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监狱对于那些不愿意离开的犯人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规定?

文人黑客


很多朋友都看过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中有名年老体弱的服刑人员老布,当他刑满释放时却因为害怕不能适应外面生活,意图通过伤害狱友而重新获刑,从而能够一直留在监狱养老。


当然,老布最后在安迪的规劝

之下“放下屠刀”,西装革履地走出了监狱大门。
但是,老布出狱后果然不能适应外边日新月异的生活,最终在饱受折磨的痛苦当中上吊自杀。


“艺术来源于生活”,像老布这种“资深囚犯”在现实生活中也并非没有。很多服刑人员在监狱里动辄服刑几十年,早已习惯了监狱生活。等挨到刑满释放时早已失去劳动能力,又没有亲人肯接纳他们。所以,对于这些犯人来说,他们宁肯死在监狱也不愿出去。

这就像影片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角色所说:“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初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就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


当然,我国监狱是不允许刑满释放人员赖着不走的。监狱是自由刑的执行场所,并不是你想进就进、更不是你想留就留的公共场所。服刑人员要关多久,完全按照刑期决定,一旦刑期届满绝不会超期羁押,即使押也得把你押出去。

当然,对于那些年老力衰而又无家可归的刑满释放人员,监狱会给他回家路费,然后联系当地司法局、街道办或者居(村)委会等,尽量做好安置工作,给他提供相应工作,或者直接纳入低保。

总之,刑满释放人员是不可能继续赖在监狱养老的。


冰焰


监狱是国家强制刑罚执行机构,岂是你想留就留想走就走的?然而,现实的监狱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监狱中的一些“老残病”犯人,在自己即将刑满的时候,都会找到监区领导表达自己出去“无人问津”或者“愿意留下”的心声!没错,这一部分刑释人员不光被社会,有一半甚至被家人放弃,最主要也是不想回家拖累家人,毕竟坐牢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那么对待这部分刑释人员,监狱是怎么做的呢?

根据监狱工人编制的缺失情况,以及服刑时的良好表现,吸收成监狱的工人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一个姓葛的姑娘玩耍,可每次老妈看到了都会制止,或者干脆将我提溜走,并告诉我“她爸是劳改犯,是坏人”。可孩子是天真无知的,谁管得了那么多,等老妈走了以后,我俩继续愉快的玩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他爸的情况:他爸爸原来是陕西人,因为盗窃国家的电线电缆,被判处了15年有期徒刑被送来新疆服刑。那时的监狱除了物资的匮乏,各种实用技术也异常紧缺,最主要的是老葛也多次表示想留下给监狱干,所以在老葛即将刑满时,他顺利的留在了监狱当了一名电工,成为一名监狱的工人,这就是以前监狱常有的情况。

若具有监狱生产所需的技能,聘用为监狱的合同工,禁止直接与犯人接触

现在的监狱生产已经从户外劳动,转移到监区内或者厂区的生产,所以一些服刑多年的人,原本就是技术组长或协助民警监督质量和技术,加之对监狱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了如指掌”。只要在刑满之前向监狱申请“留下”的意愿时,监狱会根据实际情况,将这类人以“合同工”用工的形式留下使用。但是这类“合同工”的挑选是有一定门槛和名额的,最重要的是这类“合同工”,是严禁再与服刑人员直接接触的。

与所属的社区及民政部门联系,反馈实情交流建议,由社会机构统一安排

监狱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社会上的营利企业,所以大部分刑释人员,最终都会哪儿来回到哪儿,至于针对“老残病”群体的顾虑,监狱相关科室会提前与刑释人员所在的社区、派出所和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并反馈他们的真实心声。并且给予合理的建议。最终由社区和民政局统一安置,大部分人还是会被劝返回家,或者送往养老福利机构。


栋哥曰


有的罪犯被判处较长时间的刑期,服刑期满的时候年老体弱或者家里已无其他亲人,就会有题目中不愿离开的情况。一般监狱方面都会妥善安置。

以往的新闻中时不时看到一些奇特的案件,有的人年老故意犯罪,希望去监狱养老。其实完全想错了,监狱又不是养老院,既不是想进就进,自然也不是想留就留。

如今的监管很严格,一到规定时间,监狱方必须将罪犯立即释放,否则就是超期羁押。在之前的劳改农场时代,确实农场会留下一些年老体弱不愿离去或者有技术的犯人,作为农场的临时工。但是现在基本上应该没有这种情况了。

现在的社会基层治理相对完善,对年老体弱的释放犯人,监狱方会联系当地的司法部门和街道、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妥善安置,确实生活困难的会给予低保。


律师独角兽


很多犯人也很清楚在自己刑满释放的时候就算自己不愿意离开,监狱不可能无条件接受自己,这类人很大程度上并非没有家,重要的是这类人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习惯,对外面社会在内心存在抗拒感或者无力感,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外边的社会,何况监狱里免费吃喝拉撒睡,只要自己埋头干活,啥也不用操心,因此权衡之下他们还是觉得监狱更适合自己


这类人员在刑满释放之后,为了继续留在监狱里,他们会选择重新犯罪,以最快的速度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当然,如果以这种方式回到监狱,只能说明监狱对这类人的改造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是没有人愿意呆里边不出来的,但是还真有不想出来的。我是做相关工作的,就遇见过这么一个人。那人已经六十多快七十岁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当时犯事的时候已经是五保户,他是因为误杀了人进去的。一个早上,他上山打兔子,把一个放羊的人打死了。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之后,自己主动跑公安局自首了,后来法院判了六年。当时这事是我一手经办,印象比较深刻

