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越害怕這樣東西,你越容易一事無成

心理學:你越害怕這樣東西,你越容易一事無成

有這樣一些人,每當他們想要行動時,總是因為怕犯錯而畏首畏尾,不敢邁出第一步,最終,他們只是把成功的希望寄予不切實際的幻想,整天做著白日夢。可想而知,他們永遠都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可以說,在生活中,你越害怕犯錯,其實你離越容易平庸,一生也會一事無成。真正厲害的人都敢於犯錯,因為他們知道,犯錯其實也是幫助我們接近真理與真相,從而讓我們獲得新知。

心理學:你越害怕這樣東西,你越容易一事無成

1.害怕犯錯讓我們平庸

有一個哲學家曾說,在某個範圍內,一個人犯的錯越多,他可能會犯的錯誤就越少,離成功就越來越近,很多成功正是由此而來。

如果沒有上千次的錯誤,愛迪生就不能發明鎢絲所做的電燈;如果沒有一次次錯誤,約翰·納什就不會提出“納什均衡”的原創理論;

如果沒有一次次錯誤,袁隆平就不會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沒有一次次的爆炸,諾貝爾恐怕也不會聞名於世,你終有一日會明白,所有偉大的構想與發明無不出自一次次的錯誤與彎路。反過來,如果我們因為犯錯就不敢向自我挑戰,就會侷限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逐漸變得平庸。

心理學:你越害怕這樣東西,你越容易一事無成

2.害怕犯錯,讓我們限制了自己潛能

心理學上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把一隻跳蚤放進一個玻璃杯裡,發現跳蚤輕易地就跳了出來。再重複幾次,結果還是一樣。

接下來,實驗者又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裡,然後在杯上加了一個玻璃蓋,這一次跳蚤跳起來的時候,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

不過,跳蚤並沒有馬上停下來,而是繼續跳,繼續撞著那個玻璃蓋。這樣跳了多次之後,跳蚤變得聰明瞭:它開始調整自己的跳躍力度,以便適應新的環境。

不久,它就能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而不再撞到玻璃蓋了。一天後,實驗者把玻璃蓋悄悄拿掉,但跳蚤並不知道,它還是在原來的,高度繼續跳。三天以後,實驗者發現,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玻璃杯裡不停。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像這隻跳蚤一樣,最初時無所畏懼,屢屢嘗試,但在犯了多次錯誤之後,便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不敢再輕易嘗試了。

如果我們不多去嘗試,我們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厲害。我記得有次有個朋友說,自己從體制內辭職創業,當時很多人都在看他笑話,因為他們覺得他失去了體制的保護,一定會混得很慘。

而只有他自己知道,當他從體制內出來後,才是真實見識了人生與人性。因為過去依靠體制內的資源,現在一切都要靠自己從頭再來,而這才是錘鍊他的翅膀與羽翼,現在他說比起過去,我比以前強大多了,他至少知道該如何覓食,該如何讓自己繼續走下去,遇到問題與挫折的時候,他不再脆弱,而是懂得如何應對。

心理學:你越害怕這樣東西,你越容易一事無成

3.犯錯是成功的鋪墊

可以說,害怕犯錯,也很容易讓我們完全適應了現實,或者說習慣了自己對自己的錯誤定位,不敢再做出突破自我的嘗試。

要擺脫這種“跳蚤思維”,就必須喚醒積極的自我,對錯誤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可否認,每一個錯誤都帶著一定的經驗和智慧,都能讓人們從中得到某些收益,從這個角度來說,犯錯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敢於犯錯,既能讓我們學有所得,從而更少犯錯,犯錯又會培養我們積極行動的良好習慣。

總的來說,真的不要害怕犯錯,做不了決定的時候,讓時間幫你決定,如果還是無法做決定,就先做了再說。寧願犯錯,不留遺憾,要努力啊,你想要的生活,別人給不了你。

請記住,有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功只不過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如果因為擔心犯錯而遲遲不肯跨出第一步,那樣我們永遠無法成功,人生終將一事無成,一生都在後悔中。

人生的失敗,並非是敗給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敗給了這樣東西,敗給了害怕犯錯,害怕持續探索,從而讓自己一生碌碌無為。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幸福的主題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今日話題:你害怕犯錯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王小林,唐若心學主筆,相信你的態度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