早、中、晚期的膝關節炎患者,我都是極力推薦的。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膝關節鏡。如圖: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膝關節鏡

膝關節鏡第一個功能是檢查:

我之前有介紹過,我們的X線是用來診斷膝關節炎,CT和核磁是用來鑑別診斷。但是,他們都是靠影像來間接診斷的,所以必須結合症狀及其他特徵來輔助診斷。

那麼,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直接的看到膝關節裡面的情況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我們的膝關節鏡檢查技術。

在膝關節鏡下,我們不僅能通過看到軟骨的磨損等來診斷關節炎 ,我們還能看到膝關節裡面的其他病變。比如:膝關節遊離體、半月板損傷、前後交叉韌帶損傷、滑膜炎等等。

關節鏡下的診斷直接而詳細,更準確而且更不容易漏診,我一度認為關節鏡檢查是目前最優秀的檢查之一,它就好像我們的胃鏡能直接看到胃內病變一樣,關節鏡能直接看到膝關節內的大多數病變。而且,它除了留下兩處小切口外,並不會對關節造成任何一點損傷。

膝關節鏡的另一個好處就在於它檢查完了能夠直接治療,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膝關節鏡如此優秀。只是在臨床上,它並沒有像胃鏡那樣普及,我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1. 畢竟有2個小切口,老百姓都會以為這就是手術,併發症大;
  2. 胃鏡能篩選出胃癌,而膝關節幾乎沒有癌症,所以老百姓會認為並不那麼必要;
  3. 由於膝關節的X線及核磁等檢查相對胃部的其他檢查要更精準一些,所以醫生本身的推廣動力不足,宣傳力度也不夠。

我們來看下膝關節鏡具體是怎麼去治療的:

1、膝關節遊離體: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遊離體

這是我們通過關節鏡檢查後發現的關節內部的遊離體,遊離體又叫關節鼠,是指關節內有可移動的軟骨或骨軟骨碎片。關節內遊離體可來自軟骨,骨軟骨或滑膜,可以是完全遊離,也可以還有軟組織束帶相連。會引起關節絞索等症狀。

簡單來說,就是走走會突然卡住,有時會伴有疼痛。大多數可以自行恢復,但仍會復發。

這其實是關節鏡的最佳適應症,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通過檢查後如果發現是關節內的遊離體,那麼,只需要將遊離體取出就能解決問題。而光靠X線或核磁有時往往並不能準確判斷出遊離體或該遊離體是否存在卡壓的情況。

2、半月板損傷: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我們膝關節內起穩定和緩衝作用的保護裝置,一旦半月板損傷,我們會出現關節絞索、打軟退及關節疼痛等症狀。X線和CT不能看到半月板,所以我們必須藉助核磁共振。但是,在核磁共振上,畢竟是間接去看,我們可能會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有時候還會因為偽影而被幹擾。

所以關節鏡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檢查,它能夠直接看到半月板的損傷,並且,如果條件符合,可以給與積極治療,上圖就是半月板縫合後的鏡下情況。

具體半月板縫合的條件,我後面再具體和大家解釋。

3、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交叉韌帶損傷

我們關節內有前後交叉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半月板損傷,通過關節鏡,我們可以看到其是否出現鬆弛及斷裂,並給與積極治療。

4、軟骨剝脫:

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一):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軟骨剝脫

上圖是軟骨剝脫,是膝關節炎的典型症狀,我們可以通過關節鏡檢查來診斷。

並可以通過關節鏡下的清理及精準藥物注射來實現對膝關節的治療。

單純的膝關節炎症,我們可以大量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以沖走關節內大量的帶有炎性的組織。並對退變的半月板及滑膜進行修整。

從而讓膝關節炎症得到緩解並延緩膝關節炎的進程。

但是,單純的膝關節炎症進行沖洗的治療目前存在爭議,原因是它的遠期療效與保守治療相當。也就是說,有研究認為,最遲2年以後,我們做膝關節鏡沖洗和不做膝關節鏡沖洗是一樣的。

但是,骨科王醫生還是推薦這樣的手術,至少需要進行一次,原因是:

  1. 創傷小,幾乎做完就可以下地,並且症狀完全或部分緩解;
  2. 近期效果好,雖然2年後效果差不多,但2年內生活質量大為改善;
  3. 可以減少藥物對身體的傷害;
  4. 對膝關節內的合併病變一目瞭然,而膝關節炎通常合併有其他組織病變,比如滑膜增生等,可以針對其他損傷進行針對性治療並避免漏診、誤診。

膝關節優勢明顯,但是哪些患者是不能做膝關節鏡的呢?

1.絕對禁忌證:①敗血症;②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嚴重的關節僵直,關節腔狹窄,不能配合檢查;③凝血機制異常者;④手術野皮膚有感染。

2.相對禁忌證:①滑膜增生性炎症,關節極度腫脹而浮髕試驗陰性,提示增生滑膜已填充關節腔,此時不易注水膨脹,無法觀察關節內結構,強行施關節鏡檢查可能造成關節內出血。②病毒性肝炎。


總結:今天我介紹了膝關節炎的兩種手術治療:軟骨移植、膝關節鏡。

希望大家喜歡,下期我會繼續介紹膝關節炎的其他手術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