出来的时候也是我接的他办的手续,他就跟我说,其实他不想出来,鉴于他年龄比较大,里边比较照顾,干的活比较轻松,吃喝不愁,有人做好给他吃,已经适应了里边的生活,现在突然出来了,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好,还得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了


云南村夫1


解决处理办法

第一:吸收技术人才,服务监狱

请大家看好,我说的是有技术的,并不是所有犯人,像那些老弱病残,或者没有一技之长的监狱一概不要。随着关押监狱罪犯的增多,监狱服务的人员稀缺,监狱又很难在外部招到人,为此监狱就会破格录用那些有能力,有技术的犯人来服务监狱,比如,有会做饭的,监狱刚好又有职位空缺,就会在监狱内部招聘厨师,有会教书育人的,监狱刚好缺少这个职位,就会在监狱内部招聘厨师的。总之,监狱空缺什么职位,在外部招聘不到,就会在监狱内部实施招聘,也算是物尽其用吧。不过监狱内部的招聘门槛很高的,当然名额也很少。

第二:移交当地的司法或者民政部门

对于那些老弱病残或者没有一技之长的,首先监狱部门会通知其家属过来领走,如果家属没人领,监狱部门会打电话通知当地的司法部门或者民政部门及所属的居委会或者当地派出所过来签移交手续,交由他们妥善统一安置。当然大多数还是依旧被劝回家,对于那些实在不想回家的,只能被派遣到社会养老福利院。总之,再回监狱那是不可能的。

我国监狱的规定是不允许刑满释放人员赖着不走的。服刑人员要关多久,完全是按照司法审判的刑期决定的,一旦你的期刑到了规定时间,监狱必须将罪犯立即释放,否则就是超期羁押,所以就算把你押着也得把你押出去。


总之,我相信对于监狱,大多数罪犯期刑过后还是愿意离开的。对于那些不愿意离开的,监狱是不会让你在这养老。因为需要让你呆在监狱,一天不也能少,不该让你在监狱呆的,你一天也不呆不了。



监狱不是养老院,在犯人刑满释放之日,就算你觉得监狱日子过得舒坦,不愿意离开,那监狱也不会收留你。有一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犯人,监狱回联系当地派出所或者居委会,由对方接受并且妥善安置你的生活。



很多犯人也很清楚在自己刑满释放的时候就算自己不愿意离开,监狱不可能无条件接受自己,这类人很大程度上并非没有家,重要的是这类人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习惯,对外面社会在内心存在抗拒感或者无力感,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外边的社会,何况监狱里免费吃喝拉撒睡,只要自己埋头干活,啥也不用操心,因此权衡之下他们还是觉得监狱更适合自己。


因此这类人员在刑满释放之后,为了继续留在监狱里,他们会选择重新犯罪,以最快的速度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当然,如果以这种方式回到监狱,只能说明监狱对这类人的改造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


诗词公寓


很多人遇见这个问题,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可能,那有人愿意呆在监狱不走的?监狱是为了惩罚那些触犯了法律的犯罪分子的地方,这里边可没有几个人想进去。首先失去了自由,自由虽然很多人感觉不到有多珍贵,但是失去了才知道自由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失去了才觉得弥足珍贵。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是没有人愿意呆里边不出来的,但是还真有不想出来的。我是做相关工作的,就遇见过这么一个人。那人已经六十多快七十岁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当时犯事的时候已经是五保户,他是因为误杀了人进去的。一个早上,他上山打兔子,把一个放羊的人打死了。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之后,自己主动跑公安局自首了,后来法院判了六年。当时这事是我一手经办,印象比较深刻。

出来的时候也是我接的他办的手续,他就跟我说,其实他不想出来,鉴于他年龄比较大,里边比较照顾,干的活比较轻松,吃喝不愁,有人做好给他吃,已经适应了里边的生活,现在突然出来了,还真不知道干什么好,还得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了。

这人就是因为适应了里边的生活环境而不想出来的一个,也是现在监狱也不和过去一样,比较人性化一些。但是监狱是国家机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这里不是养老院,不是福利机构,而是国家机器。该呆的一天不少的呆够。不该呆的一天也不能呆。


沦客人


服刑人员刑期结束当天必须释放,超过一小时都是超期羁押。如果有不愿意被释放的(一般出现在老弱病残犯、家中无亲属的服刑人员),监狱会先按期释放,按规定发放回家路费、结余的生活费、劳动报酬。如果其生活不能自理的,监狱会在其释放前就协调好当地政府,做好释放后的生活安排。


湖南省雁北监狱


过去有,这类人叫就业,也发工资,和临时工差不多,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时,有部分表现好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转为工人,工资较低,但那个时候人人的工资都很低。另外,还有一种特别特殊的情况,就是在犯人里面转成工人以后有极少数还可以转成干部,许多人不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腐败。大家都是按条件来转正,也没有人送礼。大约在1985年以后这类现象就逐渐的少了。一是政策慢慢收紧了,二是农村的条件都慢慢好转了,没有人愿意再留场就业了。


烦恼的鸡肋


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毕竟人都是向往自由的,刑满不愿走的在我国几乎不存在,人若要彻底改造成为不愿不敢出监狱,一般需要4O年以上,象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些关了数十年后,若无亲无朋,也活不了几天,会感觉多余而自杀,我国死缓,无期若是安心服刑,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年就可以回家。表现好,温暖足,十几年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