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腦梗的“蛛絲馬跡”?

腦梗又稱缺血性腦血管病,是供應腦組織的動脈血流突然減少或者停止,從而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表現為肢體感覺運動障礙、語言功能喪失等。頭CT或磁共振檢查有助於明確疾病診斷。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做此類檢查呢,也就是說有哪些線索提示缺血性腦血管病呢?

如何發現腦梗的“蛛絲馬跡”?


腦梗的5個信號

01、視物模糊

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02、偏側麻癱

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

03、哈欠連綿

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04、口吃

流涎症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05、一過性黑蒙

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


瞭解腦梗的發病原因,積極做好預防

01、高血壓與糖尿病

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塞的幾率比正常人高7倍。所以,要注意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以免發生腦梗塞。糖尿病患者患腦梗塞的幾率也明顯比沒有糖尿病者高出許多。

02、生活作息不規律

不規律的生活,如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或不合理,以及工作壓力過大等,也會導致腦梗塞。有時病毒侵犯腦血管也可能引起腦梗塞。

03、長期吸菸和飲酒

有臨床研究顯示,50%以上的腦梗塞患者會有長期吸菸及飲酒史。因為吸菸會引起血液中脂質與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增高血粘度。飲酒會導致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導致腦血管收縮、痙攣。

如何發現腦梗的“蛛絲馬跡”?


04、季節和情緒影響

腦梗塞常年均可發病,但多在季節變化比較顯著的時期形成發病高峰,如:溫度、氣壓、溼度等變化較劇烈時,因此在一年中形成兩個小高峰,分別為秋冬和冬春交接;同時精神鬱悶、長期壓抑、精神激動、過分緊張也容易引發疾病。


如何預防腦梗

01、重視先兆徵象

如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時,就應採取治療措施,避免腦梗的發生。

02、消除誘發因素

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應自我控制和避免,做好腦梗塞的預防。

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滯血癥、肥胖病、頸椎病等及時治療。

04、飲食結構合理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應忌菸,少酒,定期有針對性地檢查血糖和血脂。

05、堅持體育鍛煉

能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並能解除精神緊張和疲勞。


小貼士

如果身邊發現可疑的腦梗患者應給予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患者衣領,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有假牙者應設法取出,儘量清除口腔嘔吐物或分泌物。儘快直接平穩送往急診室或撥打120急救電話由救護車運送。最好能送至有急救條件、能進行急診腦部CT檢查、有神經專科醫師或腦血管病專科的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