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年末已至,还有几天的时间就要跨进2019年的门槛了,每每以到这个时间点,就会很感慨这一年所发生的人和事。对于中国的车市来说,2018更是“难忘”的一年,狂奔了数年的中国车市似乎有些累了,稍稍放慢了自己的脚步,走的不再那么急了。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据中汽协统计,2018年1-11月,乘用车共销售2147.84万辆,同比下降2.77%。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049.91万辆,同比下降1.40%;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901.50万辆,同比下降0.83%;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55.85万辆,同比下降16.09%;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0.57万辆,同比下降18.0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今年的雾霾天气比往年增多了一些,国家在有条不紊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同时,有着史上最严称号的“国六”排放标准也在2018年初时确定了全国各地实施的时间节点。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原计划分别于2020年7月1日以及2023年7月1日两个时间点实施的国六A和国六B标准,很多地方政府早早的便已开始推行,深圳于11月开始施行后,广州、广东、天津等多个地区均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时间基本都在2019年初,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半!

随着年末临近,当各家企业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在为这史上最严限排令做准备时,一直处在“快进模式”下的国六,却被暂缓执行了。“排头兵”深圳,在实施了短短一个月后暂停,并申请延迟到2019年7月1日实施,对于二手车交易流通领域执行国六标准更是给予了一年的过渡期;北京地区将实施时间延迟到了2020年1月1日;天津地区计划2019年7月1日实行新标准。这一系列的消息,让人非常疑惑,国六标准到底怎么了?难道真的是步子迈的太大了?

技术实行难度上 自主压力大于合资

一直以来,国内所用的排放标准都是沿用了欧洲的标准,欧四与国四、欧五与国五几乎相同,而且我们还是晚于欧洲标准几年后才使用的,所以对于这样的排放标准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毕竟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支撑了。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但是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来说,技术上的短板肯定是有的,毕竟发展还不够成熟,而且在国五标准刚刚实行两年的时间后,就转型成为全球最严的国六,对于现阶段的自主品牌来说未免有些吃不消。

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自主品牌都无法达标,在近期公布的首批国六车型名单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品牌的车型已经有了20余款位列其中,但是相对合资品牌来讲,这样的数量还是太少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自主品牌要想与合资品牌在国六标准下同台竞争,还需时日。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另一方面,截止到今年11月底,备案符合“国六”标准的车型有554款,仅占目前“国五”车型备案当中的12%,对于各家车企来说存在的压力都不小。

库存压力持续上升

今年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算不上是舒服的一年,刚刚过去的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75.1%,环比上升8.2%,同比暴增25.32%,超警戒线25.1%!对于经销商来说,过多的库存会占用其大量的资金,从仓储成本上讲,库存越久成本压力越大。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对于这样大的压力,提前实施国六标准后,消费者购买国五车型的热情,必然会转嫁到国六车型上,也势必导致现在部分热销的车型变冷,进而成为库存,而库存量的进一步增加,将直接威胁经销商的正常运营。

一旦国六车型开始大面积普及,为了去库存,经销商必然会采取打折这样的快速去库存的手段来消化国五车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会获得较大的收益。但这并不是车企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率会大幅降低。

关注环保 更注意保值率

相较于厂家的技术压力、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需要考虑的就是购车成本增加了多少。既然国家积极推广国六的落地,也在侧面为消费者做出选择,购买国六车型,既满足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还能保证车辆的保值率,何乐而不为。

从国四和国五车型的保值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排放标准的升级,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二手车的价格也是在购买新车时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值。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对于二手车来说,影响保值率的因素除了有良好的车况以外,所在城市的排放标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自己买车,我想应该在国六与国五之间选谁,自不必多说。

这也就是为什么深圳在延缓国六标准施行时间的同时,还要给二手车市场一年过渡期原因了,归根结底,市场的接受度和库存的压力是主要因素。

卖车 买车 选择不多

对于比较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国六车型肯定是最优的选择。但问题是,国六车型的备案只有国五的12%,车型并不是很多,而且现在市场上能够稳定生产国六车型又不多,绝大多数的厂商预计要到2019年第三季度产能才能跟上,这也就导致了货源的紧缺。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国五车型的冷落,一方面是国六车型的货源不足,继续“强推”国六,便会导致经销商“没车卖”、消费者“没车买”的窘境。尤其是像北京这样号牌紧缺的地区,更是会出现手握指标却没车可选的尴尬。


未能如约而至 国六执行难在哪儿?


伴随国内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国六标准的实施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毕竟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打造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是我们的宗旨。但“欲速则不达”,如何平稳的过度还需结合实际,所以各地陆续“官宣”延缓执行国六标准,也并非坏事,给汽车企业留足时间,政策平稳过度顺利落地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