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在赵王司马伦被杀的时候,他用手巾遮住脸,连声喊道:“孙秀啊孙秀,我被你害死了!”

伦惭,以巾覆面,曰“孙秀误我,孙秀误我”于是收荂、馥、虔、诩付廷尉狱,考竟。——《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孙秀是何许人也?按照史书的说法:孙秀是五斗米道的信徒,跟随赵王司马伦,善于谄媚,颇为得宠。

孙秀积极地为司马伦谋划,以离间计废太子,杀贾皇后,登上帝位。玩弄权术,贪残污秽,睚眦必报。

实际上,这种说法可信度极低,为什么呢?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孙秀出身贫寒,在西晋那样一个强调出身和血统的社会中,孙秀却能借助司马伦的声威,高高在上地对贵族发号施令。这样一个人本就是天生的异类,自然容易引起主流社会的厌恶。

也正是这个原因,孙秀的形象受到丑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再加上他鼓动司马伦做出了废晋惠帝的惊人举动,更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天生的丑角。

在我看来,孙秀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谋士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为自己的主公尽忠。虽然孙秀在谋划中充满了贪婪与冒险,但看看司马伦之前的杨骏和贾后,再看看司马伦之后的司马越等辈,他们所作所为,似乎并不比孙秀高明多少。

孙秀是一个蹩脚而失败的谋士,却算不上什么不可一世的丑陋小人。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抹黑孙秀的故事:孙秀喜欢石崇(西晋富商)的侍妾绿珠,在帮助司马伦掌控中央政府之后,孙秀也登上了高位,于是就想霸占绿珠。而石崇却不愿意把绿珠送给孙秀,于是孙秀用军队围攻石崇。绿珠见此情景,不愿让孙秀得逞,于是跳楼而亡。孙秀大怒,将石崇斩首。

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冏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这个故事有可信度吗?不好意思,半点可信度都没有。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官员如果想索贿,他会怎么做呢?他绝不会在公共场合直接索贿,因为这样一来社会舆论不好控制,二来也有失官员的体面。

官员想向人索贿时,通常会把自己打扮成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只有这样,他才更容易用正当的理由去打击当事人。在这种背景下,当事人如果想摆脱官员的打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贿。

孙秀再笨也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爬上去的政治人物,他会连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都不懂吗?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如果孙秀真想霸占绿珠,他可以找个机会暗示石崇:把绿珠交出来,我不会为难你的。石崇只是一个被免官的商人,而孙秀是中书令(近似于国务院总理),又是执政官司马伦的宠臣,石崇怎么敢得罪孙秀呢?

孙秀没完没了地打击石崇,如果石崇受不了孙秀这种打击,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讨好孙秀。总而言之一句话:孙大人,你想要啥我都给你,饶我一条狗命吧!

而就算石崇把绿珠亲自送到孙秀府上,孙秀也会大骂石崇:“我之所以收拾你,是因为你姓石的不是个好东西,你还敢向我行贿?”

接下来就需要绿珠出场表演了,绿珠诚恳地对孙秀表示:自己从小就仰慕孙大人的才华与为人,听说石崇得罪了孙大人,自己愿意到孙大人的府上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丫鬟,只希望孙大人消消气,不要再为石崇这样一个小人物动怒。而对于我绿珠而言,只要能够天天看到才华横溢的孙大人,人生就再无所求了。

这样一来,这场行贿受贿的丑闻自然就能变成一场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我敢负责任地说:随便拉出一个官员,他都会玩这种小把戏。孙秀做为一个从底层一步步爬上去的政治人物,他会连这么一个简单的把戏都不懂吗?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再退一步说,即使石崇不识相,非要和孙秀硬刚正面。孙秀也有足够的理由杀石崇,因为石崇本身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人。

石崇斗富时的残忍与嚣张,石崇巴结贾谧时的恶心与夸张。如果孙秀真想动用手段整石崇,那绝对是十拿九稳的,因为石崇的黑材料太多了。甚至于,只要给石崇扣上一个“贾后余孽”的帽子,就够他满门被抄斩了。

杀掉石崇后,以孙秀当时的权势,绿珠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再来看绿珠的身份,绿珠只是一个歌妓,或者说是石崇的一个宠妾,在那个年代,宠妾和玩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以石崇那种厚黑的性格,会为了一个玩物硬刚大人物孙秀吗?别开玩笑了!

如果石崇真愿意为了一个玩物和孙秀硬刚,别说孙秀觉得他该死,就是石崇的老婆孩子也会觉得石崇该死。因为石崇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不分轻重。

这个故事把孙秀丑化成了一个无脑的坏人,而且坏得彻头彻尾。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史书已经习惯了丑化孙秀。

为了更好地烘托气氛,故事中更是把石崇与绿珠的爱情故事写得凄美异常:石崇为了绿珠,不惜拿前途和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绿珠为了石崇,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其实绿珠的故事有两个版本,而且都记录在《晋书》之中。

在第二个版本里,石崇一直到死都没提起过孙秀和绿珠的名字,石崇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被杀死,是因为当权者贪图自己的财产。以至当时押解他的人都嘲笑他:你既然知道财产会为你带来灾难,又为什么不把财产散尽呢?石崇无言对答。

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从这个故事来看,石崇之死与孙秀或绿珠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可大家熟知的石崇之死,往往都是绿珠跳楼的那个版本。这符合人民群众喜欢看狗血剧情的需求,也符合统治阶级试图丑化孙秀的政治需求。

其实,石崇被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你没有与财富相匹配的力量,那你拥有财富就像小孩在闹市中抱着金元宝一样。在这种环境中被抢,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而石崇不止是富有,他还曾经巴结过贾氏家族。这样一来,别人想为石崇罗织罪名,也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甚至可以说:这罪名都不是罗织的,而是石崇真干过什么混账事。

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曰“二十四友”。广城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真实的孙秀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当时肯定会有孙秀的正面记录,只是因为孙秀和司马伦失败了,所以这些记录都被淹没了。

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在那个强调出身和血统的社会中,出身贫寒的孙秀却能够爬到中书令的高位,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孙秀在成功的过程中必然饱尝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和磨难,否则他绝不可能成为中书令,这是属于士族的官职。

至于司马伦死前泼的污水,我已经写文章点评过司马伦。对于这样一位短视之人,他说的话听听就好,别当真。

孙秀真的害死了绿珠吗?史书为了丑化异类,连逻辑都不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